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特征及三年随访
1
作者 张郦 张云飞 +5 位作者 刘占文 李婷 季海峰 刘丽 薛连学 陈兴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特征,并随访其变化。方法纳入56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名健康儿童,应用事件相关脑电仪,采用单独强刺激和弱刺激+强刺激范式,进行PPI检测。患儿组于治疗后第1年、第2...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特征,并随访其变化。方法纳入56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名健康儿童,应用事件相关脑电仪,采用单独强刺激和弱刺激+强刺激范式,进行PPI检测。患儿组于治疗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进行PPI随访。结果基线时,在Cz点,患儿组比对照组单独强刺激的惊跳反射潜伏期延长[(97.00±13.02)ms vs.(86.02±11.10)ms,P<0.01],患儿组比对照组弱刺激+强刺激的惊跳反射潜伏期延长[(97.01±20.02)ms vs.(84.01±17.02)ms,P<0.01]、波幅增高[(47.01±21.00)μV vs.(39.00±12.01)μV,P<0.01],患儿组PPI比值低于对照组(43.02%±37.21%vs.66.00%±32.01%,P<0.01)。未发现患儿组PPI各指标与PANSS量表总分、各因子分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患儿组在治疗后的第1年、第2年和第3年进行PPI检测,Cz点惊跳反射波幅、PPI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PPI存在异常,随访提示PPI变异可能是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属性标志,此初步结论有待于临床中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感觉门控 前脉冲抑制 生物学标记 随访 潜伏期 波幅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的失匹性负波和Quisi脑电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占文 张郦 +5 位作者 田金昌 张敏敏 苏杰 胡学谦 陈兴时 杜向东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失匹性负波(MMN)及睡眠脑电(Quisi)特点。方法:应用德国脑电生理仪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60例SF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MMN和Quisi检测。正常健康人组(NC)36名...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失匹性负波(MMN)及睡眠脑电(Quisi)特点。方法:应用德国脑电生理仪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60例SF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MMN和Quisi检测。正常健康人组(NC)36名作为对照。结果:60例SFD中,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睡眠、呼吸、消化、五官及心血管症状。与NC组相比,治疗前SF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P<0.05或P<0.01)。P300也见同一趋势变化,与此同时Quisi睡眠显示异常(P<0.05或P<0.01),SFD组治疗6周后,MMN和P300若干主成分指标恢复(P<0.05)。夜间Quisi显示睡眠效率[治疗前(85±7%),治疗后(90±4%),P<0.05]提高,觉醒时间和S1减少,S2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结论:Quisi便捷是其临床转化的价值,与MMN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反映SFD患者的睡眠和认知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多导睡眠描记术 QUISI 失匹性负波
下载PDF
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杰 张郦 +5 位作者 张敏敏 胡学谦 刘占文 陈兴时 叶敏捷 于梅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1-64,F0003,共5页
睡眠占了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是生命所需。多导睡眠图监测被认为是诊断多种睡眠障碍的金标准。本文对睡眠障碍临床研究现状、分类、快速监测新方法 Quisi,婴儿、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部分睡眠障碍的脑电图和多导睡眠图特征,及诊断治疗做了... 睡眠占了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是生命所需。多导睡眠图监测被认为是诊断多种睡眠障碍的金标准。本文对睡眠障碍临床研究现状、分类、快速监测新方法 Quisi,婴儿、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部分睡眠障碍的脑电图和多导睡眠图特征,及诊断治疗做了介绍。认为Quisi技术将多导睡眠图技术简化和延申,判断睡眠障碍多了一个手段,针刺结合中药疗法是治疗失眠的有机统一,效果更佳,具有临床转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电生理学 多道睡眠描记术 诊断 中医
下载PDF
双相抑郁患者汉语言障碍的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试验研究
4
作者 马俊 王俏 +13 位作者 杜妍妍 王培源 周晶 王存芳 陈耀 吴香云 端文欢 张侠 张康华 陈丽娜 刘佩姿 宋时秀 赵珂 陈兴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单相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的差异及其临床实用意义。方法:采用汉语成语正常结尾字(匹配)与汉语成语结尾歧义字(非匹配)模式,对24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2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26...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单相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的差异及其临床实用意义。方法:采用汉语成语正常结尾字(匹配)与汉语成语结尾歧义字(非匹配)模式,对24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2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组)和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N400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患者组服药前N400潜伏期在额区(Fz)明显延迟,同时波幅下降(P<0.05或P<0.01)。在Fz脑区中,N400潜伏期延迟与一般状况分呈正相关(r=0.322,P=0.041)。N400波幅下降与阳性症状分(r=-0.398,P=0.007)和PANSS总分(r=-0.339,P=0.030)呈负相关。结论:N400可作为鉴别单相抑郁、双相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实验室辅助参考手段之一。此结果有待于转化中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单相抑郁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脑电位 N400
下载PDF
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4 位作者 王红星 楼翡璎 梁建华 陈冲 陈欣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9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结果正常人S1-PS0潜伏期(60.9±12.7)ms,波幅(5.4±3.... 目的研究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9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结果正常人S1-PS0潜伏期(60.9±12.7)ms,波幅(5.4±3.4)μV;S2-P50潜伏期(66.1±12.5)ms,波幅(2.0±1.4)μV;S2-P50波幅显著低于S1-P50波幅(P〈0.01)。S2/S1波幅比值(45.4±24.6)%,其95%可信区间42.7%~48.1%;波幅S1-S2和100(1-S2/S1)分别为(3.2±2.9)μV和(54.3±24.6)%,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3.5μV和51.6%~57.0%。男女间S1-P50与S2-P50的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觉诱发电位P50是反映大脑感觉门功能状态指标,其较佳表达式是波幅S1-S2和100(1-S2/S1)两种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听觉诱发电位 P50 感觉门 条件-测试刺激模式
下载PDF
