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患者的皮纹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国芳 李树宁 +3 位作者 高丽荣 史芳 郑开梅 黄质诚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采用体质测量法以天津汉族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男性79例)为对照,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男性62例)的皮纹特征。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组双手a-b嵴线数、小鱼际及各指间区真实花纹出现率较正常组无显著性... 采用体质测量法以天津汉族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男性79例)为对照,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男性62例)的皮纹特征。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组双手a-b嵴线数、小鱼际及各指间区真实花纹出现率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指端斗形纹出现率增加(P<0.01);掌部a-b嵴线数波动不对称性(FA值)增加(P<0.01)、atd角偏大(P<0.01)、桥贯型及皱褶掌出现率增加(P<0.01)等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皮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皮纹 指纹 手掌纹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指纹类型及指纹白线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国芳 李树宁 +2 位作者 高丽荣 史芳 郑开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指纹特征。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男性62例)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男性79例)指纹类型及指纹白线出现率,比较其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斗型纹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l...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指纹特征。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男性62例)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男性79例)指纹类型及指纹白线出现率,比较其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斗型纹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双手一般斗型纹数≥6的出现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桡箕、帐弓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尺箕、双箕斗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女性患者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男性患者指纹白线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中指、环指、小指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一般斗型纹、指纹白线出现率增加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指纹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指纹类型 指纹白线 出现率 体质测量法
原文传递
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智力与指掌表皮嵴纹特征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陆国芳 史芳 +3 位作者 李树宁 刘艳 刘梁 封毓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4-56,共3页
用碳沫 透明胶带法或直接观察法 ,以普通校同龄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对照 ,观察了重点中学 (包括数学特长班 )学生的指掌嵴纹指标 ,筛选出差异较大的皮纹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瑞文推理测试及相应软件包分析 ,测出以上两组学生的智... 用碳沫 透明胶带法或直接观察法 ,以普通校同龄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对照 ,观察了重点中学 (包括数学特长班 )学生的指掌嵴纹指标 ,筛选出差异较大的皮纹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瑞文推理测试及相应软件包分析 ,测出以上两组学生的智商 ,并同中考成绩做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重点高中学生总指嵴数 ,第Ⅱ指基部嵴线数 ,a b嵴线数均高于对照组 ,呈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 .ATD角 (双手 )均小于对照组 ,亦呈极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中考成绩及智商均呈极显著差异 ,智商与中考成绩呈正相关 .表明 ,部分重点中学学生智商高于普通校 ,且具一定表皮嵴纹特征 ,学生的智商部分与遗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高中 学生 智商 指掌嵴纹
下载PDF
任务驱动下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陆国芳 田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9期51-52,共2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法,其特征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将此教法应用于医学高职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为咽炎等感染者选择敏感抗生素"为实验任务,在教师指导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法,其特征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将此教法应用于医学高职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为咽炎等感染者选择敏感抗生素"为实验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自主操作得出结论,总结实验报告完成实验任务。结果显示,与传统实验教学比较,任务驱动下实验教学研究效果显著,学生综合技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病原微生物实验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医学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国芳 李树宁 李金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年第10期19-20,共2页
以医学高职生为对象,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学习策略、自学与讨论、讲解与答疑和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等,开展教改实验。结果显示高职生开始重视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并逐步积累各自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 以医学高职生为对象,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学习策略、自学与讨论、讲解与答疑和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等,开展教改实验。结果显示高职生开始重视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并逐步积累各自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动机开始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远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职生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PDF
遗传性鱼鳞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国芳 张颖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2期120-121,124,共3页
遗传性鱼鳞病多表现为全身性皮肤干燥、粗糙、过多角化、鱼鳞状鳞屑。但由于致病机理和遗传背景的不同,使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及防治有很大差异。为更准确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此类疾病,本文对寻常型鱼鳞病、X连锁型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鱼鳞... 遗传性鱼鳞病多表现为全身性皮肤干燥、粗糙、过多角化、鱼鳞状鳞屑。但由于致病机理和遗传背景的不同,使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及防治有很大差异。为更准确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此类疾病,本文对寻常型鱼鳞病、X连锁型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与板层状鱼鳞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的分子遗传机理、遗传方式以及研究动态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病 致病基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医学高职教育中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国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38,共2页
