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亭地网回流动态验收标准的修改方案研究
1
作者 陈劲草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60-65,70,共7页
本文介绍了现行的高速铁路牵引所回流指标,介绍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的组成,计算了牵引供电回流各支路的分流系数,分析了影响回流分配的各种因素。结合直接供电加回流和AT供电方式的地回流特征与差异,指出根据方差偏离均值的程度... 本文介绍了现行的高速铁路牵引所回流指标,介绍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的组成,计算了牵引供电回流各支路的分流系数,分析了影响回流分配的各种因素。结合直接供电加回流和AT供电方式的地回流特征与差异,指出根据方差偏离均值的程度进行地回流指标判定和质量分级标准存在的缺陷。最后,综合全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接地系统和地网回流的情况,提出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地网回流动态验收标准的修改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牵引变电所 地网 回流 验收标准
下载PDF
直供方式下复线电气化铁路电抗测距法修正方案研究
2
作者 陈劲草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介绍电抗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直供方式下复线电气化铁路电抗测距法存在的误差,结合行车组织要求和故障应急处置流程的规定,分析电抗测距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互感因子,计算得出考虑互感因子的电抗测距修正计算式,并提出基于... 介绍电抗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直供方式下复线电气化铁路电抗测距法存在的误差,结合行车组织要求和故障应急处置流程的规定,分析电抗测距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互感因子,计算得出考虑互感因子的电抗测距修正计算式,并提出基于判断并联供电或解列供电运行方式的电抗测距法的修正方案。经实例验证,该修正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供方式 复线电气化铁路 电抗测距法 修正方案 互感因子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舒兵 徐成仕 +1 位作者 熊南翔 陈劲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脑室-腹腔(V-P)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方法,然而V-P分流术后并发分流管堵塞、感染和过度引流等发生率较高。引起分流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分流管或阀门堵塞导致分流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一旦出现分流故障可能导致脑积水症状复发,往... 脑室-腹腔(V-P)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方法,然而V-P分流术后并发分流管堵塞、感染和过度引流等发生率较高。引起分流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分流管或阀门堵塞导致分流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一旦出现分流故障可能导致脑积水症状复发,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分流调整手术或更换分流装置。目前对于分流故障引起的分流失败往往诊断困难且方法不一,国内外关于V-P分流术后分流故障的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为此,本文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加以综述,为临床上尽早诊断分流故障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故障 脑积水 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翔宇 马义辉 +2 位作者 张庭保 李正伟 陈劲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15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1 d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术后复查CT、MRI评估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15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1 d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术后复查CT、MRI评估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缺血性并发症16例(7.4%),出血性并发症14例(6.5%)。术前血小板聚集率≤15%的病人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11.8%)较血小板聚集率>15%的病人(3.1%)明显增高(P<0.05)。而血小板聚集率与缺血性并发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降低了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缺血风险,并且使术前血小板聚集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术前血小板聚集率过低可能是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当血小板聚集率≤15%时,需警惕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出血性并发症 缺血性并发症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劲草 夏涛 +3 位作者 刘斌 李正伟 冯雨 王在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脑池局部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脑池局部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两种给药方式治疗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脑池局部给药的...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脑池局部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脑池局部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两种给药方式治疗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脑池局部给药的疗效。结果脑池局部给药组手术后7d内脑血流速度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且全身血压没有受到影响。静脉给药组术后3d内脑血流速度比术前加快,4d以后脑血流速度逐渐恢复正常。静脉给药组术后发生了低血压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脑池内给药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且没有全身低血压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椎动脉栓塞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椎动脉动静脉瘘1例
6
作者 叶圣达 张庭保 陈劲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24-224,共1页
1病例资料29岁女性,因左颈肩疼痛伴左上肢肌力下降17 d于2021年10月21日入院。既往有妊高症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肢肌力3级,胸腹部可见多发咖啡色纤维瘤样斑点(图1A)。脑部MRA可见椎前及左侧椎旁间隙见多发扩张血管影(图1B)。DSA可... 1病例资料29岁女性,因左颈肩疼痛伴左上肢肌力下降17 d于2021年10月21日入院。既往有妊高症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肢肌力3级,胸腹部可见多发咖啡色纤维瘤样斑点(图1A)。脑部MRA可见椎前及左侧椎旁间隙见多发扩张血管影(图1B)。DSA可见左侧椎动脉向左侧椎旁静脉供血,右侧椎动脉向颅内供血困难,可见右向左盗血,瘘口流量巨大,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确诊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相关的椎动脉动静脉瘘(图1C、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动静脉瘘 1型神经纤维瘤病 椎动脉 血管内栓塞 疗效
下载PDF
