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美青 《新作文(教研)》 2020年第3期0177-0177,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一直提高,因此,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束于单纯乏味地死板讲解,反而开始从素材积累、学生兴趣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注重于切实提升学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一直提高,因此,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束于单纯乏味地死板讲解,反而开始从素材积累、学生兴趣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注重于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为了很多教师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课外阅读作用和方法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课外阅读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写作教学 教学应用
下载PDF
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探讨四环素对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陆美青 牛晓君 +3 位作者 林晓忠 林小艺 许达文 黄继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97-2803,共7页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具有3个格室的ABR中进行连续流实验,分别在有无四环素的条件下运行,定期采集反应器内各格室产生的气体和活性污泥样本,分析氢气甲烷产量的变化,并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情况进行...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具有3个格室的ABR中进行连续流实验,分别在有无四环素的条件下运行,定期采集反应器内各格室产生的气体和活性污泥样本,分析氢气甲烷产量的变化,并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情况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四环素对污水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的添加能使氢气产量增加,四环素对产甲烷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Illumina Mi Seq测序获得反应器内的序列为16个属,其中,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互营杆菌属(Syntrophobacter)、W22对四环素具有一定耐药性,反应器内部分微生物在四环素长期污染下耐药性发生改变;添加四环素前后系统中物种组成具有较大差异,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格室间物种相似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厌氧消化系统 气体产生 微生物群落结构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在超滤过程分析和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彩虹 陆美青 +2 位作者 闫新秀 梁恒 李圭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348-5356,共9页
以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腐殖酸(humic acid,HA)为模型污染物,采用PVC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去除水中腐殖酸。以腐殖酸去除率和水透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超滤过程中溶液pH、溶液离子浓度和初始膜通量进行三因素五水... 以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腐殖酸(humic acid,HA)为模型污染物,采用PVC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去除水中腐殖酸。以腐殖酸去除率和水透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超滤过程中溶液pH、溶液离子浓度和初始膜通量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并采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腐殖酸的超滤过程中,溶液pH值、溶液离子浓度、初始膜通量对腐殖酸去除率的影响显著性大小为:溶液pH值>溶液离子浓度>初始膜通量,对水透过系数影响显著性大小为:溶液p H值=初始膜通量>溶液离子浓度。腐殖酸去除率和水透过系数方程的调整决定系数Adj.R2分别为为77.10%和88.12%,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1504和0.0001,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方程拟合良好,可用于超滤过程中腐殖酸去除率和水透过系数的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腐殖酸 响应面法 分析和评价
原文传递
多壁碳纳米管序列修饰聚氯乙烯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浩 牛晓君 +3 位作者 王彩虹 杨佳 陆美青 马金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13-2019,共7页
采用硫酸、硝酸混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化学水热法在改性的MWCNTs表面负载纳米Fe_3O_4,将负载Fe_3O_4的MWCNTs(MWCNTs/Fe_3O_4)与PVC在无磁场、有磁场作用下共混制膜,获得MWCNTs无序排列、有序排列修饰的PVC超滤膜,同时,制... 采用硫酸、硝酸混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化学水热法在改性的MWCNTs表面负载纳米Fe_3O_4,将负载Fe_3O_4的MWCNTs(MWCNTs/Fe_3O_4)与PVC在无磁场、有磁场作用下共混制膜,获得MWCNTs无序排列、有序排列修饰的PVC超滤膜,同时,制备了纯PVC膜以作比较.对共混膜有序修饰机制及断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对相关性能参数如接触角、膜的溶胀、膜孔隙率、膜平均孔径、纯水通量、截留性能及吸附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WCNTs/Fe_3O_4的加入使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截留性能等有了显著提高,MWCNTs有序排列修饰使膜在表皮层形成了更加致密,更为狭长的微孔结构,具有了更优异的导流网络通道,在长时间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过滤负荷,提高了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序列修饰 聚氯乙烯 共混膜
原文传递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磷还原为磷化氢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瑾丰 牛晓君 +1 位作者 马金玲 陆美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磷化氢为磷的气态形式,将污水中磷通过转化为磷化氢的方式去除,为污水除磷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厌氧持续培养的方式,以经过磷化氢处理和没有处理的水稻土分别作为接种物,在氧化还原电位(ORP)≤-300 m V、恒温35°C,避... 【目的】磷化氢为磷的气态形式,将污水中磷通过转化为磷化氢的方式去除,为污水除磷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厌氧持续培养的方式,以经过磷化氢处理和没有处理的水稻土分别作为接种物,在氧化还原电位(ORP)≤-300 m V、恒温35°C,避光持续培养160 d。【结果】培养器1出水总磷的去除率稳定达到25%,最高去除率为26.78%,气体磷化氢的产量达到130 ng/L以上。培养器2出水总磷去除达到23%,气体磷化氢的产量达到126 ng/L。【结论】对水稻土进行厌氧条件下连续培养,可以形成稳定的厌氧产磷化氢微生物体系,提高磷化氢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除磷 磷化氢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环境中磷化氢对水稻根际环境与土壤有效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丽 牛晓君 +1 位作者 陆美青 邹定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51-1857,共7页
以稻田湿地中磷化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磷化氢(0,1.4,4.2,7.0 mg·m-3)对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p H值、氧化还原电位、Fe2+、Mn2+、磷酸酶活性及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氢导致根际土壤p H明显下降... 以稻田湿地中磷化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磷化氢(0,1.4,4.2,7.0 mg·m-3)对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p H值、氧化还原电位、Fe2+、Mn2+、磷酸酶活性及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氢导致根际土壤p H明显下降,非根际土壤中p H变化不明显.而氧化还原电位(Eh)则不同,磷化氢使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Eh均增大.磷化氢对Fe2+、Mn2+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具有相似性,磷化氢处理的前15 d,根际土壤中的Fe2+、Mn2+和碱性磷酸酶变化不明显,随着水稻的生长,根际土壤中的Fe2+和Mn2+随磷化氢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而根际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随磷化氢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非根际土壤中的Fe2+、Mn2+和碱性磷酸酶在磷化氢作用下变化不明显.水稻在磷化氢的环境影响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都提高,表明一定浓度的磷化氢对土壤磷表现出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水稻土 根际 非根际 有效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