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娄伟钢 陈剑明 +2 位作者 汪帅伊 李海洋 徐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究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配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应用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 目的:探究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配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应用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RTVI技术辅助机器人手术将患者分成两组:RTVI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8~60(46.2±9.3)岁。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2~58(48.2±7.8)岁。观察并记录两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接受定期随访,常规复查髋关节X线片,记录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RTVI组随访9~16(13.0±1.2)个月,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随访10~14(12.0±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股骨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RTVI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优于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P<0.01)。而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RTVI技术辅助天玑手术机器人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虽然对其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低术中X线投射次数,降低患者术中辐射暴露风险。同时也缩短了术者的学习曲线,更好体现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 骨科机器人 外科手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尺骨冠突骨折常见手术入路的比较
2
作者 陈剑明 吴鸿宝 +4 位作者 刘观燚 倪宁 肖靖祎 徐丁 汪帅伊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7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不同入路术式及其预后进行临床研究,为临床入路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骨折患者,其中Regan-Morrey骨折分型Ⅰ型31例,Ⅱ型12例,Ⅲ型7例。根... 目的通过对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不同入路术式及其预后进行临床研究,为临床入路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骨折患者,其中Regan-Morrey骨折分型Ⅰ型31例,Ⅱ型12例,Ⅲ型7例。根据手术术式入路分为前外侧入路组和前内侧入路组,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全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并将两类入路患者骨折块高度与预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细节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和骨折分型决定。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18~30)个月,末次随访HSS法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前外侧入路组:优27例,良3例,中1例,平均(79±97)分,优良率96.8%。前内侧入路组:优12例,良5例,中2例,平均(78±97)分,优良率89.5%。HSS评分中,前外侧入路预后较前内侧入路好。末次随访Mayo法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前外侧入路组:优3例,良28例,优良率100%。前内侧入路组:良18例,中1例,优良率94.7%。冠状突骨折前外侧入路预后较前内侧入路好。结论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入路术式患者的预后,对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冠状突骨折影像学特征,得出冠状突骨折患者行单纯外侧入路术式较前内侧入路术式的预后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肘关节冠突 手术治疗类别
下载PDF
腋后路内固定治疗IdebergⅠa及Ⅱ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焦福德 庄云强 +6 位作者 张经纬 王庆 安林 朱李梅 陈剑明 何贤锋 吴丹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探讨腋后路治疗IdebergⅠa及Ⅱ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腋后路治疗的9例肩胛盂下部分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0~78岁。所有患者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依据肩胛盂骨折Ideberg分型:Ⅰa型6... 目的:探讨腋后路治疗IdebergⅠa及Ⅱ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腋后路治疗的9例肩胛盂下部分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0~78岁。所有患者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依据肩胛盂骨折Ideberg分型:Ⅰa型6例,Ⅱ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6、12周及6、12个月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末次随访时9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为55~96分;DASH评分为3.33~33.33分。结论:腋后路内固定治疗IdebergⅠa、Ⅱ型肩胛盂骨折有效解决了前方入路显露肩胛盂下部分骨折困难的问题,可避免肩胛下肌以及关节囊医源性损伤,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内固定术 肩胛盂骨折
下载PDF
骨老龄化引起骨折修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江磊 倪宁 陈剑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247-1249,F0003,共4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及引发的骨折也逐渐增加[1],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如股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差,大多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2],并且医疗费用较高[3]。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合成代谢或者抗...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及引发的骨折也逐渐增加[1],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如股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差,大多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2],并且医疗费用较高[3]。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合成代谢或者抗吸收)但是药物全身效应及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4]。骨折的愈合通过炎症、修复及重塑的阶段进行[5]。调节炎症可以对损伤后的愈合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全球老龄化 骨折修复 骨质疏松症 股骨骨折 医疗费用 合成代谢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3 位作者 吴震宇 郭前坤 高月 马增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8-1191,I0014,I0015,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5组共喂养1... 