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7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敏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
1
作者 张碧云 陆敏 +2 位作者 樊欣钰 吉如意 赵娟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53-55,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胃癌前病变。西医治疗本病难以逆转肠化,临床疗效不佳。陆敏教授临证二十余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经验颇丰,疗效显著。他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痰...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胃癌前病变。西医治疗本病难以逆转肠化,临床疗效不佳。陆敏教授临证二十余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经验颇丰,疗效显著。他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痰湿瘀结是发病关键,治疗时以健脾补中为主,理气散结为辅,标本兼顾,扶正与祛邪同用,同时需注意三因制宜,随证加减,调养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临证经验 脾胃虚弱 痰湿瘀结
下载PDF
陆敏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柯水芳 陆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99-101,105,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中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称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陆敏教授认为久病失治、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IBS-D病因,易导致肝失疏泄、脾虚不运,从而导致肝气乘脾。临证我们将抑肝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中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称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陆敏教授认为久病失治、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IBS-D病因,易导致肝失疏泄、脾虚不运,从而导致肝气乘脾。临证我们将抑肝扶脾、辅以交通心肾法用于治疗IBS-D,颇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抑肝扶脾 交通心肾
下载PDF
青年(18~40岁)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3
作者 唐世英 薛子璇 +5 位作者 董靖晗 邱敏 田晓军 陆敏 张树栋 马潞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单中心青年(18~40岁)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同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3例青年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 目的分析总结单中心青年(18~40岁)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同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3例青年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7例(50.4%),女性56例(49.6%);平均发病年龄(31.6±5.8)岁;左侧57例(50.4%)、右侧56例(49.6%)。青年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约占同期所有年龄段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总数的12.4%,其中青年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占同期青年肾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总数的34.8%。结果102例(90.3%)患者行微创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另外11例(9.7%)行开放手术;肾部分切除术55例(48.7%),根治性肾切除术58例(51.3%),肾癌瘤栓患者11例(9.7%)。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类型包括肾嫌色细胞癌32例(28.3%)、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25例(22.1%)、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17.7%)、3种病理亚型合计占总体的68.1%。术后随访46(2~115)个月,8例(7.8%,8/102)出现肿瘤转移,2例死亡。结论青年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相对少见,病理类型以嫌色细胞癌为主,微创手术仍是该类肾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多数病理类型远期预后较好,合并瘤栓患者转移风险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非透明细胞型肾恶性肿瘤 病理类型 肾嫌色细胞癌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服用非那雄胺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转录组景观特征分析
4
作者 周朗 刘可 +4 位作者 陆敏 毕海 霍霄 马潞林 刘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1-107,153,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分析从基因表达方面探讨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长期(>6个月)服用非那雄胺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两组... 目的通过转录组分析从基因表达方面探讨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长期(>6个月)服用非那雄胺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两组各8例。对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及免疫组化分析验证其结果。结果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相比,上调基因857个,下调基因806个。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非那雄胺导致焦点粘附通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型(VEGFD)表达下调;组间网络分析提示钙信号通路为整个过程的关键通路;进一步对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发现分化簇38(CD38)基因表达上调。qPCR及免疫组化验证支持上述转录组结果,同时发现雄激素受体表达升高。结论非那雄胺通过下调焦点粘附通路中VEGFD的表达减少前列腺微血管生成,进而降低BPH手术出血的风险,长期服用非那雄胺导致钙信号通路中CD38表达上调,可能与非那雄胺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转录组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型 分化簇38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观察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5
作者 陆敏 张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05-0007,共3页