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发展为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再到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 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发展为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再到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因此高职教育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纵观国内外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实施动态,结合医学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对多年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讨与实践有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职教育 课程整合 基础医学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办学途径 焦点 国内外
下载PDF
原发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研究
8
作者 陆国芳 孙丰涛 +3 位作者 任晨春 张海霞 田野 梁玥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基因微缺失频率,为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辅助生育治疗前的临床检验及不育症的遗传咨询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重PCR法,对天津地区染色体核型均正常的正常生育者30例(正常组)... 目的:研究原发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基因微缺失频率,为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辅助生育治疗前的临床检验及不育症的遗传咨询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重PCR法,对天津地区染色体核型均正常的正常生育者30例(正常组)和68例原发无精子症患者(患者组)进行Y染色体AZF区6个位点微缺失检测。结果:患者组存在AZF区微缺失共12例(17.65%)。其中缺失位点在AZFa的sY84者3例(4.41%),AZFb的sY127有1例(1.47%),AZFc的sY254或sY254和sY255共6例(8.82%),AZFb+c的sY134和sY254有1例,sY127、sY254和sY255的1例。正常组各位点均无缺失,2组微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3,P<0.05)。结论:天津地区原发无精子症患者AZF区6位点微缺失检测,缺失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Y染色体 基因 sry 基因缺失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不育 男(雄)性 天津
下载PDF
医学高职课堂小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国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30-31,共2页
培养探索与创新等综合能力是医学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课堂小演讲是训练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为对照,将"小演讲"引入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经笔试、总结和教学反馈等方式评价显示教学效果显著... 培养探索与创新等综合能力是医学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课堂小演讲是训练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为对照,将"小演讲"引入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经笔试、总结和教学反馈等方式评价显示教学效果显著,小演讲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职 学生 课堂小演讲 综合能力
下载PDF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对膀胱癌小鼠抗癌效果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陆国芳 付淑芬 +1 位作者 刘梁 寇慧珠 《继续医学教育》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本文通过对T_(739)近交系小鼠接种不同浓度可移植性膀胱癌瘤株,以药物:N-CWS治疗观察发现,此药对荷瘤鼠有明显抑癌效果,此效果与接种癌细胞浓度相关,并发现对低浓度瘤细胞接种组,此药可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本文通过对T_(739)近交系小鼠接种不同浓度可移植性膀胱癌瘤株,以药物:N-CWS治疗观察发现,此药对荷瘤鼠有明显抑癌效果,此效果与接种癌细胞浓度相关,并发现对低浓度瘤细胞接种组,此药可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是以诺卡氏菌酸、粘多肽、阿拉伯糖—米乳糖、多聚糖、胞壁酰二肽等为主要成份的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对人白血病、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肥大细胞瘤等多种肿瘤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对膀胱癌的治疗报道不多。本实验旨在研究N-CWS对BST_(739)膀胱癌小鼠抗肿瘤效果。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及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陆国芳 李树宁 史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01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基因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出血病及粘孢子虫病鲫鱼蛋白质变化研究
12
作者 陆国芳 徐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利用双向电泳方法,以正常鲫鱼为对照,对感染出血病和粘孢子虫病后鲫鱼肌肉、肝脏组织内蛋白质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鱼与病鱼肌肉组织显示出的蛋白质斑点约100个,其中含量较丰富的蛋白质斑点有20余种,以酸性蛋白居多.肝脏组织... 利用双向电泳方法,以正常鲫鱼为对照,对感染出血病和粘孢子虫病后鲫鱼肌肉、肝脏组织内蛋白质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鱼与病鱼肌肉组织显示出的蛋白质斑点约100个,其中含量较丰富的蛋白质斑点有20余种,以酸性蛋白居多.肝脏组织约有200余种蛋白质斑点存在,其中含量比较丰富蛋白质斑点有30余种,有较为广泛的分子量范围;感染出血病鲫鱼的肌肉组织中诱导出6个新的蛋白质斑点,肝脏中诱导出19个蛋白质斑点.在感染粘孢子虫病的鲫鱼肌肉中,有3个蛋白质斑点消失,诱导出3个蛋白质斑点,肝脏中有16个斑点消失,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辅助疾病诊断的生化指标,为从生化水平揭示该病的致病机理及开展早期预防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出血病 粘孢子虫病 蛋白质斑点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创新医学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13
作者 陆国芳 刘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39-40,共2页
深入学习新形势下医学高职生素质教育理论内涵,展望未来社会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医学高职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认为在医学高职教育教学中,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应在明确方向,找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读书交流、讲座... 深入学习新形势下医学高职生素质教育理论内涵,展望未来社会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医学高职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认为在医学高职教育教学中,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应在明确方向,找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读书交流、讲座等形式加以创新,结合课堂教学,系统化加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职生 素质教育 系统化
下载PDF
医学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步研究
14
作者 陆国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04年第5期41-42,共2页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众多国家的研究课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这一研究课题的重点之一 ,是新时期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教育形式 ,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