目的:探讨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5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切片作对照,证实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2)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 m L/次;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分别以200 mg·kg-1·d-1,100 mg·kg-1·d-1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 mg·kg-1·d-1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以上5组皆观察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次日大鼠禁食12 h后,腹腔麻醉,1抽取腹主动脉血5 m L,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取肝组织,在大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取4块黄豆大小肝组织:一块投多聚甲醛浸泡,为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准备。另两块装Ep管,速投液氮。一份观察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结果:1大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第10周末,模型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和双环醇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治疗1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大剂量组和双环醇组体质量开始出现降低(P<0.05,0.01),治疗第4周末,正常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及双环醇组大鼠体质量低于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应为P<0.05,0.01),且虎杖苷大剂量对大鼠体质量减轻效果与双环醇组相当(P<0.05)。2肝功血脂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TC、TG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0.01)。虎杖苷大剂量组对TG的降低作用优于双环醇组(P<0.05)。3肝脏病理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4肝脏油红染色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可见肝细胞脂肪含量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它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体质量增加、改善血脂肝功的异常、改善脂肪肝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虎杖苷 中药单体 疗效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剑明 胡勇 +2 位作者 顾勇杰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8~62岁,平均39.6岁。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20例,D级4例。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板或棒,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个级别恢复,其中Frankel C级28例,D级14例,E级6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一过性喝水呛咳3例,术后3个月恢复。咽喉部异物感2例,术后1个月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选择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病理评价及对脂质代谢酶SERSP-1c和PPAR-a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3 位作者 李琳 郭前坤 高月 马增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善及保护机制。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善及保护机制。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4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切片作对照,证实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2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 m L/次;虎杖苷大、小组分别以200 mg·kg-1·d-1和100 mg·kg-1·d-1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 mg·kg-1·d-1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以上4组皆观察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3检测指标:在大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取3块黄豆大小肝组织:一块投多聚甲醛浸泡,用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内容对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进行评价。另2块装Ep管,速投液氮。一份观察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一份用于RT-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之增殖活化受体a(PPAR-α),和脂质合成关键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肝脏病理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在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且N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脂质代谢关键酶PPAR-α的基因表达经虎杖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0.01)。脂质合成关键酶的SREBP-1c在白藜芦醇、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虎杖苷可以改善脂肪肝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脂质沉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脂质过氧化关键酶PPAR-α的基因表达和抑制脂质合成关键酶SREBP-1c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虎杖苷/中药单体 肝脏病理评价 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6 位作者 伏爱国 李琳 郭乾坤 吴镇宇 谭洪玲 马增春 赵映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9-2712,I0008,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2、4、6、8、10、14周将模型1—6组依次全部处死,正常组于第14周处死,观察各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于造模第4周时开始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于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有降低趋势。在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造模组大鼠于第2周肝脏开始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于造模第6周开始有大鼠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呈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变化。而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自然愈合在组织病理学上不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8—10周内可以成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且模型在停止造模4周内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剑明 王天芳 +18 位作者 吴秀艳 岳宏 杨璐 赵丹 薛晓琳 赵燕 王庆国 张声生 王新月 李军祥 赵洪川 苏娟萍 邹小娟 孙立亭 刘冬梅 赵文霞 韩捷 刘亚军 邓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调查共收集溃疡性结肠炎951例,其中活动期829例,缓解期122例。症状分布特点:出现频率≥35%的症状在活动期有35个,缓解期有21个。活动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泄泻、脓血便(血多于脓)、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肠鸣增多、矢气增多、肛门气坠、排便不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肠外症状为:乏力、神疲、畏寒、少气懒言、腰部酸软、下肢酸软、口苦、口咽干燥、纳呆、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精神抑郁、胖大舌、齿痕舌、黄苔、腻苔、厚苔、燥苔、脉细、脉弦、脉滑。