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碳材料的孔道分析
1
作者 陈佩丽 陈晓丽 +2 位作者 卢思 王树加 苏秋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生物质碳材料的孔道类型和孔径大小制约着材料有效的活性位点数量,影响材料的性能。孔道分类又是孔径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孔道分类的方法非常有意义。随着生物质碳材料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对其孔道分析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实际的吸... 生物质碳材料的孔道类型和孔径大小制约着材料有效的活性位点数量,影响材料的性能。孔道分类又是孔径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孔道分类的方法非常有意义。随着生物质碳材料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对其孔道分析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实际的吸脱附等温线具有不规则性,难以匹配IUPAC规范中的吸脱附等温线,所以,用实际的吸脱附等温线与IUPAC规范中的吸脱附等温线进行匹配对生物质碳材料的孔道进行分类准确度不能得到保证。使用自制生物质碳材料,运用物理吸附仪对其进行表征,采用BET方程(Brunauer-Emmett-Teller)、T-plot方法(Thickness-plot)、DFT方法(Non-lo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BJH(Barrett Joyner And Halenda)方法对其孔道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占有率对其进行孔道分类,可以准确地定义出微孔生物质碳材料、介孔生物质碳材料和微介孔生物质碳材料,从而建立了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占有率的孔道分类新方法。用标准样品对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占有率的孔道分类新方法进行论证,结果一致。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碳 孔道分类 孔隙率 比表面积占有率
下载PDF
氢氟酸处理InP/GaP/ZnS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及其发光二极管应用
2
作者 陈晓丽 陈佩丽 +3 位作者 卢思 朱艳青 徐雪青 苏秋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氢氟酸(HF)原位注入法制备了InP/GaP/Zn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球差校正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HF对InP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刻蚀减少了量... 采用氢氟酸(HF)原位注入法制备了InP/GaP/Zn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球差校正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HF对InP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刻蚀减少了量子点表面氧化缺陷状态,有效控制了InP核表面的氧化,并且原子配体形式的F-钝化了量子点表面的悬挂键,显著提升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能。HF处理的InP/GaP/ZnS量子点具有最佳的发光性能,PLQY高达96%。此外,用HF处理InP/GaP/ZnS量子点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的电流效率为6.63 cd/A,最佳外量子效率(EQE)为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 InP/GaP/ZnS量子点 光学性能 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材料孔隙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陈佩丽 宋达 +4 位作者 邓金林 范明旸 陈晓丽 付娟 苏秋成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孔隙率是材料研发和使用过程中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材料的孔隙率发挥的作用不同.结合气体膨胀置换法和振动堆积法研究了不规则可浸湿和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粉末材料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气体膨胀置换法测试不规则可浸湿材料的... 孔隙率是材料研发和使用过程中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材料的孔隙率发挥的作用不同.结合气体膨胀置换法和振动堆积法研究了不规则可浸湿和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粉末材料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气体膨胀置换法测试不规则可浸湿材料的外观体积与常规排水法的测试结果一致,所以运用该方法来测试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解决了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外观体积的测试瓶颈.振动堆积法测试粒径小的粉末样品的近似外观体积,解决了粉末样品外观体积无法测试的问题.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通过测试两个已知体积样品仓的压强值,从而分别计算出不规则可浸湿、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和粉末材料的真实体积.通过真实体积除以外观体积,计算得出了扣除材料内部孔隙和颗粒间孔隙后的百分比,即样品中非孔隙的百分比,再用100%减去非孔隙百分比,从而建立了材料孔隙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真实体积 外观体积
下载PDF
补锌及补硒对婴幼儿铅中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佩丽 周雅燕 +2 位作者 刘彬 张芳蓉 李光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4-745,共2页
目的探讨补锌、补硒对铅中毒婴幼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轻、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病A组和病B组。病A组补锌、补硒治疗铅中毒,病B组通过进食有排铅作用的食物驱铅,并选择健康儿童作对照组比较。3组婴幼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铅、血... 目的探讨补锌、补硒对铅中毒婴幼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轻、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病A组和病B组。病A组补锌、补硒治疗铅中毒,病B组通过进食有排铅作用的食物驱铅,并选择健康儿童作对照组比较。3组婴幼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铅、血锌、血硒。结果病A组降铅效果明显优于病B组,治疗后病A组血锌、血硒接近对照组水平,而病B组血锌、血硒较治疗前还低。结论补锌、补硒治疗轻、中度铅中毒疗效明显且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婴幼儿
下载PDF
