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王维姣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基于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大型研究——中国发病4.5 h内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登记研究(INTRECIS)数据库,回顾性分析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898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基于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大型研究——中国发病4.5 h内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登记研究(INTRECIS)数据库,回顾性分析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89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的用量分为不使用他汀组(132例)、常规剂量他汀组(591例)和强化剂量他汀组(175例)。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和90 d预后极好(改良Rankin评分≤1分)率。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卒中复发、出血事件和90 d全因死亡率。结果在调整基线特征(年龄、冠心病、糖尿病、房颤、收缩压、卒中发作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到静脉溶栓给药时间、既往抗血小板用药史、血糖、三甲医院治疗)的差异后,常规剂量他汀组和强化剂量他汀组入院到14 d的NIHSS评分改善、90 d预后极好率均优于不用他汀组(P<0.05);安全性结局指标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卒中复发和出血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90 d全因死亡率比较,不用他汀组(10.6%)明显高于常规剂量他汀组(2.0%)和强化剂量他汀组(2.9%)(P<0.01)。结论对于AIS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患者,强化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促进14 d NIHSS评分和近期预后改善,同时不增加卒中复发和出血事件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使用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急性缺血性卒中 尿激酶 静脉溶栓 预后
下载PDF
川芎嗪类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2
作者 牛靖元 陈会生 +1 位作者 于嘉祥 崔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61-1774,共14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川芎嗪类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AIS的治疗,且疗效明显,但目前还缺乏川芎嗪类注射液之间直接或间接比较。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类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AIS的...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川芎嗪类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AIS的治疗,且疗效明显,但目前还缺乏川芎嗪类注射液之间直接或间接比较。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类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AIS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川芎嗪类注射液治疗AIS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4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Cochrane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Stata 17、Addis及RStudi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川芎嗪类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并进行排序。结果共纳入71篇文献,总样本量7304例,干预措施包括:丹参川芎嗪注射液(DSCXQ)、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XPTT)、杏芎氯化钠注射液(XXLHN)、磷酸川芎嗪注射液(LSCXQ)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YSCXQ)分别联合常规西医治疗(CT)及单独CT。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川芎嗪类注射液联合CT的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单独CT(P<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SXPTT+CT(0.60)>YSCXQ+CT(0.20)>LSCXQ+CT(0.15)>DSCXQ+CT(0.03)>XXLHN+CT(0.02)>CT(0);在降低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SXPTT+CT(0.55)>XXLHN+CT(0.26)>YSCXQ+CT(0.12)>DSCXQ+CT(0.07)>CT(0);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XXLHN+CT(0.32)>LSCXQ+CT(0.22)>DSCXQ+CT(0.17)>SXPTT+CT(0.15)>YSCXQ+CT(0.14)>CT(0);在安全性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SXPTT+CT(0.79)>XXLHN+CT(0.13)>CT(0.04)>DSCXQ+CT(0.03)>YSCXQ+CT(0.01)。结论川芎嗪类注射液辅助治疗AIS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其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改善NIHSS评分方面最佳、不良反应最少;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最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川芎嗪类注射液 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会生 刘梦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7-432,共6页
侧支循环是近年来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体内的一种代偿循环,目前分为三级,受先天解剖、后天血流动力学、体液因素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侧支循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生后... 侧支循环是近年来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体内的一种代偿循环,目前分为三级,受先天解剖、后天血流动力学、体液因素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侧支循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生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并改善预后。对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和合理评估,对判定急性缺血性卒中事件的预后和转归、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侧支循环评估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为临床带来便捷。人为促进、干预侧支循环形成也成为卒中治疗的一项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卒中 预后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会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9-406,共8页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 受体 病理性疼痛 发生机制
下载PDF
老年痴呆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会生 何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6年第10期2-4,共3页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世界范围内 患病率 常见病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治疗争议与策略
6
