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气机叶片前缘形状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31
1
作者 陆宏志 徐力平 方韧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压气机叶片前缘形状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来流环绕圆弧形前缘表面发生过度膨胀形成吸力峰 ;当来流湍流度和雷诺数较低时 ,会导致前缘层流分离。虽然椭圆形前缘可以减弱吸力峰 ,提高叶片气动性能 ,但是椭圆...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压气机叶片前缘形状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来流环绕圆弧形前缘表面发生过度膨胀形成吸力峰 ;当来流湍流度和雷诺数较低时 ,会导致前缘层流分离。虽然椭圆形前缘可以减弱吸力峰 ,提高叶片气动性能 ,但是椭圆形前缘加工困难 ,费用较高 ,有鉴于此 ,本文设计了易于加工的新型前缘形状—带平台的圆弧形前缘 ,它可以明显减弱吸力峰 ,达到与椭圆形前缘 ( a/b=2 )相近的改善叶片气动性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片造型 设计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前缘楔形角对前缘分离泡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陆宏志 陆宏志 +2 位作者 吴洋洲 利蓬 徐力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9-572,共4页
在水洞内使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方法研究环绕压气机叶片前缘的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前缘圆弧的下游有明显的分离泡存在。前缘圆弧半径相同而前缘楔形角不同的叶片,在同一工况下,前缘楔形角越大分离泡越小,流动分离越弱。
关键词 压气机 中片 前缘楔形角 前缘分离泡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的带平台圆弧形前缘 被引量:23
3
作者 陆宏志 徐力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2-536,共5页
带平台圆弧形前缘的研究是为了优化前缘形状,抑制前缘流动分离。研究中使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和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方法。对带平台圆弧形前缘设计参数做了定义,并讨论了参数选择的准则。此前缘特有的双吸力峰的强度远远弱于圆弧形前缘的单... 带平台圆弧形前缘的研究是为了优化前缘形状,抑制前缘流动分离。研究中使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和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方法。对带平台圆弧形前缘设计参数做了定义,并讨论了参数选择的准则。此前缘特有的双吸力峰的强度远远弱于圆弧形前缘的单吸力峰。在不同攻角下,其削弱前缘吸力峰,抑制流动分离的效果不亚于椭圆形(长短轴比=2)前缘,而且对加工精度要求低,更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前缘 带平台圆弧形前缘 数值仿真
下载PDF
25℃时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宏志 继俊 杨吉民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23,共3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5℃时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的平衡溶解度及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和密度,并且绘制了25℃时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相图。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对溶液的折光率、密度和硫酸锂的溶解度与液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关系进...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5℃时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的平衡溶解度及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和密度,并且绘制了25℃时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相图。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对溶液的折光率、密度和硫酸锂的溶解度与液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并且计算了乙醇对硫酸锂溶液的盐析率。实验中体系没有产生分层现象,固体为一水合硫酸锂。给出的硫酸锂-乙醇-水三元体系的平衡数据,不仅为溶液化学提供了基础热力学数据,而且为硫酸锂的分离纯化和萃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锂 乙醇 三元体系 相平衡 溶解度
下载PDF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被引量:9
5
作者 陆宏志 徐守芳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要求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通过Web quest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科研实验的模仿了解学科发展,掌握学科前沿;...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要求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通过Web quest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科研实验的模仿了解学科发展,掌握学科前沿;通过工厂、企业的参观实习,掌握仪器分析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科研和应用中均学有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陆宏志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粉体进行了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h,粉体浓度为20%,改性温度为80℃;改性后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吸油值为25.40g DOP/100g...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粉体进行了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h,粉体浓度为20%,改性温度为80℃;改性后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吸油值为25.40g DOP/100g CaCO3,活化度为1,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已经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 钛酸酯偶联剂 吸油值 活化度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对PVC的增韧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陆宏志 《河南化工》 CAS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 h,溶液固含量为20%,改性温度为80℃。TEM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在...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 h,溶液固含量为20%,改性温度为80℃。TEM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在环己酮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IR和TG分析表明,钛酸酯偶联剂主要以化学键的形式包覆在碳酸钙粉体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吸油值显著下降,PVC/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能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19.3 kJ/m2,增韧增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 吸油值 增韧增强
