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未玲玲 夏群英 +2 位作者 陈干 李夏燕 邱万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骨科护理基础上,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能缓解患儿的疼痛,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使效果更加理想,可在今后工作中,普遍推广应用,更多患儿能够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线上视频宣教 手术 同伴互助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微创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2
作者 杜香平 余丽蓉 +3 位作者 陈干 熊志刚 陈鑫 吴欣乐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552-554,557,共4页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微创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4例,Neer-HorwitzⅢ型9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9.5岁(7~14岁)。术中...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微创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4例,Neer-HorwitzⅢ型9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9.5岁(7~14岁)。术中应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将骨折固定,必要时经皮克氏针翘拨辅助复位,超声动态检测骨折复位质量。结果超声引导闭合复位成功13例,1例术中转为有限切开复位,闭合成功率92.86%。本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骨折均获一期愈合,愈合时间:4~10 w(平均7.1 w)。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83~100(平均94.71)。弹性髓内钉钉尾软组织刺激征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可能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闭合复位 超声 髓内钉
下载PDF
中医正骨联合B超引导微创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3
作者 陈干 黄慧 +4 位作者 未玲玲 吴欣乐 杜香平 曾晓辉 陈佳丽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549-551,5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B超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资料,全部患儿均接受中医正骨手法联合B超引导下...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B超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资料,全部患儿均接受中医正骨手法联合B超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患儿术后1个月、3个月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记录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断端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手术耗时为(43.51±3.65)min,术中透视次数为(2.14±0.35)次,术中无切开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5.47±1.89)周;术后3个月时Flynn标准评估肘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6.00%;患儿术后均无尺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B超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透视次数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林下山参外形性状和生长年限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张龚敏 张红梅 +4 位作者 黄清 陈干 董志颖 郑昌武 徐宏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4-688,共5页
目的 研究1~21年逐年生林下山参的生长趋势特点,探讨自然生长环境下多年生林下山参的“芦”“艼”“体”“纹”“须”的外形性状特征和生长年限的相关性。方法 参考传统的“五形”定义特点,观察、测量、分析1~21年参龄的林下山参外形和... 目的 研究1~21年逐年生林下山参的生长趋势特点,探讨自然生长环境下多年生林下山参的“芦”“艼”“体”“纹”“须”的外形性状特征和生长年限的相关性。方法 参考传统的“五形”定义特点,观察、测量、分析1~21年参龄的林下山参外形和质量数据,确认各参数和年限的相关性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筛选与年限相关的变量。结果 在林下山参的芦长、芦径、主根长、主根径、总长和质量变量中,芦长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第1~6年,和年限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变量和年限相关性关系为芦长>总长>芦径。通过降维分析发现芦长、总长在第1个主成分因子上分数较高,质量和芦径在第2、3个主成分因子上分数较高。结论 传统“辨状论质”评估人参质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除“数芦碗判定年限”外,林下山参年限及等级评估还可以综合参考芦长、总长和芦径等量化参数进行辅助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山参 外形性状 生长年限 五形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近期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干 吴欣乐 +2 位作者 杜香平 熊志刚 陈鑫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25-927,943,共4页
目的探究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大龄DDH患儿6例,均行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术后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儿治疗效果、不同时点患儿恢复情况[髋... 目的探究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大龄DDH患儿6例,均行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术后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儿治疗效果、不同时点患儿恢复情况[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A)及髋臼股骨头指数(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及骨不连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优3例,良2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3%(5/6)。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AI小于术前,CEA及AHI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患儿AI、CEA、AH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AVN及骨不连。结论运用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大龄DDH患儿具有优良率较高、能有效改善髋臼覆盖情况、AVN发生率较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大龄儿童 骨盆三联截骨术 髋臼指数
下载PDF