缓解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腹胀、排便不爽、肠鸣增多;肠外症状:齿痕舌、脉细、乏力、腻苔、胖大舌、口咽干燥、急躁易怒、白苔、淡白舌、畏寒、腰部酸软、神疲、脉沉、精神抑郁、少气懒言。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均以泄泻、腹痛、腹胀等为最常见,但全身症状的出现频率以活动期为多;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但活动期以湿热蕴结大肠为主,兼有阳气不足之象,缓解期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兼有湿邪内阻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剑明 陈腾飞 +3 位作者 连博 陈奕杉 徐霄龙 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1-907,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和证候要素的文献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现代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和证候要素的文献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现代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摘录证候类型,参考《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等有关证候、证候要素的拆分方法进行对不规范和复合的证候类型进行规范和拆分,并提取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10篇中医证候文献进行研究。这些文献出现的证候类型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相比,只有56.14%的证候涵盖了标准中提出的9个证候类型。文献中共涉及证候类型58种(总频次为1587),规范后证候类型共43种(总频次为1732)。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类型分别为疫毒闭肺、湿热蕴肺、寒湿郁肺、肺脾气虚、湿邪郁肺、气阴两虚。这6种证候类型累计出现频率为989次,占总体证候的57.10%。对文献规范后的病位类证候要素15种,出现频率为1777次,以肺、脾、胃、卫分、气分、神(心、脑)为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2%),占总病位类证候要素的95.94%。病性类证候要素共有20种,共出现2567次,其中出现频率>2%的依次为湿(外邪)、闭(肺、心神、脑窍)、气虚、毒(疫、热、寒)、湿热、郁、热(外邪、风)、湿(内生)、阴虚,占总病性类证候要素的81.6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复杂性和认识的不统一,导致辨证体系的多样。证候类型纷繁复杂,以实证为主,但需重视"肺脾气虚"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特点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脓毒症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剑明 刘清泉 +7 位作者 连博 王晓鹏 陈腾飞 黄坡 张瑞 王东东 徐霄龙 郭玉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8期1361-1364,1377,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有关中医现代文献中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脓毒症中医现代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79年至2019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摘录证候类型,参... 目的探讨脓毒症有关中医现代文献中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脓毒症中医现代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79年至2019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摘录证候类型,参考《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等著作中有关证候、证候要素的拆分方法进行对不规范和复合的证候类型进行规范和拆分,并提取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56篇中医证候文献,涉及证候类型共78种,规范后证候类型共54种,录入证候的出现频次共1008次。出现频率大于5%的常见证候类型分别为热毒内盛证、瘀毒内阻证、火热炽盛证、腑气不通证、热毒血瘀证。规范后得到病位类证候要素6种,主要以脾、大肠、胃、肺为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10%)。病性类证候要素共有23种,出现频率>5%的依次为火(热)、毒(热、瘀、浊)、痰、气虚、血瘀、腑实,占总病性类证候要素的76.99%。结论脓毒症的证候纷繁复杂,发病初期证候类型以实证为主,气虚贯穿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脾胃功能的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特点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3 位作者 李栋栋 连博 徐霄龙 刘清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ERCP内镜微创,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 d。记录两组患者的操作治疗的一般情况(一次性完成、二次操作、治疗失败、转外科手术以及塑料支架置入引流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主要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腹痛、切口出血、术后感染、胰腺炎指标升高、呼吸衰竭、死亡)。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上,联合组总有效率(95.5%,42/44)优于对照组(86.0%,37/43)(P<0.01)。对于肝功能的主要指标的改善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1)。在治疗后的两组组间比较中,联合组对于改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方面,两组均以腹痛最常见,分别为7例和8例。其次为胰腺炎指标(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升高,分别为7例、8例。该研究无呼吸衰竭或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肝胆湿热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大柴胡汤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剑明 刘清泉 +4 位作者 黄坡 连博 陈腾飞 李博 徐霄龙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预设的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的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筛选后文...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预设的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的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筛选后文献的一般资料信息(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病例资料来源、分组例数、治疗方法、结局指标、诊断标准、评价标准等),再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对文献关键的结局指标按二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腑实证)可降低7天死亡率和28天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降低患者继发多脏器衰竭病例;提高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水平,且优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组(P<0.01)。结论: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腑实证)具有一定的优势。鉴于本研究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偏低,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医腑实证 通腑法 疗效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5 位作者 刘洋 连博 韦重阳 徐霄龙 郭玉红 刘清泉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3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及ERC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3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及ERC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柴胡汤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 d。记录2组病因及操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评价、血清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肝功能主要指标、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改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腹痛和切口出血在2组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结论ERCP联合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清热利湿通腑法 肝胆湿热证
