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成年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调查
1
作者 王东 王青 +5 位作者 徐佳薇 罗书全 陈京蓉 柏宁培 左航 周颖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6-9,17,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推广HPV疫苗接种、消除宫颈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18岁及以上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设计编制问卷,利...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推广HPV疫苗接种、消除宫颈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18岁及以上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设计编制问卷,利用“育苗通”微信服务号向调查对象推送问卷,调查对象自愿填写相关内容,同时强化质量控制,确保问卷应答质量。利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影响调查对象HPV疫苗认知和接种意愿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此次共调查4885名成年女性,其中96.46%听说过宫颈癌,94.60%听说过HPV,96.62%听说过HPV疫苗。99.43%的调查对象愿意接种HPV疫苗,93.33%的调查对象愿意让女儿接种HPV疫苗。如果9-14岁的女孩能免费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89.27%的调查对象会让女儿接种,选择不会让女儿接种的人群中,有86.64%觉得2价疫苗覆盖面不够,想让女儿接种覆盖面更广的4价或9价疫苗。结论重庆市成年女性对HPV疫苗的认知较过去的研究有明显提升,接种意愿很强烈;但仅有34.45%的调查对象认为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是9-14岁,未来需要针对这点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做好推广HPV疫苗普遍接种工作,需要兼顾个人选择权,因此制定普惠、公平、灵活的接种政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接种意愿
下载PDF
重庆市奉节县某寄宿制中学铁强化酱油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京蓉 熊鹰 +1 位作者 张克燕 周安政 《应用预防医学》 2018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分析铁强化酱油对重庆市奉节县某寄宿制学校学生缺铁性贫血、学习成绩和智力认知的改善效果,为推动铁强化酱油在寄宿制学校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奉节县随机选择1所寄宿制学校,采用铁强化酱油进行膳食干预1年,从该学校随机抽取... 目的分析铁强化酱油对重庆市奉节县某寄宿制学校学生缺铁性贫血、学习成绩和智力认知的改善效果,为推动铁强化酱油在寄宿制学校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奉节县随机选择1所寄宿制学校,采用铁强化酱油进行膳食干预1年,从该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监测对象,比较干预前后监测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贫血患病率、学习成绩、智力与认知测试得分。结果铁强化酱油干预1年后,所抽取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均值为136.36g/L,较干预前132.40g/L有所升高,男生血红蛋白均值从干预前的131.47g/L上升至138.08g/L,贫血患病率从19.23%下降至3.85%。数学、外语和体育成绩均值分别从41.1分、52.17分和77.18分上升至50.13分、56.11分和79.43分。智力与认知上机测验、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和折纸测验得分均值分别从40.15分、86.05分和54.10分上升到45.33分、94.52分和62.20分。结论铁强化酱油对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缺铁性贫血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和智力认知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强化酱油 寄宿制学生 干预
下载PDF
2021年重庆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源 王红 +1 位作者 王文斟 陈京蓉 《应用预防医学》 202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分布特点,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21年重庆市哨点医院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病例标本开展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检测,对检测...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分布特点,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21年重庆市哨点医院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病例标本开展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检测,对检测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3463份病例标本中检出致病菌428株,病原体总检出率为12.34%(428/3463),检出最多的是沙门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沙门菌5.63%、诺如病毒5.11%、致泻大肠埃希菌1.47%、副溶血性弧菌0.09%、志贺菌0.06%。第二、三、四季度的病原体检出率均较高(13.84%、12.52%、14.31%),其中沙门菌呈现明显的夏秋季高峰,诺如病毒则主要在冬季流行。不同年龄组病原体检出率以0~3岁组最高,为19.71%(149/756)。可疑食品中主要是粮食类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分别占18.89%(654/3463)、18.77%(650/3463);食品来源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单位食堂33.80%(24/71),其次是学校食堂18.60%(32/172)。结论在监测的病原体中,诺如病毒和沙门菌是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可疑食品种类需关注粮食类及其制品。建议在夏秋季和冬季开展针对性的食品风险监测,重点关注0~3岁婴幼儿期人群,加强单位食堂、学校食堂监管,为开展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学 疾病控制
下载PDF
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快速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源 王红 +1 位作者 王文斟 陈京蓉 《食品工程》 2020年第3期35-38,57,共5页
应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探索重庆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方法利用重庆市生乳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应用sQMRA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得到重庆市因食用乳及乳制品导致金黄色葡... 应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探索重庆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方法利用重庆市生乳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应用sQMRA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得到重庆市因食用乳及乳制品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数为12619人,其中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人数为4164人,食源性疾病发生概率为1.34×10-4,预估每人每天因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乳及乳制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为3.63×10-7。重庆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程度较高,应为重庆市食品安全风险优先监管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高IgE综合征患儿4例护理
5
作者 陈京蓉 陈淑青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又称Job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常持续终生;以皮肤、肺等多器官复发性感染,嗜中性白细胞趋化障碍,血清IgE升高为特征。其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下述因素有关:... 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又称Job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常持续终生;以皮肤、肺等多器官复发性感染,嗜中性白细胞趋化障碍,血清IgE升高为特征。其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下述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IGE综合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护理 患儿 Job综合征 复发性感染 白细胞趋化 血清IGE
下载PDF
影响水泥试验室检测水泥物理性能的因素
6
作者 陈京蓉 肖志云 《江西公路科技》 2014年第4期17-19,27,共4页
