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抗原/昆合淋巴细胞培养不合的骨髓移植新途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陆道培 郭乃榄 +6 位作者 郑缓 卢锡京 吴彤 王逸兰 黄晓军 邓星明 范蕴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97-100,共4页
本文报告了13例HLA/MLC配型不合的骨髓移植。所有病例至少有HLA一个位点不同,或MLC的相对反应值反复地明显地高于正常,或二者皆有。13例中有4例采用常规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结果皆发生重度GVHD。有9例同时输注了配型不同... 本文报告了13例HLA/MLC配型不合的骨髓移植。所有病例至少有HLA一个位点不同,或MLC的相对反应值反复地明显地高于正常,或二者皆有。13例中有4例采用常规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结果皆发生重度GVHD。有9例同时输注了配型不同的,胎龄4~5个月的胎肝与胸腺,其平均细胞数为9.3×10~4/kg。此9例中有8例无或仅有轻微急性GVHD(0~1度),有1例发生中度(Ⅱ度)急性GVHD。统计学方法说明所采用的新途径对预防GVHD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异基因 排斥 GVHD
下载PDF
脐血血浆支持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林生 王逸兰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1,共5页
10份去血小板的脐血血浆混合后用于研究其对造血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发现按10%的终浓度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琼脂培养体系时,集落产率稍高于用GM-CSF作刺激因子组。当按30%终浓度加入含EPO的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时,可支持CFU-G... 10份去血小板的脐血血浆混合后用于研究其对造血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发现按10%的终浓度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琼脂培养体系时,集落产率稍高于用GM-CSF作刺激因子组。当按30%终浓度加入含EPO的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时,可支持CFU-GM、爆式红系集落(BFU-E)、巨核细胞集落(CFU-Meg),粗-巨噬细胞与红系细胞混合的集落(CFU-GEM),粒-巨噬细胞与红细胞、巨核细胞混合的集落(CFU-GEMM)生长,而混合成人血浆则无此作用。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单个核细胞条件液(PHA-MNCCM)对大部分集落有促进作用,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国产IL-3可提高CFU-GEM产率,但似乎不利于含巨核细胞的集落生长。研究结果提示,脐血血浆含有丰富的造血刺激活性,利用脐血血浆进行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可能为简化并推广体外造血细胞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血浆 造血刺激因子 造血祖细胞
下载PDF
胚胎组织浸液降低无关个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HLA基因表达
3
作者 李丹 张萍 +5 位作者 刘海燕 于妍 郗斌 刘方 王申五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用3—4月龄的治疗性引产胎儿的肝、胸腺制成二种组织浸液,分别加入无关个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培养120小时后掺入~3H-TdR,测CPM值,计算刺激指数(SI);用经PCR生物素掺入的HLA-Ⅰ、Ⅱ类特异性探针进行细胞原位杂交,图像扫描定... 用3—4月龄的治疗性引产胎儿的肝、胸腺制成二种组织浸液,分别加入无关个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培养120小时后掺入~3H-TdR,测CPM值,计算刺激指数(SI);用经PCR生物素掺入的HLA-Ⅰ、Ⅱ类特异性探针进行细胞原位杂交,图像扫描定量。与不含胚胎组织浸液的对照组相比,胎肝、胸腺浸液组MLC的SI明显降低,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细胞HLA-Ⅰ、Ⅱ类基因mRNA表达均有显著降低,胎肝浸液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组织浸液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HLA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董文川 王逸兰 +1 位作者 黄宁伟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72-372,376,共2页
关键词 高增殖潜能 集落形成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陆道培 王勤 +5 位作者 刘延芳 王峰蓉 江滨 刘开彦 刘艳荣 陈珊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天然四硫化四砷 (As4S4)和三硫化二砷 (As2 S3 )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 ,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 天然四硫化四砷 (As4S4)和三硫化二砷 (As2 S3 )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 ,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合成的纯化As2 S3 进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结果显示NB4细胞株和移植人APL腹水瘤的SCID小鼠对As4S4和As2 S3 敏感。小鼠药代动力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柏子仁作为离散剂与As4S4同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血砷浓度。在对 130例t(15 ;17)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 ,我们进一步证实As4S4和As2 S3 单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诱导完全缓解 ,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 ,但As4S4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同时或曾接受化疗药物组。接受化疗药物组的 1年和 6年无病生存率 (DFS)为 96 .7%和 87.4 % ,1年和 6年总生存率为 98.9%和 93.9%。我们认为对APL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既不安全 ,又不必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初治APL患者接受口服As4S4治疗 ,获得完全缓解。治疗中如果出现白细胞增多 ,可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 ,例如 :羟基脲、三尖杉酯碱。获得完全缓解后间断给予化疗药物以防复发。服用As4S4后复发的原因有 :出现t(15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中医药疗法 砷剂 治疗应用 雄黄
下载PDF
成才的路上要舍得放弃
6
