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素养培训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世远 高涌 +1 位作者 余朝文 陈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8-19,117,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素养培训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轮转并接受培训的7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分别给予常规培训和人文素养培训,并比较两组受试者... 目的:探讨人文素养培训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轮转并接受培训的7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分别给予常规培训和人文素养培训,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各项岗位胜任能力评分、对培训方法及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素养能够提升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养 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能力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桂锐 周伟 +4 位作者 王孝高 高涌 卢冉 陈世远 官泽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2897-2901,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患者(病例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并发肺栓塞患者(对照组)进行分析。对...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患者(病例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并发肺栓塞患者(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患者基本资料、基础疾病、血液指标等进行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将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结果病例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静脉血栓病史占比及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72(0.703~0.831)、0.724(0.652~0.787)、0.873(0.815~0.918)、0.858(0.798~0.905)。年龄>61岁、BMI>23.80 kg/m^(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二聚体>5.94 mg/mL、同型半胱氨酸>18.85μmol/L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风险阈值>0.02时,此模型所提供的临床净收益较高。结论年龄>61岁、BMI>23.80 kg/m^(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二聚体>5.94 mg/mL、同型半胱氨酸>18.85μmol/L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依据此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危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过表达vW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龙飞 陈世远 +3 位作者 冯奔驰 刘德朗 张秀杨 高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1-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5种过表达vWF的质粒CRISPRa载体,将HUVECs分为实验组(5组)与对照组。将5种质粒分别转染实验组细胞,Western blo... 目的:探讨过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5种过表达vWF的质粒CRISPRa载体,将HUVECs分为实验组(5组)与对照组。将5种质粒分别转染实验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vWF的表达效果,选取优势组。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成管实验等,观察过表达vWF对HUVECs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成管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5个常见通路蛋白因子在2组细胞中的表达,探测可能相关的机制。结果:成功转染后各组HUVECs的vW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WF-OE4组过表达量最高,故选取该引物序列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vWF-OE组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划痕48 h迁移率降低、Transwell细胞侵袭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血管形成能力、HUVECs生成小管的长度均增高(P<0.05),JUN、P53蛋白含量均增高(P<0.05)。结论:过表达vWF对HUVECs增殖、迁移、侵袭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促进凋亡,成管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血管血友病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4
作者 侯勇 陈世远 +4 位作者 聂中林 余朝文 高涌 官泽宇 卢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21-01~2022-06本院收治的55例下肢DVT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评估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SF-36评分)。根据患...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21-01~2022-06本院收治的55例下肢DVT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评估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SF-36评分)。根据患者术后SF-36评分,将患者分为高生活质量组(n=31)和低生活质量组(n=24)。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Villalta评分、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与出院时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P=0.009,OR=7.360)、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P=0.013,OR=7.348)、术后Villalta评分(P=0.005,OR=1.490)是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AUC值最高,为0.93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80%、83.33%。结论: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不同。其中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术后Villalta评分是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手术时机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世远 余朝文 +5 位作者 高涌 周为民 聂中林 卢冉 孙勇 余立权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探讨该病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12例中的1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8例采用动脉搭桥术,3例采用血管介入术,均针对患者的颅脑缺血、顽固性高血压等严重症...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探讨该病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12例中的1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8例采用动脉搭桥术,3例采用血管介入术,均针对患者的颅脑缺血、顽固性高血压等严重症状,手术时机恰当。结果:手术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严重的脑水肿,其余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术前症状缓解,无复发,总有效率为63.6%。结论:适时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但头臂型大动脉炎的治疗须重视脑保护,血管介入治疗仍需要不断探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综合征 血管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多发性大动脉炎
下载PDF
PBL教学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世远 高涌 余朝文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98-499,共2页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不可缺的重要阶段。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相结合是医学生培养的必要手段和必经过程,在此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临床见习,不但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还能积累临床经验,使医学生获...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不可缺的重要阶段。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相结合是医学生培养的必要手段和必经过程,在此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临床见习,不但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还能积累临床经验,使医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临床教师面对患者、结合临床对医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的状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血管外科 临床见习 医学生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世远 余朝文 聂中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 lerosis ob literans,ASO)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多节段ASO 19例。行髂动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及内置支架术19例,股→腘动脉膝上人...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 lerosis ob literans,ASO)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多节段ASO 19例。行髂动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及内置支架术19例,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12例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4例,左股→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耻骨上旁路移植3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73±0.17),较术前(0.23±0.12)明显提高(P<0.01)。平均随访18个月,与术前相比症状明显好转,行走距离加大(>1 000 m),2例残余间歇性跛行。结论:下肢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多节段ASO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支架 血管外科手术 腔内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的对比 被引量:8