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辅助微创技术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干 未玲玲 +2 位作者 杜香平 吴欣乐 吴敏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687-689,7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在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施行经肱骨小... 目的分析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在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施行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0.21±4.67)min]、住院时间[(4.32±0.59)d]短于对照组[(56.97±5.23)min、(7.19±1.04)d],切开复位率[0.00%]低于对照组[40.00%(6/15)],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53.33%(8/15)],并发症发生率[6.67%(1/15)]低于对照组[46.6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能够有效地维持骨折端的轴向稳定,确保闭合复位内固定可更优良地施行,继而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开复位比例,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其进行大力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 经肱骨远端髓内置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改进ACO-SVM的斜拉桥可靠度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陈干 陈明芳 陈常松 《公路工程》 2023年第3期26-33,96,共9页
为解决结构可靠度计算精度低与功能函数难以显式表达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基本蚁群算法(AC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原理,然后对ACO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与减小搜索时间,基于改进ACO-SVM构建了桥梁结构可靠度分析模型。以... 为解决结构可靠度计算精度低与功能函数难以显式表达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基本蚁群算法(AC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原理,然后对ACO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与减小搜索时间,基于改进ACO-SVM构建了桥梁结构可靠度分析模型。以海黄大桥为工程实例,建立了该桥主梁跨中挠度与斜拉索应力的极限状态方程,利用改进ACO-SVM计算得到了其可靠度指标,并对随机变量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靠近跨中与边跨的斜拉索应力可靠度指标较小,靠近主塔的斜拉索应力可靠度指标较大;随机变量对主梁跨中挠度可靠度影响最大的是斜拉索弹性模量,其次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汽车荷载、斜拉索单锁面积、主塔弹性模量,汽车荷载与跨中挠度可靠度指标之间近似呈现线性正相关,其余随机变量则近似呈现线性负相关;随机变量对斜拉索应力可靠度影响最大的是斜拉索容重,其他依次为主塔弹性模量、钢主梁面积、斜拉索面积、钢主梁弹性模型、二期荷载与汽车荷载,斜拉索容重、斜拉索面积与斜拉索应力可靠度之间近似呈现线性正相关,其余则近似呈现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可靠度 参数敏感性 改进蚁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广东红层特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建议
8
作者 李小虎 陈干 +1 位作者 张赟 黄金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分析研究了红层的形成、分布和特征,并结合自身完成的具体工程实例和业内代表性研究成果,对涉及红层的边坡崩塌、失稳及桩基础、浅基础设计、施工中遇到的工程问题进行了阐述、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红层分布 软硬互层 软化崩解 非均质混合岩体 工程问题
下载PDF
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於晓芳 王川 +2 位作者 陈干 陈俊 杨位波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流失情况、特点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方法:通过对2018年-2022年该传染病专科医院离职员工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采集人才流失数据,并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 目的:分析某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流失情况、特点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方法:通过对2018年-2022年该传染病专科医院离职员工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采集人才流失数据,并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院职工离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该医院离职人员总体趋势呈递增状态。离职人员中编外人员、青年人员、院龄较短以及护理岗位人员占比相对较高。离职原因主要包括发展机会、薪酬待遇、工作压力和家庭原因等。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应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拓展职工职业发展空间;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加强医院人文关怀,缓解职工压力;打造医院特色文化,增强医院凝聚力,建设科学的人才梯队,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专科医院 人才流失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巢湖芦苇湿地去除硝酸盐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咏 毕井辉 +2 位作者 陈干 周勤丽 胡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1-425,共5页
以巢湖野生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芦苇湿地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在芦苇生长旺盛阶段(3—5月),在芦苇湿地钻孔,聚水,取样分析了水中三氮含量及水孔不同深度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芦苇区浅层地下水中... 以巢湖野生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芦苇湿地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在芦苇生长旺盛阶段(3—5月),在芦苇湿地钻孔,聚水,取样分析了水中三氮含量及水孔不同深度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芦苇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仅为0.2~0.8mg/L,远低于湿地周围井水中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大于20mg/L),芦苇湿地能够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反硝化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根际效应;野生芦苇湿地较强的生物脱氮作用与反硝化细菌分布有关,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与反硝化细菌分布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野生芦苇 去除硝酸盐污染 根际效应
下载PDF