作者 陆道培 《前进论坛》 2004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陆道培 血液病研究 生活经历 医疗技术
下载PDF
三硫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例报告 被引量:15
7
作者 陆道培 江滨 邱镜滢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6-257,共2页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is a malignant and fatal disease. The authors report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at a chemically synthesized diarsenic trisulfide (DATS, As 2S 3) used alone by mouth can 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is a malignant and fatal disease. The authors report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at a chemically synthesized diarsenic trisulfide (DATS, As 2S 3) used alone by mouth can have a remarkabl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 is reported to have attained not only hematological/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but also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remission after treatment. A male 47 year old patient with APL which was not treated before was given DATS by mouth from Nov.18, 1998. The dosage was 0.5 g tid. Promyelocytes in his bone marrow were decreased from 90% to normal range. Alongside, there was normalization of blood platelet count and hemoglobin value. He was discharged with hematological remission on Dec.31, 1998, and attained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remission in March 1999. The side effect was min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药物疗法 三硫化二砷
下载PDF
二,口服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66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陆道培 邱镜滢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8年第6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雄黄 急性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胎盘提取物、脐带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成功经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陆道培 董陆佳 +1 位作者 高志勇 吴彤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作为出生婴儿附属品的胎盘和脐带血(脐血)在婴儿出生后大多会被丢弃,其实这是胎儿降世时带来的厚礼。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脐血和胎盘来源的细胞和蛋白成分成功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胎盘和脐血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
关键词 胎盘提取物 脐带血 联合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自体去T细胞骨髓与单倍型相同骨髓的混合移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道培 黄晓军 +3 位作者 郭乃榄 卢锡京 范蕴明 沈倍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报告了3例自体去T细胞骨髓与单倍型相同骨髓的混合移植,3例白血病患者均获造血重建,其中2例用染色体分析、DNA指纹图或细胞原位杂交方法证实有异体植入,患者临床出现一过性Ⅰ°急性GVHD,移植后无病生存期均明显... 本文报告了3例自体去T细胞骨髓与单倍型相同骨髓的混合移植,3例白血病患者均获造血重建,其中2例用染色体分析、DNA指纹图或细胞原位杂交方法证实有异体植入,患者临床出现一过性Ⅰ°急性GVHD,移植后无病生存期均明显长于第一次缓解期,一例至今无病存活(3年),另一例无异体植入的证据及GVHD表现,3月后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自体 白血病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ilgrastim)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道培 郭乃榄 +5 位作者 黄晓军 张捷 张耀臣 范蕴明 史琪 江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5-69,共5页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filgrastim)有促进粒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作用。本文报告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接受G-CSF治疗的患者共20例。G-CSF自骨髓移植后d6开始应用,用...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filgrastim)有促进粒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作用。本文报告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接受G-CSF治疗的患者共20例。G-CSF自骨髓移植后d6开始应用,用量为10mg·kg ̄(-1)·d ̄(-1),连用20d至连续3d粒细胞>1.0×10 ̄9/l或白细胞>2.0×10 ̄9/l为止。结果表明,粒细胞升至>0..5×10 ̄9/l及>1.0×10 ̄9/l的平均天数试用组为13.8及15.4d;对照组为21.8及28.4d(P<0.001)。白细胞升至>1.0×10 ̄9/l及2.0×10 ̄9/l的平均天数,试用组为14.5及16.3d;对照组为23.6及32.3d(P<0.001)。但两组血小板升至>20×10 ̄9/L的时间及骨髓移植后输血小板的次数两组无显著差异。骨髓移4植后5wk内发烧的平均天数试用组每人1.2d;对照组每人4.5d(P<0.01)。作者认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应用G-CSF治疗有明显促进粒细胞恢复的作用。且可降低骨髓移植早期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移植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医学的重要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医学
下载PDF