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108例发育水平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佩丽 周家秀 +1 位作者 叶妙婷 刘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150-2152,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临床诊断分类,并采用0~6岁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发育性发音障碍和口吃平均发育商正常;特殊性语言发育障碍在语言和社... 目的探讨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临床诊断分类,并采用0~6岁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发育性发音障碍和口吃平均发育商正常;特殊性语言发育障碍在语言和社交行为两能区发育商均有下降,且前者较后者下降明显。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平均发育商下降最明显,孤独症在各能区发育商不平衡。结论语言发育迟缓的婴幼儿其平均发育商和各能区发育商不尽相同,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语言 发育迟缓 发育商
下载PDF
铅对婴幼儿智力影响及与锌、硒含量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佩丽 周雅燕 +2 位作者 刘彬 张芳蓉 李光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智力影响 含量关系 微量元素含量 临床治疗方法 环境污染物 神经系统
下载PDF
Hg(Ⅱ)与法莫替丁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混配物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佩丽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2,共6页
在pH=5.9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Hg(Ⅱ)反应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Hg(FMTD)]2+),再进一步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形成1∶1∶2的三元混配物[Hg... 在pH=5.9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Hg(Ⅱ)反应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Hg(FMTD)]2+),再进一步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形成1∶1∶2的三元混配物[Hg(FMTD)(AS)2].此时,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明显增强.最大的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45~352 nm(RRS法)、544 nm(SOS法)和352 nm(FDS法),3种散射强度(ΔI)的顺序均为SLS体系>SDS体系>SDBS体系,在一定范围内ΔI与FMTD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3~3.9 ng/mL(RRS法)、14.6~16.3ng/mL(SOS法)和7.0~8.5 ng/mL(FDS法).据此建立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光散射新方法,该法适用于注射液、血清和尿样中FMTD含量的测定.另外,探讨了[Hg(FMTD)(AS)2]的形成对吸收和RRS光谱的影响及引起RRS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汞(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下载PDF
锌对铅中毒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佩丽 张芳蓉 徐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锌对铅中毒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入选铅中毒患儿(观察组)进行补锌治疗3个月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作配对比较。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锌、血铅变化,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全部婴幼儿进行智力测试,比较他们的智力发... 目的探讨锌对铅中毒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入选铅中毒患儿(观察组)进行补锌治疗3个月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作配对比较。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锌、血铅变化,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全部婴幼儿进行智力测试,比较他们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观察组补锌治疗后血铅下降,血锌回升,MDI和PDI均上升。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锌水平下降,补锌治疗能减少铅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智能 婴幼儿
下载PDF
变形对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佩丽 沈斌 +1 位作者 张恒华 孙彩娜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高温变形后等温不同时间再水淬的显微组织,并用电阻仪和显微硬度计测量了相应的电阻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变形使得晶粒细化,促进碳氮化物析出,从而提高硬度。保温初期NbCN析出物导致电阻的小...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高温变形后等温不同时间再水淬的显微组织,并用电阻仪和显微硬度计测量了相应的电阻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变形使得晶粒细化,促进碳氮化物析出,从而提高硬度。保温初期NbCN析出物导致电阻的小幅上升,同时基体中溶质原子含量急剧减少,电阻明显下降,致使初期电阻率整体下降,之后随着碳氮化物持续长大,与基体的关系从共格到半共格直至完全非共格,产生很大畸变,电阻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变形 电阻率 析出相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佩丽 张芳蓉 叶妙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517-2519,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儿按就诊次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组)和利他林治疗(利他林组),疗程3个月。采用数字划消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联合型瑞文测验及行为问卷工具,对...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儿按就诊次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组)和利他林治疗(利他林组),疗程3个月。采用数字划消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联合型瑞文测验及行为问卷工具,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注意力、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利他林组注意力、听广度、编码均优于脑电组,但脑电组CRT较利他林组高。行为问卷评分治疗后利他林组减分较脑电组明显,但停药后分值上升。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短期疗效不如利他林,它起效慢,但疗效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 脑电生物反馈 儿童