探索甲状腺结节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20 年10 月-2021 年12月期间因甲状腺结节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住院,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共140例。根据甲状腺结节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 探索甲状腺结节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20 年10 月-2021 年12月期间因甲状腺结节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住院,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共140例。根据甲状腺结节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估。结果 恶性组PHQ-9及GAD-7评分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抑郁情绪检出率58.6%、焦虑情绪检出率61.4%,良性组抑郁情绪检出率28.6%、焦虑情绪检出率30.0%,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肿瘤性质是抑郁情绪(OR=0.231,CI:0.10-0.53,P<0.001)和焦虑情绪(OR=0.24,CI:0.11-0.53,P<0.001)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情况(OR=2.17,CI:1.08-4.33,P<0.05)和是否存在合并症(OR=3.36,CI:1.18-9.54,P<0.05)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结节与抑郁焦虑情绪存在较高共病概率,恶性甲状腺结节会提高个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风险,有合并症、家庭支持差会提高个体产生抑郁情绪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抑郁 焦虑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世英 田雨 +4 位作者 洪鹏 陆敏 肖春雷 卢剑 马潞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岁,以尿急、尿频为临床表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轻度升高,磁共振成像(MRI... 目的探讨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岁,以尿急、尿频为临床表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轻度升高,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巨大前列腺囊实性占位。检索2000—2021年国内外前列腺囊腺瘤病例报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行经腹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无尿频、尿失禁等不适。术后随访8个月余,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巨大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肿瘤学特性及诊疗方案还存在一定争议,缺乏长期随访结果。腹腔镜前列腺盆腔巨大占位切除术安全可行,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临床需要结合不同患者情况制定手术为主的个体化标准治疗方案,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 巨大瘤 下尿路症状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高复杂程度肾肿瘤的效果
7
作者 邱敏 宗有龙 +9 位作者 王滨帅 杨斌 徐楚潇 孙争辉 陆敏 赵磊 卢剑 刘承 田晓军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高复杂程度(R.E.N.A.L.评分7~10分)肾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2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R.E.N.A.L.评分为7~10分的肾肿瘤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在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高复杂程度(R.E.N.A.L.评分7~10分)肾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2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R.E.N.A.L.评分为7~10分的肾肿瘤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在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范围)表示。结果:本组男128例、女58例,年龄(54.6±12.8)岁,体重指数(25.4±3.4)kg/m 2;肿瘤位于左侧95例、右侧91例,肿瘤最大径(3.1±1.2)cm。患者术前血红蛋白(142.9±15.8)g/L,血肌酐78μmol/L(47~149μmol/L)。根据术前CT影像进行R.E.N.A.L.评分:7分43例,8分67例,9分53例,10分23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50 min(69~403 min),热缺血时间25 min(3~60 min),术中出血量30 mL(5~1500 mL),有9例输血,输血量800 mL(200~1200 mL)。术后血红蛋白(126.2±17.0)g/L,术后血肌酐83.5μmol/L(35~236μmol/L),住院时间6 d(3~26 d),手术效果达到“三连胜”87例(46.8%)。有16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62个月),其中复发伴转移1例,转移4例,合并其他肿瘤2例(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为7~10分的肾肿瘤是安全且有效的,基于肿瘤的复杂性,随着难度的增加,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三连胜”比例逐渐降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并发症较少,能较好地达到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部分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8
作者 钟霄毓 陆敏 +4 位作者 袁琳 胡娜 林敏 姜逸 陆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6,共8页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中各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数量的改变的变化。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给予常规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20周后心脏灌流固定,处死...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中各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数量的改变的变化。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给予常规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20周后心脏灌流固定,处死动物取下丘脑,进行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制备观察。结果: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神经元数量变化不明显,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加深;细胞核深染,异染色质增加,核周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肿胀,可见较多脂褐素沉积。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变小,胞质电子密度增加,部分细胞胞浆水肿。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且靠近神经元,部分小胶质细胞内可见溶酶体增多。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未见明显的改变。结论: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下丘脑各类神经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下丘脑 神经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陆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并发PTE患者纳入PTE组,选取同期肺癌未并发...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并发PTE患者纳入PTE组,选取同期肺癌未并发PTE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TⅢ、FIB水平、Geneva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并发PTE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ATⅢ、FIB及Geneva评分对肺癌并发PTE的诊断价值。结果:PTE组冠心病、腺癌、TNM分期Ⅲ期、Ⅳ期、手术、化疗患者占比、D-二聚体、血红蛋白、ATⅢ、FIB及Genev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Ⅲ、FIB、Geneva评分是肺癌并发PT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TⅢ、FIB、Geneva评分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高于ATⅢ、FIB、Geneva评分单独诊断的0.776、0.783、0.771。结论:ATⅢ、FIB、Geneva评分均能很好地预测肺癌并发PTE,三者联合时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因子Ⅲ 纤维蛋白原 Geneva评分
