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凉了,娃咋吃才能少生病
1
作者 陆澄秋 余文 《妈妈宝宝》 2023年第5期14-15,共2页
秋冬将至,天气转凉,要保证宝宝健康不生病,除了及时添加衣服、按时接种疫苗、减少在人多封闭的空间中停留外,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环节。那么,秋季给宝宝吃啥才能健康呢?
关键词 饮食调理 接种疫苗 宝宝 生病 衣服 健康
下载PDF
早期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陆澄秋 钟乐 +2 位作者 田英 颜崇淮 沈晓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丰富环境和触摸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空间参考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生后7 d大鼠,建立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丰富环境组、早期触摸组、联合干预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各1...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丰富环境和触摸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空间参考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生后7 d大鼠,建立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丰富环境组、早期触摸组、联合干预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各14只大鼠。HIBD后7 d开始给予大鼠不同干预,于生后35 d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同时,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在Morris水迷宫隐蔽平台测试中,丰富环境组和联合干预组大鼠到达平台的平均潜伏期时间明显短于未干预组和早期触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早期触摸组与未干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orris水迷宫探索测试中,丰富环境组和联合干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百分比较未干预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早期触摸组和未干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BD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神经元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联合干预组和丰富环境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目较未干预组和早期触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富环境组大鼠非损伤侧神经元数目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仔鼠HIBD后1周开始的丰富环境仍可促进仔鼠脑功能恢复;新生仔鼠HIBD后早期短暂的触摸并不能增加丰富环境干预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环境 学习记忆 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即刻早期基因Arc的表达及长时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陆澄秋 钟乐 +2 位作者 田英 颜崇淮 沈晓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基因—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 protein,Arc)的表达,以及对长时记忆的影响。方法4窝共40只新生SD大鼠,每窝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大鼠...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基因—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 protein,Arc)的表达,以及对长时记忆的影响。方法4窝共40只新生SD大鼠,每窝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大鼠生后10日龄至24日龄每天予以丰富环境暴露20min,对照组大鼠除不予以丰富环境暴露外,其余处理均与实验组相同。生后28d,两组大鼠予以旷场行为测试其自发活动,新物体识别测试评估其长时记忆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断乳前丰富环境对海马即刻早期基因Arc表达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两组间Arc在海马CA1和DG区的表达差异。结果两组大鼠在旷场行为测试中,穿行方格的次数差异没有显著性(t=0.632,P>0.05),而在新物体识别测试中,实验组大鼠的1h和24h的成绩差异有显著性(t=-2.37,P<0.05;t=-2.13,P<0.05),实验组大鼠的偏好系数(59.61±9.61)%,(62.72±1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46±9.34)%,(52.39±9.16)%。同时,实验组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基因Arc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t=-5.77,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海马的DG区,CA1区,丰富环境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断乳前丰富环境能增加海马即刻早期基因Arc的表达,并且促进大鼠长时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断奶前 记忆 海马 细胞骨架蛋白 大鼠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陆澄秋 钟乐 +1 位作者 颜崇淮 沈晓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74-477,共4页
丰富环境可以提供多感官刺激、运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引起神经可塑性的变化,包括对正常脑、损伤脑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发生产生影响。本文将就近年来丰富环境对神经发生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丰富环境 神经发生 脑损伤
下载PDF
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澄秋 钟乐 +2 位作者 颜崇淮 田英 沈晓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8-429,432,共3页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和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窝共30只新生SD大鼠,每窝均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实验组(n=16)。实验组大鼠生后10日龄至24日龄每天予以丰富环境暴露20 min,对照...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和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窝共30只新生SD大鼠,每窝均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实验组(n=16)。实验组大鼠生后10日龄至24日龄每天予以丰富环境暴露20 min,对照组大鼠除不予以丰富环境暴露外,余处理均与实验组相同。生后5周,两组大鼠予以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空间参考学习记忆能力。同时,采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断乳前丰富环境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形态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丰富环境组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训练阶段,两组到达平台的平均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在测试阶段,丰富环境组大鼠的空间记忆保持能力优于对照组[(31.41±5.91)%vs(26.17±5.66)%,F=4.470,P<0.05)。高尔基染色显示断乳前丰富环境增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顶树突和基树突的长度[(3.46±0.65)mm vs(2.48±0.57)mm;(2.30±0.48)mm vs(1.93±0.53)mm;F=29.838,P<0.01;F=6.222;P<0.05]。【结论】断乳前丰富环境可以促进大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增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顶树突和基树突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树突 海马 空间记忆 断乳前