下载PDF
多孔氧化铝及其前躯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佩丽 张少鸿 苏秋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3-1265,共3页
γ-Al2O3主要来源于其前驱体勃姆石(AlOOH),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常作为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该文以Al(NO)3·9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的AlOOH,经过热处理得到丛状的多孔性γ-Al2O3。并利用X射线衍射(X... γ-Al2O3主要来源于其前驱体勃姆石(AlOOH),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常作为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该文以Al(NO)3·9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的AlOOH,经过热处理得到丛状的多孔性γ-Al2O3。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技术对所得的产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姆石 X射线衍射 场发射扫描电镜 N2吸附-脱附技术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佩丽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在HCl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盐酸氯丙嗪(CPZ)和盐酸异丙嗪(PMZ)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59nm(TP-CPZ)和346nm(TP-PMZ),并且在一定范围内,CPZ和PMZ的浓度... 在HCl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盐酸氯丙嗪(CPZ)和盐酸异丙嗪(PMZ)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59nm(TP-CPZ)和346nm(TP-PMZ),并且在一定范围内,CPZ和PMZ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FIA-RRS)联用技术测定CPZ和PMZ的新方法,CPZ和PMZ的检出限分别为1.7和3.0μg/L。实验优化了流动注射(FIA)参数和反应条件,并以灵敏度较高的CPZ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用于药片和猪肝中CPZ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技术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12-钨磷酸
下载PDF
血锌和血铅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佩丽 张芳蓉 徐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9期78-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锌和血铅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已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6~36个月婴幼儿146例,根据婴幼儿骨密度值的百分位数分为低骨密度组(65例)、对照组(81例),同时测定血锌、铅含量,比较2组血锌、铅水平及锌缺乏、铅... 目的探讨血锌和血铅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已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6~36个月婴幼儿146例,根据婴幼儿骨密度值的百分位数分为低骨密度组(65例)、对照组(81例),同时测定血锌、铅含量,比较2组血锌、铅水平及锌缺乏、铅中毒的发病率。结果低骨密度组血锌平均水平[(60.3±14.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7.5±12.6)μ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铅平均水平[(0.45±0.12)μmol/L]则高于对照组[(0.33±0.15)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锌缺乏、铅中毒的发病率分别为43.1%和38.5%,均较对照组的25.9%和22.2%高(P〈0.05)。结论婴幼儿低骨密度的发生与锌缺乏、铅中毒有关,应做好儿童缺锌、高铅的防治工作,预防低骨密度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婴幼儿
下载PDF
淋巴抑瘤素对五株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瘤效应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佩丽 王洪海 +1 位作者 周金良 乔雯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51-151,F003,共2页
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分泌一种多肽类物质,这种细胞因子被称为淋巴抑瘤素。在体外培养中发现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对淋巴抑瘤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表现为三种类型:强反应株,此类细胞对其抑瘤效应反应强烈,抑制率达90%以上;弱反应株,此类细胞... 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分泌一种多肽类物质,这种细胞因子被称为淋巴抑瘤素。在体外培养中发现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对淋巴抑瘤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表现为三种类型:强反应株,此类细胞对其抑瘤效应反应强烈,抑制率达90%以上;弱反应株,此类细胞的抑制率在70%左右;另一类为负反应株,此类细胞对淋巴抑瘤素不但不表现出抑瘤效应,反而出现助长肿瘤细胞生长的效应。由于体外测定中有上述现象,所以建议在体内应用这类细胞因子时,应像抗菌素测抗菌谱一样测定其抗瘤谱,以利于对症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抑瘤素 肿瘤 抑瘤效应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婴幼儿期孤独症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佩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孤独症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8例孤独症婴幼儿的早期症状,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测评,分析各量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婴幼...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孤独症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8例孤独症婴幼儿的早期症状,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测评,分析各量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婴幼儿期已存在明显临床表现,大多数发育商低下(88.2%),且在智商5个能区里智能发育不平衡,CHAT及CARS量表测定结果阳性率分别为62.1%和96.6%。结论婴幼儿期孤独症患儿即出现明显发育、行为障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婴幼儿 诊断
