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太平洋西部及赤道暖水区的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兴群 张明 陈其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5,共10页
描述了对热带太平洋西部 (1 991年 1 1月WOCE调查 )及赤道暖水区 (1 992年1 1月至 1 993年 2月的TOGA -COARE调查 )的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 (C) ,及其与理化环境的关系 .西部海域叶绿素a平均总量达 1 9 79mg/m2 ,暖水区为 2 1 68mg/... 描述了对热带太平洋西部 (1 991年 1 1月WOCE调查 )及赤道暖水区 (1 992年1 1月至 1 993年 2月的TOGA -COARE调查 )的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 (C) ,及其与理化环境的关系 .西部海域叶绿素a平均总量达 1 9 79mg/m2 ,暖水区为 2 1 68mg/m2 ;暖水区的潜在初级生产量高于西部海域 ,量值分别为 2 2 8mg/ (m2 ·d)和 1 71mg/ (m2 ·d) ,次表层最大值成为调查海域水体叶绿素a分布的一个明显特点 .叶绿素a总量平面分布趋向表明 :高生物量主要位于巴士海峡邻近、菲律宾以及伊里安岛的近岸站位 ,此外 ,在 2°~ 4°N之间的观测区 .低生物量主要位于外洋海域 .生物量的分布与不同海域的物理过程变化有关 ,而海水涌升可能是导致温度、盐度和营养盐分布产生变化 ,并因而导致高生物量的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暖水区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温度 盐度 营养盐
下载PDF
泉州湾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点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兴群 林荣澄 唐森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169,共9页
关键词 泉州湾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下载PDF
南海中部叶绿素a分布和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兴群 陈其焕 庄亮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本文描述了1983年9月—1984年12月4个航次南海中部(12°—19°30′N,111°—118°E)综合调查期间有关叶绿素a和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并对叶绿素a时空分布,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次表高值层... 本文描述了1983年9月—1984年12月4个航次南海中部(12°—19°30′N,111°—118°E)综合调查期间有关叶绿素a和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并对叶绿素a时空分布,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次表高值层为叶绿素分布的一个特征,其深度在50—100m左右,含量范围多在0.1—0.6mg/m^3之间。叶绿素a的垂直变化与温、盐跃层,营养盐以及光的分布有关,而垂直积分的总量平面分布则与不同水团的消长有关。光合作用随深度的变化说明某些浮游植物适于低光下生长,而这些生物的活动也影响着亚硝酸盐和溶解氧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叶绿素 光合作用 环境
下载PDF
厦门东侧水道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兴群 陈其焕 张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厦门东侧水道海域水体叶绿素a年平均值为 2 .79mg/m3,变化于 0 .64~ 8.0 1mg/m3之间 ;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 2 61mg/(m2 ·d) ,变化于 1 5~ 52 5mg/(m2 ·d)之间 .叶绿素a含量以春、夏高 ,秋、冬低为特征 .初级生产力以春、秋... 厦门东侧水道海域水体叶绿素a年平均值为 2 .79mg/m3,变化于 0 .64~ 8.0 1mg/m3之间 ;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 2 61mg/(m2 ·d) ,变化于 1 5~ 52 5mg/(m2 ·d)之间 .叶绿素a含量以春、夏高 ,秋、冬低为特征 .初级生产力以春、秋高 ,夏、冬低为特点 ,季节差异较明显 ,尤其春、冬季的差别较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具有较高水平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 ,这与该海区地处亚热带 ,水温高、光照充足 ,营养盐比较丰富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分布 厦门 海域 叶绿素A 水温 光照
下载PDF
厦门潮间滩涂小型底栖硅藻和叶绿素的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兴群 陈其焕 张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厦门海域潮间滩涂小型底栖藻类的叶绿素a的年变化范围为0.35—130mg/m^2,平均为18.5mg/m^2,脱镁叶绿素年变化范围为0.2—411mg/m^2,平均为57.9mg/m^2。在43属162种及变种的底栖硅藻中,常见的优势种有小伪菱形藻双楔变种(Pseudo-Nitzschi... 厦门海域潮间滩涂小型底栖藻类的叶绿素a的年变化范围为0.35—130mg/m^2,平均为18.5mg/m^2,脱镁叶绿素年变化范围为0.2—411mg/m^2,平均为57.9mg/m^2。在43属162种及变种的底栖硅藻中,常见的优势种有小伪菱形藻双楔变种(Pseudo-Nitzschia sicula v. Bicuneata)和弯菱形藻(Nitzschia sigma)等。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的不同导致两种叶绿素比值的变化,河口区海水盐度的梯度分布决定底栖硅藻种群结构的差异,各个时期温度、降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在潮区间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底栖生态系 叶绿素 滩涂 潮间
