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8基因型及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军宁 尹友生 +3 位作者 李小励 韦家智 邓一岚 苏珂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7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IL-18基因型及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探讨D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糖尿病(DM组)、DN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IL-18基因多态性,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结果DN组血... 目的观察IL-18基因型及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探讨D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糖尿病(DM组)、DN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IL-18基因多态性,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结果DN组血清IL-18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P均<0.01);IL-18基因-607 C/A位点多态性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8基因-137 G/C多态性三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DN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876倍,携带C等位基因DN患者的血清IL-18明显高于未携带者(P<0.05)。结论IL-18基因-137 G/C多态性与DN发病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8高度表达而增加DN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型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军宁 韦广粤 +4 位作者 富学林 李作兴 梁丽萍 邓玉英 刘开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68-2470,2474,共4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28例脑梗死患者及232例正常对照者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28例脑梗死患者及232例正常对照者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 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等位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2.256倍(OR=2.256,95%CI:1.227~4.147);携带C等位基因的脑梗死个体血浆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E-选择素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整合素-α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军宁 韦广粤 +3 位作者 富学林 李作兴 梁丽萍 刘汉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研究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的ITGA2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研究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的ITGA2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 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35倍(OR=1.635,95%C:I 1.232-2.171),携带T等位基因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整合素-α2 多态性 基因 血脂
下载PDF
TGF-β_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军宁 李小励 +3 位作者 韦家智 邓一岚 李康惠 唐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126例的β...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126例的β1(TGF-β1)基因型,血清TGF-β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临床蛋白尿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31倍(OR=1.631,95%C:I 1.136-2.343),临床蛋白尿组中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1基因-869T/C多肽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CMOS兼容电容型湿度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军宁 于峰崎 +1 位作者 王阳 柯导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74-1378,共5页
对一种与CMOS工艺兼容的电容型湿度传感器进行了理论推导,物理建模和模拟仿真.该湿度传感器是采用梳状铝电极结构,聚酰亚胺作为感湿介质.通过分析感湿介质的介电常数吸附水分后的变化,考虑其电场分布,对电容型湿度传感器的理论模型进行... 对一种与CMOS工艺兼容的电容型湿度传感器进行了理论推导,物理建模和模拟仿真.该湿度传感器是采用梳状铝电极结构,聚酰亚胺作为感湿介质.通过分析感湿介质的介电常数吸附水分后的变化,考虑其电场分布,对电容型湿度传感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利用Matlab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比通常采用的Laconte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电容 介电常数 聚酰亚胺 灵敏度
下载PDF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军宁 李小励 +3 位作者 韦家智 邓一岚 李康惠 唐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87-4089,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微量白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126例的β...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微量白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126例的β1(TGF-β1)基因型,血清TGF-β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临床蛋白尿组CC基因型频率(34.8%)和C等位基因频率(60.9%)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和48.8%)及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为23.9%和48.7%),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31倍(OR=1.631,95%CI:1.136~2.343),临床蛋白尿组中血清TGF-β1水平(41.68±10.53)ngmL高于对照组(25.44±7.89)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军宁 李作兴 +3 位作者 韦广粤 富学林 刘汉立 唐灵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2期3709-3710,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住院DN患者106人,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用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5d为1个...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住院DN患者106人,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用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5d为1个疗程,停用4d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酶(PAI)-1、转化生长因子(TGF)-β、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PANTES)、白介素(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β2-MG及炎性因子(PAI-1、TGF、PANTES、IL-8)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减少早期DN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能延缓DN病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非均匀掺杂衬底MOST阈值电压的解析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军宁 柯导明 +1 位作者 周国强 侯整风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3-181,共9页
用数值方法与解析方法相结合,导出了非均匀掺杂衬底MOST阈值电压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在形式上类似于SPICE程序中的MOST模型,但是所有参数都用数值方法处理过,因此是一个概念清晰、计算量小的高精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电... 用数值方法与解析方法相结合,导出了非均匀掺杂衬底MOST阈值电压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在形式上类似于SPICE程序中的MOST模型,但是所有参数都用数值方法处理过,因此是一个概念清晰、计算量小的高精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电路分析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掺杂衬底 硅晶体管 阈值电压 解析模型
下载PDF
银杏提取物EGB761对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军宁 温海滨 +2 位作者 谭宁 黄岚珍 范才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2期2751-2753,2755,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761对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500μmol/L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银杏提取物EGB761分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进...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761对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500μmol/L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银杏提取物EGB761分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进行干预,应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Caspase-3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过氧化氢组比较,高、中浓度组银杏提取物EGB761的凋亡阳性率均明显降低,而低浓度组虽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高、中浓度组银杏提取物EGB761的Caspase-3表达阳性率较过氧化氢组明显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EGB761可以拮抗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效应,其机制估计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B761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硅/硅直接键合的界面杂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军宁 黄庆安 +2 位作者 张会珍 秦明 童勤义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用SIMS和扩展电阻测试研究了常规p^+/n和n^+/n硅/硅键合界面的杂质O,H,C,N,Fe,Ni以及掺杂原子B,P的行为。经1 100℃ 1小时键合后,界面的H消失;O,C,N稳定;重金属杂质Fe,Ni仍在界面附近;掺杂原子B,P的扩散小于2μm。
