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群”的再厘定 被引量:146
1
作者 陆松年 王惠初 +3 位作者 李怀坤 袁桂邦 辛后田 郑健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原划为古元古代的“达肯大坂群”出露相当广泛,不仅包含了变质程度不同的表壳岩,而且包括了时代迥然不同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原“达肯大坂群”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岩石组合:其中德令哈杂岩形成时代最老,为古元古代早期的产物... 柴达木盆地北缘原划为古元古代的“达肯大坂群”出露相当广泛,不仅包含了变质程度不同的表壳岩,而且包括了时代迥然不同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原“达肯大坂群”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岩石组合:其中德令哈杂岩形成时代最老,为古元古代早期的产物;厘定后所称的达肯大坂岩群为一套中至高级变质、并以副变质岩为主的表壳岩系统,推测其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第三套岩石组合为花岗片麻岩,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不属于沉积地层范畴,其中大量出现榴辉岩包体;榴辉岩除以规模较小的独立包体形式赋存于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外,还和大理岩、石英岩、含石榴石片岩共生在一起,在花岗片麻岩中形成规模较大的残块,这些榴辉岩及与其共生的表壳岩共同构成鱼卡河或沙柳河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达肯大板群 厘定 古元古代 表壳岩 正片麻岩 花岗岩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中两条新元古代岩浆岩带 被引量:76
2
作者 陆松年 陈志宏 +2 位作者 李怀坤 郝国杰 相振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秦岭造山带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带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主要发育于秦岭岩群分布区,由新元古代早期花岗质岩石组成,由于受到强烈变质、变形,构成了NW向花岗片麻岩体群。岩石总体化学特征反映一种挤压性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时代集中在95 5~... 秦岭造山带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带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主要发育于秦岭岩群分布区,由新元古代早期花岗质岩石组成,由于受到强烈变质、变形,构成了NW向花岗片麻岩体群。岩石总体化学特征反映一种挤压性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时代集中在95 5~84 4 Ma。南带分布于陡岭岩群分布区、南秦岭及“勉略构造带”以南的汉南一带,由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辉长岩侵入体及板内花岗质侵入岩组成。与北带花岗质岩石所受到的强烈变质、变形形成鲜明对比,除邻近构造带的岩体外,它们变质、变形程度较弱,以弱片麻状至块状构造为主,形成时代介于810~710 Ma之间,反映大陆地壳处于减薄的伸展机制。这条岩浆岩带的发育,显示秦岭造山带南部曾存在一条新元古代中期裂谷带,它是劳伦、澳大利亚和塔里木—扬子等大陆初始裂解的产物,也是古太平洋形成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新元古代岩浆岩带 花岗质岩石 化学特征 动力学 形成时代 变质现象 变形现象 伸展机制
下载PDF
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被引量:72
3
作者 陆松年 陈志宏 +3 位作者 相振群 李怀坤 李惠民 宋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310,共8页
报道了北秦岭地块中秦岭岩群夕线黑云石英片岩61个碎屑锆石测点的。^207Pb/^206Pb年龄测试结果,其中15个测点在SHRIMPⅡ上进行,46个测点来自LA-ICPMS的测定结果。61个年龄值显示锆石主要来源为1.5~1.9Ga(共51个测点,占所有测点... 报道了北秦岭地块中秦岭岩群夕线黑云石英片岩61个碎屑锆石测点的。^207Pb/^206Pb年龄测试结果,其中15个测点在SHRIMPⅡ上进行,46个测点来自LA-ICPMS的测定结果。61个年龄值显示锆石主要来源为1.5~1.9Ga(共51个测点,占所有测点的83.6%)的古元古代末至中元古代早期的大陆地壳,1粒碎屑锆石来自新太古代岩石,5粒来自中元古代晚期的蚀源区,4个测点为0.9~1.0Ga。由于秦岭岩群被新元古代早期960~900Ma的花岗岩体侵入,新的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的沉积时代至少介于1500-960Ma之间,亦可能为中元古代末期。秦岭岩群在早古生代造山过程中受到强烈改造,但本次测定未从夕线黑云石英片岩中获得这次变质作用的年代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岩群 碎屑锆石年龄 元古宙 SHRIMP LA-ICPMS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龙王(石+童)碱性花岗岩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4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4 位作者 李惠民 宋彪 王世炎 周红英 陈志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2-768,共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一系列碱性岩体,前人曾划出3个碱性岩带,龙王碱性岩位于中带,对该岩体形成的确切时代仍有较大争议。一些学者将该岩体作为晋宁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碱性岩,并认为这期岩浆活动与扬子北缘同时代的裂解型岩浆活动可以对... 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一系列碱性岩体,前人曾划出3个碱性岩带,龙王碱性岩位于中带,对该岩体形成的确切时代仍有较大争议。一些学者将该岩体作为晋宁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碱性岩,并认为这期岩浆活动与扬子北缘同时代的裂解型岩浆活动可以对应。作者等进行了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样品(T26)采自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之北的卢氏管村西的钠铁闪石正长花岗岩。TIMS法U-Pb上交点年龄为1637Ma±33Ma,SHRIMP法206Pb/238U和207Pb/206Pb表面年龄平均值分别为1611Ma±19Ma和1625Ma±16Ma,3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我们选择SHRIMP法207Pb/206Pb表面年龄平均值1625Ma±16Ma作为龙王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因此,龙王碱性花岗岩是华北克拉通1.8~1.6Ga裂解过程中最晚期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南缘 河南 栾川县 龙王Chuang碱性花岗岩 U—Pb年龄 中元古代早期