下载PDF
恶性高血压病肾损伤临床病理观察
10
作者 姚瑶 王竞 +1 位作者 王秋实 陆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高血压病(malignant hypertension,MHT)引起的肾损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8例MHT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PAS、PASM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光镜下肾组织形态特点,应用免疫荧光直接法观察肾组织... 目的探讨恶性高血压病(malignant hypertension,MHT)引起的肾损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8例MHT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PAS、PASM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光镜下肾组织形态特点,应用免疫荧光直接法观察肾组织IgG、IgA、FRA、IgM、C3、Clq蛋白的沉积强度及沉积部位,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43例(74%),女性患者15例(26%),患者年龄为(36.0±1.3)岁。58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值为(2683.98±2049.39)mg,血肌酐平均值为(260.19±192.62)μmol/L。肾活检病理检测发现病变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部分病例(36%)有IgA肾病。结论MHT肾损伤以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为特点,确诊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测有血管内皮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高血压 恶性 肾脏活检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去蔽”与“解构”:海外自媒体“中国故事”传播实践探究——以YouTube平台“Living in China”频道为例
11
作者 陆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海外自媒体视频博主作为特殊的个体传播者,以“他者”视角和国际化的视野向世界讲述中国。他们通过纪实运动影像呈现作为生命个体观察到的生动、真切的视觉与听觉信息流,经由朴素的日常生活桥接起原本陌生的文化区域。在全球媒体平台中... 海外自媒体视频博主作为特殊的个体传播者,以“他者”视角和国际化的视野向世界讲述中国。他们通过纪实运动影像呈现作为生命个体观察到的生动、真切的视觉与听觉信息流,经由朴素的日常生活桥接起原本陌生的文化区域。在全球媒体平台中,不同于中国本土讲述者亦有别于西方主流媒体的“他者”个体讲述者,会生产怎样的媒介内容?是什么因素驱动其传播实践?又产生了怎样的传播影响力?作为跨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消解既有媒介权力结构,以一种不同的进路促进文化间的“视域融合”?又能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带来什么启示?检视海外自媒体YouTube平台“Living in China”频道“中国故事”传播的目的、主题及方式,分析其观众在五大主题上的留言与互动,可以发现:海外自媒体传者与观众业已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共同体”,在“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传播上,呈现出对西方媒体“去蔽”、“解构”的特征,是“中国故事”传播的另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海外自媒体 去蔽 解构
下载PDF
林木采伐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12
作者 陆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6期136-138,共3页
近些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其森林资源蓄积量位居全国前列。林木的快速发展与林木合理采伐息息相关,因而要注重林木采伐的管理工作。该文结合我国林木采伐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林木采伐管理中存... 近些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其森林资源蓄积量位居全国前列。林木的快速发展与林木合理采伐息息相关,因而要注重林木采伐的管理工作。该文结合我国林木采伐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采伐管理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采伐 管理现状 优化对策
下载PDF
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道粤 王艳梅 +5 位作者 潘欣欣 陆敏 李艳芳 刘爽 朱莉娟 张志英 《上海护理》 2023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理论框架,在检索分析国内外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控制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讨论筛选指标并初步拟定...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理论框架,在检索分析国内外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控制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讨论筛选指标并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初稿,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与0.900,协调系数分别为0.163,0.215。最终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及47项三级指标的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形成过程科学、严谨,具有可靠性与临床适用性,权重分配合理,可为临床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赶黄草治疗常见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项鸣 樊欣钰 陆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8-443,共6页
中药赶黄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之效,在治疗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癌等常见肝脏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本文概述了赶黄草单味药、复方、中成药在常见肝病中的临床运用及其有效化学成... 中药赶黄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之效,在治疗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癌等常见肝脏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本文概述了赶黄草单味药、复方、中成药在常见肝病中的临床运用及其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旨在为赶黄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肝脏疾病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青年肾肿瘤伴瘤栓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薛子璇 唐世英 +6 位作者 邱敏 刘承 田晓军 陆敏 董靖晗 马潞林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2-811,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按照有无症状、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临床分期、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均接受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根治性切除术16例(94.1%),保留肾单位术1例(5.9%);术前有症状者12例(70.6%),无症状者5例(29.4%);良性肾肿瘤2例(11.8%),恶性肾肿瘤15例(88.2%),包括肾透明细胞癌1例(6.7%),非透明细胞癌14例(93.3%)。15例恶性肾肿瘤中,AJCC临床Ⅲ期8例(53.3%),Ⅳ期7例(46.7%)。术后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6例(40%),未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9例(60%)。随访时间2~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随访中死亡3例(20%)。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9.0(2.3,77.8)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16.4(2.3,77.8)个月。根据术前有无症状(P=0.307,P=0.302)、AJCC临床分期(P=0.340,P=0.492)、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P=0.459,P=0.253)分组,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多出现症状,病理类型更复杂多样,恶性肿瘤合并瘤栓中非透明细胞癌的比例更高,有症状及非透明细胞癌与不良预后可能存在一定潜在相关性,外科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是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肾肿瘤 瘤栓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术中成像
