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偃麦种质系山农0095耐低磷胁迫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为序 李瑶 +4 位作者 李太强 鲍印广 童依平 王洪刚 李兴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5-770,共6页
为了解小偃麦种质系山农0095耐低磷特性,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下山农0095及其亲本烟农15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其分泌物特点。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山农0095茎叶干重、植株生物量及磷吸收量均高于烟农15,但根干重及根... 为了解小偃麦种质系山农0095耐低磷特性,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下山农0095及其亲本烟农15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其分泌物特点。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山农0095茎叶干重、植株生物量及磷吸收量均高于烟农15,但根干重及根冠比较小;不同供磷水平下山农0095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尖数等明显低于烟农15;水培过程中山农0095的根际营养液pH值降低明显,根系草酸分泌量远高于烟农15和对照小偃54。推测山农0095适应低磷胁迫主要在于根系生理功能较强,这些能力可能与其携有中间偃麦草的耐低磷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山农0095 低磷胁迫 生物量 根系形态 根际PH 草酸分泌
下载PDF
EST-SSR分析不同产地丹参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振巧 王建华 +1 位作者 陈为序 朱海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对来源于陕西商洛、河南内乡、四川中江、山东泰安4个产地共80个丹参株系种质资源进行EST-SSR分析,旨在探讨栽培丹参资源的多样性水平和产地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栽培丹参Nei基因多样度为0.2245,揭示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 对来源于陕西商洛、河南内乡、四川中江、山东泰安4个产地共80个丹参株系种质资源进行EST-SSR分析,旨在探讨栽培丹参资源的多样性水平和产地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栽培丹参Nei基因多样度为0.2245,揭示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各产地丹参遗传分化程度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产地内部;4个产地相比较,四川产地明显较低。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产丹参是相对独立的群体,但4个产地来源丹参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栽培丹参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以及产地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其异花授粉习性和产地内采用种子有性繁殖方式以及稍加人为选择的生产方法可能是其栽培丹参多样性高和产地间分化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遗传多样性 EST-SSR
下载PDF
金银花开花与繁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振巧 陈为序 王建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32-34,38,共4页
通过田间观察和人工授粉等方法,对金银花的开花生物学和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盛花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银花花序为总状花序,开花顺序自下而上,多数花在8∶00~12∶00开放,开花时花药随之开裂,花冠颜色由绿色逐渐变... 通过田间观察和人工授粉等方法,对金银花的开花生物学和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盛花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银花花序为总状花序,开花顺序自下而上,多数花在8∶00~12∶00开放,开花时花药随之开裂,花冠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白色,枯萎时变为金黄色。单花期约15 d,花粉寿命为3 d,活力最大时达到72.5%。柱头在开花当天具有较大可授性。金银花花粉与柱头的有效可遇期为2 d,可同花自交。综合花粉/胚珠比、OCI值、人工授粉判断金银花属于兼性异交型。本试验还对金银花育种中适宜采用的杂交技术及育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开花习性 繁育特性
下载PDF
济麦22及其转TaPHR1基因植株的磷胁迫反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国瑜 李瑶 +1 位作者 陈为序 王洪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63-69,共7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体系,研究不同供磷处理条件下,受体济麦22及其转磷高效基因TaPHR1株系的生长反应、根系形态特征及对磷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的TaPHR1基因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后代有更强的... 采用营养液培养体系,研究不同供磷处理条件下,受体济麦22及其转磷高效基因TaPHR1株系的生长反应、根系形态特征及对磷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的TaPHR1基因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后代有更强的耐低磷胁迫的能力;2)在水培条件下,小麦对磷饥饿胁迫的反应总体上表现在生物量降低、根冠比提高、根长及表面积增大、根半径减小,磷吸收和利用效率改变,不同基因型间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3)对这些反应特征的分子机理的深入分析可为有效筛选磷高效小麦新种质以及发掘磷高效基因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培体系 生物量 根系特征
下载PDF
山东省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苗期对低磷胁迫的反应
5
作者 李瑶 陈为序 +4 位作者 李太强 王震 高居荣 王洪刚 李兴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44-47,共4页
对山东省近年育成的16个小麦品种(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苗期性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小麦品种泰农18、济麦21和品系山农711、山农4079四个材料在生物量、吸磷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低磷高效;品系山农737、山农224两... 对山东省近年育成的16个小麦品种(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苗期性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小麦品种泰农18、济麦21和品系山农711、山农4079四个材料在生物量、吸磷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低磷高效;品系山农737、山农224两个材料在高磷条件下各方面指标表现突出,高磷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水培 磷吸收 山东
