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疗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1
作者 陈利平 夏乐 史蕾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目的 明确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期间显著体重丢失的发生情况,探索影响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关键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收集377例接受IMRT鼻咽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营养状况,以放疗期间体重丢失≥10%作为... 目的 明确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期间显著体重丢失的发生情况,探索影响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关键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收集377例接受IMRT鼻咽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营养状况,以放疗期间体重丢失≥10%作为判断显著体重丢失的标准,将其分为显著体重丢失组(CWL组,154例)和无显著体重丢失组(non-CWL组,233例)。单因素分析用于候选因子的初步选择,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预测模型的拟合度。结果 377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54例(40.8%)出现了显著体重丢失。两组患者的肿瘤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N分期(UICC)、颈部放疗剂量、体质指数(BMI)、放疗期间是否使用靶向药物、放疗期间是否使用化疗药物、Epstein-Barr(EB)病毒拷贝数、工作情况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肿瘤家族史、高N分期、颈部放疗剂量高、高BMI值、放疗期间使用化疗药、放疗期间不使用靶向药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显著体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个因素建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72.5%,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57.8%,H-L检验结果为P=0.25,提示模型有较好地拟合效果及鉴别效能。结论 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显著体重丢失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针对性对高风险患者给予预防性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体重丢失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三维重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膜后多发肿瘤1例报告
2
作者 张维 吴昊钧 +1 位作者 谭颖 陈利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笔者团队近日为一例腹膜后多发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切除术,肿瘤分别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背侧及左侧尾叶足背侧、腔静脉左后方。本例患者规律扩容2周,依照术前三维重建规... 笔者团队近日为一例腹膜后多发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切除术,肿瘤分别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背侧及左侧尾叶足背侧、腔静脉左后方。本例患者规律扩容2周,依照术前三维重建规划手术入路及手术流程并顺利施术。现将其诊治经过报道如下。患者女,40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入院。体格检查无特殊,入院后查血常规、生化电解质、肿瘤标记物等基本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均正常;血液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10.37 nmol/L,去甲肾上腺素20.62 nmol/L。CT及三维重建(图1)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见混杂密度肿块影,最大截面约3.8 cm×3.2 cm,病灶边界清晰,密度欠均匀,邻近左肝尾叶及下腔静脉稍被推挤,可见多发迂曲小血管影;腹主动脉右旁、胰腺及十二指肠下方见稍低密度肿块影,最大截面约3.3 cm×2.8 cm,边界清晰,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环绕小血管影,部分小血管由腹主动脉发出。综上,术前诊断为PPGL,拟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2周开始口服酚苄明降血压,剂量由10 mg bid递增至25 mg b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副神经节瘤 腹主动脉 三维重建 去甲肾上腺素 嗜铬细胞瘤 背侧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
3
作者 刘静 吴利平 +3 位作者 陈利平 刘晓琴 代红梅 陈海燕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T1DM患儿饮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18名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T1DM患儿饮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18名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共调查318名主要照顾者,孩子年龄以7~12岁为主,占42.8%;孩子性别以女性为主,占50.3%;长期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占60.4%;首诊糖尿病患儿占75.8%;饮食管理方法采用CHO占22.3%;费用支付以自费为主,占54.4%。本调查结果显示248名(78.0%)调查对象知晓CHO,知晓途径:医务人员206名(83.1%)、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及书籍110名(44.4%)、网络媒体宣传53名(21.4%)、家属或病友及周围人46名(18.5%)。210名(66.0%)主要照顾者接受过CHO饮食健康教育。210名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为(29.62±3.97)分,其中知识得分(1.78±1.31)分,信念得分(12.90±1.73)分,行为得分(14.95±2.6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不同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时长不同的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管理方法不同的调查对象,知信行总分及知识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是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对CHO的认知不足,但认可度及实践意愿较强;患儿糖化血红蛋白<7.5%、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在掌握CHO方面存在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实操难度大、理解能力受限等困难,科室管理者应根据主要照顾者相关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在糖尿病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和营养师等指导下,构建一套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满足其对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从而提高主要照顾者糖尿病饮食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儿童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主要照顾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
4
作者 陈利平 《教师》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在初中语文复习课中,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为了提升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章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策略,从借助思维导图、创设生活情境、... 在初中语文复习课中,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为了提升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章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策略,从借助思维导图、创设生活情境、布置复习任务等多个环节出发,促进深度学习理论与复习课的深度融合,以期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促使他们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复习课 深度学习理论 应用策略