16
作者 张展奕 张帆 +10 位作者 颜野 曹财广 李长剑 邓绍晖 孙悦皓 黄天亮 管允鹤 李楠 陆敏 胡振华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3-850,共8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250~400 g)NVB体内成像的动物模型,利用本团队自...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250~400 g)NVB体内成像的动物模型,利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大鼠体内试验,采用ImageJ及Origin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GraphPad Prism对荧光信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计算探针用于NVB成像的信背比(signal to background ratio,SBR),探索有效的给药剂量及成像时间,并对成像结构进行石蜡病理切片及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大鼠(n=2)外,两组尾静脉注射ICG-NP41的大鼠(n=2)均在给药后2 h、4 h后于NIR-Ⅱ荧光模式下拍摄到右侧NVB中的海绵体神经。给药后2 h和4 h,2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651±0.142和1.619±0.110,均高于白光模式(1.111±0.0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168±0.066和1.219±0.118,均高于白光模式(1.081±0.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 h和4 h,2 mg/kg和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均高于对照组(SBR=1),2 mg/kg组的平均SBR均高于4 mg/k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半高宽法测量神经的平均直径约为(178±15)μm。石蜡切片HE染色可见右侧盆腔大神经节。结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能够用于大鼠前列腺周围NVB的术中实时成像,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实时定位NVB提供了一种可供转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 吲哚菁绿 前列腺切除术 勃起功能障碍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药敏试验与基因多态性检测下个体化精准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改善作用分析
17
作者 胡敏 陆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药敏试验与基因多态性检测下个体化精准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Hp根除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南翔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200例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 目的分析药敏试验与基因多态性检测下个体化精准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Hp根除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南翔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200例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铋剂四联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2种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选择药敏试验与基因多态性检测下个体化精准治疗。对比2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药敏实验:观察组培养Hp成功的85例中81例(95.3%)对甲硝唑耐药,33例(38.8%)对克拉霉素耐药,27例(31.8%)对盐酸左氧氟沙星耐药,而呋喃唑酮、四环素以及阿莫西林均无耐药。Hp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观察组培养Hp成功的85例中,32例(37.6%)克拉霉素耐药基因突变,78例(91.8%)甲硝唑耐药基因突变,30例(35.3%)盐酸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突变,73例(85.9%)呋喃唑酮耐药基因突变,1例(1.2%)四环素耐药基因突变,无阿莫西林耐药基因突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80.0%,均高于对照组(76.0%、60.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指标均正常。结论药敏试验与基因多态性检测下个体化精准治疗能够解决Hp感染患者的Hp耐药问题,提高Hp的根除率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幽门螺杆菌 精准医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消除
下载PDF
2021—2022年青岛港45岁以上男性作业人员骨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许菡菡 陈瑛 +1 位作者 邹萍 陆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青岛港45岁以上男性作业人员骨健康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军民融合健康体检项目中进行检查的381例青岛港45岁以上男性作业人员,将被调查对象按不... 目的通过分析青岛港45岁以上男性作业人员骨健康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军民融合健康体检项目中进行检查的381例青岛港45岁以上男性作业人员,将被调查对象按不同工作性质分为户外组和室内组,通过自行设计的《青岛地区港口作业中老年男性骨健康调查表》收集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生活行为、岗位种类、工作强度、婚姻状态等资料,测量骨密度、血压、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单因素分析后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户外组骨量正常者占比低于室内组,骨量减少者占比高于室内组(χ^(2)=4.015,P=0.045)。两组骨量正常者占比均高于骨量异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2,P<0.001;χ^(2)=7.014,P=0.078),两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8.97%和6.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升高、户外岗位、睡眠障碍是骨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非常/经常关注健康知识、婚姻状态(已婚且夫妻共居一地)以及参与常规班次是骨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明确影响港口45岁以上作业工人骨健康的相关因素后,可有效干预危险因素,强化保护性因素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该群体的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区 骨密度 骨健康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