下载PDF
病理性赌博的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陆澄秋 颜崇淮 沈晓明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病理性赌博是一种慢性且进展性的精神障碍,随着赌博机会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但是其性质的界定日前还存在着争议,本文主要就其在生物学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病理性赌博 解剖学 神经递质 遗传学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陆澄秋 林洁 +10 位作者 黄金华 许丽萍 梁琨 武辉 刘玲 孙轶 平莉莉 李占魁 吕勤 赖春华 陈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早产高危孕妇及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自全国10家产院分娩的673例<34周的早产儿,比较自发早产组、妊娠相关高血压组、未足月胎膜早破...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早产高危孕妇及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自全国10家产院分娩的673例<34周的早产儿,比较自发早产组、妊娠相关高血压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前出血组、产前感染组中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自发早产、合并妊娠相关高血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出血、产前感染各组间,母亲年龄、初产、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阿氏评分、产房复苏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早产儿结局中,产前出血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支气管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发生率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自发早产作为参照,多因素结果显示妊娠相关高血压组早产儿NRDS发生风险低于自发早产组(OR=0.424,95%CI:0.215-0.835)。结论不同早产危险因素对胎龄<34周早产儿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影响,产前出血增加NRDS、BPD、ROP的发生率,而妊娠期相关高血压可能是NRD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前出血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新生儿胸腔积液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成强 陆澄秋 +2 位作者 钱蓓倩 侯劲伊 汪吉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胸腔积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早产儿;例1为26^(+5)周分娩,出生体质量800 g,于放置PICC后8小时出现呼吸困...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胸腔积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早产儿;例1为26^(+5)周分娩,出生体质量800 g,于放置PICC后8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并胸腔闭式引流6天后胸腔积液治愈;例2为29^(+3)周分娩,出生体质量1240 g,于放置PICC后3天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部X线片提示为双侧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双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后治愈。根据胸水常规和生化指标,结合病史,例1符合乳糜胸诊断,例2考虑为液体外渗。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较少见,但病因不一且进展迅速;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胸腔积液 乳糜胸 新生儿
下载PDF
母亲产时发热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成强 陆澄秋 +1 位作者 钱蓓倩 汪吉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母亲产时发热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我院)产科建卡、母亲产时发热(体温峰值≥38℃)、胎龄≥37周、单胎的新生儿,根据我院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标准[生后1... 目的探讨母亲产时发热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我院)产科建卡、母亲产时发热(体温峰值≥38℃)、胎龄≥37周、单胎的新生儿,根据我院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标准[生后12~24 h血常规WBC≥50×10~9·L^(-1)和(或)CRP≥20 mg·L^(-1),或生后24~48 h WBC≥30×10~9·L^(-1)和(或)CRP≥8 mg·L^(-1))]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从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母亲体温峰值,产前血WBC数和CRP,是否硬膜外麻醉,是否合并其他感染高危因素[B族链球菌(GBS)阳性、羊水Ⅲ°或羊水异味、胎膜早破≥18 h],分析产时发热母亲新生儿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323例新生儿进入分析,感染组123例,对照组200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体温>38.8℃(OR=11.89,95%CI:3.21~67.12)、产前血WBC>13.1×10~9·L^(-1)(OR=6.50,95%CI:1.87~78.25)、GBS阳性(OR=7.91,95%CI:1.77~22.13),羊水Ⅲ°或羊水异味(OR=33.1,95%CI:3.34~101.56)和胎膜早破≥18 h(OR=15.12,95%CI:5.72~67.39)为母亲产时发热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感染与母亲产前体温峰值、血WBC数相关。母亲产时发热且合并其他感染高危因素者,新生儿感染风险升高。