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特征研究——以浙江省平湖县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管驰明 陈干 贾玉连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与发展聚落不属于无标度区 ;在县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不属于无标度 ,大多数发展聚落属于无标度区。定性分析了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形成演化过程 ,表明聚落分形为多重分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群结构 频率曲线 概率累积曲线 形成机制 残遗聚落 发展聚落
下载PDF
城市模型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干 闾国年 王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62,共8页
本文回顾了城市模型由城市形态与结构模型、静态城市模型、动态城市模型的发展历程 ,讨论了各种城市模型存在的基本问题 ,指出了构建生物激发的模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城市模型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结构模型 静态城市模型 动态城市模型
下载PDF
基于谐振子遗传算法的高效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鸣 吴剑锋 +3 位作者 施小清 刘杰 陈干 吴吉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5-1492,共8页
在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谐振子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高效的谐振子遗传算法。通过一个理想的水资源管理模型的算例和一个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资源优化的实际算例,从寻优结果和寻优效率两个方面对谐振子遗传算... 在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谐振子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高效的谐振子遗传算法。通过一个理想的水资源管理模型的算例和一个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资源优化的实际算例,从寻优结果和寻优效率两个方面对谐振子遗传算法、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谐振子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两个地下水管理模型中,与传统的遗传算法和模拟谐振子算法相比,新型的谐振子遗传算法搜索效率达到模拟谐振子算法搜索效率的2倍以上,得到的最优解比遗传算法所得到的最优解分别增加供水量1.1×103 m3/d和0.47×108 m3/a,说明谐振子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更好的寻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子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 模拟谐振子算法 地下水管理模型 全局搜索能力 寻优效率 华北平原
下载PDF
细胞自动机及在南京城市演化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红 闾国年 陈干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细胞自动机 (CellularAutomata)是一种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动力学模型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复杂的系统可以由一些很简单的局部规则来产生 ,特别适合城市等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细胞自动机的有机... 细胞自动机 (CellularAutomata)是一种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动力学模型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复杂的系统可以由一些很简单的局部规则来产生 ,特别适合城市等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细胞自动机的有机集成而构筑的CA -Urban模型模拟南京市的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化过程。对南京三个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南京能否跨江发展等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预测和评估。通过设置不同的转换规则、参数 ,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城市系统的宏观演化的可能模式 ,为城市规划等提供了辅助决策。最后提出了模型的缺点及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动机 城市演化模型 开发区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与发震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道阳 谢虹 +10 位作者 苏瑞欢 李智敏 文亚猛 司国军 薛善余 陈干 刘炳旭 梁淑敏 彭慧 段磊 魏拾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9-244,共16页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N37.77°,E101.26°)发生了M_(S)6.9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震后现场考察确认,本次地震震中位于祁连—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与托勒山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部位,上述断裂均为全新...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N37.77°,E101.26°)发生了M_(S)6.9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震后现场考察确认,本次地震震中位于祁连—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与托勒山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部位,上述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地震形成了两条地表破裂带,总长度约31 km.其中,北侧主破裂带主要沿冷龙岭断裂西段分布,东起硫磺沟脑,向西穿过道沟,至下大圈沟止,长度约22 km,野外测量并经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校核后,最大水平位错量约2.6±0.3 m,并向两端逐渐衰减,宏观震中位于硫磺沟大拐弯至道沟以东一带.南西侧的次级破裂带分布在托勒山断裂东段上,东自大圈窝,断续向西过羊肠子沟,至大西沟止,长度约9 km,最大水平位错量约1.0±0.1 m,二者之间呈左阶斜列,最小阶距约1.0 km.本次地震地表破裂习性以左旋走滑为主略具逆冲分量,各次级破裂呈左旋左阶拉张或左旋右阶挤压的雁列式组合,形成了典型的走滑断错地貌,如左旋断错纹沟、河床、牧区铁丝网围栏、道路路基、车辙、便道和动物脚印等,同时还形成了典型的挤压脊或鼓包、张性裂隙和断层陡坎等,其走滑破裂样式典型而丰富.综合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展布和余震活动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表明,其发震构造应以冷龙岭断裂西段为主,托勒山断裂东段参与,在其构造转换部位形成不连续的Y字型分叉的地震地表破裂图像.这次地震是继1986年门源M_(S)6.4和2016年门源M_(S)6.4地震沿冷龙岭北侧次级断裂活动之后,发生在冷龙岭主干活动断裂带上的一次强烈地震,未来应重点关注祁连—海原断裂带尤其是西段的大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冷龙岭断裂 托勒山断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 左旋走滑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反应时间和碳磷比对单级好氧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赵旭 韩微 +2 位作者 彭志远 雷志超 陈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研究单级好氧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通过设定不同的反应时间和进水碳磷比(质量比),考察了单级好氧过程中PO_4^(3-)-P浓度、聚-β-羟基丁酸盐(PHB)以及DO、ORP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DO浓度低于0.6 mg/L... 为了研究单级好氧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通过设定不同的反应时间和进水碳磷比(质量比),考察了单级好氧过程中PO_4^(3-)-P浓度、聚-β-羟基丁酸盐(PHB)以及DO、ORP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DO浓度低于0.6 mg/L的单级好氧系统中,存在着稳定的生物除磷现象.进水末期污泥中的PHB含量与放磷量近似成正比,且适当地缩短反应时间有助于强化除磷效果.碳磷比与除磷的关系比较复杂,当PO_4^(3-)-P浓度恒定时,增加碳磷比可显著强化放磷和吸磷过程;当碳源浓度恒定时,增加碳磷比对强化除磷的作用有限.ORP的变化趋势能够清楚地指示除磷的过程,当ORP小于-150 mV时,系统会发生显著的磷释放.在低溶解氧环境下,传质受限产生的厌氧微环境是发生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单级好氧 碳磷比 低溶解氧 ORP