下载PDF
石门水库大坝渗水整治方案分析
5
作者 陈利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65-0168,共4页
石门水库为均质土坝,针对坝基和坝脚有渗水现象,降低坝体内部浸润线高度,保证大坝结构安全,需采取经济合理的防渗排水措施。本文结合施工条件、工序、周期、难度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分别对每个防渗方案投资和防渗效果进行了阐述和比较,推... 石门水库为均质土坝,针对坝基和坝脚有渗水现象,降低坝体内部浸润线高度,保证大坝结构安全,需采取经济合理的防渗排水措施。本文结合施工条件、工序、周期、难度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分别对每个防渗方案投资和防渗效果进行了阐述和比较,推荐坝体充填灌浆+帷幕灌浆的防渗方案;其次为了及时排出大坝渗出的水,增大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在坝脚布设排水棱体排水措施;然后通过渗流稳定复核渗透是满足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大坝 防渗 灌浆 渗流稳定
下载PDF
FOX-7合成工艺优化及中间体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文祥 郭子超 +1 位作者 陈利平 刘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8-796,I0001,共10页
为了安全合成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对其合成过程的硝化反应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分步合成的新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FOX-7合成过程的中间体2-甲基-4,6-二羟基-5-硝基嘧啶(物质2)的热分解特性;运用模型拟合法,选... 为了安全合成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对其合成过程的硝化反应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分步合成的新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FOX-7合成过程的中间体2-甲基-4,6-二羟基-5-硝基嘧啶(物质2)的热分解特性;运用模型拟合法,选用自催化模型同时对DSC等温和动态两种量热模式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获取准确的动力学参数,建立其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对TMR ad和T D24进行预测:结合硝化机理,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反应体系的放热特性。结果表明,物质2稳定性好,可将其作为原料进行硝化反应;使用新工艺合成FOX-7,硝化反应的反应热降低35%左右,绝热温升由98.7 K降至65 K左右,降低了热风险失控的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FOX-7 2-甲基-4 6-二羟基-5-硝基嘧啶 工艺优化 热分解动力学
下载PDF
间歇与半间歇反应热失控危险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利平 陈网桦 +2 位作者 彭金华 曲虹霞 刘荣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63-2970,共8页
针对间歇、半间歇反应器中频繁更换物系和/或反应工艺,受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往往不可能对发生在其中的反应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它们的热失控危险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做了简要的综述并且认为,尽管迄今还没有... 针对间歇、半间歇反应器中频繁更换物系和/或反应工艺,受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往往不可能对发生在其中的反应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它们的热失控危险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做了简要的综述并且认为,尽管迄今还没有普适性的方法,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重要反应,安全界限图方法和反应失控情景分析方法还是较为适用的。前者虽然涉及参数较多,且没有考虑高温下物料二次分解的可能性,但能按照反应结果将量纲1操作参数平面划分为无积累、反应失控、未充分引发及无害4个子区域,从而可以先验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后者虽然忽略了均相与非均相反应的不同,但该方法可对一定工艺条件下目标反应失控和二次分解反应进行分析评估,简单易行,考虑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器 半间歇反应器 反应失控 二次分解 安全界限图 失控情景
下载PDF
混酸中甲苯半间歇硝化过程的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利平 陈网桦 +3 位作者 李春光 刘颖 张幼平 彭金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甲苯在混酸中硝化的危险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甲苯、混酸及一硝基甲苯的热分解情况,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搅拌速度、温度及硝酸过用率3因素对目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分解温度最低,而当目的反应的3因素出现异常,... 为了解甲苯在混酸中硝化的危险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甲苯、混酸及一硝基甲苯的热分解情况,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搅拌速度、温度及硝酸过用率3因素对目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分解温度最低,而当目的反应的3因素出现异常,以及反应过程中发生冷却失效时,均可导致硝化反应体系不稳定,此时若不停止加料,并采取措施,易引起混酸的分解,进一步可引起一硝基甲苯的分解,导致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硝化 热危险性 放热速率 反应量热仪 差示扫描量热 反应失控
下载PDF
硝酸甲胺反应过程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利平 蔡刘霖 +1 位作者 彭金华 陈网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7-102,共6页
用反应量热仪(RC1e)对硝酸溶液与一甲胺溶液在反应过程中的热安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分别测试不同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和初始硝酸浓度下反应的放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中和过程反应迅速,在室温就能进行;与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相比,起始硝... 用反应量热仪(RC1e)对硝酸溶液与一甲胺溶液在反应过程中的热安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分别测试不同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和初始硝酸浓度下反应的放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中和过程反应迅速,在室温就能进行;与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相比,起始硝酸浓度对反应安全性影响最大,且硝酸浓度越高,反应的速度和反应的完全程度也越高。实验还表明:RC1e是研究反应过程中热安定性情况的有效工具,能通过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体现反应速率,所得结果对硝酸甲胺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甲胺 反应安全性 反应量热仪(RCle) 放热速率 反应速率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悉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利平 吴整军 +3 位作者 仝战旗 钱妍 段冬梅 臧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33-2534,共2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个月,经充分休息后不能缓解,常伴有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通常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个月,经充分休息后不能缓解,常伴有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通常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意识的增强,导致临床上以疲劳为主诉的病人日趋增多,CFS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过程中对于本病的认识,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常,机体气血阴阳正气不足,而致气滞、血瘀、痰阻等病理产物的堆积。其病位涉及五脏,尤以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进而提出调养精神,加强锻炼,四时合序,合理饮食和中医治疗等是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是养生、防病、祛病、保持良好体力的上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 病因病机 防治