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监测工具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监测 流行病学 调查 失眠 治疗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400神经发生源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兴时 唐云翔 +8 位作者 肖泽萍 王继军 张明岛 张载福 胡珍玉 陈中鸣 楼翡璎 陈冲 杨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和非匹配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特点及其神经发生源。方法应用WJ-1型ERP仪,对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76个汉语句子(31句匹配,45句非匹配)进行刺激,诱发N400,经脑地形图分析软件对N...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和非匹配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特点及其神经发生源。方法应用WJ-1型ERP仪,对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76个汉语句子(31句匹配,45句非匹配)进行刺激,诱发N400,经脑地形图分析软件对N400差异波105~615ms时间窗口内的神经发生源进行研究。结果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语义非匹配较语义匹配的N400潜伏期长,波幅高(P<0.05或P<0.01);②汉语句子诱发的N400广泛分布于脑部各区,N400波型明显。③N400在345~405ms时,主要激活额区;在420~570ms时,可激活多个脑区,以中央区激活最显著。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N400神经发生源可能是多源性、多部位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额区最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N400 神经发生源 事件相关脑电位 汉语句子 脑地形图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_(300)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梁建华 张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29-231,234,共4页
本研究采用短音刺激,两套触发和刺激系统以及两个完全独立的分析时间窗口,对35例精神分裂症进行 P_(300)检测。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 P_(300)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波型变异性大。27例患者的临床比较发现,患者组在 P_z 点 P_(300)靶与非... 本研究采用短音刺激,两套触发和刺激系统以及两个完全独立的分析时间窗口,对35例精神分裂症进行 P_(300)检测。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 P_(300)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波型变异性大。27例患者的临床比较发现,患者组在 P_z 点 P_(300)靶与非靶部分指标与有无妄想幻听及情感淡漠等精神症状之间有一定联系。对其中较合作的11例患者还作了 P_(300)纵向观察,发现患者组康复期 P_(300)波型随之改善,表现为较发病期标准差小,波幅有所增高,认为本组P_(300)指标可供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评定时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 认知诱发电位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Shagass有关脑诱发电位的研究探索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兴时 王继军 +1 位作者 楼翡璎 张明岛 《上海精神医学》 199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历来局限于临床症状和病程的观察。能否建立客观的诊断手段或诊断指标,是生物精神病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最赋挑战性的任务。早先的研究表明,单一脑诱发电位检测项目不足以提供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指标。鉴于不... 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历来局限于临床症状和病程的观察。能否建立客观的诊断手段或诊断指标,是生物精神病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最赋挑战性的任务。早先的研究表明,单一脑诱发电位检测项目不足以提供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指标。鉴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在各种精神障碍中的异常率不尽相同,而且它们所反映的病理心理或病理生理过程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诊断 脑诱发电位
下载PDF
多导睡眠图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王继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多导睡眠图 临床应用 梦境 睡眠 抑郁症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的反应时间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继军 梁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上述三组第二轮听反应时间与命令信号后负电位 (PINV)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 ,即听反应时间延迟 ,PINV随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 反应时间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认知功能评定
下载PDF
正常老人认知电位P300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继军 梁建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脑电生理仪 正常 认知电位P300
下载PDF
脑诱发电位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兴时 王继军 张明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evokedpotentials,BE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39例AD、32例老年慢性...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evokedpotentials,BE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39例AD、32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4项BEPs主成分指标。结果4项BEPs均有指标入选判别方程。BEPs指标在正常人组和AD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385%;在正常人组和精神分裂症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571%;在2组患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889%;在三组被试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557%。结论脑诱发电位对临床诊断Alzheimer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诱发电位 精神分裂症 早老性痴呆 诊断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兴时 徐一峰 +5 位作者 唐云翔 肖泽萍 张明岛 王继军 楼翡璎 陈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变异与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关系,并探讨变异性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中国润杰WJ-1型ERP仪,采用汉语成语正常结尾字(匹配)与汉语成语结尾歧义字(非匹配)模式,对56例FES患者(FES组...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变异与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关系,并探讨变异性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中国润杰WJ-1型ERP仪,采用汉语成语正常结尾字(匹配)与汉语成语结尾歧义字(非匹配)模式,对56例FES患者(FES组)和62名健康成人(NC组)进行N400指标检测;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FES患者给予利培酮片单一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N400随访。结果①与NC组比较,FES组患者治疗前N400潜伏期在Cz、Pz、Fz3个脑区明显延迟于对照组,波幅下降;②在Cz脑区,FES患者的N400潜伏期延迟与PANSS量表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19,P<0.05),N400波幅下降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425,P<0.01;r=-0.348,P<0.05)。③治疗3个月后,FES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未见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N400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FES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开始缓解,PANSS量表总分为(29.5±3.3)分,减分率>50%;N400指标也相应改善,表现为潜伏期前移和波幅升高(P<0.05或P<0.01)。结论 FES患者在发病初期存在认知功能和语言缺陷,随访提示精神分裂症的N400变化是状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N400 诱发电位 利培酮 疗效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脑电地形图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继军 梁建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0-302,共3页