下载PDF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的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兴群 林荣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53,共8页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从1994年至2003年6个航次(DY85-4,DY95-7,DY95-8,DY95-10,DY105-11和DY105-12.14)初级生产力调查资料编写.结果表明:次表层高值分布为叶绿素a分布的一般特征,从表层至水深50 m,数值为0.1 mg/m^3左...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从1994年至2003年6个航次(DY85-4,DY95-7,DY95-8,DY95-10,DY105-11和DY105-12.14)初级生产力调查资料编写.结果表明:次表层高值分布为叶绿素a分布的一般特征,从表层至水深50 m,数值为0.1 mg/m^3左右,在水深50-100 m上下,数值约在0.2-0.4 mg/m^3之间,在水深大于100 m,特别是150 m以深数值逐渐减小为零;东区初级生产力(C)测值在76.8-191.9 mg/(m^2·d),平均为116.1 mg/(m^2·d);西区的在73.1-222.5 mg/(m^2·d),平均为127.1 mg/(m^2·d);在水深0-125 m,0.2-2μm颗粒的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比例占叶绿素a总量的70%以上,而在水深125 m以深,占50%以下;反之,2-20μm和大于20μm两种粒级所占比例的和在0-125 m深度范围占30%以下,在水深125m以深时为50%以上.调查显示东、西两区属于初级生产力比较低的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 叶绿素A 粒级分布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福建北部主要港湾的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兴群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福建北部主要港湾(三沙、罗源、兴化和湄洲湾)2000年5、8、11月的初级生产力调查表明:三沙湾叶绿素a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低、变化幅度小,罗源湾和兴化湾8月均出现高的叶绿素a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之早期的可比资料表明,除三沙湾外,其他... 福建北部主要港湾(三沙、罗源、兴化和湄洲湾)2000年5、8、11月的初级生产力调查表明:三沙湾叶绿素a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低、变化幅度小,罗源湾和兴化湾8月均出现高的叶绿素a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之早期的可比资料表明,除三沙湾外,其他各港湾的初级生产力有明显的增加并出现局部的“藻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分布 港湾 福建
下载PDF
南极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叶绿素a及硅藻的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兴群 G.迪克曼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01-509,共9页
本文描述了1985年1月-2月联邦德国“极星”号极地考察船沿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调查期间所获得的冰柱状样内叶绿素a以及硅藻的分布,对三个不同区域柱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10-30cm的海冰多呈褐色,其内由大量藻类,特别是由硅藻细胞的富... 本文描述了1985年1月-2月联邦德国“极星”号极地考察船沿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调查期间所获得的冰柱状样内叶绿素a以及硅藻的分布,对三个不同区域柱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10-30cm的海冰多呈褐色,其内由大量藻类,特别是由硅藻细胞的富集而形成,丰度变化大。在融化的底部冰样中,细胞数高达10~8个/l,叶绿素a浓度高达2220mg/m^3,中部常见到大量小型的失去色素乃至死亡的硅藻细胞。初步鉴定出26种硅藻,其多数隶属于茧形藻属(Amphiprora),斜纹,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盒形藻属(Biddulphia),角刺藻属(Corethron),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以及脆杆藻属(Fragilaria)等,本文还记录了两种不同的底部生态群落:寡种和多种集群的生态类型,并对硅藻的富集和分布成因作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硅藻 固冰区 海洋 陆缘
下载PDF
九龙江下游河口水域抗生素及抗性细菌的分布 被引量:32
9
作者 欧丹云 陈彬 +3 位作者 陈灿祥 陈兴群 宋普庆 林和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3-2250,共8页
2011年8月和2012年5月对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中的四环素和氟甲砜霉素的残留进行检测,显示这2种抗生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四环素(8月)和氟甲砜霉素(5月)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1ng/L和16.28ng/L.同时采用抗生素平板筛选培养法分析得出分... 2011年8月和2012年5月对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中的四环素和氟甲砜霉素的残留进行检测,显示这2种抗生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四环素(8月)和氟甲砜霉素(5月)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1ng/L和16.28ng/L.同时采用抗生素平板筛选培养法分析得出分析抗性细菌的丰度,得出2011年8月和2012年5月该海域中表层水样中四环素抗性细菌平+均丰度分别为1.14×105和8.41×103cells/mL,氟甲砜霉素抗性细菌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61×102cells/mL和5.88×102cells/mL.四环素抗性细菌的丰度明显高于氟甲砜霉素抗性细菌.2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季节差异与抗生素含量的季节差异一致.2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丰度与抗生素浓度均不具有显著相关性,显示九龙江流域水体中抗生素浓度不是决定抗性细菌的丰度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氟甲砜霉素 抗生素抗性细菌 丰度 九龙江
下载PDF
