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控制备梯度共聚物/双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胶束及双刺激响应性和催化性能
1
作者 李飞虎 贺光耀 +3 位作者 郑湾 刘乐荣 陈艳军 陈万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将油酸改性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梯度共聚物和硝酸银在同轴微流控装置内进行共组装,然后在微流控通道外经透析、还原得到梯度共聚物/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复合胶束。调节微流控的流... 将油酸改性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梯度共聚物和硝酸银在同轴微流控装置内进行共组装,然后在微流控通道外经透析、还原得到梯度共聚物/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复合胶束。调节微流控的流速参数,研究内外相流体的流速比对复合胶束粒径及形貌的影响。以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镜等详细研究了复合胶束的温敏性,并探究了不同温度时复合胶束的催化性能;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复合胶束的磁响应性。结果表明,提高内外相流速比会使复合胶束粒径增大。复合胶束表现出温敏性和磁响应性,升高温度会使复合胶束的粒径增大,外加磁场能使复合胶定向聚集并回收再利用。复合胶束可以用作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反应的催化剂,温度对其表观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十分明显,并在循环使用3次后仍具有81.9%的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共聚物 复合胶束 微流控组装 温敏性 磁性响应性 催化
下载PDF
离子键交联聚两性电解质凝胶在电场作用下的溶蚀现象
2
作者 陈万煜 赵彦兵 杨亚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60-865,共6页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和丙烯酰胺(A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离子键交联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凝胶).非接触直流电场的实验表明,该离子键交联的PADA凝胶在电场下发生溶蚀现象...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和丙烯酰胺(A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离子键交联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凝胶).非接触直流电场的实验表明,该离子键交联的PADA凝胶在电场下发生溶蚀现象,该现象鲜见文献报道.PADA凝胶的溶蚀速率与电场强度、溶液浓度、pH值、酸碱基团摩尔比、溶液离子价态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溶蚀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盐溶液浓度的加大而增大.其溶蚀动力学研究表明PADA凝胶的溶蚀度随时间线性的增加,即溶蚀速率在整个实验时间内基本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两性电解质凝胶 离子键交联 溶蚀 溶蚀度
下载PDF
离子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在不同pH和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溶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彦兵 陈万煜 +2 位作者 杨亚江 杨祥良 徐辉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7-921,共5页
以丙烯酸(AA)和甲摹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与丙烯酰胺(AAm)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离子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由于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PADA凝胶并不是在A/C(负正离子单体摩尔比)为1,而是在A... 以丙烯酸(AA)和甲摹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与丙烯酰胺(AAm)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离子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由于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PADA凝胶并不是在A/C(负正离子单体摩尔比)为1,而是在A/C为1.55处有最大消溶胀,与共价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相比,PADA凝胶的溶胀行为具有更强的pH敏感性.PADA凝胶住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溶胀行为表明,在pH3—4之间消溶胀程度最大.在偏离该pH区域时凝胶均发生溶胀.但凝胶的溶胀程度在pH〈3的酸性溶液中随A/C的增加而降低;而在pH〉4的偏碱性溶液中随其增加而增加.在不同价数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对于PADA凝胶的平衡溶胀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价的NaCl溶液,PADA凝胶有典型的反聚电解质效应.但对于高价的CaCl2和柠檬酸三钠溶液,只在较低的浓度下,才表现出反聚电解质效应.而在较高盐浓度时,随盐浓度的增加其溶胀比反而降低.这可能与高价离子形成的离子键交联有关.与pH对PADA凝胶溶胀程度的影响相似,在CaCl2溶液中,PADA凝胶的溶胀程度随A/C的增加而降低;而在柠檬酸三钠溶液中则刚好相反.这种独特的溶胀行为似乎与高价离子电荷的正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键交联 聚两性电解质凝胶 溶胀行为
下载PDF
水凝胶负载磷酸盐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秋 刘志林 +2 位作者 陈万煜 姚光庆 陈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2,520,共7页
采用水凝胶为载体,负载磷酸盐以制备修复剂,并将其加入水泥净浆中来制备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利用磷酸盐和裂缝中钙离子原位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来修复裂缝,同时探究其修复效率.结果表明:水凝胶能够较好地保存与缓释磷酸盐,在模拟孔溶液环境... 采用水凝胶为载体,负载磷酸盐以制备修复剂,并将其加入水泥净浆中来制备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利用磷酸盐和裂缝中钙离子原位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来修复裂缝,同时探究其修复效率.结果表明:水凝胶能够较好地保存与缓释磷酸盐,在模拟孔溶液环境下,水泥样品表面生成了较为致密的羟基磷灰石;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可修复60%,裂缝透水率可修复50%~100%;修复产物为碳化缺钙羟基磷灰石(CC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水泥基材料 水凝胶 羟基磷灰石 修复效率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用于课程教学 被引量:5
