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碱通过调控TGF-β1/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1
作者 徐莉 廖赵妹 +2 位作者 苏小燕 吕华龙 陈剑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6-32,55,共8页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麻黄碱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并利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药物处理14 d后,通过无创性肺功能检测法测量小鼠气道反应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析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炎症细胞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 E)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麻黄碱可以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 E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5、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肺组织中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由OVA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哮喘 气道炎症 抗炎 TGF-β1/NF-κB通路
下载PDF
施工中的几个误区
2
作者 陈剑标 《工程质量》 2004年第10期40-41,共2页
介绍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施工误区,从理论上分析不按操作规程或不按图施工,容易发生质量缺陷,甚至可能引发工程质量事故。
关键词 按图施工 工程质量 操作规程 基础埋置深度 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某建筑楼板裂缝检测与处理
3
作者 陈剑标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0期89-89,共1页
文章通过对某建筑主体结构宏观调查、检测及复核,分析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简单、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 宏观调查 检测 复核 分析 处理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肝脏》 2021年第8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录肠外营养治疗后第1、2、3周直接胆红素(D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计算APRI值。结果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一周PNAC组APRI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DB、AST和PL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二周PNAC组APRI和DB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5),AS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三周PNAC组APRI、DB和AST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和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1)。APRI曲线下面积为0.701,截断值取0.43,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73.1%。结论PNAC早产儿APRI会显著升高,早期监控APRI有利于PNAC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 早产儿
下载PDF
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SCN1A CDKL5基因突变特点与临床特征
5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儿及相关家庭成员外周血,患儿外周血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患儿癫痫基因,家庭成员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排查,并利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Ie ligation-dependen,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SCN1A、CDKL5基因突变阴性患儿大片基因片段。结果:40例EOEE患儿中,有男性12例,女性28例,疾病发作时间为出生后6d至18个月(10.11±4.29)个月。存在23例患儿出现婴儿痉挛症,10例出现出现非特异性EOEE疾病,4例出现Dravet综合征,3例出现大田原综合征。40例患儿中共发现32例(80.00%)SCNIA、CDKL5基因突变,其中17例(42.50%)患儿SCNIA基因突变,15例(37.50%)患儿CDKL5基因突变,包括17例(42.50%)错义突变,3例(7.50%)插入突变,3例(7.50%)无义突变,3例(7.50%)剪切位点突变,6例(15.00%)微小缺失突变。在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的患儿中,有27例(84.38%)患儿首次发病出现无热惊厥,6例(18.75%)患儿伴有强直阵挛,3例(9.38%)患儿伴有全身痉挛,随着病情发展有5例(15.63%)患儿出现痉挛。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患儿中,尚无患儿具备有意义语言和独立行走能力,21例(65.63%)患儿独坐时间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28例(87.50%)患儿具有孤独症征兆,11例(34.38%)存在手足功能低刻板和身体发育缓慢情况。结论:SCN1A、CDKL5基因突变相关的EOEE疾病在患儿群体中发病较早,且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在早期抗癫痫药物和食疗基础上探索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此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癫痫脑病 基因突变Dravet综合征 大田原综合征 钠通道蛋白编码基因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样5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RP、WBC、PCT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48-51,67,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两组患儿外周血检测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并采集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对RMPP鉴别诊断价值.结果:213例RMPP患儿共检出158株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60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9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31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为主.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两组患儿IgA、WBC水平比较无差异;RMPP组患儿IgG、IgM、CRP、PCT水平高于GMPP组患儿.ROC曲线显示,IgG、IgM、CRP、PCT对RMPP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AUC=0.770、0.778、0.824、0.806,P<0.001),且四项联合(AUC=0.902,P<0.001)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结论:RMPP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验性治疗时需覆盖以上病原体,并尽早检测病原学,疗效欠佳时需考虑耐药情况,并及时依据药敏结果予以目标性治疗.其IgG、IgM、CRP、PCT水平明显高于GMPP患儿,而RMPP不会对WBC造成较大影响,联合检测IgG、IgM、CRP、PCT可用于RMPP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病原菌特点 免疫球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 mg/(kg·d),2次/d,最大剂量<6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3次/d,剂量<30 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球蛋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治疗后,两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患儿Treg细胞比例和IL-10因子水平,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泼尼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CV-A16感染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通过腹腔注射CV-A16构建CV-A16感染发病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病毒载量、血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动态变化。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程度、临床症状分值以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症沙鼠,并且重症沙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和升高趋势总体上高于轻症感染沙鼠;重症感染沙鼠全血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IL-4、IL-10、IL-8和IP-10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并且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血清中的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上升,IL-8和IP-10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为重症沙鼠全血和血清中存在多种趋化和炎症因子上调,可能与Th1炎症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沙鼠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手足口病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