下载PDF
CTAB/正丁醇/正戊烷/水微乳液体系结构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宏志 柴金岭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8-61,共4页
采用稀释法计算了CTAB/正丁醇/正戊烷/水的微乳体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随ω的增大,水内核半径Rw、界面层厚度l以及表面活性剂和醇在微乳粒子表面的平均聚集数n增加,而醇转移自由能-△Gc→i... 采用稀释法计算了CTAB/正丁醇/正戊烷/水的微乳体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随ω的增大,水内核半径Rw、界面层厚度l以及表面活性剂和醇在微乳粒子表面的平均聚集数n增加,而醇转移自由能-△Gc→iθ、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和颗粒总数Nd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结构参数 稀释法 CTAB
下载PDF
常见表面活性剂极性头截面积的测定
9
作者 陆宏志 杨博含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3期11-13,共3页
运用溶液的表面吸附原理,以及测得的溶液表面张力,求得表面活性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极性头截面积(As)。测得的数据为用稀释法求微乳液结构参数提供了参考依... 运用溶液的表面吸附原理,以及测得的溶液表面张力,求得表面活性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极性头截面积(As)。测得的数据为用稀释法求微乳液结构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丰富了数据库资源,为微乳液及其有关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极性头截面积
下载PDF
空冷汽轮机末两级变工况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0
作者 綦蕾 邹正平 +3 位作者 陆宏志 于尔亮 田东强 师黎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采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变工况下空冷汽轮机末两级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效率和脱流高度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设计点和小容积流量工况时的三维流场。通过分析了解了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末级流动的特点,为空冷汽轮机末级... 采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变工况下空冷汽轮机末两级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效率和脱流高度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设计点和小容积流量工况时的三维流场。通过分析了解了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末级流动的特点,为空冷汽轮机末级叫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空冷汽轮机 末级叶片 变工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下超声速气体射流诱导尾空泡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昊 王聪 +1 位作者 陆宏志 黄文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两相射流与空化问题对采用喷气推进的水下高速运载器而言不可避免.本文通过水洞实验,探究了回转体在水流场中由亚声速及超声速气体射流诱导形成尾空泡的形态特征,发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诱导尾空泡,并探讨了相应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条件.通... 两相射流与空化问题对采用喷气推进的水下高速运载器而言不可避免.本文通过水洞实验,探究了回转体在水流场中由亚声速及超声速气体射流诱导形成尾空泡的形态特征,发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诱导尾空泡,并探讨了相应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条件.通过高速图像采集及数字处理技术,得到了不同弗劳德数和通气流量系数下诱导尾空泡的瞬时及时间平均形态.通过气体射流数值解及射流耦合空泡闭合理论模型与实验图像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根据形态特征,将观察到的射流诱导尾空泡划分为泡沫状、完整、部分破碎和脉动泡沫状四类,其中诱导产生的部分破碎尾空泡在形态上与超空泡存在明显差异,脉动泡沫状则为诱导空泡所特有;气体射流受到空泡阻挡发生回射后对应的实际通气流量系数是控制空泡形态的关键;诱导空泡类型转变可以通过Paryshev提出的射流空泡耦合模型预测,但必须在考虑射流空间结构和流动损失的前提下;进行上述修正后,诱导尾空泡形态变化规律与理论模型估算得到的实际流量系数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气体射流 尾空泡 超声速 多相流
下载PDF
汽轮机末级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綦蕾 邹正平 +3 位作者 陆宏志 于尔亮 田东强 师黎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汽轮机设计状态末级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模拟,并对设计状态下各因素引起末级动叶表面产生非定常力的大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汽轮机末级在设计条件下,上游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对...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汽轮机设计状态末级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模拟,并对设计状态下各因素引起末级动叶表面产生非定常力的大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汽轮机末级在设计条件下,上游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对下游转子的影响比尾迹作用的影响更大,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导致下游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力大小呈周期性变化;此外上游静子尾迹以及动叶尾缘出口膨胀波等也是产生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汽轮机末级 透平 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弹性体和带空泡体的附加质量动态数值计算 被引量:8
13
作者 弓三伟 陆宏志 +1 位作者 邹正平 卢凤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附加质量是水下航行器水动力特性中的重要参数,对于弹性体和带空泡状态下的附加质量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的三维非定常粘性CFD程序解决了物体在流场中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所引起的附加质量计算问题。通过经典的刚体、... 附加质量是水下航行器水动力特性中的重要参数,对于弹性体和带空泡状态下的附加质量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的三维非定常粘性CFD程序解决了物体在流场中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所引起的附加质量计算问题。通过经典的刚体、弹性体附加质量算例验证了此方法是准确可靠的,还结合多相流模型和Rayleigh Plesset空化模型对带空泡体的附加质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带空泡体附加质量的数值研究表明,尾流中的空泡是否附体对轴向(流向)的附加质量影响比较大,对于本算例而言前端的肩空泡尺寸与横向(法向)附加质量系数则存在紧密的物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质量 空泡 弹性体 动网格 水下航行器
