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型HgCdTe探测器的记忆效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1 位作者 刘泽金 舒柏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通过测量PC型HgCdTe探测器的动态响应,发现在工作温度(77K)下,激光辐照后,探测器的电导率产生改变(记忆),电阻变化率提高,这种现象在工作温度下能长期保持.当升温(至室温)后,记忆功能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 通过测量PC型HgCdTe探测器的动态响应,发现在工作温度(77K)下,激光辐照后,探测器的电导率产生改变(记忆),电阻变化率提高,这种现象在工作温度下能长期保持.当升温(至室温)后,记忆功能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机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效应 动态响应 汞镉碲探测器 红外探测
下载PDF
激光辐照下InSb探测器(PV型)的瞬变行为 被引量:21
2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文给出了InSb探测器(PV型)在激光辐射下开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并对此结果作了理论分析,取得了相当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激光 辐照 InSb探测器 瞬变行为
下载PDF
激光窗口热效应对光束发散角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陆启生 刘泽金 +2 位作者 蒋志平 张正文 赵伊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以DF激光器CaF_2输出窗口为例计算了三种输出功率(10~3W,10~4W,10~5W)情况下,窗口材料的温升、波阵面畸变及对光束发散角的影响。计算中窗口直径为40mm,厚度为10mm,光束直径为20mm。
关键词 激光器 窗口 光束发散角 氟化氘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1 位作者 刘泽金 姜宗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7年第1期12-20,共9页
文中报导了激光与光电探测器相互作用瞬间(不考虑温升或未产生温升)可能产生的记忆,光学饱和、混优、受激光散射等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给出了某些光伏、光导型探测器以及CCD的光学饱和阈值,记忆效应和混优效应对光电探测器工作... 文中报导了激光与光电探测器相互作用瞬间(不考虑温升或未产生温升)可能产生的记忆,光学饱和、混优、受激光散射等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给出了某些光伏、光导型探测器以及CCD的光学饱和阈值,记忆效应和混优效应对光电探测器工作的影响,受激光散射可能对光电探测器造成的破坏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临阈效应 物理分析
原文传递
激光辐照InSb晶体表面产生的龟裂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启生 舒柏宏 +2 位作者 蒋志平 靳春鹰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用一定宽度和一定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辐照InSb晶体时,该晶体表面产生了有规律的龟裂现象。从InSb晶体的晶格结构出发。
关键词 激光辐射 晶体表面 龟裂 锑化铟晶体
下载PDF
大气色散与热点跟踪
6
作者 陆启生 刘泽金 +2 位作者 蒋志平 张正文 赵伊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13-515,共3页
计算了3.8μm和10.6μm两种波长的光在球对称折射率大气中的传播轨迹,并讨论了这种色散对热点跟踪的影响。
关键词 热点跟踪 大气弥散 传播 跟踪
下载PDF
光学与力学的相干耦合分析
7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刘泽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3-96,共4页
叙述了相干Reman声子产生的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了探测器内可能产生的应力(简称光生应力)分布。利用二台商品化的脉冲染料YAG激光器,功耗只有10kW,却能在探测器表面产生脉宽为10ns左右,幅度为40.2kg/... 叙述了相干Reman声子产生的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了探测器内可能产生的应力(简称光生应力)分布。利用二台商品化的脉冲染料YAG激光器,功耗只有10kW,却能在探测器表面产生脉宽为10ns左右,幅度为40.2kg/cm2强冲击应力。讨论和分析了在实际情况下一些主要的非理想因素对光生应力的潜在影响,并且认为相干Raman声子所产生的破坏效应比产生相同破坏效果的热效应要节省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光生应力 光学 力学 相干耦合
下载PDF
又好又快培养高素质人才
8
作者 陆启生 刘勇波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年第B06期74-75,共2页
瞄准信息化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2009年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重点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向、教学研究内容紧扣国家和军队建设需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控制训练强度,夯实理论、... 瞄准信息化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2009年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重点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向、教学研究内容紧扣国家和军队建设需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控制训练强度,夯实理论、外语及实践能力基础。新的课程体系涵盖了光电子领域完整的基础理论,为学员构筑起一道可持续发展和自适应发展的平台。在培养方案实际执行过程中,只有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的过程管理,走开放办学的道路,才能充分体现出该培养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培养适应未战争需求的高素质军用光电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 开放办学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对面阵CCD的干扰和破坏 被引量:38
