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计形状模型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章聪 蔡兴博 +4 位作者 沈自启 娄忠骑 吴莹 黄俊深 陆声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已能够获取大量X线、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数据。然而,如何对这些复杂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的处理,尤其是对特定区域的精细分割和分析,成为了临床医学领域的一项挑战。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基于模型的分... 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已能够获取大量X线、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数据。然而,如何对这些复杂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的处理,尤其是对特定区域的精细分割和分析,成为了临床医学领域的一项挑战。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基于模型的分割方法已经成为图像分析中最成功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包含预期形状和感兴趣结构外观信息的模型与新图像匹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领域 脊柱外科 生物医学成像 图像分析 特定区域 图像匹配
下载PDF
陆声博士与女儿丫丫的趣事
2
作者 陆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I0007-I0007,共1页
最忙的时候是硕士毕业时,女儿丫丫正好出生,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女儿生下来后.我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骨科当住院总医生,每天在医院做手术,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常常在半夜被电话叫回医院继续做手术。当完住院总医生,又... 最忙的时候是硕士毕业时,女儿丫丫正好出生,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女儿生下来后.我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骨科当住院总医生,每天在医院做手术,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常常在半夜被电话叫回医院继续做手术。当完住院总医生,又去读博士,师从著名临床解剖学家钟世镇院士。由于没有早期基础,后来想体验一下给女儿洗泡泡浴的感觉,女儿却不乐意了,所以至今尚未给女儿洗过一次澡,非常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 博士 昆明总医院 解剖学家 解放军 钟世镇 医生 住院
原文传递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3 位作者 丁自海 钟世镇 侯东升 李忠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1-352,共2页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下缘厚。从L1~5椎板的厚度、螺钉的长度及从内倾角逐渐增加,而下倾角逐渐减小。[结论]上缘的厚度太薄不适合螺钉的放置。从L1~5使用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是安全的,但应该在椎板的下缘置人。注意下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设计的瞄准器应该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经皮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解剖学 微创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声 梁崇礼 +3 位作者 李涛 蔡学敏 李其训 林月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 (humanhairkeratinartificaltendon ,HHKAT)材料在体内的可降解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对 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 ,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时间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试件F及Z ,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 ,分别在 2... 目的 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 (humanhairkeratinartificaltendon ,HHKAT)材料在体内的可降解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对 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 ,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时间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试件F及Z ,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 ,分别在 2、6、12、2 4周取材 ,观察人发角蛋白的降解吸收过程及其周围的组织反应。结果 动物植入实验中发现不同时间处理的材料其降解速度不同 ,其中降解最快的F组在 2 4周已完全吸收 ,而Z组在 2 4周只有部分降解 ,O组未见降解。HHKAT及人发在肌肉组织内无明显的炎症排斥反应 ,随着HHKAT材料的降解吸收 ,其周围的组织反应逐渐降低。结论 本研究表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体内能够被降解吸收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其降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人工腱 生物相容性 体内降解 白人 组织反应 不同时间 吸收 日本大耳白兔 埋藏
下载PDF
下腰椎侧前方静脉的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腰椎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陆声 钟世镇 +3 位作者 徐永清 丁自海 候东生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索在腹膜后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时,下腰椎侧前方血管的解剖及手术暴露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5具腰椎标本两侧观察腰升静脉和髂腰静脉走行、变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腰升静脉和髂腰静脉在每具标本中均存在,有静脉分干和... 目的:探索在腹膜后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时,下腰椎侧前方血管的解剖及手术暴露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5具腰椎标本两侧观察腰升静脉和髂腰静脉走行、变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腰升静脉和髂腰静脉在每具标本中均存在,有静脉分干和共干汇流到髂总静脉等4种形式。在牵拉髂总静脉时,可能导致它们的破裂,并且在暴露血管时需注意避免损伤闭孔神经和腰骶干。结论:髂腰静脉和腰升静脉是下腰椎很重要的解剖结构,腹腔镜手术显露下腰椎时应注意在牵拉髂总静脉时暴露和结扎这两个静脉,是手术避免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下腰椎 腰升静脉 髂腰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声 钟世镇 徐永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5期1169-1171,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腰椎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证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陆声 丁自海 钟世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疾病 内窥镜 手术切口 椎间融合器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声 张美超 +4 位作者 徐永清 钟世镇 丁自海 李忠华 候东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129,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建立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以为腰椎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1具,范围从L4~L5,先行X...