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尚彪 吕宝经 +3 位作者 李锦祥 施雪超 陈天适 荣烨之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用生脉注射液对5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粘度、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液粘度(P<<0.01),明显降低血小板粘附、血小板1分、5分及血小板最大聚集作用(P<0... 用生脉注射液对5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粘度、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液粘度(P<<0.01),明显降低血小板粘附、血小板1分、5分及血小板最大聚集作用(P<0.01),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P<0.01),同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P<0.01)。生脉注射液有利于疏通小血管内的血液淤滞,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从而增加心脏泵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生脉注射液 血液粘度 血小板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尚彪 邵芸 +2 位作者 赵美华 吕宝经 荣烨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在非典型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定量方法对43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TnT、CK、LDH检测。结果心肌梗死后cTnT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LDH。在非典型心肌梗死后第7天CK无一例阳性,LDH阳...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在非典型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定量方法对43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TnT、CK、LDH检测。结果心肌梗死后cTnT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LDH。在非典型心肌梗死后第7天CK无一例阳性,LDH阳性率为23%,而cTnT阳性率为47%。cTnT与CK、LDH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中cTnT持续时间长,且特异性高,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诊断价值 非典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99mTC-M1B1心肌断层显像
下载PDF
心理因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尚彪 李锦祥 +1 位作者 吕宝经 荣烨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2-602,共1页
目的 观察心理因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预后。方法  180例AMI住院患者中存在心理因素为A组10 3例 ,无心理因素为B组 77例。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入院前后存在心理行为因素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情... 目的 观察心理因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预后。方法  180例AMI住院患者中存在心理因素为A组10 3例 ,无心理因素为B组 77例。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入院前后存在心理行为因素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情绪不稳定者易诱发心脏事件 ,而且发病比较突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预后
下载PDF
心脑舒通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陆尚彪 吕宝经 +1 位作者 沈敏珍 荣烨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8-79,共2页
心脑舒通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200092)陆尚彪,吕宝经,沈敏珍,荣烨之心脑舒通是蒺藜地上全草提取的粗甾甙制剂的胶囊,由吉林省洮南制药厂生产的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新药。我院自19... 心脑舒通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200092)陆尚彪,吕宝经,沈敏珍,荣烨之心脑舒通是蒺藜地上全草提取的粗甾甙制剂的胶囊,由吉林省洮南制药厂生产的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新药。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1年11月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脑舒通 疗效
下载PDF
安置起搏器患者晕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尚彪 舒红 +2 位作者 吕宝经 陆秋芬 刘晓红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1期28-29,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695例心脏X起搏患者术后13例发生晕厥的原因,并提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13例均为1976年—2001年12月住院安置了起搏器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48—83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12例,心肌炎1例;基础心律失常:病... 目的:回顾分析695例心脏X起搏患者术后13例发生晕厥的原因,并提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13例均为1976年—2001年12月住院安置了起搏器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48—83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12例,心肌炎1例;基础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颤伴Ⅱ°房室阻滞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7例,三分支阻滞1例;安置起搏器类型,非生理性起搏器(VVI)6例,生理性起搏器(DDD)7例。结果:晕厥与起搏器有关6例(46%),与快速心律失常有关3例(23%),其他原因引起4例(31%)。结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发生晕厥或原有晕厥复发,临床上并非罕见,遇到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同时高度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起搏器 晕厥 原因分析 心律失常 脑血管疾病 心脏起搏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尚彪 蒋红丽 +3 位作者 吕宝经 陈天适 施超 荣烨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辛伐他汀
下载PDF
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尚彪 陆秋芬 +3 位作者 刘晓红 舒红 张琴 李毅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8,共1页
患者女性,16岁,因先天性心脏病,行第二次手术而入院。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加肺动脉瓣缝闭加右室(解剖左室)—肺动脉连接术。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周后经左上腔静脉植入永久起搏器。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先天性心脏病 左上腔静脉 永久起搏器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再晕厥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尚彪 吕宝经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术 再晕厥 术后
下载PDF
^(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亚急性和非典型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尚彪 徐宁 +3 位作者 吴清川 吕宝经 赵美华 荣烨之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酶 心肌显像 诊断
下载PDF
心脑舒通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尚彪 吕宝经 +1 位作者 沈敏珍 荣烨之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12期744-745,共2页
心脑舒通是从蒺藜地上全草提取的粗甾皂甙的胶囊制剂,由吉林省洮南制药厂生产。有资料表明,本药有抗动脉硬化、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效用。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1年11月曾用此药治疗43例冠心病伴左... 心脑舒通是从蒺藜地上全草提取的粗甾皂甙的胶囊制剂,由吉林省洮南制药厂生产。有资料表明,本药有抗动脉硬化、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效用。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1年11月曾用此药治疗43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异常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0~80岁,平均62±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脑舒通 疗效
下载PDF
头静脉造影在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尚彪 吕宝经 +5 位作者 徐惠芬 赵美华 陆秋芬 刘晓红 舒红 朱玉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头静脉造影 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潘生丁介入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尚彪 吴清川 +5 位作者 郑宏超 吕壁人 吕宝经 赵美华 徐惠芬 荣烨之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报道27例正常对照者和78例冠心病(CHD)患者99m 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及潘生丁介入后心肌显像,并与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作对比。结果表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阳性率为92.3%,高于平板运动试验的81.8%... 报道27例正常对照者和78例冠心病(CHD)患者99m 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及潘生丁介入后心肌显像,并与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作对比。结果表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阳性率为92.3%,高于平板运动试验的81.8%、ECG的74.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特异性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99MTC-MIBI 心肌断层显像
下载PDF