脑微透析法研究鼠脑损伤后脑局部生化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劲草 万登峰 +2 位作者 王胜 吴晓辉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 研究鼠脑损伤后脑局部生化代谢的变化 ,探讨微透析技术在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代谢改变中应用潜力。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 ,损伤组包括轻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 ,运用微透析技术分别监测其脑细胞外液 (ECF)中葡萄糖和乳... 目的 研究鼠脑损伤后脑局部生化代谢的变化 ,探讨微透析技术在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代谢改变中应用潜力。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 ,损伤组包括轻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 ,运用微透析技术分别监测其脑细胞外液 (ECF)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改变。结果 脑细胞外液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 ([Gluc]d)在轻度、重度损伤组的最低值分别为伤前基础值的 (6 5± 6 ) %、 (36± 9) %。轻度损伤组伤后 [Gluc]d降低 ,持续至 6 0min后基本接近伤前基础水平 ,重度损伤组伤后 12 0min仍显著低于伤前基础水平 ,伤后各时段重度损伤组比轻度损伤组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5 )。脑细胞外液透析液中乳酸含量 ([Lac]d)损伤组为伤前基础值的 (4 85± 4 5 ) % ,伤后各时段重度损伤组比轻度损伤组明显升高 (均为P <0 0 5 )。随着损伤程度增加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亦明显增加 ,各损伤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均为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提示伤后脑细胞外液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的变化 ,可以作为判断伤情和继发性脑水肿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 脑损伤 重度 脑细胞 局部 生化代谢 脑微透析 研究 降低 乳酸
下载PDF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劲草 于加省 +2 位作者 何跃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1期647-649,共3页
目的回顾总结近5年经手术治疗的47例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经验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47例中37例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5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及动脉瘤孤立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载瘤动脉缝合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后近远端载瘤动脉端端... 目的回顾总结近5年经手术治疗的47例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经验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47例中37例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5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及动脉瘤孤立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载瘤动脉缝合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后近远端载瘤动脉端端吻合术,动脉瘤包裹1例。结果按GOS评分,预后良好35例,中度残疾6例,严重伤残2例,死亡4例。结论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仍是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难题,应根据不同的病例,选用多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动脉搭桥术 巨大动脉瘤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劲草 周平 +2 位作者 李正伟 王胜 欧一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2例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动脉通畅。所有患者脑缺血...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2例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动脉通畅。所有患者脑缺血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2例中1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导致呼吸困难,其余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到45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脑缺血的发生和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劲草 沈晓黎 +3 位作者 雷霆 薛德麟 李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天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 ,总结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及 2 1例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39.8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 (83.8% )、步态不稳 (... 目的 探讨天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 ,总结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及 2 1例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39.8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 (83.8% )、步态不稳 (35 .1% )和偏盲 (2 1.6 % )。根据肿瘤附着于天幕的位置分为 5型。直接手术 36例 ,11例幕上入路 ,2 5例幕下入路。肿瘤全切 (SimpsonⅠ级和Ⅱ级 ) 2 8例 (77.8% ) ,次全切除 8例 (2 2 .2 % ) ,死亡 1例。随访 2 1例 ,14例 (6 6 .7% )恢复正常生活 ,3例(14 .3% )生活不能自理。 8例次全切除者随访 4年 ,未见肿瘤的生长 ,未再次手术。结论 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周围结构受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切除方式 ,对天幕裂孔处的肿瘤切除困难时 ,可采取次全切除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天幕 分类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阻塞时侧支静脉通路的意义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劲草 雷霆 +1 位作者 孟晓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SSS)阻塞时其侧支静脉通路的建立情况,确定其在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总结归纳8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行MRA及DSA检查时的静脉系表现。结果27例发生SSS完全阻塞,59例部分阻塞。18例在阻塞的SSS周... 目的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SSS)阻塞时其侧支静脉通路的建立情况,确定其在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总结归纳8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行MRA及DSA检查时的静脉系表现。结果27例发生SSS完全阻塞,59例部分阻塞。18例在阻塞的SSS周围出现了由表浅皮层静脉所形成的侧支静脉环;通过表浅皮层静脉与蝶顶窦及小脑幕静脉系建立端-端吻合的16例;通过与Troland或Labbe静脉建立吻合的14例;通过大脑镰与下矢状窦吻合的9例;通过脑膜静脉并经板障静脉引流到颈外静脉系的17例;混合型12例。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SSS阻塞时,肿瘤周围存在广泛侧支静脉通路,术中应注意保护。脑DSA及MRA检查对术前了解SSS通畅性及侧支静脉通路建立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 脑膜瘤 侧支静脉循环
下载PDF
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劲草 周平 +4 位作者 欧一博 王胜 李正伟 韩庆东 张庭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患者21例,术前1d、术后1周及术后3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21例患者无1例发生颅内血...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患者21例,术前1d、术后1周及术后3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21例患者无1例发生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临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除2例行双侧血管重建术外其余均行单侧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MRA或CTA检查均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前1d、术后1周h术后3月mRS评分分别为(3.05±1.43)分,(2.90±1.58)分,(1.43±1.50)分,术前1d与术后1周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前1d与术后3月和术后1周与术后3月均差异显著(P<0.05)。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血管重建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血管重建