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建立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以为腰椎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1具,范围从L4~L5,先行X线检查以排除可见的脊椎病变及损害。经螺旋CT沿横断面1mm层厚扫描,以jpg格式输出其断面图像并转入微机保存。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L4~L5段正常脊柱骨性结构的三维模型,再经过自由造型系统进行表面光滑化处理及对1mm层厚引起的数据丢失予以修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前处理功能,在脊柱模型骨性结构的基础上,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智能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①正常腰段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软件Ansys成功进行正常腰段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共有82563个单元,131204个节点,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②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前处理功能,对不同组织的物理特性进行定义,椎体和后部结构的弹性模量均减少30%左右,符合真实的生物力学要求,真实模拟了骨质疏松椎体的材料特性,成功建立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建立的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是理想的研究骨质疏松腰椎生物力学的数字化模型,可应用于骨质疏松腰椎损伤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腰椎 模型 解剖学 体位 腰骶部/生理学 椎间盘/生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4 位作者 张美超 师继红 王跃力 游永刚 钟世镇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腰椎微创前路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T12~L1段脊柱骨性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7.0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加入韧带和关节囊。建立椎间植骨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加入前路内固定器... 目的分析比较腰椎微创前路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T12~L1段脊柱骨性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7.0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加入韧带和关节囊。建立椎间植骨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加入前路内固定器及后路椎弓根系统三维模型。在前屈、伸直和侧弯状态下模拟人体生理负载。结果前路和后路2种固定方式均明显减少了前路椎体融合植骨块的应力,MACS-TL较后路固定更减少了植骨块的应力。主要的应力集中在椎体和螺钉交界处,同时下位螺钉比上位螺钉承受更多的应力。结论前路椎体间融合后通过前路和后路固定均可以达到手术后的初始稳定性,前路固定在前路融合后其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强于后路椎弓根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髂总静脉汇合点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3 位作者 丁自海 王跃力 游永刚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前方左髂总静脉对应椎间盘的位置。结果:CCIV的位置范围从L4椎体到S1椎体,相对恒定,主要分布在L5及L5~S1椎间隙(二者占87.5%);左髂总静脉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进入L5~S1椎间盘的难易程度,88.3%左髂总静脉位于L5~S1椎间盘30°~90°的位置。结论:CCIV存在较大的变异,微创前路经腹膜手术在下腰椎损伤大血管的危险性主要来自髂总静脉汇合点及左侧髂总静脉对应椎体的位置,因此强调术前的MRI检查来判断髂总静脉的位置,评价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髂总静脉 前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4 位作者 严睿 郭海 张元智 李军 孙林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64-166,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用于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例上肢皮肤肌肉缺损需要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患者行3D-CTA检查,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胸背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对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用于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例上肢皮肤肌肉缺损需要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患者行3D-CTA检查,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胸背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对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以此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背阔肌肌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反映。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正常背阔肌肌皮瓣三维动态解剖,为背阔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皮瓣 CT血管造影 计算机辅助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声 张美超 徐永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5-53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压缩性骨折 手术方式 椎体肿瘤 骨质疏松 应用时间 临床效果 外科医生 治疗效果 并发症 稳定性 微创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陆声 常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912-915,共4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进展
下载PDF