8
作者 聂中林 高涌 +4 位作者 余朝文 卢冉 陈世远 孙勇 宋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45-5346,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治疗老年糖尿病(DM)和非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DM ASO患者(DM组)和54例非DM ASO患者(非DM组),年龄均>60岁,均采用PTA治疗,并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1例死亡,... 目的比较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治疗老年糖尿病(DM)和非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DM ASO患者(DM组)和54例非DM ASO患者(非DM组),年龄均>60岁,均采用PTA治疗,并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1例死亡,非DM组总有效率为90.7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M组(75.00%)(P<0.05)。随访半年,DM组8例因足部感染或下肢缺血严重,在术后一期截肢或截足(趾);非DM组2例截肢均为重度下肢缺血伴小腿严重溃疡,每组各1例死亡,均死于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一期通畅率为70.31%,再狭窄率为31.25%,二期通畅率为78.12%,保肢率为87.50%;非DM组一期通畅率为88.89%,再狭窄率为12.96%,二期通畅率为92.59%,保肢率为96.30%;DM组一期通畅率、再狭窄率及二期通畅率均明显低于非DM组(P<0.05),保肢率低于DM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TA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治疗老年ASO效果显著,但DM ASO患者由于其疾病特点,疗效较非DM ASO略差,但PTA仍然可以作为老年DM和非DM ASO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 气囊 支架
下载PDF
皖北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深静脉的造影结果及体会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孝高 陈世远 +4 位作者 王晖 官泽宇 余朝文 聂中林 高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皖北地区患者的病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018例皖北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并分类统计所检查的2 841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结果: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 目的:探讨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皖北地区患者的病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018例皖北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并分类统计所检查的2 841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结果: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64条下肢(占肢体数的33.93%);髂静脉受压综合征732条下肢(占患者例数的25.77%);单纯大隐静脉曲张569条下肢(占肢体数的20.03%);先天性双股静脉症及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先天性静脉曲张骨肥大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等共298条下肢(占患者例数的10.49%);下肢血栓形成后综合征278条下肢(占肢体数的9.79%)。结论:皖北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主要病因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髂静脉受压、原发性大隐瓣膜功能不全等;以下肢深静脉造影探究下肢静脉病因是目前各种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2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涌 聂中林 +1 位作者 余朝文 陈世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1032,共2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血管外科于2005年4月至2...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血管外科于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采用7种复合(杂交)手术方式处理32例高龄、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脉内膜切除术 复合手术
下载PDF
CT静脉成像在布加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孝高 陈世远 +4 位作者 施彪 乔晓春 高涌 余朝文 聂中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58例BCS患者进行CTV检查,对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侧支血管进行重建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CTV检查,被明确诊断为BCS...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58例BCS患者进行CTV检查,对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侧支血管进行重建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CTV检查,被明确诊断为BCS。其中下腔静脉隔膜型19例,短段病变型15例,长段病变型8例,肝静脉型9例,合并血栓形成的7例。所有患者均见到侧支血管不同程度的代偿扩张,肝脏硬化及脾脏肿大等表现。结论 CTV技术的应用对于BCS的诊疗具有图像清晰、直观、全面,能够显示病变血管部位、性质及长度的优点,还能观察侧支血管扩张及肝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CT静脉成像 诊疗
下载PDF
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官泽宇 高涌 +3 位作者 卢冉 孙勇 陈世远 宋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1-152,156,共3页
目的:探讨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对11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IVC造影,采用吸栓加溶栓技术消除血栓,后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 目的:探讨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对11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IVC造影,采用吸栓加溶栓技术消除血栓,后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出院后采用彩色多普勒随访IVC有无再狭窄或闭塞。结果:11例均为IVC膜性阻塞,采用吸栓加溶栓后血栓完全消失7例;保留IVC导管溶栓4 d后血栓消失2例;7 d后消失2例;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术后随访IVC通畅良好,无IVC再阻塞及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吸栓加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吸栓 血管成形术 气囊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安冬 高涌 +1 位作者 余朝文 陈世远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与传统皮片移植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LU)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32例VLU病人,其中16例行VSD封闭引流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6例采用传统皮片移植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与传统皮片移植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LU)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32例VLU病人,其中16例行VSD封闭引流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6例采用传统皮片移植治疗(对照组),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 32例病人均溃疡愈合出院,观察组术后第7天溃疡愈合面积95%及以上者明显高于对照组(81.3%vs 43.8%,Uc=2.194,P<0.05);术后观察组皮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25%,χ~2=4.6,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7.1±1.3)次vs(19.1±5.5)次,χ~2=12.0,P<0.05];总体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3.9±3.0)d vs(25.1±5.4)d,χ~2=10.3,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人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VSD联合植皮术在治疗VLU较传统植皮术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溃疡面植皮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封闭式负压吸引 游离皮片移植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焦旸 高涌 +5 位作者 余朝文 陈世远 周雪妃 陈景侠 韩梅 孙友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自行拟订的主动脉夹层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临床护理。