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清良 陈其焕 +2 位作者 林金美 林更铭 陈兴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分析研究了两轮调查(1992-05-1993-01、1993-08-1994-05)期间的10航次采样。结果表明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的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少(仅发现66种)、丰度高(网采密度:21386×104-1... 分析研究了两轮调查(1992-05-1993-01、1993-08-1994-05)期间的10航次采样。结果表明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的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少(仅发现66种)、丰度高(网采密度:21386×104-110136×104个/m3;水采样品密度:1150.7/cm3;叶绿素a平均含量达6.67mg/m3)和种类多样度(H')、均匀度(J)都较低(分别仅为0.78和0.28)等特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波动显著,且主要受羽纹硅藻柔弱菱形藻(Nitzxhiadelicatissima)支配,并与PO3-4-P和COD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群 海洋生态 厦门 水域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动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雨 林茂 +1 位作者 陈兴群 林更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99-3414,共16页
于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季节变化、空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前期资料分析了年际变动。结果表... 于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季节变化、空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前期资料分析了年际变动。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的浮游植物共记录7门75属135种。主体是硅藻,绿藻次之,甲藻和蓝藻较少,黄藻检出率高,裸藻和金藻零星检出。种类组成的空间差异大,绿藻在河口内区淡水水域比硅藻更占优势。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颗粒直链藻(M elosira granulate)、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是河口区咸淡水水域及近海区的主要种类。浮球藻(Planktosphneria gelotinosa)、栅藻(Scenedesmusspp.)、盘星藻(Pediastrumspp.)、小席藻(Phorm idium tenus)是河口内区淡水水域的主要种类。根据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群。浮游植物丰度夏季最高,平均为116.16×103个/L,密集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丰度分布由优势类群决定。中肋骨条藻和短角弯角藻的细胞丰度庞大,导致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低,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化。与历史资料比对,种类组成因淡水藻类的列入而更丰富,丰度年际降低,中肋骨条藻仍是第一优势种,但优势度有较大降幅,优势类群有重大年际变化,细胞个体较小的链状硅藻占优。盐度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分布及丰度变化造成极大的时空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复合线性、多项回归拟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季节动态 空间分布 年际变化 环境要素 九龙江河口
下载PDF
海南西部近岸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化及主要关联因素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雨 林茂 +1 位作者 陈兴群 林更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报道了2008—2009年4季度海南西部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动态并探讨其主要关联因素。165份样品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4门74属155种(含5变型和2变种),周年平均丰度为(6.36±4.75)×103cells/L。硅藻在物种组成和丰度上均占绝对优势... 报道了2008—2009年4季度海南西部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动态并探讨其主要关联因素。165份样品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4门74属155种(含5变型和2变种),周年平均丰度为(6.36±4.75)×103cells/L。硅藻在物种组成和丰度上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藻,蓝藻(束毛藻)在7月增殖。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奇异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笔尖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p.)、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等。物种组成的季节差异较大,10月浮游植物种类贫乏,1月次之,4月、7月最丰富。丰度10月最高,季节差异并不明显。束毛藻在4月、7月呈斑块状群聚分布。浮游植物周年平均丰度并不高(<1.0×104cells/L)。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明显的交错和变化,菱形海线藻、奇异棍形藻、具槽帕拉藻为全年优势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表现出较高的值,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特点基本一致,群落多样性高的季节物种均匀度也好。物种多样性指数指示调查区水体遭受污染程度低,水质状况优。调查区各季节的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1月丰度与盐度则呈密切负相关关系。10月浮游植物丰度与无机氮(DIN)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7月浮游植物丰度与活性磷酸盐(PO4-P)呈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直接影响到后者的丰度变动,并伴随着海区生态系统的相关复杂现象及生物学过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周年变化 环境因子 海南西部近岸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荣欣 王雨 +1 位作者 康建华 陈兴群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1-558,共8页