下载PDF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塔钢锚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克强 王寿星 +2 位作者 王珂 张钊 陈干 《现代交通技术》 2014年第4期49-51,67,共4页
文章结合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介绍了主塔钢锚梁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目标,施工程序步骤以及施工精度控制措施,可供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参考。
关键词 斜拉桥 钢锚梁施工 调位支架 劲性骨架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有机负荷冲击对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赵旭 彭志远 +2 位作者 田林青 张亚方 陈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11-414,431,共5页
为了研究有机负荷冲击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开展平行试验.通过调节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考察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活性污泥系统除碳、脱氮、除磷、以及污泥性能等方面变化.结果表明,有机... 为了研究有机负荷冲击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开展平行试验.通过调节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考察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活性污泥系统除碳、脱氮、除磷、以及污泥性能等方面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负荷骤降(从0.15~0.07 kg BOD_5/(kg MLSS·d))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稍有影响.当有机负荷骤增时(从0.15到0.30~0.45 kg BOD_5/(kg MLSS·d)),缺氧段吸附作用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缓解进水冲击,但是长期时除碳、脱氮、除磷、污泥沉降性能均会显著恶化,且冲击程度越大恶化发生越早.与低负荷相比,高冲击负荷下活性污泥疏松多孔、粒径更大.且丝状菌增殖、污泥黏性增加、密度降低等因素导致污泥解体、沉降性变差、沉后出水浑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 SBR 脱氮除磷 污泥沉降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抑肽酶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干 万于华 +2 位作者 饶华庚 王勤 余翠莲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CPB)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观察2004年1~4月CPB手术病例,术前检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和凝血酶元活动度(PT%)。筛选术前无明显肝肾功能障碍、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无...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CPB)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观察2004年1~4月CPB手术病例,术前检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和凝血酶元活动度(PT%)。筛选术前无明显肝肾功能障碍、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61个病例,其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3~76岁,体重11~80kg;双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10例,法乐四联症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其它10例。按术中抑肽酶不同用量,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不加抑肽酶(n=10);B组抑肽酶≤150万u(n=24);C组抑肽酶≥200万u(n=27)。监测CPB中ACT变化,记录CPB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结果全组无过敏反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CPB时间,术前ACT1、术中ACT2,肝素总量、鱼精蛋白总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B、C组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结论CPB中大剂量抑肽酶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减少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CPB 血液保护 不同剂量 输血量 术前 术后 结论 总量 目的
下载PDF
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文雄 刘季春 +4 位作者 吴起才 喻本桐 万力 陈干 余翠莲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温血逆行灌注技术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0例行瓣膜置换手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温血逆行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冷晶体氧合血顺行灌注,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温血逆行灌注技术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0例行瓣膜置换手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温血逆行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冷晶体氧合血顺行灌注,研究组在温晶体氧合血的基础上给于逆行灌注。观察两组术中心脏复苏情况,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10min、术后2h、术后4h和24h,采集动脉血标本,检查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转流前及主动脉阻断开放后10min,两组心肌酶学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而术后2h、4h和24h研究组c Tn T、CK和CK-M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分别与转流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血灌注 逆行灌注 瓣膜替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