下载PDF
“中央造山带”早古生代缝合带及构造分区概述 被引量:84
5
作者 陆松年 于海峰 +4 位作者 李怀坤 陈志宏 王惠初 张传林 相振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8-1380,共13页
“中央造山带”是夹持于中国塔里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之间的近东西向延展的(局部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显生宙造山系统。该造山带中包括了库地-喀拉塔什、红柳沟-肃北-北祁连、南阿尔金-滩间山、昆中、朱阳关-夏馆和商州-丹凤6条早古生代... “中央造山带”是夹持于中国塔里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之间的近东西向延展的(局部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显生宙造山系统。该造山带中包括了库地-喀拉塔什、红柳沟-肃北-北祁连、南阿尔金-滩间山、昆中、朱阳关-夏馆和商州-丹凤6条早古生代缝合带。被缝合带所围限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单元包括中阿尔金-祁连-全吉地块、柴达木地块、北秦岭地块和东、西昆仑2个变质地体。南秦岭原为扬子克拉通的北部边缘,但卷入了显生宙造山带,成为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对上述6条早古生代缝合带和6个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单元的特点进行了概略总结,并阐述了各地质构造单元中的构造地层系统和热-构造事件的年代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造山带 早古生代缝合带 前寒武纪地块 构造分区
下载PDF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的微大陆块体群 被引量:64
6
作者 陆松年 于海峰 +2 位作者 金巍 李怀坤 郑健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6,共10页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至少存在 4个微大陆 ,自北而南分别是阿拉善、祁连、欧龙布鲁克和柴达木微大陆 ,它们有相近但又有一定差异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地层。每一个微大陆边缘均有复杂的生成历史 ,特别是新元古代早期的热 ...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至少存在 4个微大陆 ,自北而南分别是阿拉善、祁连、欧龙布鲁克和柴达木微大陆 ,它们有相近但又有一定差异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地层。每一个微大陆边缘均有复杂的生成历史 ,特别是新元古代早期的热 -构造事件十分发育 ,并在柴达木微大陆北缘形成一条长 70 0km的花岗片麻岩带 ,而在多数微大陆边缘则叠加了寒武纪至奥陶纪火山弧或蛇绿混杂岩。在微大陆之间自北而南分别发育了北祁连蛇绿岩混杂岩带、南祁连蛇绿岩混杂岩带、沙柳河 -鱼卡河高压 -超高压变质带和昆仑中部清水泉蛇绿混杂岩 ,它们代表了微大陆之间的结合带 ,其形成时代集中在寒武纪至奥陶纪。这几个微大陆总体表现出亲塔里木古大陆的特征 ,特别是自新元古代以来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大陆 变质基底 微大陆边缘 新元古代 塔里木古大陆 形成时代 造山带
下载PDF
新元古时期中国古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 被引量:139
7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3 位作者 陈志宏 于海峰 金巍 郭坤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5-523,共9页
在概略介绍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中国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三个克拉通前新元古代大陆地壳演化的主要特征 ,以及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序列和年代格架。提出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 在概略介绍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中国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三个克拉通前新元古代大陆地壳演化的主要特征 ,以及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序列和年代格架。提出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地质历史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而与华北克拉通有明显差异。华北克拉通未出现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和裂解作用有关的、强烈的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群。根据现有的古地磁和地质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三大克拉通 新元古代 超大陆
下载PDF
华北古大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 被引量:143
8
作者 陆松年 杨春亮 +1 位作者 李怀坤 陈志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5-233,共9页