硬膜外麻醉虽会引起母亲产时发热,但可能并不增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发热 感染 败血症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困难复苏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安晓霞 汪吉梅 +3 位作者 胡璟 王惠娟 陆澄秋 杨旻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困难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0 月分娩的活产满28 周窒息儿(1 分钟Apgar 评分0 - 7 分)为研究对象,经复苏后,以5 分钟Apgar 评分8 - 10 分新生儿为5 分钟复苏顺利组,0 - 7 分新生儿为5 分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困难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0 月分娩的活产满28 周窒息儿(1 分钟Apgar 评分0 - 7 分)为研究对象,经复苏后,以5 分钟Apgar 评分8 - 10 分新生儿为5 分钟复苏顺利组,0 - 7 分新生儿为5 分钟复苏困难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5 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 分钟Apgar 评分8 - 10 分的新生儿列为20 分钟复苏顺利组,0 - 7 分新生儿为20 分钟复苏困难组,再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1 分钟窒息新生儿743例,其中5 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130 例,另外613 例复苏顺利,早产、低出生体质量、1 分钟Apgar 评分0 - 3 分、产时感染性发热、胎盘异常、妊娠后期阴道出血、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畸形与5 分钟复苏困难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 〈 0.05).5 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32例,与复苏顺利组新生儿98例比较,两组在1分钟Apgar评分0 - 3分、5 分钟Apgar 评分0 - 3 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1 分钟窒息新生儿中的2 例前置血管和8 例胎儿水肿新生儿,在5分钟和20分钟仍复苏困难.结论 窒息新生儿复苏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前置血管、胎儿水肿所致窒息复苏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复苏困难 危险因素 新生儿
下载PDF
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10分钟内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惠娟 羊芸 +4 位作者 陆澄秋 江洪 张铮 孟永勤 汪吉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变化及参考值。方法采用脉压氧饱和度仪测定20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阴道产97例,剖宫产106例)在正常呼吸时的血SpO2及HR,描绘SpO2及HR在生后1~10分钟的第10~9...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变化及参考值。方法采用脉压氧饱和度仪测定20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阴道产97例,剖宫产106例)在正常呼吸时的血SpO2及HR,描绘SpO2及HR在生后1~10分钟的第10~95百分位图表。结果生后第1分钟,健康新生儿血SpO2的P10、/50和P95分别为62%、71%和85%;HR的P10、P50和P95分别为66次/min、98次/min和126次/min。SpOz上升至90%的中位数时间为5min。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1-5minHR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之后趋于平稳。结论可参考SpO2及HR,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新生儿,谨慎用氧,避免高氧或低氧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心率 新生儿
下载PDF
断乳前丰富环境暴露促进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发生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乐 颜崇淮 +3 位作者 陆澄秋 黄华 徐健 沈晓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暴露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丰富环境组,丰富环境组大鼠每日予以丰富环境暴露20min。50d龄开始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B... 目的探讨断乳前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暴露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丰富环境组,丰富环境组大鼠每日予以丰富环境暴露20min。50d龄开始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BrdU标记增殖细胞,观察2组海马神经发生情况,并对海马神经发生与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作相关分析。结果丰富环境组Morris水迷宫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丰富环境组大鼠海马区BrdU阳性细胞数[(5363±487)个]、神经元分化率[(85.0±2.8)%]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率[(4.0±0.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84±318)个,(80.2±2.8)%,(2.6±0.6)%](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对照组海马DG区新生神经元数目与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相关(r=0.648,0.609,P〈0.05),但在丰富环境组中相关性消失。结论断乳前丰富环境暴露可以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和海马功能。丰富环境暴露在新生期或幼年期脑损伤康复治疗中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海马 神经发生 大鼠 新生
下载PDF
早产儿生后7天内血小板各项参数对动脉导管未闭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成强 陆澄秋 +2 位作者 钱蓓倩 陶子瑜 汪吉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9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血小板各项参数指标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关系,以期获得有助于促进早产儿PDA关闭的血小板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并留院治疗的胎龄≤34周的105例早产儿资料...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血小板各项参数指标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关系,以期获得有助于促进早产儿PDA关闭的血小板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并留院治疗的胎龄≤34周的105例早产儿资料。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将上述早产儿分为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组和无PDA组。查阅相关病例资料,从生后7天内检查的血常规中获得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统计分析两组的一般随访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对PDA关闭的影响程度。结果共有105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其中HSPDA组26例,无PDA组79例。两组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5,P>0.05),HSPDA组出生体重低于无PDA组(Z=-1.224,P<0.05),HSPDA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PDA组(χ^2值分别为51.908、77.098、41.113、65.092、76.113,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PDA组PLC-R(Z=4.712)、PCT(t=2.339)低于无PDA组(均P<0.05),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C-R(OR=0.33,95%CI:0.21~0.77)和PCT升高(OR=0.05,95%CI:0.02~0.89)均是PDA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减少与HSPDA发病率无明显关系,生后7天内的PCT和血小板大小是HSPDA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双胎分娩方式及顺序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蓓倩 张成强 +1 位作者 王雪峰 陆澄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及分娩顺序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2 035例产妇及4 070例双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和双胎新生儿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97例,194例...