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并比较2组病人疾病认知情况和护理质量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能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1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春江 陈世远 +3 位作者 余朝文 王孝高 王元 高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2期25-29,共5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1年内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EA(CEA组,16例)和CAS(CAS组,10例)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1年内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EA(CEA组,16例)和CAS(CAS组,10例)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1年出现的脑部、心血管及局部并发症,重度再狭窄(狭窄率〉70%)的情况。结果 CEA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75.0%),有效3例(18.8%),无效1例(6.2%);CAS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7例(70.0%),有效2例(20.0%),无效1例(10.0%)。CEA组有4例(25.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6.3%)发生心肌梗死,CAS组有2例(20.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10.0%)发生脑卒中,两组均无病死病例。两组1年内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0.0豫)及3例(30.0%)。两组患者术后在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的治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及病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CAS组颈动脉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CEA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47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中林 高涌 +3 位作者 李晓强 余朝文 周为民 陈世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 4 7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经验。4 2例行外科手术加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 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肢体存活 32例 ,截肢 11例 ,病死 4例。 5例保守...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 4 7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经验。4 2例行外科手术加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 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肢体存活 32例 ,截肢 11例 ,病死 4例。 5例保守治疗者经随访患肢有慢性缺血表现。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 ,尽早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取栓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血管外科临床实习应用PBL教学模式探讨与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冉 高涌 +3 位作者 余朝文 聂中林 陈世远 王孝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6期12-14,共3页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我们外科发展趋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临床实习教学同样是在不停的摸索中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血管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在临床教学...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我们外科发展趋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临床实习教学同样是在不停的摸索中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血管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指导实习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也能符合现代化外科的发展潮流。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的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尝试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 临床教学 实习 PBL 教学模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中林 高涌 +4 位作者 余朝文 卢冉 陈世远 孙勇 宋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取栓和溶栓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5例,11例采用单纯手术取栓,84例采用杂交手术治疗,121例采用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29例采用联合腔静...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取栓和溶栓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5例,11例采用单纯手术取栓,84例采用杂交手术治疗,121例采用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29例采用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结果18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5.9%,随访时间4-86个月,平均49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中,单纯手术取栓组占27.2%(3/11),杂交手术治疗组占21.4%(15/70),导管直接溶栓组占50%(8/16),均高于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13.1%(12/92)。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肢体发生浅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者占48.9%,均高于其他三组。结论手术取栓可以保护部分患者下肢的主干深静脉瓣膜,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人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血管外科手术 腔静脉滤器
原文传递
568例髂静脉受压介入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孝高 陈世远 +4 位作者 官泽宇 余朝文 聂中林 王晖 高涌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7期487-490,共4页
目的 总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568例髂静脉受压患者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52例,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PTA+ stent)216例... 目的 总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568例髂静脉受压患者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52例,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PTA+ stent)216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IVCS患者,采用手术取栓、置管溶栓加PTA,必要时支架置入治疗.对采用单纯PTA及PTA+ stent 的出院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有效率及优良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553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7.4%(553/568).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有效率单纯PTA的为94.0%、86.9%,PTA+ stent的为95.9%、96.1%;优良率单纯PTA的为81.3%、70.4%,PTA+ stent的为91.3%、91.7%.两组比较,出院后3个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P>0.05);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56,P<0.05).出院后12个月的有效率及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95,P<0.05;x2=296.35,P<0.05).结论 PTA+ stent较单纯PTA在治疗IVCS的近期、中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腔内治疗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 支架置入
原文传递
导管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冉 高涌 +3 位作者 聂中林 陈世远 宋涛 徐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抗凝及导管溶栓治疗后存在严重髂静脉狭窄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86例,其中32例经导管溶栓后,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开通髂静脉... 目的:比较经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抗凝及导管溶栓治疗后存在严重髂静脉狭窄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86例,其中32例经导管溶栓后,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开通髂静脉(观察组);另54例单纯行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统计血栓消除率、肢体肿胀缓解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第3、6、12、24个月分别采用Villalta评分量表和Vcss量表评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及静脉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结果:2组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Ⅲ级消除率达82.6%;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PTS的发生率及血栓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上15 cm周径差较对照组小(P<0.05);随访3、6、12、24个月,观察组Villalta体征和症状评价、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清除率高,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开通髂静脉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血栓 支架植入术 经导管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