根据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资料,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0.77~15.89 mg/m3,平均含量为3.... 根据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资料,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0.77~15.89 mg/m3,平均含量为3.11 mg/m3;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19.05~332.91 mg/(m2.d),平均值为103.51 mg/(m2.d).叶绿素a含量均值以夏季的为最高(4.01 mg/m3),其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初级生产力均值以春季的为最高[112.16mg/(m2.d)],季节变化呈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与本研究区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的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均值(3.11 mg/m3)为1990年均值(2.24 mg/m3)的1.3~1.6倍,而初级生产力均值[103.5 mg/(m2.d)]则比1990年的[151.6 mg/(m2.d)]降低了约32%.叶绿素a含量与初级生产力、可溶性硅酸盐含量、水温在这3个季节均显著正相关,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分布并不一致,二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高无机氮和高可溶性硅酸盐含量状态下,水温与活性磷酸盐含量对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平面分布 季节变化 九龙江河口
下载PDF
福建沿岸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其焕 陈兴群 张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9-105,共7页
本文报道了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福建沿岸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变化特征。全海区叶绿素a年平均含量为1.56mg/m3,初级生产力(C)年平均为284mg/(m2·d).各段海区叶绿素a的高峰季节有明显... 本文报道了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福建沿岸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变化特征。全海区叶绿素a年平均含量为1.56mg/m3,初级生产力(C)年平均为284mg/(m2·d).各段海区叶绿素a的高峰季节有明显差异。北段海区高峰在夏季,中段在秋季,南段海区春、夏、秋变化不大。本文还就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高值区的成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福建海域 海岸带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康建华 陈兴群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1,共8页
从物理过程和营养输送方面讨论了2006~2007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海峡表层水体从南至北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北部海区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以春季居高,冬... 从物理过程和营养输送方面讨论了2006~2007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海峡表层水体从南至北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北部海区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以春季居高,冬季最低;中部海区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南部较反常,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浙闽沿岸流、海峡暖流及上升流所造成的营养盐输入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决定海峡叶绿素a含量季节分布南北差异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还表明,春、夏季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均主要受营养盐限制,秋季叶绿素a含量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分别主要受到磷酸盐含量和水温的影响,冬季叶绿素a含量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分别主要受到硝酸盐含量和水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叶绿素A 表层水 分布 季节变化 环境调控 台湾海峡
下载PDF
泉州湾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唐森铭 陈兴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7,共9页