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及分娩顺序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2 035例产妇及4 070例双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和双胎新生儿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97例,194例)与剖宫产组(1 938例,3 876例),分析分娩方式及分娩顺序对双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在2 035例产妇中,平均年龄(31.83±4.44)岁,平均分娩孕周(35.23±2.19)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 327.84±486.11)g,双胎之大平均出生体重(2 248.64±484.03)g,双胎之小平均出生体重(2 307.03±478.42)g。阴道分娩组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t值分别为4.464、7.00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χ^(2)=15.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或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胎盘异常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48、11.683、5.681、13.858、6.780,P<0.05)。在4 070例双胎新生儿中发生窒息211例,窒息率占5.18%。在调整双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及产妇妊娠期合并症等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胎新生儿经阴道分娩的窒息风险高于经剖宫产分娩(OR=1.734,95%CI:1.051~2.861,P<0.05)。结论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分娩的双胎新生儿窒息风险可能性高,临床需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新生儿 窒息
下载PDF
先天性颅骨凹陷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张成强 陆澄秋 +1 位作者 钱蓓倩 汪吉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1期1554-1556,共3页
新生儿先天性颅骨凹陷是新生儿期的罕见疾病,发病率为1/10000。非产伤因素所致的先天性颅骨凹陷病例国内罕有报告,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对1例剖宫产分娩的先天性颅骨凹陷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颅骨凹陷 颅骨骨折 婴儿 新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双胎妊娠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高危因素分析
16
作者 王雪峰 张成强 +2 位作者 钱蓓倩 侯劲伊 陆澄秋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8期3526-3529,共4页
目的调查双胎妊娠新生儿喂养不耐受(F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4050例双胎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37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观察组,391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双胎新生儿... 目的调查双胎妊娠新生儿喂养不耐受(F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4050例双胎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37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观察组,391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双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结果双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4%(137/4050),其中<37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3%,足月儿的发生率为1.6%。单因素分析显示喂养不耐受组产妇年龄、合并胎膜早破、呼吸暂停、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感染、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组出生体质量低于对照组,且双胎中出生体质量小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双胎出生体质量小者、胎膜早破、呼吸暂停、新生儿感染是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胎新生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比例较高,对于有早产、双胎出生体质量小者、存在胎膜早破、出现呼吸暂停及发生新生儿感染等高危因素的双胎儿,临床上需谨慎制定喂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高危因素 双胎
原文传递
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17
作者 侯劲伊 陆澄秋 +2 位作者 钱蓓倩 张彬 张成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两院区的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自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入院治疗的早产儿纳入统计并分析,于出生时采集脐血,使用化学发光...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两院区的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自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入院治疗的早产儿纳入统计并分析,于出生时采集脐血,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析测定脐血血清25(OH)D水平。根据这些早产儿是否可被诊断为RDS,将其划分RDS组和对照组;根据脐血血清25(OH)D水平是否低于20 ng/mL分为维生素D减少组和充足组;根据脐血血清25(OH)D水平是否低于10ng/mL分为维生素D不足组和缺乏组;分别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纳入研究的239例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为2.5~50.1 ng/mL,平均水平为(15.3±8.2)ng/mL,血清25(OH)D充足者56例(23.4%),减少者183例(76.6%),减少者中不足者118例(49.4%),缺乏者65例(27.2%)。RDS组早产儿的脐血血清25(OH)D水平[(14.3±7.0)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7.9±10.5)ng/mL,t=-3.087,P=0.002],两组的25(OH)D水平均为维生素D不足。以20ng/mL为截断值,RDS组脐血血清25(OH)D减少发生率为81.6%(142/174),显著高于对照组[63.1%(41/65),χ^(2)=9.059,P=0.00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新生儿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质量小于2000g和脐血血清25(OH)D减少是早产儿发生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13)。