关键词 硅材料 PN结 半导体材料 键合工艺
下载PDF
杏丁对H_2O_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军宁 温海滨 +3 位作者 谭宁 富学林 韦广粤 李作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6-7,共2页
目的为杏丁注射液治疗肾脏应激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八组。对照组不干预;H2O2组加入H2O2使终浓度为400μmol/L,杏丁1、2、3组分别加入杏丁注射液使终浓度分别为0.4、4、40μg/ml,H2O2+杏丁... 目的为杏丁注射液治疗肾脏应激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八组。对照组不干预;H2O2组加入H2O2使终浓度为400μmol/L,杏丁1、2、3组分别加入杏丁注射液使终浓度分别为0.4、4、40μg/ml,H2O2+杏丁1、2、3组分别加入H2O2(终浓度同前)及杏丁注射液(终浓度同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 H2O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杏丁1、2、3组;H2O2+杏丁2、3组凋亡率明显低于H2O2组;H2O2+杏丁组SurvivinmRNA表达明显高于H2O2组。结论杏丁能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增加Survivin表达有关;杏丁注射液可用于肾脏应激性损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 肾小管上皮细胞 凋亡 SURVIVIN
下载PDF
TGF-β_1基因启动子区-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军宁 李小励 +3 位作者 韦家智 邓一岚 李康惠 唐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4-35,共2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126例正常对照者的TGF-β1基...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126例正常对照者的TGF-β1基因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蛋白尿者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者及微量蛋白尿者(P均<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31倍(OR=1.631,95%CI:1.136~2.343),临床蛋白尿者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者(P<0.01)。结论 TGF-β1基因-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杏丁对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军宁 温海滨 +2 位作者 谭宁 黄岚珍 范才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17-3119,共3页
目的观察杏丁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H2O2(400μmol/L),杏丁+H2O2组,杏丁组,各组细胞培养至80%~90%汇合时加入相应药物干预,采用H2O2诱导肾小管... 目的观察杏丁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H2O2(400μmol/L),杏丁+H2O2组,杏丁组,各组细胞培养至80%~90%汇合时加入相应药物干预,采用H2O2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采用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杏丁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Survivin mRNA表达。结论杏丁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Survivin表达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 肾小管上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杏丁注射液对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军宁 温海滨 谭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顺铂组、杏丁+顺铂组,采用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顺铂组、杏丁+顺铂组,采用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Case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杏丁注射液可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Case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杏丁注射液显著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抗凋亡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asepase-3 mRNA表达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CASEPASE-3 mRNA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型与桂北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军宁 尹友生 +3 位作者 李小励 韦家智 邓一岚 苏珂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83例2型糖...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8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91例伴糖尿病肾病)及105例正常对照组IL-6基因多态性,包括IL-6基因启动子-572C/G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不伴肾病组和对照组(P〈0.01),IL-6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18倍(OR=1.618,95%CI:1.082~2.418),携带G等位基因的糖尿病肾病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361.71±93.42pg/ml VS 343.03±86.54 pg/ml,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糖尿病肾病 基因型
下载PDF
泊松方程数值解法的加速收敛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军宁 童勤义 +1 位作者 傅兴华 杨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2-35,共4页
用数值方法对泊松方程求解时,往往要对迭代的中间结果作适当的压缩处理,以加快收敛速度和避免溢出.本文提出一种单一指数因子的非线性压缩法.一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衡态时不必进行压缩处理.而在非平衡态时,最佳指数压缩因子的大小与... 用数值方法对泊松方程求解时,往往要对迭代的中间结果作适当的压缩处理,以加快收敛速度和避免溢出.本文提出一种单一指数因子的非线性压缩法.一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衡态时不必进行压缩处理.而在非平衡态时,最佳指数压缩因子的大小与杂质浓度有关.参考本文给出的数值计算结果,根据给定器件的杂质浓度分布,选定一最佳指数压缩因子,可以使泊松方程的数值求解过程具有最决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方程 数值解法 加速收敛法
下载PDF
SOI/SDB硅片化学腐蚀自停止减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军宁 黄庆安 童勤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51,56,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SOI/SDB硅片化学腐蚀自停止减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成功地得到了厚度小于1μm的硅膜,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关键词 硅片 SOI SDB 化学腐蚀 半导体器件
下载PDF
低浓度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在高危出血并肾衰时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军宁 尹友生 +4 位作者 白先明 向清 雷定和 陈荣姣 蒋碧玲 《华夏医学》 2000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时 ,如何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来完成血液透析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 1.8%浓度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碳酸氢盐透析液 ,观察 RCA透析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血游离钙...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时 ,如何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来完成血液透析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 1.8%浓度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碳酸氢盐透析液 ,观察 RCA透析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血游离钙 (Ca2 + )、p H、HCO- 3、Scr、BU N、HR的影响 ,同时设无肝素透析组及普通肝素透析组对照 ,观察透析效果、体外循环凝血时间 (CT)及体内血 CT、透析器复用时间的变化。结果 :2 6例急、慢性肾衰患者共行 79例次RCA透析 ,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者。透析器及管路未见发生严重凝血现象 ,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透析效果优于无肝素治疗组 ,与普通肝素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浓度 RCA透析安全、有效、简便 ,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凝 枸橼液 血液透析 出血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SOI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军宁 童勤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当前较为流行的几种SOI技术,着重评述了SIMOX和SDB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讨论了采用这两种技术制造的SOI材料和器件的物理及电学特性,并与体硅技术做了相应比较。
关键词 绝缘体 SOI技术 SIMOX SDB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军宁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302-1303,共2页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由成熟脂肪细胞分泌,在血清中以三聚体、六聚体和更大的多聚体形式存在。它具有维持能量平衡、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关键词 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 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