9
作者 郭少锋 程湘爱 +6 位作者 傅喜泉 孙运强 王飞 李文煜 周玉平 陆启生 文双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3-1786,共4页
采用800 nm,10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硅面阵CCD进行辐照实验,观测到饱和、串扰以及永久性损伤等多种可能造成成像器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在激光能量较高时,发现CCD在成像时出现了黑白屏的现象。在飞秒激光器以1,10和1000 Hz工作的条件下... 采用800 nm,10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硅面阵CCD进行辐照实验,观测到饱和、串扰以及永久性损伤等多种可能造成成像器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在激光能量较高时,发现CCD在成像时出现了黑白屏的现象。在飞秒激光器以1,10和1000 Hz工作的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硅面阵CCD的饱和阈值、串扰阈值和破坏阈值。对破坏后的CCD器件进行了显微分析。在1 kHz工作的条件下进行了视场外干扰实验,观察到串扰和全屏饱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面阵CCD 破坏机理 串扰 饱和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尺度鉴别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前荣 陆启生 +4 位作者 成礼智 刘泽金 舒柏宏 王红霞 黎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5-19,49,共6页
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方向被高精度地鉴别出来后,将之旋转到水平轴,则二维问题可简化为一维问题来处理。将旋转后的模糊图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一阶微分,然后在水平方向上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并将自相关图像的各列加起来,得到一条鉴别曲... 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方向被高精度地鉴别出来后,将之旋转到水平轴,则二维问题可简化为一维问题来处理。将旋转后的模糊图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一阶微分,然后在水平方向上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并将自相关图像的各列加起来,得到一条鉴别曲线,在鉴别曲线上的零频尖峰两侧,会对称地出现一对共轭的负相关峰,两负相关峰间的距离等于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尺度的两倍。这一新的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尺度鉴别方法,不仅适用于匀速运动模糊尺度鉴别,也适用于振动、加速运动等变速直线运动的模糊尺度鉴别,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鉴别精度高。文中借用信息光学中用于目标识别的光学联合变换相关器JTC概念,给出了该新鉴别方法的解析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恢复 运动模糊 点扩散函数 鉴别 模糊尺度 联合变换相关器
下载PDF
激光辐射CCD的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钟海荣 陆启生 +2 位作者 文铁峰 刘泽金 许晓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7-542,共6页
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激光辐照CCD及其相似材料结构导致的各种效应,特别是软硬破坏效应,给出了各种破坏的阈值及实验方式;对各种破坏机理及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CCD 激光辐照 破坏机理
下载PDF
激光照明的大气后向散射理论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许晓军 陆启生 +4 位作者 舒柏宏 刘泽金 杜少军 郭少峰 赵伊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5,69,共7页
分析了瑞利与米氏散射模型的后向散射对激光照明的影响 ,讨论并计算了不同气溶胶模型的散射相函数。建立了激光照明后向散射的物理模型 ,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后向散射影响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面阵CCD探测器... 分析了瑞利与米氏散射模型的后向散射对激光照明的影响 ,讨论并计算了不同气溶胶模型的散射相函数。建立了激光照明后向散射的物理模型 ,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后向散射影响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面阵CCD探测器对实际大气条件下后向散射对照明的背景干扰进行了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散射 采氏散射 后向散射 激光照明 背景干扰
原文传递
激光辐照PC型HgCdTe探测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修乾 程湘爱 +2 位作者 王睿 马丽芹 陆启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分别用连续波1.319μm激光和10.6μm激光辐照PC型HgCdTe红外探测器时,得到了不同辐照光功率密度下,探测器输出的一系列实验结果。给出了在波长为1.319μm的波段内激光辐照下PC型HgCdTe探测器的饱和阈值;用波长为10.6μm的波段外CO2激...  分别用连续波1.319μm激光和10.6μm激光辐照PC型HgCdTe红外探测器时,得到了不同辐照光功率密度下,探测器输出的一系列实验结果。给出了在波长为1.319μm的波段内激光辐照下PC型HgCdTe探测器的饱和阈值;用波长为10.6μm的波段外CO2激光辐照探测器时,发现了一些与波段内激光辐照探测器时大不相同的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简要总结了PC型HgCdTe探测器对于波段内和波段外激光辐照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PC型HGCDTE探测器 实验研究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饱和阈值
下载PDF
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破坏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14