本文从水泥试验宣仪器设备安置、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着手一一例举.提出水泥检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对试验室从事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关键词 材料试验 水泥 物理性检测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水泥试验室的组建及水泥物理性能的检测
7
作者 吴幸华 陈京蓉 《江西公路科技》 200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从水泥试验室仪器设备安置、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着手一一例举,提出水泥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对各试验室从事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水泥试验室组建 水泥物理性检测 影响因素 注意的事项
下载PDF
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概率风险评估
8
作者 陈佳辉 陈京蓉 +8 位作者 冯萍 龙诚 吴艾琳 邹钦培 罗书全 赵舰 张华东 练雪梅 霍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617,共7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水平,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6—2020年重庆市11类共2347份食品样本的铅含量监测数据和2018年重庆市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膳食调查数据(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洛概...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水平,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6—2020年重庆市11类共2347份食品样本的铅含量监测数据和2018年重庆市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膳食调查数据(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洛概率分布方法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水平,并利用暴露限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结果11类2347份食品中铅的平均含量为0.0328~0.0363 mg/kg,检出率为58.5%。重庆市3~6岁、7~17岁、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膳食铅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935~1.070、0.600~0.684、0.367~0.416和0.369~0.419μg/(kg·BW·d),各年龄组高暴露水平(P95)膳食铅暴露量分别为1.642~1.852、1.147~1.299、0.651~0.729和0.659~0.740μg/(kg·BW·d)。3~6岁和7~17岁人群铅的MOE值均小于1。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铅的MOE值均大于1。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和肉及肉制品是居民膳食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占膳食铅总暴露量的85%以上。结论重庆市居民膳食铅暴露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暴露 概率风险评估 暴露限值
原文传递
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9
作者 陈佳辉 陈京蓉 +6 位作者 冯萍 程莉 覃梅 罗书全 张华东 霍娇 练雪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9-1505,共7页
目的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8—2021年重庆市9类共2780份食品中铬含量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18年重庆市膳食调查数据(3 d 24 h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 目的评估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8—2021年重庆市9类共2780份食品中铬含量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18年重庆市膳食调查数据(3 d 24 h膳食回顾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估计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水平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重庆市各类食物中铬平均含量范围为0.0139~0.1263 mg/kg,总体检出率为40.6%。铬平均含量以水产品及其制品最高,其次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叶菜类蔬菜和大米。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范围为0.683~2.117μg/kg·BW,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膳食暴露水平(P95)范围为1.165~3.597μg/kg·BW。各年龄组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1~6岁人群的铬每日平均暴露量最高,60岁以上人群最低;男性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女性;城市地区人群的铬平均暴露量高于农村地区。谷物及其制品对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贡献率最高,达39.31%~49.13%,其次为蔬菜、肉及肉制品。各年龄、性别、地区组人群膳食中铬每日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占每日耐受摄入量(TDI)的比例均低于1。结论重庆市居民膳食中铬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谷物及其制品、蔬菜、肉及肉制品是膳食中铬摄入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蒙特卡罗模型
原文传递
重庆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10
作者 严佩佩 龙江 +2 位作者 熊鹰 陈京蓉 刘慧慧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为加强学校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编制统一调查表,对全市40家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的210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疾控中心人员... 目的了解重庆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为加强学校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编制统一调查表,对全市40家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的210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疾控中心人员特征、经费来源、组织协调等情况。结果全市各级疾控中心设置独立学校卫生所/科的比例为7.50%,共有学校卫生工作人员210人,仅占疾控中心在岗职工数的6.60%。57.69%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为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年限以1~5年为主;过去一年学校卫生专项经费仅占总业务经费的2.67%;仅有17.50%的疾控中心使用信息化平台,但功能非常单一。结论重庆市各级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科设置不全;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关学校卫生知识培训;科研能力和信息化能力急需提升。建议建立有效的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加大对学校卫生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卫生 疾控中心 服务能力 调查 重庆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京蓉 李群英 +2 位作者 张洁 田渝 龙诚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6~17岁中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分析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和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通过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抽取1 508... 目的了解重庆市6~17岁中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分析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和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通过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抽取1 50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维生素A浓度均值为(1.45±0.42)μmol/L,维生素A缺乏率和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0.46%,13.4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及肥胖(OR=0.5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35)、大城市、白蛋白四分位数为Q3和Q4的学生与维生素A缺乏呈负相关,每天不吃肉(OR=2.05)、C反应蛋白四分位数为Q3(OR=2.12)和Q4(OR=4.54)的学生与维生素A缺乏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重庆市6~8岁中小学生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较高。