胎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与临床移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道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胎盘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输注 FCBB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进展——截止到2003年2月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趋势 白血病/治疗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包括骨髓移植(BMT),正日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和某些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与ABMTR的共同资料统计,仅1990年全世界进行... 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包括骨髓移植(BMT),正日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和某些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与ABMTR的共同资料统计,仅1990年全世界进行了5000余例异基因BMT(Allo—BMT),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1970年至1994年Allo-BMT已累积超过45000例。近年来自体HSCT(Auto-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脐血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血液系肿瘤的药物治疗(二)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道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7-258,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系肿瘤 药物 治疗
下载PDF
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道培 《当代医学》 1997年第4期246-251,共6页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ta-tion,BMT)可分为同基因骨髓移植(syngeneic-BMT,简称 SYN-BMT),异基因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BMT/PBSCT,简称 Allo-BMT/PBSCT)及自体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BMT,简称Auto-BMT/PBS...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ta-tion,BMT)可分为同基因骨髓移植(syngeneic-BMT,简称 SYN-BMT),异基因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BMT/PBSCT,简称 Allo-BMT/PBSCT)及自体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BMT,简称Auto-BMT/PBSCT)移植。其中 Allo-BMT/PBSCT 以其较广泛的适应证和优越的疗效在骨髓移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Allo-BMT/PBSCT 首先要有与受者 HLA 配型相合的供者,符合条件的受者要先接受 BUCY 或 TBI+CY 预处理,再给病人经静脉输入供者骨髓或干细胞。对于 ABO 血型不合者,可先去除供者骨髓或干细胞中的红细胞,再经静脉输入。BMT 的合并症包括在BMT 前所进行的放、化疗的毒性反应,急性移植物抗宿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GVHD),各种感染和原发病的复发。AML-CRI 期病人经 Allo-BMT后5年存活率达70%,Syn-BMT 是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的最佳选择。Au-to-BMT/PBSCT 多用于恶性肿瘤及其它实体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 抗原 预处理方案 合并症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陆道培 刘开彦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100044)陆道培,刘开彦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骨髓移植(BMT)的本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将造...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100044)陆道培,刘开彦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骨髓移植(BMT)的本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1)BMT,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治疗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制剂:胎盘丙种球蛋白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19
作者 陆道培 郑缓 黄晓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28-29,共2页
黄晓军医师病例报告:李××.男,34岁,住院号202364,慢性髓性白血病,于1988年1月17日在我院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采用环胞菌素 A(CsA)+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于移植后145天(1988年6月10日)发生慢性 ... 黄晓军医师病例报告:李××.男,34岁,住院号202364,慢性髓性白血病,于1988年1月17日在我院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采用环胞菌素 A(CsA)+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于移植后145天(1988年6月10日)发生慢性 GVHD,表现为厌食、腹胀、腹泻、黄疸、肝功能受损;且有明显嗜睡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胎盘丙球蛋白 GVHD
下载PDF
嗜中性粒细胞低下患者的严重感染及头孢噻甲羧肟的治疗
20
作者 陆道培 王秋 +2 位作者 郑缓 郭乃揽 张学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23-27,共5页
本文分析报告了15例骨髓移植患者的20次重症感染与1986年间本院嗜中性粒细胞低下的血液病患者的43次重症感染的细菌学病因.结果说明,病原体中皆以革兰氏阴性菌较阳性菌多见.前者又以绿脓杆菌最多见. 本文又报告24例严重感染而病原未确... 本文分析报告了15例骨髓移植患者的20次重症感染与1986年间本院嗜中性粒细胞低下的血液病患者的43次重症感染的细菌学病因.结果说明,病原体中皆以革兰氏阴性菌较阳性菌多见.前者又以绿脓杆菌最多见. 本文又报告24例严重感染而病原未确定的由中性粒细胞低下患者的治疗.其中有21例对其它抗生素无效,这包括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甙类与先锋氧哌唑.此24例中有17例头孢噻甲竣肟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对其它抗生素无效的6例骨髓移植后重症感染者.对头孢噻甲羧肟有明显疗效. 序贯分析比较说明,头孢噻甲羧肟对粒细胞低下合并严重感染而菌因不明者,其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甲羧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