对福建省泉州湾口、大坠岛以北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作了准同步昼夜连续观测,观测时间分别在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内的秋(11月)、冬(2月)、春(5月)、夏(8月)季大潮期.结果表明,该水域的叶绿素a生物量(以下简称生物量)受湾内高生物量的影... 对福建省泉州湾口、大坠岛以北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作了准同步昼夜连续观测,观测时间分别在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内的秋(11月)、冬(2月)、春(5月)、夏(8月)季大潮期.结果表明,该水域的叶绿素a生物量(以下简称生物量)受湾内高生物量的影响在潮汐作用下出现波动,高潮期出现低生物量,低潮期出现高生物量.靠近内湾的站位生物量大于湾外的站位;底层水体中的生物量普遍大于表层,底栖硅藻成为生物量变化的重要部分.调查海区生物量呈现昼夜节律变化,生物量白天高于夜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潮汐和昼夜变化综合作用下,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白天的多样性指数低于夜间,浮游植物昼夜群落的不相似度很高.群落中一些种类如中肋骨条藻白天大量增殖,出现较高的优势度,昼夜平均密度比值达到9,变化节律明显.研究认为,尽管海区潮汐和流向左右着生物量变化,浮游植物的生态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再悬浮、扩散等过程在昼夜生物量变化中仍产生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泉州湾 浮游植物 昼夜节律 叶绿素A 潮汐变化
下载PDF
浅议福建省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荣欣 陈兴群 +1 位作者 陈彬 赖晓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第9期61-66,共6页
福建省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该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现状,提出了福建海洋保护区在面积结构、总体布局规划、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福建省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该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现状,提出了福建海洋保护区在面积结构、总体布局规划、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建设 管理 问题 建议 福建省
下载PDF
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构建教学方法新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春波 陈兴群 《科教文汇》 2009年第6期103-103,共1页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只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本文着重探讨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从而...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只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本文着重探讨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厦门附近海域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及其周年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世敢 陈兴群 詹秀美 《台湾海峡》 CAS 1983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一、前言海水中的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a,是担负着海洋中95%以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浮游植物细胞体内的主要色素,也是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关键色素。由于海水中叶绿素a在各类浮游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在相同条件下... 一、前言海水中的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a,是担负着海洋中95%以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浮游植物细胞体内的主要色素,也是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关键色素。由于海水中叶绿素a在各类浮游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在相同条件下,其含量与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及光合作用能力密切相关;又由于三色分光测定叶绿素a、b、c方法的建立,叶绿素—光强度测定初级生产力技术及走航、遥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普遍成为表示海洋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七十年代初期,国内就有人开展这项工作。厦门港的浮游藻类,金德祥等作过多次调查和研究,而有关海水中叶绿素的含量及其在该海域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还未见过报导。本文首次报导了厦门附近海域表层海水中叶绿素a、b、c和总量的测定及叶绿素a/c、a/b比值的统计结果,并以叶绿素a含量平面分布的逐月变化,反映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和区域性分布的盛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繁盛期 表层海水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九龙江口 周年变化 厦门 福建
下载PDF
池塘鱼病综合防控措施
20
作者 陈兴群 石少明 刘小华 《植物医生》 2016年第5期24-25,共2页
众所周知,鱼病的有效预防、积极治疗是养殖业的保障之一。鱼病是鱼体自身机能失调又不能适应生活条件变化的现象,传统的鱼病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非寄生物三大类。然而当今的渔业已由传统的粗放养殖过渡到以投饲为主的现代渔... 众所周知,鱼病的有效预防、积极治疗是养殖业的保障之一。鱼病是鱼体自身机能失调又不能适应生活条件变化的现象,传统的鱼病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非寄生物三大类。然而当今的渔业已由传统的粗放养殖过渡到以投饲为主的现代渔业,鱼病外延和内涵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总结出选择优质苗种、保持良好的水环境、精细管理、科学治疗等综合防控手段,消灭鱼病于萌芽状态,是养殖业成功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控 鱼病 池塘 养殖业 粗放养殖 精细管理 传染性 寄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