建议通过加强营养教育、保障合理膳食、必要时使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强化剂等手段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 营养状况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重庆部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生贫血状况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京蓉 熊鹰 +1 位作者 杨静 张克燕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3-755,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部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贫困农村地区2017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发生规律,为制定下一步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奉节县和武隆区2个区县各抽取3所小学和... 目的分析重庆市部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贫困农村地区2017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发生规律,为制定下一步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奉节县和武隆区2个区县各抽取3所小学和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抽取1~2个班,共监测学生2 214名,监测指标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全血血红蛋白含量、身高和体重。结果监测学生贫血率为21.64%,武隆区(31.64%)高于奉节县(12.41%);女生(23.63%)高于男生(19.75%);小学一~三年级(28.63%)最高,其次为初中一~三年级(20.45%),小学四~六年级最低(1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小学一~三年级和武隆区学生更容易发生贫血;超重人群较体重正常人群更不容易患贫血(P值均<0.05)。结论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贫血状况不乐观。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改善措施,重点关注低年级学生和女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回归分析 学生 贫困
原文传递
重庆市贫困农村中小学食物及营养素供应情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京蓉 熊鹰 +1 位作者 王红 张克燕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912,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12个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食物和营养素供应情况,为制定下一步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庆市12个地区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小学和初中,共调查223所学校158 107名学生,通过... 目的分析重庆市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12个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食物和营养素供应情况,为制定下一步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庆市12个地区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小学和初中,共调查223所学校158 107名学生,通过记账法对2016年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进行调查,计算食物和营养素的供应情况。结果粮谷类、蔬菜、鸡蛋、豆制品和牛奶供应情况较差,供应量偏低学校比例分别为51.12%,41.70%,88.79%,90.13%和99.10%,畜禽肉类和植物油的供应量偏高,偏高学校比例分别为71.75%和66.82%;能量、蛋白质、铁和锌的供应情况相对较好,供应量偏低学校比例分别为19.73%,17.94%,13.00%和13.00%;维生素A和钙的供应情况较差,供应量偏低学校比例分别为28.70%和30.94%;维生素C供应偏低情况严重,偏低学校比例为96.86%。小学和初中粮谷类、蔬菜、畜禽肉、鸡蛋以及能量、蛋白质和钙的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重庆市贫困农村学校学生膳食结构有待改善。要加强对学校食堂配餐人员的宣传和培训,保障学生合理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营养政策 贫困 农村人口 学生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血压偏高现况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京蓉 熊鹰 +2 位作者 张洁 田渝 龙诚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3-1236,1241,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血压偏高现况及其相关性,为有针对性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共1360名7~17岁中小学生,开展问...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血压偏高现况及其相关性,为有针对性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共1360名7~17岁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测量和血清维生素D检测。结果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为9.71%,不足率为62.57%;血压偏高率为25.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经济状况、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分类、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42倍,收缩压偏高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9倍(P值均<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血压偏高现象较突出,需引起关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者较容易出现血压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血压 患病率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2013—2019年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京蓉 熊鹰 +1 位作者 杨静 张克燕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2019年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贫困农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每地区每年抽取不低于10.00%的小学和初中,每年级抽取不少于40名... 目的分析和评价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2019年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贫困农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每地区每年抽取不低于10.00%的小学和初中,每年级抽取不少于40名学生,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对其营养不良状况进行评估,分析2013—2019年营养不良状况变化趋势。结果2013—2019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生长迟缓率下降趋势较消瘦率明显。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未消除,应进一步关注学生营养状况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村 中小学生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3017年超重肥胖状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京蓉 王东 +1 位作者 杨静 张克燕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2017年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超重、肥胖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贫困农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每地区每年抽取不低于10%... 目的分析和评价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2017年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超重、肥胖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贫困农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每地区每年抽取不低于10%的小学和初中,对6~14岁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2013—2017年的变化趋势。