作者 钟海荣 刘天华 +3 位作者 陆启生 王云萍 刘泽金 许晓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3-428,共6页
跟踪调研国内外关于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及其光电材料所导致的各种软硬破坏效应的研究资料,系统收集各种形态破坏阈值和电学性能破坏阈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的各种破坏机理及其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激光 光电探测器 破坏阈值 破坏机理
下载PDF
利用表面散射光偏振差异的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黎全 刘泽金 +2 位作者 舒柏宏 陆启生 陈前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克斯穆勒体系测量物体消偏特性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一些物体作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滑表面可以较好地保留入射光偏振度,而粗糙表面则有很强的消偏作用,因此偏振成像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目标识别 激光散射场 穆勒矩阵 主动成像
下载PDF
激光辐照CCD图象传感器局部的破坏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刘泽金 陆启生 +1 位作者 蒋志平 赵伊君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研究了激光辐照CCD图象传感器局部时,CCD工作性能的变化;测量了连续波激光辐照下CCD的饱和阈值(分别对1060nm和632.8nm)及脉冲激光辐照下的破坏阈值;分析了造成饱和及破坏的机理;用一维绝热边界条件热模型... 研究了激光辐照CCD图象传感器局部时,CCD工作性能的变化;测量了连续波激光辐照下CCD的饱和阈值(分别对1060nm和632.8nm)及脉冲激光辐照下的破坏阈值;分析了造成饱和及破坏的机理;用一维绝热边界条件热模型计算热饱和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图象传感器 阈值 激光辐照 探测器
下载PDF
光学材料的激光损伤形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郭少锋 陆启生 +2 位作者 程湘爱 江厚满 曾学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 ,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 ,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 ,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 ,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 ,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 ,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机理 形态因子 温度场 应力场 功率密度阈值 激光损伤 光学材料 损伤形态
下载PDF
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文煜 王金宝 +1 位作者 程湘爱 陆启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57-1460,共4页
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5 m s的激光辐照SONY ICX055BL可见光硅CCD器件,实验中由图像采集卡采集得到相机的视频输出,同时用示波器检测ICX055BL的输出信号和垂直输出时钟信号。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的辐照下,器件比较容易被破坏。研究... 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5 m s的激光辐照SONY ICX055BL可见光硅CCD器件,实验中由图像采集卡采集得到相机的视频输出,同时用示波器检测ICX055BL的输出信号和垂直输出时钟信号。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的辐照下,器件比较容易被破坏。研究中将器件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破坏机理分析不只局限于CCD的探测、电荷存储、电荷转移的MOS结构部分。结合实验结果和CCD器件的电路特点,初步判断该器件的破坏机理为电路破坏,脉冲激光所产生的信号电荷冲坏了复位的场效应管,使器件整体永久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可见光CCD 破坏机理 电路 场效应管
下载PDF
半导体泵浦铷蒸气激光器国内首次出光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子宁 王红岩 +4 位作者 华卫红 陆启生 肖楠 许晓军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73-2274,共2页
采用体光栅对商用线阵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线宽压缩,得到线宽0.1nm、中心波长780.2nm、最高连续输出功率80W的泵浦激光输出。为了降低热效应,通过外加斩波器将泵浦光转化为脉冲模式,脉宽440μs,占空比为1∶5。采用长度为5mm的铷金属饱和蒸... 采用体光栅对商用线阵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线宽压缩,得到线宽0.1nm、中心波长780.2nm、最高连续输出功率80W的泵浦激光输出。为了降低热效应,通过外加斩波器将泵浦光转化为脉冲模式,脉宽440μs,占空比为1∶5。采用长度为5mm的铷金属饱和蒸气作为增益介质,并在常温下充入33kPa乙烷和47kPa氦气,进行了出光实验。在泵浦峰值功率35.4W,铷吸收池温度120℃时,得到峰值功率600mW的795nm铷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铷激光 半导体泵浦 体光栅
下载PDF
1.06μm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破坏阈值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晓军 曾交龙 +2 位作者 陆启生 舒柏宏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通过用1.06μm连续波YAG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辐照实验研究,给出了激光对单元和多元PC型HgCdTe探测器的不同部位辐照的破坏阈值。对工作电流对破坏阈值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连续波 YAG激光 破坏阈值 红外探测器 汞镉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