生殖股神经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4 位作者 丁自海 师继红 李忠华 钟世镇 常山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了解生殖股神经(GFN)在腰椎前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提出减少生殖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观察生殖股神经与腰大肌的关系,观察GFN的分型,为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安全暴露及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损伤... 目的了解生殖股神经(GFN)在腰椎前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提出减少生殖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观察生殖股神经与腰大肌的关系,观察GFN的分型,为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安全暴露及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的依据;结果生殖股神经30%起自L1:63.3%、3.3%起自T12及L3;根据与腰大肌的关系可分为肌内段和肌外段;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一般位于第3腰椎和第4腰椎,GFN的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的距离为6.2mm(1.1~19.5mm)。结论GFN在穿出腰大肌时最容易受到损伤,L1-L2椎体的暴露最好将腰大肌前侧1/3的肌束沿肌纤维分离,将GFN包裹在肌束的内侧,将肌束向内侧牵开。而在下腰椎,可以沿腰大肌的内侧切开也可以从肌肉的前侧1/3切开,将GFN向外侧牵开,牵引力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神经的牵拉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腹膜后入路 生殖股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逆行分叉式髓钉治疗肱骨下段骨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声 郭远发 +1 位作者 邬江 徐永清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报告逆行分叉式髓内钉在肱骨下段骨折的应用。方法 从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用逆行分叉式髓内钉治疗 14例闭合性肱骨下段骨折。进针点位于尺骨鹰嘴窝上方。结果 所有骨折在 6个月内愈合。肩肘关节活动正常。术后 1... 目的 报告逆行分叉式髓内钉在肱骨下段骨折的应用。方法 从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用逆行分叉式髓内钉治疗 14例闭合性肱骨下段骨折。进针点位于尺骨鹰嘴窝上方。结果 所有骨折在 6个月内愈合。肩肘关节活动正常。术后 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结论 对于肱骨下段骨折 ,逆地分叉式髓内钉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不损伤肩袖 ,坚强内固定 ,并发症少以及良好的肩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治疗 骨折 逆行 髓内钉 并发症 闭合性 尺骨鹰嘴 肩袖 进针点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肌肉植入的组织相容性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声 李涛 +3 位作者 梁崇礼 李其训 林月秋 徐永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 (humanhairkeratinartificaltendon ,HHKAT)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将 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 ,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程度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试件F及Z ,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 .分别在 2 ,6 ,1... 为了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 (humanhairkeratinartificaltendon ,HHKAT)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将 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 ,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程度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试件F及Z ,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 .分别在 2 ,6 ,12 ,2 4周取材 ,观察人发角蛋白的降解及其周围的组织反应 .结果 :实验中发现不同程度处理的HHKAT其降解速度不同 ,其中降解最快的F组在 2 4周时已完全吸收 ,而Z组在 2 4周时只有部分降解 ,O组未见降解 .HHKAT及人发在肌肉组织内无明显的炎症排斥反应 ,随着HHKAT材料的降解吸收 ,其周围的组织反应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体内能够被降解吸收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其降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腱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 肌肉植入 组织相容性 HHKAT
下载PDF
闭合性股骨骨折伴股动脉损伤漏诊四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2 位作者 郭远发 李军 邬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0期703-703,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损伤 股骨骨折 闭合性 漏诊 骨折类型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对人胚腱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声 李其训 +2 位作者 林月秋 徐永清 唐少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0期3990-3991,共2页
目的:研究在体外条件下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HHKAT)对人胚腱细胞(HET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浸提液分为3组(100%,50%,10%),阳性对照用6.4g/L苯酚,阴性对照用F12培养液。在体外培养的HET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HKAT浸出液(100%,50%,10%),培... 目的:研究在体外条件下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HHKAT)对人胚腱细胞(HET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浸提液分为3组(100%,50%,10%),阳性对照用6.4g/L苯酚,阴性对照用F12培养液。在体外培养的HET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HKAT浸出液(100%,50%,10%),培养1,3,5,7d,通过倒置显微镜、MTT比色法、LDH滤出法、细胞微量蛋白测定等方法,了解HHKAT浸提液对人胚腱细胞形态、代谢、细胞膜、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HHKAT浸出液对HETC的形态、代谢、细胞膜、细胞增殖均无不良影响。各浓度组HHKAT浸提液的细胞毒性级均在1级以下,符合ISO对生物材料的要求。结论:HHKAT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医用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器官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陆声 梁崇礼 林月秋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 ,症状为关节僵硬及发炎、脆弱、丧失可动性、畸形。研究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建立、研究并应用动物模型。因此 ,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有效性是动物模型选择的最重要的标准。但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 ,症状为关节僵硬及发炎、脆弱、丧失可动性、畸形。研究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建立、研究并应用动物模型。因此 ,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有效性是动物模型选择的最重要的标准。但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 ,应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发炎 慢性疾病 人类疾病 畸形 选择 症状 脆弱
下载PDF
半环架外固定术后并发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2 位作者 何国强 林月秋 师继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半环架外固定术 并发症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