结果2013—2017年,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4.21,26.93,P值均<0.05),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超重2值分别为42.99,30.47,48.90,40.12,38.81;χ肥胖2值分别为20.06,13.07,13.90,16.77,11.59,P值均<0.01)。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显示,各年度超重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值均<0.01)。结论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上升趋势,应从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防治超重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贫困区 农村人口 学生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19—2020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饮食史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源 王红 +1 位作者 王文斟 陈京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可疑饮食及其来源,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重庆市27家哨点医院2019—2020年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就诊病例的粪便或肛拭标本,检测其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 目的 了解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可疑饮食及其来源,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重庆市27家哨点医院2019—2020年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就诊病例的粪便或肛拭标本,检测其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及诺如病毒情况。结果 共监测4 294例腹泻病例,病原体总检出率为12.09%(519/4 294),其中诺如病毒5.33%、沙门菌4.66%、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96%、志贺菌0.12%、副溶血性弧菌0.02%。二、三季度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18.50%,13.00%),呈现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不同年龄组病原体检出率以0~1岁组最高,为19.19%(71/370)。4 294例病例中有4 289例提供了可疑饮食信息,其中肉与肉制品占19.26%(846/4 289)、粮食类及其制品占17.65%(757/4 289);食物加工方式中家庭自制占58.27%(2 502/4 289),餐饮服务业占30.64%(1 314/4 289);食物来源中家庭占55.42%(2 377/4 289)、餐饮店占12.17%(522/4 289)、零售店占10.91%(468/4 289)。结论 在监测的病原体中,诺如病毒和沙门菌是重庆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可疑饮食以家庭自制食品占比较大。建议在食源性疾病高发的夏秋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关注0~1岁婴儿期人群,开展家庭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教。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为开展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学 可疑食品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回归和分类树模型的重庆7~17岁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京蓉 罗书全 +2 位作者 熊鹰 赵怡楠 李继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为HUA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各选取3个城市和农村调查点,抽取部分7~17岁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因...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为HUA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各选取3个城市和农村调查点,抽取部分7~17岁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膳食模式,应用回归和分类树模型探索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抽取1 544名学生,HUA发生率为19.49%,男生高于女生,年龄较高的学生的HUA检出率也较高。因子分析共纳入4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为42.641%,对应肉类蔬果、零食、谷薯豆类坚果和主食4种膳食模式。按照每个因子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后分成4等分(Q1~Q4),单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肉类蔬果模式、主食模式Q4水平HUA患病风险分别是Q1水平的1.687倍、1.764倍,谷薯豆类坚果模式Q4水平的患病风险是Q1水平的0.588倍。调整监测地区类型、性别、年龄、腰围、体质指数、血脂、血糖、身体活动等因素后,谷薯豆类坚果模式Q4水平的患病风险是Q1水平的0.638倍。分类树模型显示,年龄、性别、BMI水平是该群体HUA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7~17岁儿童青少年HUA检出率较高,应特别关注男生、12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学生HUA的发生,鼓励谷薯豆类坚果膳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高尿酸血症 膳食模式
原文传递
重庆市贫困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鹰 陈京蓉 +2 位作者 王文斟 廖和平 周安政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现状,为营养改善与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贫困农村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县中的寄宿制学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中分别抽取...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现状,为营养改善与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重庆市12个贫困农村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县中的寄宿制学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中分别抽取30%的小学和初中共24 075名学生统一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贫困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5.43%,男生为17.98%,女生为12.61%,男生高于女生(χ~2=131.55,P<0.01)。低年龄组(6~9岁)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普遍低于高年龄组(10~15岁),其中11岁组的检出率最高,为19.46%(χ~2=74.10,P<0.01)。超重检出率为7.43%,男生(8.23%)高于女生(6.45%)(χ~2=27.54,P<0.01)。6岁组的超重率最高,为10.79%。结论重庆市贫困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但肥胖超重依然存在。在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要注意肥胖超重的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贫困 农村人口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14年学生餐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鹰 王红 +3 位作者 罗书全 向新志 陈京蓉 邹钦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3-1274,共2页
学生集体在校用餐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学生餐采取的形式。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较易发生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在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微生物性因素。为了解重庆市学生餐食品卫生状况,笔者于2014... 学生集体在校用餐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学生餐采取的形式。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较易发生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在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微生物性因素。为了解重庆市学生餐食品卫生状况,笔者于2014年在重庆市渝中区等9个区县开展学生餐中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食物中毒 食品污染 学生保健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