下载PDF
普通小麦镉吸收基因Cdu1组成的功能标记检测
6
作者 张乐 陈为序 +3 位作者 董慧 陈桂玲 余利 李兴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新开发的功能型共显性分子标记usw47对86份供试普通小麦品种(系)的镉吸收基因Cdu1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59个材料具有低镉吸收型对应的375 bp特异带,占68.60%;27个材料具有高镉吸收型对应的225 bp特异带,占31.40%。在47份... 利用新开发的功能型共显性分子标记usw47对86份供试普通小麦品种(系)的镉吸收基因Cdu1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59个材料具有低镉吸收型对应的375 bp特异带,占68.60%;27个材料具有高镉吸收型对应的225 bp特异带,占31.40%。在47份小偃6号的衍生材料中,有74.47%的衍生品种(系)在镉吸收基因Cdu1基因位点上与小偃6号一致,具有低镉吸收型的优良等位变异;25.53%的衍生后代具有高镉吸收型的等位变异类型。山东省近年选育的小麦材料中多数具有低镉吸收型的特异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镉吸收基因 Cdu1 功能型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丹参新品系多点品比试验研究
7
作者 谈景福 陈为序 高俊斌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0期1-6,共6页
通过丹参田间多点品比试验研究,优选丹参新品种。以从丹参种质资源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获得的丹参新品系ZT-16-15、DZ-16-03、DZ-16-105、DZ-16-05,作为品比试验品系,以当地大田生产的常规品种为对照,于2019年、2020年在山东丹参主产区... 通过丹参田间多点品比试验研究,优选丹参新品种。以从丹参种质资源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获得的丹参新品系ZT-16-15、DZ-16-03、DZ-16-105、DZ-16-05,作为品比试验品系,以当地大田生产的常规品种为对照,于2019年、2020年在山东丹参主产区选择临沂市平邑县温水镇太平庄村和宋河村、临沂市平邑县郑城镇南杨庄村、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亓家店子村、济宁市邹城市马楼村等5个地点开展多点品比试验,从品系性状特征、产量、品质等方面对新品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Z-16-105在2年的多点品比试验中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出苗早,齐苗快,叶片小,产量高,干重可达500kg·667m-2,且药材商品性好;DZ-16-03、DZ-16-05叶片大,丹酚酸B含量高达10%,虽然每667m 2产量相对较低,但通过组培复壮等措施,干重也可达到300kg·667m-2左右。DZ-16-105、DZ-16-03、DZ-16-05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产量高、品质优,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新品系 品比试验
下载PDF
基于土壤碳循环的丹参连作障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宁 陈为序 +1 位作者 李琦 李西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9期1595-1600,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丹参连作土壤呼吸速率,揭示丹参连作土壤碳循环变化规律,为解决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丹参不同连作年限地块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别考察丹参连作与土壤呼吸及土壤温度、湿度的... 目的:通过测定丹参连作土壤呼吸速率,揭示丹参连作土壤碳循环变化规律,为解决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丹参不同连作年限地块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别考察丹参连作与土壤呼吸及土壤温度、湿度的相关性。结果:丹参土壤呼吸速率随种植时间增加而降低,不同连作年限地块的土壤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地块间土壤湿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丹参连作使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减弱,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连作障碍 土壤呼吸 碳通量 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20
9
作者 屠燕 孙连娜 +4 位作者 董志颖 谈景福 陈为序 黄孟秋 邱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不同环境对丹参化学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样品的质谱数据;原始数据经过MS-DIAL软件处理后,通过SIMCA-P 1...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不同环境对丹参化学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样品的质谱数据;原始数据经过MS-DIAL软件处理后,通过SIMCA-P 14.1软件,依次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合SPSS 22.0软件单向方差分析,筛选并鉴定不同产地丹参差异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丹参样品的化学组成差异明显;初步筛选出144个离子,共鉴定出22个差异化学成分,含有酚酸类成分12个,丹参酮类成分10个,且22个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该研究为丹参优势资源筛选以及丹参药材品质形成的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不同产地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低温和赤霉素对泰山黄精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文帅 陈为序 +6 位作者 祝丽香 秦宁 刘盈盈 曲洪瑶 郑敏 孙湄婷 葛春妹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64-67,共4页
