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乜 李永飞 陆澄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方案在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含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双靶新辅助治疗并接受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方案在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含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双靶新辅助治疗并接受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81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1)蒽环组,接受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4个周期序贯THP(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4个周期;(2)去蒽环组,接受TCbHP(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6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病理完全缓解(pCR)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1例患者中蒽环组22例、去蒽环组59例,两组年龄、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ER表达、PR表达、Ki-67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和脉管癌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患者术后共有44(54.3%)例达pCR,其中蒽环组13例、去蒽环组31例,两组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1%vs.52.5%,P=0.599)。pCR与患者的ER表达、PR表达、Ki-67水平、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和脉管癌栓情况无关(P>0.05),而与BMI有关(P=0.008)。根据不良反应分级5.0版,8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所缓解。去蒽环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少于蒽环组(61.02%vs.86.36%,P=0.034)。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从豁免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中获益,同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降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微创活检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澄 陈飞 +2 位作者 殷虹 沈慧 马晶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08-809,共2页
关键词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微创活检 南京中医药大学 乳腺X线检查 综合治疗方案 病灶检出率 妇幼保健院 乳腺普查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杨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中TGF-α的阳性表达18例(58·06%),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同时发现TGF-α在癌旁神经组织中高表达。结论: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的TGF-α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1,TGF-α在癌旁神经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神经系统/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陆澄 杨鹏 袁春燕 《现代医学》 2002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留与非保留肋间臂神经患者在随访第 1、6、2 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 ,但局部皮肤麻木、酸胀、疼痛或者烧灼感等发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留与非保留肋间臂神经患者在随访第 1、6、2 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 ,但局部皮肤麻木、酸胀、疼痛或者烧灼感等发生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达到乳腺癌根治效果的同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肋间臂神经 改良根治术 治疗
下载PDF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澄 谢晖 周茜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1期1870-1871,1874,共3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R、PR、p53及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72.1%、9.8%,但其表达与surv...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R、PR、p53及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72.1%、9.8%,但其表达与survivin、ER、PR、P53、Her2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但作为预后指标需要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URVIVIN ER PR P53 Her2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21(WAF1)、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神经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1 位作者 张郢华 杨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P21(WAF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31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21(WAF1)、TGF-α、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21(WAF1)、EGFR蛋白表... 目的:探讨P21(WAF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31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21(WAF1)、TGF-α、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21(WAF1)、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TGF-α、EGFR共同表达在有无神经浸润转移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1(WAF1)的低表达、EGFR的过量表达,TGF-α/EGFR自分泌环可能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神经浸润转移 P21(WAF1) 转化生长因子Α 皮表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GFα、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1 位作者 张郢华 杨鹏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TGF-α、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胰腺癌中有神经浸润转移者... 目的:探讨TGF-α、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胰腺癌中有神经浸润转移者TGF-α、EGF R共同表达为12例(63.16%),无神经浸润转移者共同表达为2例,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蛋白的过量表达,TGF-α/EGFR自分泌环可能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神经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隐蔽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美学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澄 殷虹 《西部医学》 2010年第4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用隐蔽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住院的27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160例采用隐蔽切口手术,114例未采用隐蔽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60例采用隐蔽切口治疗的患者,其美容效... 目的探讨用隐蔽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住院的27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160例采用隐蔽切口手术,114例未采用隐蔽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60例采用隐蔽切口治疗的患者,其美容效果明显高于未采用隐蔽切口者。结论切口入径的隐蔽性,可使手术更具人性化,使形体不受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性肿瘤 隐蔽切口