原文传递
一硝基甲苯硝化过程的热危险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利平 陈网桦 +4 位作者 李春光 彭金华 张幼平 刘荣海 陆立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获得一硝基甲苯(MNT)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反应过程中的热危险性信息,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反应体系及所涉物质的热分解行为。通过反应量热器(RC1e)对反应放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酸最易分解,在反应后的混合体系中热分... 为获得一硝基甲苯(MNT)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反应过程中的热危险性信息,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反应体系及所涉物质的热分解行为。通过反应量热器(RC1e)对反应放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酸最易分解,在反应后的混合体系中热分解开始温度为113.3℃。在半间歇反应条件下,若在冷却失效时立即停止MNT加料,则体系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否则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使体系绝热温升140℃以上,引起二次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一硝基甲苯 反应过程 热危险 反应量热器 硝化反应
下载PDF
不寐证与中医藏象学关系探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利平 王发渭 +3 位作者 许成勇 孙志高 黄泉智 周杉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376-2378,共3页
不寐,主要表现为失眠,具体是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复寐;重则彻夜不眠,而且以上症状多合并发生,常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严重者会导致多种身心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 不寐,主要表现为失眠,具体是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复寐;重则彻夜不眠,而且以上症状多合并发生,常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严重者会导致多种身心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承受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失眠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其顽固性、迁延性、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难题。中医药因擅长对人体身心疾患进行综合调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特色与优势。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睡眠的本质是神安于其所。为了更好的从病因、病位、病机认识、治疗失眠症,从中医的藏象学说角度,探讨五脏与不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五脏 病因 病机
原文传递
从心肝在情志调节中作用论述与抑郁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利平 王发渭 +1 位作者 孙志高 许成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14,共3页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降低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百合病"等病证的范畴。中医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多以肝气郁结为核心,认为七情所伤是抑郁症的发...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降低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百合病"等病证的范畴。中医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多以肝气郁结为核心,认为七情所伤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气机郁结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为其发病机制。中医认为:五脏藏五神、主五志,人的精神、情感状态与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息息相关;但不同的脏腑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主宰人的七情、五志,心神统帅五脏神;肝为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调畅情志。笔者认为:肝气郁滞是抑郁症发病的始动环节,心失所主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中医理论,阐述心、肝在情志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与认识抑郁症的发病,需要了解不同的脏腑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不同作用,分清主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心神 抑郁症 发病
原文传递
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肽及海马神经元5-H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利平 孙艳 +2 位作者 王发渭 段冬梅 胡亚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肽(neuropeptide Y,NPY)及海马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忧解组、舒郁散小剂量组、舒郁散大剂量组;对大鼠进行21 d的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 目的观察中药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肽(neuropeptide Y,NPY)及海马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忧解组、舒郁散小剂量组、舒郁散大剂量组;对大鼠进行21 d的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采用open-field方法观察各组处理前、后2 min内大鼠行走路线及格子交叉点数的变化,了解大鼠行为的改变,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海马NPY的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额叶皮质、海马5-HT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海马NPY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舒郁散大剂量组、百忧解组治疗后大鼠血浆、海马NPY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舒郁散、百忧解组大鼠额叶皮层、海马区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郁散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浆、海马NPY含量,明显增加大鼠额叶皮层、海马区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上述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郁散 抑郁症 神经肽 5-HT表达
下载PDF