泰山黄精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出苗缓慢,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育苗时间是泰山黄精栽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将泰山黄精果实与湿沙混合层积处理,处理温度设室外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和-20℃低温冷藏,然后用赤霉素浸泡,... 泰山黄精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出苗缓慢,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育苗时间是泰山黄精栽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将泰山黄精果实与湿沙混合层积处理,处理温度设室外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和-20℃低温冷藏,然后用赤霉素浸泡,研究打破泰山黄精种子休眠的方法。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湿沙层积泰山黄精种子萌发率为35.61%~42.39%,-20℃低温冷藏后萌发率极低。湿沙层积处理后用赤霉素浸泡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4℃低温冷藏后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萌发率最高。形态学研究发现,泰山黄精种子萌发首先形成小球茎,小球茎分化出不定根和芽后休眠30~40 d,最后形成幼苗。由此推测泰山黄精种子存在二次休眠现象,即种子休眠和小球茎休眠。湿沙层积-4℃低温冷藏后的泰山黄精种子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24 h能够打破其种子休眠,显著缩短小球茎休眠时间,是提高泰山黄精种子育苗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黄精 低温贮藏 赤霉素 休眠 发芽率
下载PDF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11
作者 屠燕 董志颖 +3 位作者 黄孟秋 谈景福 陈为序 孙连娜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白果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相关方法对29批白果仁饮片及12批炒白果仁饮片进行性状鉴别,并测定水分含量。结果不同批次的白果仁饮片及炒白果仁饮片性状较一致;白果仁饮片水分含量为8.8... 目的建立并完善白果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相关方法对29批白果仁饮片及12批炒白果仁饮片进行性状鉴别,并测定水分含量。结果不同批次的白果仁饮片及炒白果仁饮片性状较一致;白果仁饮片水分含量为8.8%~12.2%,平均为10.5%;炒白果仁饮片水分含量为5.4%~12.3%,平均为8.9%。鉴于白果饮片存储较久,易虫蛀发霉,规定白果饮片水分含量不超过10.0%。结论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相比,增加了白果仁及炒白果仁饮片的性状鉴别,完善了白果饮片的质量标准;白果仁及炒白果仁饮片水分含量需严格控制,不超过10.0%,以防止饮片发霉及虫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性状 水分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提高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谈景福 陈为序 +2 位作者 李琦 戴道新 朱光明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4期52-55,共4页
丹参酮类成分作为中药材丹参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比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复合肥对丹参产量及含量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对丹参产量影响不是很大,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组较复合肥试验组仅提高5.0%,对... 丹参酮类成分作为中药材丹参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比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复合肥对丹参产量及含量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对丹参产量影响不是很大,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组较复合肥试验组仅提高5.0%,对丹酚酸B含量提高也不是很明显,仅提高3.2%,而对丹参酮类成分的提高达88.0%,尤其是奥绿宝生物有机肥及木美土里生物有机肥对丹参酮类成分的提高增效显著,可促进丹参酮含量达到1.0%左右,高于药典标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生物有机肥 丹参酮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丹参种苗规范化繁育体系
13
作者 侯梦梦 于大德 +3 位作者 陈家雷 陈为序 刘莉 李西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44-2748,共5页
目的良种繁育能力的提升可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揭示影响丹参根段发芽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因子,并对根段扩繁后种苗发育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根段扩繁最优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种质(A)(品系1、品系2、品系3)、根段直径(B)(<6mm、6~9mm、&g... 目的良种繁育能力的提升可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揭示影响丹参根段发芽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因子,并对根段扩繁后种苗发育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根段扩繁最优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种质(A)(品系1、品系2、品系3)、根段直径(B)(<6mm、6~9mm、>9mm)、生根粉浓度(C)(0mg/g、10mg/g、20mg/g)、挖-切时间(D)(12月份挖-1月份剪切移栽、1月份挖-1月份剪切移栽、2月份挖-2月份剪切移栽)、种植深度(E)(3cm、6cm、9cm)、基质类型(F)(砂土、新营养土、旧营养土)和催芽场所(G)(泡沫箱、温室大棚、大田)共7个因素进行L18(3^(6)×6^(1))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影响丹参根段繁育的主要因素,并以地上茎长、幼芽重、生根数目和长茎数目4个指标评价幼苗的生长势。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Duncan法),发现丹参根段发芽率与种质类型、根段直径、种植深度、基质类型和催芽场所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丹参幼苗的地上茎长、幼芽重、生根数目和长茎数目4个评价指标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R>0)。丹参种质差异和根段直径为影响根段发芽率的主要内部因素,催芽场所和生长环境的稳定性是保障丹参发芽和后续生长最重要的外在要素。为获得根段最高发芽率和最优生长势,除选育优良种质外,生产中可选择根段直径>9 mm、生根粉浓度10 mg/g、12月份采挖-1月份剪切、种植深度9 cm、以营养土为基质的扩繁方案。结论该研究首次开展了丹参扩繁效率及种苗生长的多因素评价,建立的丹参根段繁育优选方案可有效提高丹参根段发芽率并获得优良单株,适用于丹参工厂化和规模化种苗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根段繁育 发芽率 正交试验 种苗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