作者 陈会生 周中和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经保守治疗的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MMCI)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去骨瓣减压治疗有助于减低病死发生率,但对于哪些患者适合外科去骨瓣减压治疗尚没有公认的指导性建议。本文从临床、影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阐述了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恶性... 经保守治疗的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MMCI)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去骨瓣减压治疗有助于减低病死发生率,但对于哪些患者适合外科去骨瓣减压治疗尚没有公认的指导性建议。本文从临床、影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阐述了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恶性水肿形成的预测因素;阐述了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MMCI的历史与现状;分析DC治疗MMCI存在的争议,如疗效的评价标准问题、患者的年龄选择问题、手术时机掌握问题等;总结现有对MMCI的DC手术策略及存在的缺陷。将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移位情况、脑组织侧枝循环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患者病情恶化的速度等因素纳入,建立一种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可能更有助于确定MMCI患者DC手术与否的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初步随机、开放研究 被引量:74
7
作者 刘梦婵 李凤鹏 +1 位作者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3-439,共7页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h内发病的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加曲班组(入组35例,最终完成试验31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组(简称双抗组,入组40例,最...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h内发病的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加曲班组(入组35例,最终完成试验31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组(简称双抗组,入组40例,最终完成试验36例)。治疗前评估OCSP分型,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1周时复评NIHSS,3个月时随访ADL并进行改良Rankin(mRS)评分,了解短期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3个月的疗效评价。治疗前完善颅脑影像学、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等生化指标,1周后复查前述指标,观察出血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出院前完善TOAST病因学分析。结果 (1)阿加曲班组及双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随访3个月ADL水平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6例及双抗组5例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发作次数较入院前明显减少,复查颅脑CT或MRI,阿加曲班组3例、双抗组2例进展为脑梗死,均为无症状性脑梗死。(2)阿加曲班组与双抗组治疗1周后复查颅脑影像学及相关化验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未见明显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P>0.05)。(3)两组患者OCSP分型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为主,TOAST病因学分析以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及小动脉闭塞(SAO型)为主,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前改善,未见明显出血事件。比较阿加曲班组及双抗组前、后循环梗死患者1周NIHSS评分,两组在前循环梗死中无明显差异,阿加曲班组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趋势。结论阿加曲班抗凝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干预急性缺血性卒中,均可有效改善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短期内卒中复发及进展,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阿加曲班对后循环梗死可能获得更好疗效。阿加曲班作为一种新型抗凝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风险小、安全性高,尤其对后循环梗死的患者,建议给予阿加曲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抗凝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足底皮下化学组织损伤诱致自发痛、痛敏和炎症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2
8
作者 彭小莉 高喜玲 +2 位作者 黄熙 陈会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24,共9页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有无抗伤害及抗炎作用。采用两种持续性痛动物实验模型——蜜蜂毒(bee venom,BV)模型和福尔马林(formalin,F)模型,评价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系统给药对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原发性热和...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有无抗伤害及抗炎作用。采用两种持续性痛动物实验模型——蜜蜂毒(bee venom,BV)模型和福尔马林(formalin,F)模型,评价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系统给药对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效果。成年清醒大鼠足底皮下注射BV(0.2%,50 μl)不仅可诱发注射侧长达1h以上的、持续的、单相性的自发痛反应(其表现为自发缩足反射行为)和之后出现的持续3-4 d的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现象,而且注射爪出现明显的红、肿等炎症反应。皮下注射F(2.5%,50μl)则产生观相性自发痛反应。与盐水组比较,致痛前系统给予0.32、1.6和9.0 ml/kg三个剂量的500%鸡矢藤注射液或250%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致的1h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致痛5 min后分别给予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发的自发痛反应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致痛前或致痛后静脉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诱致的原发性热/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纳洛酮(一种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不能翻转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产生的自发病反应的镇痛作用,提示其镇痛作用不是由内源性阿片受体介导。本研究结果证实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能预防和缓解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注射液 野木瓜注射液 蜜蜂毒试验 福尔马林试验 持续性自发痛 痛敏 抗伤害作用 抗炎作用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与内科保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初步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子非 郑雪丹 +1 位作者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53)与手术治疗组(n=16),对比两组患者死亡发生率,对存活者采... 目的探讨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53)与手术治疗组(n=16),对比两组患者死亡发生率,对存活者采用美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组死亡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39.6%,P<0.05);两组存活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8±1.86 vs 13.21±2.05,P<0.05);手术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结论手术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争取尽早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何凡 夏程 +5 位作者 张景华 李晓秋 李巍 周中和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7,28,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9月发病72 h内入院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轻度脑梗死35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双抗组)和阿司匹林组(单抗组),每组178例。双抗组给予氯吡...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9月发病72 h内入院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轻度脑梗死35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双抗组)和阿司匹林组(单抗组),每组178例。双抗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单抗组给予阿司匹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病情进展情况、入院时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抗组病情进展率低于单抗组(P<0.05)。NIHSS评分两组入院时和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均低于入院时(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北方汉族人群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雪丹 李晓秋 +3 位作者 张景华 夏程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9-525,共7页
