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物焚烧二噁英的排放量预测分析
1
作者 彭艳春 曹喆 +2 位作者 赵眉飞 曾婧滢 陈冉妮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41-144,共4页
通过统计2015-2019年间湖南省废弃物焚烧行业持久性有机物排放数据,基本摸清了湖南省“十三五”期间废弃物焚烧行业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排放现状。参考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以2019年湖南省的二噁英排放数据为基础,估算出湖南... 通过统计2015-2019年间湖南省废弃物焚烧行业持久性有机物排放数据,基本摸清了湖南省“十三五”期间废弃物焚烧行业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排放现状。参考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以2019年湖南省的二噁英排放数据为基础,估算出湖南省“十四五”废弃物焚烧行业的处理量和二噁英排放量,为监管部门和排放企业开展二噁英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焚烧 二噁英排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排放量预测
下载PDF
电解锰的清洁生产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冉妮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5期196-196,419,共2页
电解锰行业是一个物耗、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为了保证电解锰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市场对锰的需求,同时也保障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应对该行业进行设备、技术、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清洁生产改造。
关键词 电解锰 菱锰矿 清洁生产
下载PDF
SBR反应器排水高度与直径比对污泥好氧颗粒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景峰 郭建秋 +2 位作者 陈冉妮 苏凯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2-516,共5页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在排水高度与直径比(H/D)分别为1:1和5:1的SBR反应器(编号分别为A和B)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考察H/D对污泥好氧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反应器仅用16d便实现了污泥好氧颗粒化,而A反应器用了36d才实现污泥好氧颗粒...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在排水高度与直径比(H/D)分别为1:1和5:1的SBR反应器(编号分别为A和B)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考察H/D对污泥好氧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反应器仅用16d便实现了污泥好氧颗粒化,而A反应器用了36d才实现污泥好氧颗粒化.2个反应器均稳定运行了612个周期(204d),硝化效果良好.粒径分布、污泥形态观察结果表明,B反应器中所形成的AGS比A反应器的粒径更大,结构更密实,更稳定,形态更规则.B反应器的AGS多由球菌和杆菌组成,无丝状菌;而A反应器的AGS含有大量的丝状菌.在此基础上,探究了H/D、最小沉速、设计沉淀时间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最小沉速 沉淀时间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排水高度 直径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化学分析评价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高景峰 郭建秋 +2 位作者 陈冉妮 苏凯 彭永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8,共7页
采用高速离心法、EDTA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甲醛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PS),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五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EPS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峰值中,2个是类... 采用高速离心法、EDTA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甲醛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PS),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五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EPS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峰值中,2个是类蛋白峰,2个是类富里酸峰,1个是类腐殖酸峰.匀浆对好氧颗粒污泥EPS的提取必不可少.甲醛严重干扰核酸的化学测定.透析前后的EPS提取液均应作为分析对象.单纯高速离心法无法有效提取EPS.CER法不容易造成细胞破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虽然甲醛+NaOH法对EPS的提取量最大,但对细胞的破壁程度也最大.EDTA会导致溶胞,并严重污染EPS.甲醛+NaOH法和EDTA法都会严重干扰胞外蛋白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三维荧光光谱 提取 污泥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实时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景峰 陈冉妮 +2 位作者 苏凯 张倩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5,共6页
为实现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常低温同时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的实时控制,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磷负荷变化对系统同时脱氮除磷的影响及DO、pH值和ORP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同时脱氮除磷AGS中聚磷菌(PAO)的组成... 为实现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常低温同时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的实时控制,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磷负荷变化对系统同时脱氮除磷的影响及DO、pH值和ORP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同时脱氮除磷AGS中聚磷菌(PAO)的组成.结果表明,DO、pH值和ORP的特征点对应反硝化结束、厌氧放磷结束、吸磷结束以及硝化结束等阶段,可以作为AGS同时脱氮除磷的实时控制参数.同时脱氮除磷AGS中,以氧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14.19%;以氧和NO3--N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74.32%;以氧、NO3--N和NO2--N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11.47%.在好氧条件下AGS可以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好氧吸磷和反硝化吸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同时脱氮除磷 实时控制