下载PDF
水下发射航行体跨介质动态载荷预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洪亮 陆宏志 +2 位作者 赵静 惠俊鹏 方心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提出水下发射航行体跨介质动态载荷预报方法,模拟了出筒过程中,多重密封环减振垫对航行体的约束和逐步由气到水的跨介质冲击作用,以及在出水过程中,航行体逐步由水到气的跨介质卸载作用。获得航行体轴向速度、俯仰角度、俯仰角速度和弯... 提出水下发射航行体跨介质动态载荷预报方法,模拟了出筒过程中,多重密封环减振垫对航行体的约束和逐步由气到水的跨介质冲击作用,以及在出水过程中,航行体逐步由水到气的跨介质卸载作用。获得航行体轴向速度、俯仰角度、俯仰角速度和弯矩等关键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辨识出典型截面上的载荷特征,并与缩比模型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发射 弹性体 跨介质 动态载荷
下载PDF
以科研促教学:新型分析方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25
15
作者 徐守芳 陆宏志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0,共3页
结合教学实践,紧跟学科发展,提出将文献作为补充教材,将近几年发展的新型分析方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如基于纳米金胶体团聚的比色分析法、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等,及实际生产生活中用到的分... 结合教学实践,紧跟学科发展,提出将文献作为补充教材,将近几年发展的新型分析方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如基于纳米金胶体团聚的比色分析法、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等,及实际生产生活中用到的分析技术融入到经典仪器分析课程中。这些新型分析方法的加入,将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仪器分析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课程教学 新型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筒式保护结构的导弹出水分离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晶 李吉 陆宏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出水过程中,由飞行介质改变带来的载荷冲击及海面波浪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复杂水动力环境,极大地增加了导弹与保护筒的分离风险。从多刚体动力学角度出发,对复杂水动力环境下的两刚体相对运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修正... 在出水过程中,由飞行介质改变带来的载荷冲击及海面波浪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复杂水动力环境,极大地增加了导弹与保护筒的分离风险。从多刚体动力学角度出发,对复杂水动力环境下的两刚体相对运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修正,最终获得比较成熟的出水分离仿真方法。试验与仿真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导弹出水过程中角速度显著减小现象的形成机理,为出水分离姿态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套筒式水下航行器 试验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水下垂直发射多约束弹性体运动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洪亮 陆宏志 +2 位作者 赵静 徐志程 裴胤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考虑水下航行体的弹性特性,建立航行体与发射筒之间接触、摩擦作用的刚柔耦合模型,发展了多约束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给出算例,获得了筒内弹道、水中弹道、航行体姿态和内部载荷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 考虑水下航行体的弹性特性,建立航行体与发射筒之间接触、摩擦作用的刚柔耦合模型,发展了多约束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给出算例,获得了筒内弹道、水中弹道、航行体姿态和内部载荷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能够反映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过程的特点,计算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垂直发射 弹性体 环境载荷 水弹道
下载PDF
弹性体水下发射试验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洪亮 徐志程 +3 位作者 陆宏志 赵静 惠俊鹏 李巍 《强度与环境》 2015年第4期8-13,共6页
针对水下垂直发射航行体的弹道和载荷特性,通常需要开展大量缩比模型的弹射试验来进行辨识。开展水下发射航行体跨介质运动过程的数值仿真及试验验证研究,考虑航行体的弹性特性、与筒内减振装置的碰撞特性、航行体入水和出水冲击特性等... 针对水下垂直发射航行体的弹道和载荷特性,通常需要开展大量缩比模型的弹射试验来进行辨识。开展水下发射航行体跨介质运动过程的数值仿真及试验验证研究,考虑航行体的弹性特性、与筒内减振装置的碰撞特性、航行体入水和出水冲击特性等,获得了俯仰角度和弯矩载荷随时间变化规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发射 弹性体 俯仰角度 弯矩载荷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的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守芳 陆宏志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5期112-114,118,共4页
结合教学实践,紧跟学科发展,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仪器分析教学方法。通过如何解决人民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入每章节学习、精心设置每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以问题总结每章学习内容这种层层设置问题的方式,... 结合教学实践,紧跟学科发展,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仪器分析教学方法。通过如何解决人民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入每章节学习、精心设置每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以问题总结每章学习内容这种层层设置问题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问题为导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水下尾部喷流对航行体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静 徐志程 +3 位作者 陆宏志 魏洪亮 詹景坤 李明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0年第5期60-64,共5页
通过水洞试验对尾部轴向喷气的振荡与水流的相互作用现象进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记录水下尾部喷流发展过程,利用内测系统测量射流尾部压力脉动及航行体流体动力特征。试验捕捉到了静水时气体射流产生200~250Hz范围内的强烈脉动,同时发现... 通过水洞试验对尾部轴向喷气的振荡与水流的相互作用现象进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记录水下尾部喷流发展过程,利用内测系统测量射流尾部压力脉动及航行体流体动力特征。试验捕捉到了静水时气体射流产生200~250Hz范围内的强烈脉动,同时发现当水洞中有流动时喷气所产生的高频与低频脉动都十分微弱,分析其原因为外部流动会消除喷流的振荡,喷流又会抑制外部来流带来的尾部脱落涡的脉动。在外部来流状态下,通过尾部喷流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尾部阻力,推断了尾部喷流的减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喷流 压力脉动 减阻 尾部脱落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