目的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分层,观察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0例,按危险因素及病情分为三组,即阿托伐... 目的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分层,观察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0例,按危险因素及病情分为三组,即阿托伐他汀20mg(n=50)、40mg(n=50)、60mg(n=60)治疗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超敏C反应蛋白(h CRP)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不同剂量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降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油三酯(TG)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g组LDL-C达标率最高。与治疗前相比,不同剂量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降低(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g组和40mg组肌酸激酶(CK)水平降低(P<0.05),而40mg组和60mg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P<0.05);20mg组和40mg组h CRP水平有所降低,60mg组h CRP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HI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结论三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均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 CRP水平,其中60mg组LDL-C水平达标率最高,NIHSS降低幅度最大。但能否长期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卒中 有效性研究
下载PDF
白芷的抗持续性伤害作用的评价:蜜蜂毒模型和福尔马林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小莉 高喜玲 +2 位作者 黄熙 陈会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研究采用新的具有多样临床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试验和传统的福尔马林试验模型 ,比较研究了中药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对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在用生理盐水灌胃的条件下 ,向成年大鼠皮下注... 本研究采用新的具有多样临床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试验和传统的福尔马林试验模型 ,比较研究了中药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对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在用生理盐水灌胃的条件下 ,向成年大鼠皮下注射蜜蜂毒 (BV)可立即诱发注射侧持续自发缩足反射行为 (约 1h) ,而当致痛前分别按 10 ml/kg给予 0 .1g/m l、0 .4g/ml和 2 .0g/ml三个剂量的白芷水煎剂后 ,BV诱致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被显著抑制 (P<0 .0 5 )且呈剂量相关性 ;致痛前给予 0 .4g/ml的白芷水煎剂对福尔马林 (F)诱致的双相性自发缩足反射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两种模型上 ,白芷的抗伤害作用无差异。生理盐水灌胃时 ,在 BV注射 2~ 4h后注射部位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 (PWTL )与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 (PWMT)显著下降 ,提示有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现象。与盐水组相比 ,致痛前给予三个剂量的白芷水煎剂时 ,后 2个剂量可有效抑制原发性热痛敏 (P<0 .0 5 ) ,而只有在致痛前给予 2 .0 g/ml剂量白芷水煎剂时 ,原发性机械痛敏方可被显著抑制 (P<0 .0 5 )。但是 ,致痛后给予三个剂量白芷水煎剂后 ,对 BV诱致的原发性热痛敏和原发性机械痛敏均无显著影响。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抗伤害性作用 持续性自发痛 痛敏 大鼠 福尔马林试验 蜜蜂毒试验 中药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分析:附五例典型病例报道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程 曲方 +2 位作者 陈会生 李晓秋 张景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40-284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反复偏侧肢体麻木、力弱及言语不清,每次持续10 min至1 h完全缓解,脑电图正常。均由...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反复偏侧肢体麻木、力弱及言语不清,每次持续10 min至1 h完全缓解,脑电图正常。均由急诊颅脑CT及随后的磁共振成像(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确诊为cSAH。5例患者分别行颅脑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除外血管畸形、动脉瘤及Moyamoya病;均行血管炎及风湿免疫筛查,除外血管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SWI除发现cSAH外,还显示皮质及皮质下多个微出血,多处脑沟内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可能淀粉样脑血管病。1例MR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狭窄中断,另1例颅脑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结论临床遇到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时,应急查颅脑CT,对于疑诊cSAH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包括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SWI在内的颅脑MRI检查以证实诊断,并积极查找病因,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小剂量FK506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卫博 王为忠 +2 位作者 季刚 陈会生 罗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小肠移植I/R损伤模型 ,FK5 0 6预处理方式为大鼠浅麻醉后按 0 .3mg·kg-1 剂量通过尾静脉注射 ,自然环... 目的 :研究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小肠移植I/R损伤模型 ,FK5 0 6预处理方式为大鼠浅麻醉后按 0 .3mg·kg-1 剂量通过尾静脉注射 ,自然环境恢复 6h后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肠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移植肠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 .结果 :小肠移植I/R损伤造成小肠粘膜细胞凋亡增加 ,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可有效减少I/R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 ,荧光强度定量分析表明 ,同虚假手术组相比 ,I/R组各时相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0 .5 ,6 .0 ,2 4 .0h ,P<0 .0 1 ) ;FK5 0 6预处理组各时相点荧光强度与I/R组相比明显减少 (0 .5h ,P <0 .0 5 ;6 .0h ,P <0 .0 5 ;2 4 .0h ,P <0 .0 1 ) ;虚假手术组无HSP70表达 ,I/R组再灌注后 0 .5和 6 .0h未见HSP70表达 ,2 4 .0h可见有少量HSP70表达 ,FK5 0 6预处理组再灌注后 0 .5h即可见有少量HSP70表达 ,6 .0h时表达增多 ,再灌注后 2 4 .0h ,HSP70表达至高峰 .结论 :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可有效减少I/R引起的细胞凋亡 ,减轻大鼠移植肠的缺血再灌注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细胞凋亡 热休克蛋白 大鼠