由Rogers和Santosh等 (2 0 0 2 )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 ,是约从 1.9~ 1.5Ga由Nena ,Ur和Atlantic等 3个大陆块体群 ,通过逐步汇聚而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它是前罗迪尼亚古 -中元古时期的超大陆。从 1.5Ga开始的裂解作用使哥伦比亚超大... 由Rogers和Santosh等 (2 0 0 2 )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 ,是约从 1.9~ 1.5Ga由Nena ,Ur和Atlantic等 3个大陆块体群 ,通过逐步汇聚而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它是前罗迪尼亚古 -中元古时期的超大陆。从 1.5Ga开始的裂解作用使哥伦比亚超大陆逐步破裂 ,并在 1.0Ga左右这些破裂的大陆块体又重新汇聚形成罗迪尼亚超大陆。文中除介绍Rogers等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概念、组成和古大陆重建图外 ,重点阐述了中国华北古大陆 2 .0~ 1.8Ga期间吕梁—中条造山运动和 1.8~1.6Ga时期大规模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同位素年龄数据。文中提出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主要峰期与吕梁—中条造山运动的时限相一致 ,华北古大陆属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并可能为Nena大陆块体群的一员 ,在造山及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时代等特征上 ,华北与北美、西伯利亚和西北欧有更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古大陆 哥伦比亚超大陆 古-中元古代 汇聚与裂解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中—新元古代(早期)地质演化 被引量:104
9
作者 陆松年 陈志宏 +3 位作者 李怀坤 郝国杰 周红英 相振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秦岭造山带是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并夹持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大陆造山带,是加里东期至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带。对前加里东期演化虽然亦积累了不少资料,但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着重介绍秦岭造山带自中元古代晚期武关裂谷的打开(1243Ma&#... 秦岭造山带是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并夹持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大陆造山带,是加里东期至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带。对前加里东期演化虽然亦积累了不少资料,但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着重介绍秦岭造山带自中元古代晚期武关裂谷的打开(1243Ma±46Ma),中元古代末期松树沟洋盆的形成(1084Ma±73Ma~1030Ma±46Ma)以及新元古代早期同造山期花岗岩的侵入(960~840Ma)等自1.25Ga至0.84Ga期间的一系列热-构造事件,反映扬子大陆边缘前加里东期曾经历过一次“威尔逊构造旋回”,表明该区存在中—新元古代造山带的地质记录。但这次造山作用不是华北与扬子大陆的汇聚,而是曾属于扬子大陆边缘的“北秦岭变质地体”与其南的扬子大陆的一次汇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中-新元古代 热-构造事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对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的响应——GOSEN连接假设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陆松年 相振群 +2 位作者 李怀坤 王惠初 初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96-1406,共11页
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华北克拉通与塔里木、扬子克拉通存在明显差异,那里没有十分强烈的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及裂解有关的热-构造事件的地质记录,因此对华北克拉通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联存在不同的推测。近年来,在郯庐断裂带... 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华北克拉通与塔里木、扬子克拉通存在明显差异,那里没有十分强烈的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及裂解有关的热-构造事件的地质记录,因此对华北克拉通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联存在不同的推测。近年来,在郯庐断裂带两侧新元古代碎屑岩地层中,从辽宁的榆树砬子群,经山东烟台蓬莱群至土门群,陆续测得众多具经典格林威尔期的碎屑锆石年龄。这一信息与西伯利亚东南缘上里菲碎屑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十分相似。这些碎屑锆石的时代均不是华北或西伯利亚本土所具有的特点,说明华北东缘、西伯利亚东南缘与劳伦大陆东南缘格林威尔造山带存在某种亲缘关系。根据这种推测,笔者等提出了劳伦大陆格林威尔造山带、西伯利亚东南缘和华北东部(GOSEN)连接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碎屑锆石年龄谱 罗迪尼亚超大陆 GOSEN连接
下载PDF