下载PDF
胰头后面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1 位作者 张郢华 杨鹏 《交通医学》 2003年第5期600-600,共1页
目的 :研究胰头后 (背侧 )面的神经分布 ,为手术清除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了 3 0具成人尸体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的来源、形态和分布。结果 :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来源于右腹腔神经节、腹腔丛右侧半、肝丛 ,其次来... 目的 :研究胰头后 (背侧 )面的神经分布 ,为手术清除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了 3 0具成人尸体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的来源、形态和分布。结果 :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来源于右腹腔神经节、腹腔丛右侧半、肝丛 ,其次来源于肠系膜上丛的右侧半。大部分先形成胰头丛 ,占 80 % ,该丛位于胰头后面与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末段之间 ,由丛再发出分支进入胰头后面 ;少数不形成丛 ,占 2 0 %。胰头后面的各神经分支均不与动脉的任何胰腺支伴行 ,直接进入腺实质。结论 :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后面 神经分布 应用解剖学 神经分支
下载PDF
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
10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303-2303,共1页
关键词 胰头后面 神经分布
下载PDF
P_(21)^(WAF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1 位作者 张郢华 杨鹏 《交通医学》 2003年第5期601-601,共1页
目的 :探讨P2 1 WAF1 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1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P2 1 WAF1 的表达。结果 :3 1例胰腺癌中P2 1 WAF1 的阳性表达率为 5 4.84% (17/ 3 1) ,对应癌旁非癌组织为 83 .87% (... 目的 :探讨P2 1 WAF1 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1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P2 1 WAF1 的表达。结果 :3 1例胰腺癌中P2 1 WAF1 的阳性表达率为 5 4.84% (17/ 3 1) ,对应癌旁非癌组织为 83 .87% (2 6/ 3 1) ,P2 1 WAF1 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 (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 )和神经浸润转移 (有肿瘤神经浸润转移者明显低于无神经浸润转移者 )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胰腺癌中P2 1 WAF1 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 胰腺癌 癌组织 病理分期 肿瘤转移
下载PDF
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SVZ和SGZ细胞增殖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云涛 晋光荣 +2 位作者 徐汉荣 刘俊华 陆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4,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VZ和SG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体定位下侧脑室注射GDNF,应用5 -溴脱氧尿核苷(Brd U )标记分裂细胞,观察模型组...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VZ和SG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体定位下侧脑室注射GDNF,应用5 -溴脱氧尿核苷(Brd U )标记分裂细胞,观察模型组、GDNF组大鼠SVZ和SG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同时应用Y迷宫监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GDNF组神经干细胞增殖明显增加,Brd U免疫阳性细胞数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 5 )。GDNF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 GDNF可增强局灶性脑缺血SVZ和SGZ细胞增殖能力,外源性GDNF可加速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SVZ 缺血大鼠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5-溴脱氧尿核苷 神经干细胞增殖 学习记忆能力 细胞增殖能力 中枢神经损伤 侧脑室注射 大脑中动脉 立体定位
下载PDF
P21^(WAF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陆澄 曾水林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58-259,共2页
目的 :探讨 P2 1WAF 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31例中 P2 1WAF1 的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 31例中 P2 1WAF 1 的阳性表达 17例 (5 4 .84 % ) ,明显低于对应癌旁非癌组织(2 6例 ,83.87% ... 目的 :探讨 P2 1WAF 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31例中 P2 1WAF1 的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 31例中 P2 1WAF 1 的阳性表达 17例 (5 4 .84 % ) ,明显低于对应癌旁非癌组织(2 6例 ,83.87% ) ;胰腺癌中 P2 1WAF1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神经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与对应癌旁非癌组织相比 ,胰腺癌组织中 P2 1WAF 1 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21^WAF1 免疫组织化学法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小丰 周茜 +6 位作者 陈飞 马晶晶 张敏 殷虹 达应祥 谢晖 陆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ectomy by circum-areola incision,FECAI)因为有突出的美学优势,已经在国内多家医疗单位应用。但是,发表的文献并没有详细阐明FECAI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因... 目的: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ectomy by circum-areola incision,FECAI)因为有突出的美学优势,已经在国内多家医疗单位应用。但是,发表的文献并没有详细阐明FECAI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因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和阐述。方法:研究组(35例,40侧乳房)进行了FECAI;同时期同一医疗组所做的肿块表面切口纤维腺瘤切除术设为对照组(28例,32侧乳房)。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别,并且阐述适应证等问题。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49±8)min;对照组(38±5)min(P>0.05)。出血量:研究组(20±5)ml;对照组(31±6)ml(P<0.05)。适应证:乳晕直径3.5~5.0cm;肿块外缘距离最近乳晕边缘小于5.0cm;肿块直径3.0cm以下;体检、B超、钼靶、细针穿刺或空心针穿刺等所有术前检查均支持纤维腺瘤的诊断。禁忌证:肿块直径大于5.0cm;肿块外缘距离最近乳晕边缘距离≥6.0cm;有恶性可能。结论:此种切口设计的突出优点是瘢痕隐蔽,美容优势明显。为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必须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 切口 纤维腺瘤