下载PDF
不同储存方法对好氧颗粒污泥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2 位作者 陈冉妮 张倩 彭永臻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冷冻保护剂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储存的影响,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培养AGS,在AGS成熟阶段将其利用不同方法储存:R1(室温,蒸馏水)、R2(4℃,蒸馏水)、R3(4℃,10%(V/V)海藻糖溶液)、R4(-20℃,10%(V... 为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冷冻保护剂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储存的影响,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培养AGS,在AGS成熟阶段将其利用不同方法储存:R1(室温,蒸馏水)、R2(4℃,蒸馏水)、R3(4℃,10%(V/V)海藻糖溶液)、R4(-20℃,10%(V/V)海藻糖溶液)、R5(4℃,10%(V/V)蔗糖溶液)、R6(-20℃,10%(V/V)蔗糖溶液).储存5周后,利用方法R1、R2、R3、R5保存的AGS由浅黄色变为褐色,并维持原有形态;按照方法R4、R6保存的AGS出现了少量破碎,颜色保持淡黄色.将这6种方法保存的AGS进行活性恢复,13个周期后用各种方法储存的AGS对COD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SOUR在AGS恢复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各种方法储存的AGS的EPS在储存后都有所增加;AGS恢复后,EPS又基本恢复到储存前的水平.本试验表明:AGS具有较强的应对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并且能在恢复后维持颗粒形态和活性,其中用4℃、蒸馏水储存AGS的效果最好;冷冻保护剂对AGS的储存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是由于AGS的结构和传质特点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储存 温度 保护剂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间歇式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景峰 郭建秋 +2 位作者 毕环宇 陈冉妮 苏凯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沉淀时间对培养具有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在沉淀时间降低为6min时,出现了AGS;在沉淀时间降低为4min的第6天,AGS培养成熟,肉眼可见... 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沉淀时间对培养具有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在沉淀时间降低为6min时,出现了AGS;在沉淀时间降低为4min的第6天,AGS培养成熟,肉眼可见。从降低沉淀时间到AGS培养成熟共耗时28d。AGS培养及稳定运行阶段,出水磷含量平均在0.92mg/L左右,最低为0mg/L,最高为3.34mg/L。具有除磷功能的AGS成熟时,其周围有大量的浮游累枝虫。AGS粒径范围为0.0-0.3mm、0.3-0.6mm及〉0.6m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88%,51.61%及3.51%,AGS与絮状污泥共存。与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相比,周期性的厌氧,好氧更有利于AGS的稳定维持,具有除磷功能的AGS远比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密实。试验结果表明在沉淀时间选择压的作用下,具有除磷功能的AGS形成的过程可分为3阶段:筛选-聚集-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好氧颗粒污泥 实际生活污水 快速启动 沉淀时间
下载PDF
底物种类和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2 位作者 张倩 陈冉妮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7-1032,共6页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以蔗糖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考察了底物种类和浓度对AGS培养和稳定维持的影响.在反应器运行的最初阶段,以蔗糖为唯一碳源,进水P(COD)为60Q...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以蔗糖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考察了底物种类和浓度对AGS培养和稳定维持的影响.在反应器运行的最初阶段,以蔗糖为唯一碳源,进水P(COD)为60Q-900mg/L,10d后形成了结构较为密实的AGS,平均粒径为1.15±0.14mm,污泥指数SVI在90mL/g左右;AGS稳定维持23d后,p(COD)由900mg/L增加到1200mg/L,AGS表面出现了大量丝状菌,AGS平均丝状化程度△值最大达到了1.69±0.23mm,SVI增加至175mL/g.为克服AGS丝状菌膨胀,以蔗糖+蛋白胨(1:1)的混合底物代替单一底物,AGS表面的丝状菌逐渐减少,34d后AGS表面“光滑”,AGS丝状菌膨胀得到抑制,△值逐步下降至1.00±0.01mm.P(COD)从600mg/L增加至1200mg/L,AGS依旧保持稳定,未出现丝状菌大量繁殖的现象.本研究表明,单一底物培养AGS在负荷较高时容易出现丝状菌膨胀,而混合底物可以抑制AGS丝状菌膨胀,有利于AGS的稳定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丝状菌膨胀 底物种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废水中的形成及降解酸性红14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1 位作者 陈冉妮 张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Acid Red 14,ARl4)废水中的形成以及降解ARl4的能力,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lReactor,SBR)内以蔗糖和ARl4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第1阶段(1~75 d),采用单一好氧的运行方式,好氧颗粒污泥出...