对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的简介及评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1 位作者 王惠初 陈志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公布了 2 0 0 4年全球地质年代表 ,并专门讨论了 2 0 0 4~ 2 0 0 8年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 ,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公布了 2 0 0 4年全球地质年代表 ,并专门讨论了 2 0 0 4~ 2 0 0 8年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 ,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标定于地层记录中的关键事件或转变点上 ,以突出反映地球系统演化的巨变。文中建议采用类似显生宙地层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金钉子”法来确定前寒武纪界线。由于该文将对前寒武纪划分和整个前寒武纪研究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参考方案》中有关前寒武纪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方案的新思路 ,对《参考方案》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并对我国前寒武纪年代表制定中有关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层委员会 前寒武纪 参考方案 简介 地球系统演化 地质年代表 2004年 2008年 物理标准 地质年表 地层记录 地层界线 研究过程 划分方案 划分原则 转变点 金钉子 显生宙 工作带 新思路 岩石
下载PDF
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 被引量:66
12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陈志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地层学和事件地质学的资料,特别是新获得的大量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塔里木和扬子陆块的新元古代地质历史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突出表现在热-构造事件的特征、序列和年代格架、克拉通化终结时间、前南华系变质基底和南华系-震旦系沉积... 地层学和事件地质学的资料,特别是新获得的大量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塔里木和扬子陆块的新元古代地质历史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突出表现在热-构造事件的特征、序列和年代格架、克拉通化终结时间、前南华系变质基底和南华系-震旦系沉积盖层所表现的双层结构特点、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层序、地层对比标志层——冰成岩层位等诸多方面。根据这些相似性,笔者等提出中—新元古代扬子与塔里木陆块相连或相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扬子 新元古代 地质演化
下载PDF
蓟县长城系大红峪组火山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准确定年 被引量:152
13
作者 陆松年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用^(205)Pb-^(235)U混合稀释剂在普通质谱仪上对蓟县长城系大红峪组火山岩中单颗粒锆石进行测定,简便快速地获得了准确可靠的U-Pb同位素年龄结果。本文报道了这一方法,并讨论了该年龄数据对于厘定长城纪年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城系 大红峪组 火山岩地层 定年 错石 年龄数据 粗面岩 长城纪 团山子组 火山集块岩
下载PDF
中国中元古代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相振群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2-1013,共12页
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自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大会以来,中国中元古代地层和热-构造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讨论了这些进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确立中国中元古代上部地层标准剖面,重新厘定中元古界地质年表,是当... 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自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大会以来,中国中元古代地层和热-构造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讨论了这些进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确立中国中元古代上部地层标准剖面,重新厘定中元古界地质年表,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年代地层 热-构造事件年代 进展与问题
下载PDF
成矿地质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李惠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35-342,共8页
成矿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成矿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对于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找矿勘探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讨论了各种常用测年方法(如R... 成矿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成矿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对于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找矿勘探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讨论了各种常用测年方法(如RbSr、SmNd等时线法和UPb法等)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介绍了测年方法(尤其是与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有关的测年方法)的新进展。结合国内外典型研究事例分析,比较了成矿事件的直接测年和间接测年方法,强调应在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元同位素体系对成矿事件进行年代学研究。