下载PDF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木糖加氢制备木糖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佩丽 张少鸿 苏秋成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4期294-299,共6页
以镍为活性中心构成水滑石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Ni_(4.63)Cu_1Al_(1.82)Fe_(0.79)、Ni_(4.65)Cu_1Co_(0.92)Al_(1.96)Fe_(0.74)和Ni_(4.59)Cu_1Mg_(1.58)Al_(1.96)Fe_(0.70),在氢气气氛下,催化木糖转化制备木糖醇,采用高效液相... 以镍为活性中心构成水滑石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Ni_(4.63)Cu_1Al_(1.82)Fe_(0.79)、Ni_(4.65)Cu_1Co_(0.92)Al_(1.96)Fe_(0.74)和Ni_(4.59)Cu_1Mg_(1.58)Al_(1.96)Fe_(0.70),在氢气气氛下,催化木糖转化制备木糖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催化产物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与孔径分析(N_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化学吸附(NH_3-TPD,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催化剂表面性质与催化反应活性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Co和Mg元素的引入,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吸附量;提高了耗氢量和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木糖转化率分别由90.5%提高到95%和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选择还原 木糖 木糖醇
下载PDF
物理吸附系统的改造及其测试
17
作者 陈佩丽 王树加 +3 位作者 陈凯悦 陈晓丽 付娟 苏秋成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2年第4期392-399,共8页
根据测试需求和物理吸附系统的性能,对现有物理吸附系统进行功能升级改造.研制了一套气体吸附法的前处理设备,解决目前脱气设备不够用、超高表面积和超细孔径的材料脱气不彻底、因现有前处理设备温度波动大引起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 根据测试需求和物理吸附系统的性能,对现有物理吸附系统进行功能升级改造.研制了一套气体吸附法的前处理设备,解决目前脱气设备不够用、超高表面积和超细孔径的材料脱气不彻底、因现有前处理设备温度波动大引起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和有机共价框架材料(COF)等新型材料内部结构坍塌等问题.搭建新的分析站,将目前效率低、测试性价比低的单站测试升级到高效率的双站测试.改善了液氮的添加工具,避免了测试人员的冻伤,避免了转移液氮工具的温度对测试数据的影响.在大量无机吸附质试验基础上,将物理吸附仪拓展到甲烷、丙烷、甲醇等有机气体吸附质试验,实现了双性吸附质的物理吸附测试,增强了仪器的功能范围.改进吸附环境装置,解决吸附过程中样品管出现冷凝现象,避免吸附量偏大,从而完善了物理吸附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设备 新分析站 吸附系统改造
下载PDF
婴儿手足搐搦症4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陈佩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7期502-503,共2页
探讨婴儿手足搐搦症患者发病因素及其临床表现。方法:总结48例手足搐搦症婴儿生后喂养史、母孕后期徘肠肌痉挛史、患儿血钙离子浓度与本病起病时间和临床症状之间关系。结果:①母孕后期有腓肠肌痉挛史,婴儿血钙水平较低,发生婴儿手... 探讨婴儿手足搐搦症患者发病因素及其临床表现。方法:总结48例手足搐搦症婴儿生后喂养史、母孕后期徘肠肌痉挛史、患儿血钙离子浓度与本病起病时间和临床症状之间关系。结果:①母孕后期有腓肠肌痉挛史,婴儿血钙水平较低,发生婴儿手足搐搦症时间较早;②人工喂养儿血钙较低,发生本病症状较重,抽搐频繁;③以多次缓慢静滴钙法效果为好,血钙恢复较快。结论:应该认真做好围产期孕妇预防保健工作;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对本病应采用多次缓慢静滴钙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手足搐搦 血钙 病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勃姆石热转化过程的原位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苏秋成 陈佩丽 +2 位作者 张少鸿 李新军 马隆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80-2284,共5页
基于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勃姆石,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并结合N2吸附-脱附技术分析其热物理化学变化行为,运用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热转化过程中的相变。结果表明:勃姆石在热作用下,首先失去物理吸附水,随着温度升高,210℃开始失去化... 基于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勃姆石,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并结合N2吸附-脱附技术分析其热物理化学变化行为,运用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热转化过程中的相变。结果表明:勃姆石在热作用下,首先失去物理吸附水,随着温度升高,210℃开始失去化学吸附水,310℃后逐步发生脱羟基失水反应,在此过程中随着水分的逐渐失去,其BET比表面积和孔径逐渐增大;400℃由正交晶系变为立方晶系γ-Al2O3,900℃之后部分γ-Al2O3转变为四方晶系d-Al2O3,1 060℃开始转变为单斜晶系θ-Al2O3,1 200℃时样品基本转变为斜方六面体晶系α-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姆石 热转化 原位X射线衍射 同步热分析
下载PDF
猪釉基质蛋白的提取及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49
20
作者 束蓉 李超伦 +3 位作者 刘正 王洪海 陈佩丽 刘文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从猪牙胚提取釉基质蛋白并做氨基酸测序,为进一步研究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乙酸提取法获得釉基质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和印迹膜测序法分析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提取的釉基质... 目的:从猪牙胚提取釉基质蛋白并做氨基酸测序,为进一步研究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乙酸提取法获得釉基质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和印迹膜测序法分析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提取的釉基质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位于20KDa以下,优势条带为20KDa、13KDa、5KDa。20KDa、5KDa釉基质蛋白N末端前10个氨基酸残基均为:Met、Pro、Leu、Pro、Pro、His、Pro、Gly、His、Pro。结论:乙酸提取法可获得典型的釉原蛋白。印迹膜测序法简易、快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 氨基酸序列 提取 SDS-PAGE 牙周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