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Acid Red 14,ARl4)废水中的形成以及降解ARl4的能力,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lReactor,SBR)内以蔗糖和ARl4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第1阶段(1~75 d),采用单一好氧的运行方式,好氧颗粒污泥出现在第29 d,粒径为(O 16±0.04)mm。随着反应器内的COD逐步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步增大;在此阶段ARl4脱色率在5%左右,为吸附所致。在第l阶段(75~120 d),采用厌氧+好氧的方式运行,驯化好氧颗粒污泥降解ARl4的能力。反应器中AR14的脱色率逐步上升,在第102 d时,脱色率达到89%,并稳定在此水平。在第120 d,污泥质量浓度达到10 548 mg/L,平均粒径也达到了(2.18±0.25)mm。此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稳定在38 ml/g。研究表明,可在AR14废水中成功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能稳定维持。蔗糖在第Ⅱ阶段的厌氧反应过程中充当了AR14的共代谢底物,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在此过程巾维持在-250~-300 mV,是偶氮染料生物厌氧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好氧颗粒污泥 酸性红14 共代谢 氧化还原电位
原文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对酸性红B的生物吸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景峰 陈冉妮 +1 位作者 苏凯 张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考察了灭活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酸性红B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比Freudlich吸附等温线更符合试验数据,20 ℃C时Langmuir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23.4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 考察了灭活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酸性红B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比Freudlich吸附等温线更符合试验数据,20 ℃C时Langmuir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23.4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灭活AGS内部扩散过程用Webber-Morris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扩散过程是限速步骤,但边界层扩散和动力学阻力亦不能忽略。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且自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吸附 好氧颗粒污泥 酸性红B 等温线 动力学 热力学
原文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酸性红B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景峰 陈冉妮 +1 位作者 苏凯 张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4,共5页
为了考察灭活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生物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cid Red B,ARB)的能力,对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ARB初始浓度以及NaCl浓度等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是影响ARB生物吸... 为了考察灭活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生物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cid Red B,ARB)的能力,对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ARB初始浓度以及NaCl浓度等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是影响ARB生物吸附的最重要因素,最佳pH值为2.0。平衡吸附量随AR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剂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AGS上的化学官能团(如胺基、羧基和羟基等)是吸附酸性红B的活性位置。研究表明,灭活AGS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来去除偶氮染料ARB及类似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吸附 好氧颗粒污泥 酸性红B PH值
原文传递
产教融合背景下《清洁生产审核》教材编写与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邦辉 陈冉妮 潘琼 《绿色科技》 2021年第9期276-277,280,共3页
编写和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讨了《清洁生产审核》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背景、结构设计与内容编排、特色与创新、实践应用及推广效果等,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洁生产审核 新型一体化教材 实践应用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环境工程CAD》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邦辉 彭艳春 陈冉妮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7期284-286,共3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环境工程CAD》课程思政以“美育思想”为主线,将规则、国旗、双创、工程4种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让学生感受构图之美、领悟技巧之美、培育规范之美的思政目标。从课程思政主线设计、思政元素切入思路、课程思...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环境工程CAD》课程思政以“美育思想”为主线,将规则、国旗、双创、工程4种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让学生感受构图之美、领悟技巧之美、培育规范之美的思政目标。从课程思政主线设计、思政元素切入思路、课程思政实施案例、评价体系、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CAD 课程思政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会“飞”的松鼠
14
作者 陈冉妮 陈静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16年第9期37-37,共1页
今天阳光明媚,我踏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刚坐到位置就听见同学们激动地议论纷纷:快看哪,窗外的大树上有一只松鼠!”