氨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尚彪 舒红 +1 位作者 杨洁颖 茅斌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8年第3期169-170,共2页
通过静滴氨力农对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氨力农能使心力衰竭的心脏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病人无心率加快,亦不发生心律失常,故认为氨力农是一种疗效好、较安全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值得推广... 通过静滴氨力农对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氨力农能使心力衰竭的心脏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病人无心率加快,亦不发生心律失常,故认为氨力农是一种疗效好、较安全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力农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美多心安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尚彪 陈莺 +3 位作者 徐惠芬 赵美华 荣烨之 徐东明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7年第1期35-36,共2页
美多心安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陆尚彪陈莺徐惠芬赵美华荣烨之徐东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上海200092)不明原因反复发生的晕厥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诊断通常相当困难,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通过直立倾... 美多心安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陆尚彪陈莺徐惠芬赵美华荣烨之徐东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上海200092)不明原因反复发生的晕厥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诊断通常相当困难,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检出心脏神经反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多心安 预防 血管迷走性 晕厥
下载PDF
经头静脉双扩张行双腔起搏器安置
15
作者 陆尚彪 陆秋芬 +2 位作者 刘晓红 舒红 李毅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0-90,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82例按常规经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失败,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作斜行患者切口3.5 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送... 目的回顾性分析82例按常规经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失败,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作斜行患者切口3.5 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送入失败者改用双扩张头静脉方法,分别送入心室和心房电极。结果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未成功的82例,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成功75例,其中有7例改用泥鳅钢丝后头静脉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1。4%;未成功的7例改为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起搏电极。结论经双扩张头静脉送入心室、心房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增加了从头静脉送入2根电极的成功率,方法简单、可行,可有效地减少因穿刺锁骨下静脉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起搏电极 头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肌间沟 近远期并发症 静脉扩张 胸大肌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围手术期介导性心动过速七例
16
作者 陆尚彪 刘晓红 +1 位作者 舒红 李毅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0-940,共1页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安置双腔起搏器(DDD)的患者共315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4例。年龄(65±11)岁。有7例(2.2%)出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79(71±7)岁。...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安置双腔起搏器(DDD)的患者共315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4例。年龄(65±11)岁。有7例(2.2%)出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79(71±7)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慢~快3例。冠心病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7例快速心律失常,其中4例为安置起搏器于囊袋中时,3例为术后。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严重者还有气急、血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安置 围手术期 永久性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快速心律失常 双腔起搏器
下载PDF
经头静脉双扩张行双腔起搏器安置
17
作者 陆尚彪 陆秋芬 +1 位作者 刘晓红 舒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3-844,共2页
目的观察82例按常规经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失败者,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做斜行切口3.5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 目的观察82例按常规经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失败者,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做斜行切口3.5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送入失败者,改用双扩张头静脉方法,分别送入心室和心房电极。结果从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未成功的82例,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成功75例。其中有7例改用泥鳅钢丝后头静脉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1.4%。未成功的7例改为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起搏电极。结论经双扩张头静脉送入心室、心房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增加了从头静脉送入2根电极的成功率,方法简单、可行。有效地减少因穿刺锁骨下静脉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入方法 双扩张头静脉 双腔起搏
下载PDF
右房电极移位导致间歇性多部位肌肉跳动一例
18
作者 陆尚彪 舒红 吕宝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6期416-416,共1页
1例男性患者 ,77岁 ,因高度至Ⅲ度房室阻滞 ,安置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术后 6h病人感到间歇性右腰部肌肉跳动 ,传至右胸壁肌肉跳动。心电监护示VAT起搏时并无肌肉跳动 ,而呈DVT方式起搏时则有肌... 1例男性患者 ,77岁 ,因高度至Ⅲ度房室阻滞 ,安置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术后 6h病人感到间歇性右腰部肌肉跳动 ,传至右胸壁肌肉跳动。心电监护示VAT起搏时并无肌肉跳动 ,而呈DVT方式起搏时则有肌肉跳动。最后经X线检查证实右房电极移位。重新安置电极后 ,起搏感知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房电极移位 间歇性多部位肌肉跳动 心血管病学 起搏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非典型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陆尚彪 邵芸 +2 位作者 赵美华 吕宝经 荣烨之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8X期61-62,共2页
目的:着重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在非典型心肌梗塞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定量方法对43例非典型心肌梗塞患者cTNT、CK、LDH进行检测。结果:心肌梗塞后cTNT升高持续时间长于CK、LDH,在非典型心肌梗塞后第七天CK无一例阳性,LDH阳性2... 目的:着重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在非典型心肌梗塞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定量方法对43例非典型心肌梗塞患者cTNT、CK、LDH进行检测。结果:心肌梗塞后cTNT升高持续时间长于CK、LDH,在非典型心肌梗塞后第七天CK无一例阳性,LDH阳性23%,而cTNT阳性47%。cTNT与CK,cTNT与LDH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塞中cTNT持续时间特别长,且特异性高,所以cTNT对非典型心肌梗塞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 诊断价值 非典型心肌梗塞 冠脉血管造影 99mTC-M1B1心肌断层显像
下载PDF
高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秋芬 孙健 +3 位作者 刘晓红 王群山 李毅刚 陆尚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32例,将年龄≥80岁的患者作为高龄组(78例),65~80岁的患者为老年组(98例),<65岁的患者为非老年组(56例),回顾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事件,并进...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32例,将年龄≥80岁的患者作为高龄组(78例),65~80岁的患者为老年组(98例),<65岁的患者为非老年组(56例),回顾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事件,并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组患者锁骨下静脉放置起搏器比例高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P<0.01),手术时间长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P<0.001);围手术期临床事件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P=0.043,P=0.031),临床事件与年龄相关(r=8.722,P=0.016)。结论高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临床事件发生率高,应严格把握起搏器置入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手术期间 危险因素 抗凝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