关键词 高职生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研究课题 新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改革 医学 初步研究 发展需要
下载PDF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系统化建设探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华杰 李树香 +3 位作者 罗萍 陆国芳 徐香兰 孙津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4-655,共2页
近年来,我校进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改革组根据专业发展需求,通过梳理基础医学知识,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提出了适合于我校的基础课程系统化建设方案。
关键词 基础医学课程 康复治疗技术 系统化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医学知识 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选修课开发与思考
16
作者 陆国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15期115-115,共1页
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在经历了模块课程、项目课程的探索之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成为探索和发展的新领域。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吸收前两者的灵活性及一体化特长的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更... 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在经历了模块课程、项目课程的探索之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成为探索和发展的新领域。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吸收前两者的灵活性及一体化特长的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更加关注如何满足社会需求、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就业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显示出其教学前景的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高职 选修课 医学遗传与优生
下载PDF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萍 沈华杰 +3 位作者 李树香 陆国芳 徐香兰 孙津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4-795,共2页
通过问卷、座谈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听取校内专业课教师、临床专家及毕业生对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校康复专业医学基础课进行改革,旨在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高职毕业生岗位技能要求,... 通过问卷、座谈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听取校内专业课教师、临床专家及毕业生对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校康复专业医学基础课进行改革,旨在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高职毕业生岗位技能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医学基础课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通用目标检测模型
18
作者 钟玲 陆国芳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23-31,共9页
针对通用目标检测领域在自动提取特征的过程中会提取错误的目标检测区域信息,本文以YOLOv7模型作为基线模型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首先,在YOLOv7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引入改进的注意力机制,在上采样模块中采用双三次插值,以增强浅... 针对通用目标检测领域在自动提取特征的过程中会提取错误的目标检测区域信息,本文以YOLOv7模型作为基线模型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首先,在YOLOv7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引入改进的注意力机制,在上采样模块中采用双三次插值,以增强浅层和深层的特征融合效果,减少区域信息丢失;其次,通过设计动态IOU阈值实现动态非极大值抑制,解决固定阈值导致检测边界框冗余的问题,提升准确性;最后,采用剪枝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原始卷积。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准确率、F1值和召回率均高于其他模型,说明本文建立的基于YOLOv7模型改进的通用目标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模型 通用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双三次插值 剪枝算法 深度可分离卷积
下载PDF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志华 苏蓓莉 +2 位作者 陆国芳 王笑梅 袁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73-74,共2页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口腔医学专业建设服务,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医学基础课程要加大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融合步伐,深化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接合位点。主要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口腔医学专业建设服务,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医学基础课程要加大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融合步伐,深化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接合位点。主要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加大改革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口腔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微管解聚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诱导的黑麦和玉米中蛋白质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英文)
20
作者 李雪梅 陆国芳 +1 位作者 王振英 彭永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4-700,共7页
研究了黑麦、玉米在经甲基胺草膦和Atrazine两种除草剂处理后叶绿索含量、叶绿体和根尖分生组织内的蛋白质组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1mg·L^-1的Atrazine可使黑麦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分别从对照的1.72±0.034mg·g^-1... 研究了黑麦、玉米在经甲基胺草膦和Atrazine两种除草剂处理后叶绿索含量、叶绿体和根尖分生组织内的蛋白质组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1mg·L^-1的Atrazine可使黑麦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分别从对照的1.72±0.034mg·g^-1 FW下降到1.62±0.05mg·g^-1FW、1.25±0.015mg·g^-1)。2种除草剂均可使黑麦、玉米中的蛋白质组份产生改变,如当分别用0.1mg·L^-1的Atrazine处理时,黑麦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7、斑点18~20被诱导产生,12个蛋白质斑点,斑点6、斑点8~17、斑点21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5、斑点14~16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7~20消失。黑麦叶绿体中,有两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13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13消失,但Atrazine处理不引起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4mg·L^-1 APM可引起黑麦和玉米分生组织蛋白质组份变化,在黑麦中,1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2~5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15个蛋白质斑点,斑点4~5、斑点7~16、斑点21~23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3、斑点6消失。APM均不能引起2种作物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叶绿体蛋白质 双向电泳 黑麦 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