关键词 松鼠 “飞” 学校 议论 同学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冉妮 高景峰 +2 位作者 郭建秋 苏凯 张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95-3001,共7页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同步脱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SNPR)能力,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适应情况,采用2个SBR反应器(命名为A、B)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历时254 d.反...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同步脱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SNPR)能力,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适应情况,采用2个SBR反应器(命名为A、B)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历时254 d.反应器以沉淀时间为选择压,均在20 d内培养获得AGS,在第42 d加入不同附加碳源(分别为丙酸钠+乙酸钠和葡萄糖),调节COD∶N∶P的比例约为360∶60∶6,2个反应器均获得了夏秋季4个月长期稳定的SNPR效果,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2%、74.25%和94.79%,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5%、75.96%和95.60%;在低温的影响下,2个反应器分别经35 d4、9 d逐渐恢复了稳定的SNPR效果,之后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33%、79.49%和99.68%,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则分别为93.85%、76.44%和98.44%.AGS好氧吸磷和反硝化除磷的同时进行使得除磷优先完成;硝化作用决定着SNPR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效果;温度过低使得AGS内缺氧区减小,同时胞内PHAs的不足,共同制约反硝化的进行,影响SNPR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生活污水 同步脱氮除磷 低温
原文传递
不同碳源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3 位作者 张倩 陈冉妮 王金惠 彭永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71-1876,共6页
为了表征不同碳源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密实以及规则程度,试验利用不同碳源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SEM照片,采用Photoshop、Fips2对图形进行处理并且对图像进行分形计盒维数的计算.其中,1号(葡萄糖膨胀颗粒)好氧颗粒的计盒维数最低,达到... 为了表征不同碳源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密实以及规则程度,试验利用不同碳源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SEM照片,采用Photoshop、Fips2对图形进行处理并且对图像进行分形计盒维数的计算.其中,1号(葡萄糖膨胀颗粒)好氧颗粒的计盒维数最低,达到1.794±0.011,3号(蛋白胨颗粒)与5号(生活污水颗粒)的分形维数较高,达到了1.866±0.018和1.880±0.015,较为致密.不同碳源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边界计盒维数主要分布在1.14左右,其中6号(啤酒颗粒)的形状较为规则,计盒维数达到1.115±0.003,7号(垃圾渗滤液颗粒)污泥的形状最不规则.结果表明,利用二维分形维数能够较好地表征、区分不同好氧颗粒污泥的密实程度、规则程度,并且能够表征好氧颗粒污泥的状态,如膨胀等.分形表征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现有表征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方法的缺陷,为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组成、结构及物化特征的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碳源 密实程度 规则程度 分形特征 计盒维数
原文传递
同步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高景峰 陈冉妮 +2 位作者 苏凯 张倩 彭永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添加不同碳源的A(丙酸钠+乙酸钠)、B(葡萄糖)2个单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均能在常温(18~27℃)和低温(9~13℃)条件下稳定维持同步脱氮除磷的去除效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 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添加不同碳源的A(丙酸钠+乙酸钠)、B(葡萄糖)2个单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均能在常温(18~27℃)和低温(9~13℃)条件下稳定维持同步脱氮除磷的去除效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多重荧光染色技术以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技术对2个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群、细菌凋亡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分布以及颗粒污泥的微观形态等进行了研究.FISH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AGS中,氨氧化菌均位于AGS的最外层,约占总菌的12%,聚磷菌则均位于颗粒的内层,约占总菌的40%,2种颗粒对氮、磷的去除机制没有明显区别,受碳源影响较小.硝化是限速步骤,好氧条件下颗粒内部反硝化除磷的存在加速了吸磷的进行.细菌凋亡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B中AGS的活细菌多位于外层,而死细菌均匀分布.EPS多重荧光染色结果表明,2种AGS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均分布均匀,不受碳源的影响,但蛋白质数量较多,脂类较少;而多糖(α吡喃葡萄糖、α甘露糖和β-D-吡喃葡萄糖)在不同反应器的AGS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表明其分布及含量与外加碳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糖与AGS的形成、稳定维持具有直接的联系.SEM显示B中球菌较多,而A中以杆菌为主,该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会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产生影响,并且与最终的去除效果相关,以丙酸钠+乙酸钠为外加碳源更容易维持稳定的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脱氮除磷 荧光原位杂交 胞外多聚物 染色
原文传递
连续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3 位作者 陈冉妮 张倩 王金惠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7-1383,共7页
为了考察连续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影响,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的方式运行.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部分好氧颗粒污泥解体,完整存在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附着生长树枝状污泥和少量丝状菌.SVI在... 为了考察连续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影响,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的方式运行.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部分好氧颗粒污泥解体,完整存在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附着生长树枝状污泥和少量丝状菌.SVI在最初的13d内逐步上升,随后趋于稳定.同时,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在连续进水运行过程中EPS含量的变化以及EPS的空间分布变化:胞外多糖的含量在运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胞外蛋白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应器运行15d后,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含量趋于稳定.连续进水运行30d后,EPS空间分布最大变化是β-D吡喃葡萄糖,它大量聚集在颗粒的表层及颗粒中伸出的树枝状污泥及丝状菌的表层.本研究表明,连续进水的运行方式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维持,底物浓度梯度为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EPS的分泌量以及空间分布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连续进水 稳定维持 胞外多聚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