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减少发生率高,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增加R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歪嘴哭面容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陆澄秋 庄晓磊 +2 位作者 储晨 江洪 汪吉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评估歪嘴哭面容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转归,为临床医师更深刻地认识该疾病提供信息。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11例歪嘴哭面容患儿的临床特点,随访纠正胎龄44周和3月龄时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 11例歪嘴哭... 目的评估歪嘴哭面容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转归,为临床医师更深刻地认识该疾病提供信息。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11例歪嘴哭面容患儿的临床特点,随访纠正胎龄44周和3月龄时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 11例歪嘴哭面容患儿中,4例合并同侧耳部发育异常,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多指和并指畸形。男性8例,女性3例。8例病变为左侧,3例为右侧。父亲年龄超过35岁者8例,母亲年龄超过30岁者7例;多次妊娠者8例,不良孕产史者4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者2例。纠正胎龄44周时1例体格发育指标在同胎龄同性别的P10以下,2例NBNA评分小于35分,2例GMs评估扭动阶段为单调(轻度异常);生后3月时11例患儿体格发育指标均在P10~P90之间,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均正常,但歪嘴哭面容均无改善。结论歪嘴哭面容患儿易合并其他畸形;患儿预后相对较好,但仍需长期随访,适时给予多学科合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歪嘴哭面容 先天畸形 随访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澄秋 肖玲玲 +2 位作者 钱蓓倩 张成强 汪吉梅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且双胎均活产的双胎妊娠孕妇2035例及其4070例活产新生儿,其中211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余未发生窒息的3859例新...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且双胎均活产的双胎妊娠孕妇2035例及其4070例活产新生儿,其中211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余未发生窒息的3859例新生儿作为非窒息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χ^(2)趋势检验比较组间产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及围产期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2035例孕妇年龄为(31.8±4.4)岁(17~52岁)。分娩孕周为(35.2±2.2)周(25~40周),早产1330例(65.4%),其中≥34周的早产997例(49.0%)。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占22.6%(460/2035)。4070例新生儿总体窒息发生率为5.2%(211/4070),其中双胎之大为5.0%(102/2035),双胎之小为5.4%(109/2035)。随着胎龄增加,双胎之大、双胎之小和总体的窒息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值分别为549.693、1089.709和1601.965,P值均<0.001);随着出生体重增大,双胎之大、双胎之小和总体的窒息发生率也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值分别为437.906、848.007和1273.386,P值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窒息组较非窒息组胎龄及出生体重低[(34.1±2.8)与(35.3±2.1)周,t=6.279;(2113.3±565.7)与(2339.6±478.7)g,t=5.700],而男婴[58.3%(123/211)与48.5%(1878/3859),χ^(2)=7.704]、阴道分娩[10.4%(22/211)与4.5%(173/3859),χ^(2)=15.493]、单绒毛膜双羊膜囊[27.5%(58/211)与22.3%(862/3859),χ^(2)=7.714]、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特殊并发症[8.1%(17/211)与2.5%(95/3859),χ^(2)=23.403]和胎儿窘迫[13.7%(29/211)与3.8%(148/3859),χ^(2)=47.222]的比例高(P值均<0.05)。校正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后的多因素分析发现,阴道分娩(OR=1.748,95%CI:1.069~2.861)、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特殊并发症(OR=3.200,95%CI:2.056~4.982)和胎儿窘迫(OR=2.017,95%CI:1.073~3.791)是双胎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双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阴道分娩、胎儿窘迫及合并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特殊并发症的双胎新生儿更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临床需做好充分复苏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双胎 新生儿窒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VACTERL/VATER联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澄秋 陈超 +2 位作者 梁雪村 田晓梅 汪吉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7-9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VACTERL/VATER联合征的临床特征、产前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提高对该联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VACTERL/VATER联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近5年来报道的41例新生儿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结合文献报道的41例及本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VACTERL/VATER联合征的临床特征、产前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提高对该联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VACTERL/VATER联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近5年来报道的41例新生儿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结合文献报道的41例及本研究报道的2例,共43例病例,男女比例为3:2,性别不明3例,死亡13例。本病联合的儿种畸形中,33例存在脊柱畸形,30例存在肛门闭锁,25例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25例存在。肾脏畸形,23例存在气管食管瘘伴食管闭锁,20例存在肢体畸形。合并的其他畸形中,发生比例最高的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和神经系统畸形。43例病例中以并发3种畸形比例最高,共20例,占46.5%,其中以脊柱畸形、肛门闭锁和肾脏缺陷组合发生比例最高,共4例;其次为4种畸形组合,共16例,占37.2%,以脊柱畸形、肛门闭锁、气管食管瘘和肢体畸形组合发生比例最高,共4例。结论新生儿VACTERL/VATER联合征是一组非随机的联合畸形,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畸形种类和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产前诊断和多学科干预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TERL联合征 VATER联合征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