下载PDF
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吲哚美辛对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家广 袁文 +2 位作者 陈会生 王新伟 华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建立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然后硬...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建立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然后硬膜外置管,采用早期预防性给药及晚期治疗性给药方法,观察吲哚美辛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可以完全抑制大鼠2周内双侧后足底机械性痛阈的降低;而当术后3周机械性痛阈降到最低时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COX在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硬膜外应用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可以有效地缓解早期疼痛的发生;当椎间盘突出到一定阶段,压迫因素成为致痛的主因,这时硬膜外再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物模型 吲哚美辛 环氧合酶
下载PDF
经腹腔联合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中和 杨璐 +4 位作者 李巍 李凤鹏 曲方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每组18只。阿加曲班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 目的探讨经腹腔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每组18只。阿加曲班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干预1次;依达拉奉组术后经腹腔注入依达拉奉,12 h 1次,连用3 d;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干预1次,术后12 h经腹腔注入依达拉奉,12 h 1次,连用3 d;脑出血组术后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2 h 1次,连用3 d。造模后及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处死后检测4组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免疫反应细胞数及脑组织水含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和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处死前NDS、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阳性细胞数、脑组织水含量、MDA含量均低于脑出血组,SOD活性高于脑出血组,且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阿加曲班组和依达拉奉组(P<0.05,P<0.01)。结论经腹腔应用阿加曲班或依达拉奉均可有效地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细胞凋亡性损伤以及自由基损伤,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阿加曲班 依达拉奉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凤鹏 周中和 +5 位作者 王而强 张子非 郝维军 邢大江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24 -48 h复查头CT,根据有无脑出血分为无HT组和HT组.对两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房...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24 -48 h复查头CT,根据有无脑出血分为无HT组和HT组.对两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脑白质疏松、年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舒张压和溶栓前血糖10项可能影响溶栓后HT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溶栓后HT发生率为16.28%,房颤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OR=15.50;95%CI:2.34,102.85;P =0.005).结论 对伴发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发生HT的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出血性转换 心房颤动
下载PDF
10例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秋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总结10例尸检证实的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从198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例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 目的总结10例尸检证实的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从198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例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10例患者中单发脑叶出血2例,多灶性脑叶出血8例,均破入蛛网膜下腔。病理检查2例见微小动脉瘤,4例见"双桶"样改变,5例见多发微小动脉丛,4例见闭塞性洋葱皮样内膜改变,7例见血管壁类纤维素坏死。8例见不同程度的神经原纤维缠结,5例见老年斑。结论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多分布在顶叶、颞叶、枕叶,常为多发性、复发性脑叶出血,易破入蛛网膜下腔。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微血管病变可能是脑叶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神经血管影像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凡 吕彦 +2 位作者 曲方 周中和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脑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被盖部外侧,连接小脑和脑桥,主要走行的是小脑传入纤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脑桥臂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梗死发生率低,尤其双侧脑桥臂同时梗死更为少见。本文报道4例孤立的双侧... 脑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被盖部外侧,连接小脑和脑桥,主要走行的是小脑传入纤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脑桥臂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梗死发生率低,尤其双侧脑桥臂同时梗死更为少见。本文报道4例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1例带有血管影像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病例加以总结,探讨双侧脑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臂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干梗死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程 曲方 +2 位作者 陈会生 王丹 何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59-3862,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科住院的7例发生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脑梗死均累及延髓外侧部,均在病程中出现On... 目的探讨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科住院的7例发生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脑梗死均累及延髓外侧部,均在病程中出现Ondine's curse综合征,发生时间为病后4 h 20 min至9 d。其中2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经立即机械通气意识恢复,且神经系统体征较呼吸停止前无变化;1例继发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在出现Ondine's curse综合征前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影像学证实原有延髓外侧梗死面积扩大或出现新发延髓外侧梗死;余5例未见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结论对于延髓外侧梗死的患者除了注重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外,还应严密监测血氧,甚至进行长时间监测,特别在患者入睡后,以防止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发生而导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 脑桥 Ondine's curse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