Alzheimer病(下简称AD)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是否可能用脑电地形图(下简称BEAM-EEG)作为AD的辅助诊断,是近年在AD病诊断研究方面的一个新视点[1]。现将我们所做这项工作报道如下。资料资... Alzheimer病(下简称AD)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是否可能用脑电地形图(下简称BEAM-EEG)作为AD的辅助诊断,是近年在AD病诊断研究方面的一个新视点[1]。现将我们所做这项工作报道如下。资料资料1AD组:(1)随机选自上海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eimer病 脑地形图 诊断
下载PDF
整夜多导睡眠图记录在抑郁症患者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4 位作者 王红星 王继军 梁建华 陈欣伟 张明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 目的 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缩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维持率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多导睡眠图中的REM指标改变是抑郁症患者所具有的特定脑电生物学指标,应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结合起来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多导睡眠描记术 自然睡眠
下载PDF
情感性障碍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兴时 王继军 张明岛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随着科学发展,近年已形成精神电生理学这一门新的学科。本文就近年来欧美在这方面的一些工具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作一介绍。 一、研究工具 (一)自发脑电 1.常规脑电图(EEG):1978年之前只有少数的EEG研究,且曾一度静寂。2.药物脑电图(PEEG... 随着科学发展,近年已形成精神电生理学这一门新的学科。本文就近年来欧美在这方面的一些工具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作一介绍。 一、研究工具 (一)自发脑电 1.常规脑电图(EEG):1978年之前只有少数的EEG研究,且曾一度静寂。2.药物脑电图(PEEG):PEEG是一种观察精神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最简单的方法。3.睡眠脑电图(SEEG):又称多导睡眠图(PSG)。SEEG技术对睡眠的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该技术发现睡眠是由伴有快速眼球运动(REM)的和不伴有快速眼球运动(NREM)的两种不同的周期性时相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障碍 电生理学 脑电图 脑诱发电位
下载PDF
正常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梁建华 张怡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17-419,382,共4页
5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Geisler教授最早开拓了听觉诱发电位远场记录技术。70年代初,以色列人Jewett和美国人Williston先后在人类头皮上发现一种潜伏期更短的听觉诱发电位,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5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Geisler教授最早开拓了听觉诱发电位远场记录技术。70年代初,以色列人Jewett和美国人Williston先后在人类头皮上发现一种潜伏期更短的听觉诱发电位,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下简称BAEP),又称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A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 诱发电位 脑电生理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脑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兴时 王继军 +7 位作者 楼翡璎 梁建华 张明岛 张明园 何燕玲 郭起浩 金通官 严和骎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A00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的自发和诱发脑电特征。方法 对39例AD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电图(EEG)、脑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和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结果 AD患者EEG异常率达87.5%;BEAM示:...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的自发和诱发脑电特征。方法 对39例AD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电图(EEG)、脑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和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结果 AD患者EEG异常率达87.5%;BEAM示:δ和θ功率增高,额、后颞、枕区α功率降低,额极、中、后颞及枕区β功率降低(P<0.05或<0.01);VEP、AEP主成分、P300非靶潜伏期P2延长,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减低(P<0.05或<0.01);ABR波Ⅰ绝对潜伏期和波Ⅰ、Ⅲ、Ⅴ和Ⅵ绝对波幅延迟或降低(P<0.01)。结论 采用短和长潜时、认知电位及地形图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客观反映AD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可作为本病辅助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脑地形图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脑电非线性动力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兴时 王红星 +6 位作者 张明岛 李颖洁 楼翡璎 梁建华 陈冲 刘效巍 高存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认知作业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应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和地形图系统,以及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方法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闭眼心算作业、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认知作业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应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和地形图系统,以及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方法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闭眼心算作业、睁眼记忆和数字划消5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睁闭眼测试中的D2和PD2均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心算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D2分别为(4.49±0.60)vs(3.14±0.75)和(5.01±0.71)vs(4.51±0.75)(P<0.05,P<0.01)。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心算、汉字记忆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PD2分别为(5.71±0.80)vs(4.14±0.83)、(6.39±0.89)vs(5.17±0.95)、(6.67±0.83)vs(4.95±0.81)(P<0.05,P<0.01)。结论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分析脑电信号的新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电描记术 非线性动力学 认知 脑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