下载PDF
B超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于乳腺肿块诊断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小丰 张家新 +4 位作者 沈瑾 陈飞 周茜 谢晖 陆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700-702,共3页
目的:评价B超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在可触及的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讲述操作中的技术事项。方法:回顾分析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B超引导CNB的适应证、优缺点、注意点。结果... 目的:评价B超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在可触及的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讲述操作中的技术事项。方法:回顾分析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B超引导CNB的适应证、优缺点、注意点。结果:CNB的敏感性为94.85%,假阴性为5.15%;病理低估为5.83%;诊断符合率为89.32%。14Gauge穿刺针的标本数应该是3根以上的合格标本;行ER、PR、neu检测的患者,需取合格穿刺标本4根以上。结论:对于临床可触及的乳腺肿块,该检测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B超引导CNB适用于超声发现的乳腺病灶。B超引导的CNB的优点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避免了手术切除肿块时可能带来的肿瘤播散。从术中冰冻病理到术前明确诊断是一种治疗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 活检
下载PDF
天津软土土性指标的统计关系及概率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澄 别社安 《水道港口》 201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收集天津新港海域16个工程323个淤泥原状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淤泥抗剪强度指标φ、c的变异特性,得到了物理指标与压缩指标、强度指标间的统计关系及经验公式,并利用A-D法对φ、c的概型分布... 收集天津新港海域16个工程323个淤泥原状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淤泥抗剪强度指标φ、c的变异特性,得到了物理指标与压缩指标、强度指标间的统计关系及经验公式,并利用A-D法对φ、c的概型分布进行检验。其成果为天津地区软土土性指标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性指标 变异性 统计关系 概率分布模型
下载PDF
乳腺钼靶X线及B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凤良 沈慧 陆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比较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及乳腺B超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9.27%(130/164)、82.32%(135/164),... 目的:比较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及乳腺B超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9.27%(130/164)、82.32%(135/164),而假阴性率分别为20.73%(34/164)、17.68%(29/1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与乳腺B超的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2.07%(151/164),与单纯钼靶X线或B超检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B超可作为钼靶X线的重要补充,以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 B超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丹皮酚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体内激素及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二虎 陆澄 +2 位作者 黄艳 陈飞 唐金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乳腺增生病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注射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垂体泌乳素(PRL)的含量;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测组织中的雌激素受...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乳腺增生病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注射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垂体泌乳素(PRL)的含量;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测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皮酚可有效降低E2、PRL及ER表达,大剂量且可升高P水平。结论:丹皮酚可以有效干预大鼠乳腺增生病,其治疗作用随剂量的增加体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乳腺增生 E2 P PRL ER、PR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飞 王凤良 +3 位作者 殷虹 刘小丰 杲圣 陆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采用肿胀麻醉及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腋下副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腋下乳腺组织。1例出现血清肿。随访7~14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复发。结论:脂肪抽吸...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采用肿胀麻醉及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腋下副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腋下乳腺组织。1例出现血清肿。随访7~14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复发。结论: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 脂肪抽吸 肿胀麻醉
下载PDF
苍白球腹侧核毁损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鹏 李涛 +4 位作者 曾水林 张郢华 朱建宝 陆澄 刘俊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大鼠模型苍白球腹侧核 (ventralpallidum ,VP)毁损后对旋转行为变化及对纹状体区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 ( 6 hydroxydopam...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大鼠模型苍白球腹侧核 (ventralpallidum ,VP)毁损后对旋转行为变化及对纹状体区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 ( 6 hydroxydopamine ,6 OH DA)毁损左侧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nigra ,parscompacta ,SNc)和中脑腹侧被盖 (ventraltegmentalarea ,VTA)以建立PD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毁损其VP ,观察实验动物旋转行为变化 ,并用NADPH黄递酶 (reducedformofnicotinamide edeninedinucleotidephos phatediaphorase ,NADPH d)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VP毁损后PD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P <0 .0 5 ) ,纹状体区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亦有增加 (P <0 .0 5 )。结论 :VP毁损后 ,PD大鼠旋转行为的减少可能与VP异常放电受抑制有关 ,同时NO的增加又加重了对VP的毒性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球腹侧核毁损术 帕金森病 大鼠 旋转行为 纹状体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