从藏象学说再论湿疹病因病机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利平 张玉萌 +2 位作者 王发渭 许成勇 孙志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11,共2页
湿疹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皮损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容易反复。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湿... 湿疹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皮损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容易反复。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湿疹有数千年的历史,针对湿疹的不同病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对于湿疹的病因、病机各医家进行了论述,对其病因主要围绕着风、湿、热邪进行论述,对湿疹发病过程中涉及的脏腑,有从心论述的,有从脾论述的,也有从心、脾、肺、肝等方面论述的,认识不一。为进一步了解湿疹的病因、病机,该文从中医藏象学说的角度,分析五脏与湿疹发病的关系,更好的从病因、病机方面认识、治疗湿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五脏 病因 病机
原文传递
嫁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利平 宋增军 +2 位作者 马兴庄 于立明 艾希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对嫁接和自根黄瓜产品的几种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嫁接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稍有降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含水量与自根黄瓜无显著差异,但口感和风味品质较自根黄瓜稍差。
关键词 嫁接 日光温室 黄瓜 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抗疲劳中药对小鼠抗疲劳及调节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利平 吴整军 +3 位作者 仝战旗 钱妍 段冬梅 臧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93-49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补肾调理复方中药对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周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抗疲劳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1周,进行动物实验,每日灌胃1次,用药2周,...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补肾调理复方中药对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周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抗疲劳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1周,进行动物实验,每日灌胃1次,用药2周,通过爬竿试验、游泳试验、吞噬指数、免疫器官质量法(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观察益气健脾、补肾调理中药复方抗疲劳的作用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抗疲劳中药复方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延长爬竿时间,尤其是高剂量抗疲劳中药复方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疲劳中药复方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指数(P<0.05)。结论:抗疲劳中药复方具有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吞噬指数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抗疲劳
原文传递
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利平 王发渭 +1 位作者 郝爱真 呼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87-15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对传染性疾病认识与治疗、预防,从理论和实际方面指导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从病因、病机、传染病演变过程,以及中医对传染病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中医早期发现传染病、隔离与治疗、消灭传染源等消毒诸法。结果... 目的探讨中医对传染性疾病认识与治疗、预防,从理论和实际方面指导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从病因、病机、传染病演变过程,以及中医对传染病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中医早期发现传染病、隔离与治疗、消灭传染源等消毒诸法。结果中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对于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在治疗上提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强调辨证使用驱邪与扶正药物,此外中医还介绍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消毒方法。结论中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也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中医药疗法 防治
下载PDF
麻黄临床功用探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利平 孙志高 +1 位作者 王发渭 段冬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76-1578,共3页
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历代医家多以麻黄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等症,是辛温解表中发汗作用最强的,害怕使用。结合历代本草、方书中对麻黄功用的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发现麻黄的作用远远超出目前中药学... 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历代医家多以麻黄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等症,是辛温解表中发汗作用最强的,害怕使用。结合历代本草、方书中对麻黄功用的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发现麻黄的作用远远超出目前中药学教科书所记载的"发汗、平喘宣肺、通阳利水"功效,还具有较强的"温通阳气"作用,可以温通阳气,调和血脉,起到温阳通络止痛、止遗、止痒等作用。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探悉麻黄在临床的功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善用麻黄辛温走散之性,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辩证应用 发汗解表 散寒通络.
原文传递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治疗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利平 焦伟国 +1 位作者 贾建军 丁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6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Bobath法,综合治疗组在Bobath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6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Bobath法,综合治疗组在Bobath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舒郁散、针刺治疗抑郁症状。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HAMD、ADL评分较治疗前有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综合治疗组的HAMD、ADL积分的变化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舒郁散、针刺治疗可以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优于单纯采用Bobath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康复 BOBATH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