最后讨论了成矿事件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并指出应加强成矿事件与大陆聚散旋回的时间耦合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事件 同位素年代学 矿床成矿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地质事件、序列和事件群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于海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造山带中,由于多期热-构造事件的影响,以及透入性片理和构造岩的发育,造成变质深成侵入体、构造岩和表壳岩鉴别的困难,即使表壳岩系统也因强烈的变形而不能够完全运用叠置地层学的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因而事件... 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造山带中,由于多期热-构造事件的影响,以及透入性片理和构造岩的发育,造成变质深成侵入体、构造岩和表壳岩鉴别的困难,即使表壳岩系统也因强烈的变形而不能够完全运用叠置地层学的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因而事件地质学的思路和方法的应用颇为广泛。地质事件是地史演化过程中,不同于正常地质历史发展的突发性,或灾变性,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记录。在正确识别地质事件的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需建立地质事件的序列。事件序列的建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要在野外翔实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地质事件的相对序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同位素测年方法标定主要或特征地质事件的时代,建立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地质事件群或组合则是成因上有联系、空间上相匹配、时间上有先后的一组地质事件,它比单独的一个事件更深刻地反映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和特点。正确归并和界定地质事件群在研究区域地质演化特征或进行大区域间的地质对比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事件 事件序列 事件年代格架 事件群 造山带 构造事件 变质岩
下载PDF
阿尔金山阿克塔什塔格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80
17
作者 陆松年 袁桂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8,共8页
在阿尔金山阿克塔什塔格曾测得3605±43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数据,获得了古老地壳存在的同位素年代学信息。近年来根据野外的实际资料,建立了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相对序列,这些热事件序列可分为早期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侵入体、... 在阿尔金山阿克塔什塔格曾测得3605±43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数据,获得了古老地壳存在的同位素年代学信息。近年来根据野外的实际资料,建立了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相对序列,这些热事件序列可分为早期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侵入体、英云闪长岩侵入体(赋存有斜长角闪岩的包体)、奥长花岗岩、基性岩墙群和石英二长岩脉等。目前除斜长角闪岩包体和基性岩墙群尚未获得同位素年龄外,其他各期侵入体均已获得单颗粒锆石U-Pb测年数据。在野外建立热事件相对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年和Sm-Nd同位素示踪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年代格架:石英二长岩(脉):1825±23Ma,T_(DM)=2920Ma;奥长花岗(片麻)岩:2374±10Ma,T_(DM)=3460Ma;英云闪长(片麻)岩:2604±102 Ma,T_(DM)=3063Ma;二长花岗(片麻)岩:3096±17Ma,T_(DM)=2978Ma;花岗(片麻)岩:3605±43Ma,T_(DM)=3528Ma。根据上述年代学和钕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证明阿克塔什塔格是我国西部最古老的地壳出露区,在太古宙3.5~3.6Ga和3.0~3.1Ga时期各有一次造壳活动,而太古宙末约2.6Ga则表现为地壳的活化再造。阿尔金山阿克塔什塔格不仅是我国西部最老地壳出露区,也是早前寒武纪岩浆事件序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该区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序列和年代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早前寒武纪 岩浆活动 锆石 钕同位素
下载PDF
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陆松年 郝国杰 相振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155,共16页
本文概括性地阐述我国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大地史阶段的重大地质事件,粗略勾绘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的轨迹,期望了解我国与全球变化的异同,进一步突出我国前寒武纪三大地史阶段中新太古代超级地质事件及元古宙时期中国大陆块... 本文概括性地阐述我国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大地史阶段的重大地质事件,粗略勾绘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的轨迹,期望了解我国与全球变化的异同,进一步突出我国前寒武纪三大地史阶段中新太古代超级地质事件及元古宙时期中国大陆块体对哥伦比亚及罗迪尼亚两个超大陆形成与破裂的地质响应。冥古宙是地球最早期的地史阶段,从太阳系形成的4 567Ma至地球上最老的4 030Ma的Acasta片麻杂岩。碎屑锆石保存最好的地点是西澳的Mt.Narryer和Jack Hills。目前在中国大陆至少有7个地点发现具有罕见的约4.0Ga的碎屑锆石,这些地点并不位于克拉通区,而是赋存于造山系新元古代至古生代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中。