下载PDF
双钢板治疗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剑明 张经纬 +4 位作者 校佰平 庄云强 薛波 张峰 王邦荣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72例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阶段治疗:先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或跟骨牵引,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骨...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72例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阶段治疗:先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或跟骨牵引,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70例获得随访,时间13~2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1~19周。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参考HSS评分标准:优42例,良23例,优良率为92.9%。发生切口延迟愈合3例,切口邻近皮肤坏死1例,胫前肌群部分肌肉坏死1例,切口深部感染1例。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n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掌握好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钢板的放置方式及骨折(尤其是关节面)复位程度,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
下载PDF
Sn-Bi系低温无Pb焊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剑明 张建波 李明茂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低熔点Sn-Bi焊料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低温无Pb焊料.根据Sn-Bi焊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Sn-Bi系低温无Pb焊料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Sn-Bi无Pb焊料的温度诱导熔体结构转变现象及其对Sn-Bi焊料凝固组织的影响,介绍... 低熔点Sn-Bi焊料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低温无Pb焊料.根据Sn-Bi焊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Sn-Bi系低温无Pb焊料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Sn-Bi无Pb焊料的温度诱导熔体结构转变现象及其对Sn-Bi焊料凝固组织的影响,介绍了合金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添加对Sn-Bi焊料润湿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分类总结了不同元素对Sn-Bi焊料与Cu基体界面化合物生长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及其原理,最后综合评述Sn-Bi低温无Pb焊料存在的问题,对Sn-Bi焊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Bi焊料 无Pb焊料 结构转变 润湿性能 界面化合物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吴震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11年有关NAFLD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168个证候类型,规范为53个,出现频...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11年有关NAFLD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168个证候类型,规范为53个,出现频率>5%的证候依次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郁痰阻。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8个,其中病位类8个,频率>5%的依次为肝、脾、胆、胃、肾;病性类10个,频率>5%的依次为湿、热(或火)、气滞、痰、虚、血瘀。结论:目前NAFL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对本病进行常见证候的研究,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张声生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剑明 崔超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初以气滞、湿阻之实证为主,久可伤及脾肾,累及阴阳气血。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之本,气滞、湿阻、血瘀为致病之标,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则是该病发病特点,病机关键在于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初以气滞、湿阻之实证为主,久可伤及脾肾,累及阴阳气血。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之本,气滞、湿阻、血瘀为致病之标,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则是该病发病特点,病机关键在于因虚、因滞致瘀,瘀热交结。临床除结合患者的临床证候整体辨证外,注重对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微观辨证;治疗以健脾理气、祛瘀清热为基本法则,善用自拟的萎胃治疗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使处方药物鲜明且针对性强。同时注意调节、疏导患者情志,身心并治,整体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理气 祛痰清热 张声生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剑明 陈国平 涂锴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5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9例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9例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7.78%(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建议采用TEP手术,虽此方式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其治疗费用较高,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恢复速度快,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疝修补术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多酚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剑明 冯洪涛 +4 位作者 夏启东 周桂园 刘静 董胜强 杨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929-5930,共2页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研究显示,云南主产烟区昆明与曲靖地区烟叶的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红河地区烟叶与昆明、曲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多酚化合物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红大品种烟叶与K326、云87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326和云87品种差异不大;不同等级烟叶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优质烟叶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主产烟区 多酚 烟叶品种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