5
作者 谢东 吴力立 +2 位作者 董丽杰 陈万煜 胡园园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53-154,共2页
《高分子共混改性》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多且杂、更新快,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受到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时的制约,课程内容覆盖有限,同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外不会主动去... 《高分子共混改性》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多且杂、更新快,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受到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时的制约,课程内容覆盖有限,同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外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资料。笔者在该课程中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改革
下载PDF
《材料概论》双语课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邢伟宏 刘刚 +3 位作者 陈伟 陈万煜 戴英 雷丽文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6期271-272,共2页
《材料概论》课程建设包括组织教学团队、统一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使其具有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能力的高校教育目标下,对问题法、案例法、自学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几种教学法的... 《材料概论》课程建设包括组织教学团队、统一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使其具有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能力的高校教育目标下,对问题法、案例法、自学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几种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其探索精神。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检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概论 双语 教学法 口语报告 考核 大学教育
下载PDF
高效缓释肥料中缩二脲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菁 丁庆华 陈万煜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1,24,共3页
描述了以乙醇作溶剂 ,利用超声波提取缓释肥料中的缩二脲 ,根据缩二脲和Cu2 + 在碱性介质中形成的蓝紫色络合物在 5 60nm有最大吸收 ,在 0~ 1 .2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缓释肥料中的缩二脲含量 ,回收率为 96.9%... 描述了以乙醇作溶剂 ,利用超声波提取缓释肥料中的缩二脲 ,根据缩二脲和Cu2 + 在碱性介质中形成的蓝紫色络合物在 5 60nm有最大吸收 ,在 0~ 1 .2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缓释肥料中的缩二脲含量 ,回收率为 96.9%~ 97.3 % ,标准偏差为 0 .4 %~ 0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缓释肥料 缩二脲 测定 分光光度法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制备超分子水凝胶载药微球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鹏程 胡旺辉 +1 位作者 张丽 陈万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92-1896,共5页
以BOC-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1种水性凝胶因子3-{[(2S)-2-(十八酰胺基)-3-苯丙基]酰胺基}丁酸四乙基胺盐(GL-PhD)。该凝胶因子能在水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水凝胶(记为GLPS超分子水凝胶)。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了GLPS超分子凝胶载药微球(... 以BOC-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1种水性凝胶因子3-{[(2S)-2-(十八酰胺基)-3-苯丙基]酰胺基}丁酸四乙基胺盐(GL-PhD)。该凝胶因子能在水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水凝胶(记为GLPS超分子水凝胶)。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了GLPS超分子凝胶载药微球(模型药物为盐酸环丙沙星),研究了该微球的尺寸、凝胶因子浓度、环境pH值和温度对其释药行为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超分子水凝胶微球可以通过扩散作用将小分子药物释放到外部环境中,释放率较高、释放时间较长,可达到控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超分子水凝胶 微流控 药物释放
下载PDF
一种利用热可逆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胰岛细胞的方法
9
作者 陈熹 张丽 +1 位作者 曾杰 陈万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8-1381,共4页
利用凝胶因子在胰岛细胞悬浮液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运用该体系冻存胰岛细胞以达到长期储存胰岛细胞的目的。研究了经过冻存7d后复温的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其ATP值和胰岛素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冻存在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 利用凝胶因子在胰岛细胞悬浮液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运用该体系冻存胰岛细胞以达到长期储存胰岛细胞的目的。研究了经过冻存7d后复温的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其ATP值和胰岛素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冻存在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BDTC组)与在未添加凝胶因子的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Control组)相比,由于超分子凝胶冻存体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和热可逆性,在细胞冻存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减小细胞受到的冷冻损伤,在复温过程中易被去除,所以BDTC组的胰岛细胞在活性和功能上与新鲜的胰岛细胞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胰岛细胞 超分子凝胶 低温冻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