太古宙(4 030~2 420Ma)定义为从最古老的岩石出现(4 030Ma Acasta片麻岩)至冰碛层首次广泛分布的寒冷期之间的一段地史。最古老的岩石为英云闪长片麻岩,构成加拿大西北斯拉夫克拉通4.03~3.94Ga Acasta片麻岩的一部分。西南格陵兰Isua带保存全球有最老的表壳岩,形成于3 810 Ma。太古宙最重大的地质事件莫过于2 780~2 420 Ma时期的新太古代超级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华北克拉通最古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岩石出露在中国辽宁鞍山地区,约3.80Ga英云闪长岩-奧长花岗质片麻岩和3.30Ga的表壳岩已被识别。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有与世界各地太古宙相似的演化历史和特点,包括花岗岩-绿岩带及高级变质片麻岩带、广泛的英云闪长岩-奧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片麻岩、古陆壳的出露(略老于3.8Ga)、广泛分布的BIF等。我国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虽然在华北克拉通分布较广,但与南非、格陵兰、加拿大、西澳等地经典的花岗岩-绿岩带相比,时代偏新,仅以新太古代为主,规模偏小,缺少大面积分布的科马提岩,且变质程度偏高,主要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演化到元古宙(2 420~541 Ma),则进入成熟的、较冷的、刚性程度较高的地球,以现代样式板块构造、超大陆旋回和更复杂的疑源类(eukaryotic)生命的发育为特征。这种变化大致出现在2 420 Ma左右,与哈默斯利型BIF的消失及地史中首次广泛出现的冰川沉积物年代相近。古元古代早期十分重要的"休伦冰川事件"、指示大氧化事件的古老红层在我国尚未被发现,与Lomagundi-Jatuli(LJE)δ13 C的同位素漂移有关的关门山组古元古代沉积地层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不足;古元古代磷矿和具有巨大石油潜力的2.01Ga Shunga事件也未能鉴别。但中国最大特色是发育了与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与裂解有关的良好地质记录,特别是华北克拉通保存了古元古代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超高温、高压麻粒岩等变质及岩浆事件,1 780 Ma以后的中元古代又保存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裂谷沉积及岩浆活动;而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区则保存了与新元古代早期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蛇绿岩、混杂岩、洋内弧、俯冲增生杂岩及大陆边缘弧,在约800 Ma以后则发育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沉积及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为中国和全球地质学者研究这一时期地球系统变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客观的野外实验室和良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三大地史阶段 地质事件
下载PDF
成矿过程多元同位素体系的时代信息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陆松年 李惠民 +1 位作者 李怀坤 杨春亮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23,共10页
成矿过程时间维的确定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研究任务。尽管我国好多矿床已经测得了大量同位素年龄资料,但这决不等于这些年龄数据均能标定成矿过程中某一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指出,矿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必须建立... 成矿过程时间维的确定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研究任务。尽管我国好多矿床已经测得了大量同位素年龄资料,但这决不等于这些年龄数据均能标定成矿过程中某一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指出,矿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的野外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之上;在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多元同位素体系,但要更多地关注单矿物、乃至矿物微区的、Ar-Ar和Re-Os测年方法;在使用等时线法时,必须首先对其合理性进行科学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过程 时间维 多元同位素体系 时代信息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操作系统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陆松年 潘理 龚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7-149,共3页
在电子信息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教改措施。编写了具有电子信息类特色的实验教材;突出了"原理—实例—实践"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新模式;实验内容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电... 在电子信息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教改措施。编写了具有电子信息类特色的实验教材;突出了"原理—实例—实践"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新模式;实验内容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学技术、自动化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特色。实践了"突出重点—因材施教—重点研讨—评析总结"4个环节构成的新型实验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教材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