下载PDF
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颅底脑膜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汪乐生 熊忠伟 +2 位作者 吴小林 陈劲草 杨邦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脑膜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该文报道1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脑膜瘤 夹闭
下载PDF
老年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
14
作者 汪乐生 许双祥 +2 位作者 段靖雯 陈劲草 杨邦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根据年龄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根据年龄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低龄老人组(60~70岁)和中龄老人组(≥70岁)。收集这些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和临床数据,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Fisher分级(m Fisher)、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结果共纳入95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7.9±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合并症、GCS评分、Fisher评分、动脉瘤部位、动脉瘤有无破裂、动脉瘤形态和患者的动脉瘤数目、动脉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术。术后低龄老人组和中龄老人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35%(P=0.015),所有动脉瘤手术均达到影像学方面的完全闭塞。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GOS评分(P>0.999)和住院期间死亡率(P=0.512),且在随访期间的m RS评分也无统计学差异(P=0.677)。与中龄老人组相比,低龄老人组的住院费用更低(P=0.003)。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对老年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夹闭手术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该术式对低龄老年患者是一种相对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前循环动脉瘤 显微外科治疗
下载PDF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劲草 雷霆 +3 位作者 舒凯 张焱 薛德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总结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及分析存在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17例,近全切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死亡1例,3例术后视力障碍较术前加重,1例发生肢体偏瘫。15... 目的 总结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及分析存在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17例,近全切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死亡1例,3例术后视力障碍较术前加重,1例发生肢体偏瘫。15例随访3月至5年,全切的10例肿瘤无复发;近全切及部分切除的5例中2例肿瘤无变化,有3例肿瘤增大。结论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至今仍是个难题,手术治疗应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放疗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蝶骨嵴 显微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小脑桥脑角及岩斜坡肿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劲草 胡文安 +1 位作者 朱炎昌 蒋先惠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17例小脑桥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均在3cm以上,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颅中窝。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作者对于手术入路方法、技巧及优缺... 17例小脑桥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均在3cm以上,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颅中窝。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作者对于手术入路方法、技巧及优缺点进行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听神经瘤 脑膜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岩骨入路行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Labbe静脉的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劲草 胡文安 +1 位作者 雷霆 李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Labbe静脉的解剖变异与术中保护。方法 总结近三年来采用扩大的经岩骨联合入路时,20例患者Labbe静脉的走向分布,术中处理经验。结果 将Labbe静脉分为四种类型。Ⅰ型:从大脑外侧裂方向发出,斜向后与大脑下静脉吻合形成Labbe静脉... 目的 探讨Labbe静脉的解剖变异与术中保护。方法 总结近三年来采用扩大的经岩骨联合入路时,20例患者Labbe静脉的走向分布,术中处理经验。结果 将Labbe静脉分为四种类型。Ⅰ型:从大脑外侧裂方向发出,斜向后与大脑下静脉吻合形成Labbe静脉,汇入横窦,共11例。Ⅱ型:Labbe静脉分布、走向同Ⅰ型,但进入小脑幕硬膜间的静脉湖后汇入横窦,共2例。Ⅲ型:在颞后部多个静脉引流分别单独汇入静脉窦,共5例。Ⅳ型:起于外侧裂后方与大脑下静脉吻合而成,静脉管径细小、发育不良,经枕后汇入横窦,共2例。5例患者Labbe静脉术中损伤,术后CT检查,2例发生颞叶脑内血肿及梗塞。结论 Labbe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应据分型采用不同的处理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BE静脉 脑水肿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雌激素对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实验研究
18
作者 陈劲草 邸方 +3 位作者 董震 Ritz M-F Mendellow itsch A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7,共3页
为了解雌激素的神经 (estradiol)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经脑微透析探针 ,制成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采用实验与对照观察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雌二醇可明显缩小鼠脑损伤的体积。在脑透析液中 ,经运用谷氨酸后 ... 为了解雌激素的神经 (estradiol)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经脑微透析探针 ,制成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采用实验与对照观察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雌二醇可明显缩小鼠脑损伤的体积。在脑透析液中 ,经运用谷氨酸后 ,可观察到乳酸峰值立即出现并持续升高。结果表明雌二醇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害新的神经保护机制与乳酸产生有关。这种乳酸产生和病变缓解依赖于雌激素受体 ,并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损伤 神经保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经乙状窦前岩骨入路切除桥脑小脑角及岩斜坡肿瘤
19
作者 陈劲草 胡文安 +1 位作者 朱炎昌 蒋先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14例桥脑小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岩骨入路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肿瘤直径3cm以上且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中颅窝时采用该入路,与传统乙状窦后枕下入路相比具... 14例桥脑小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乙状窦前岩骨入路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肿瘤直径3cm以上且不同程度向脑干腹侧生长,跨越岩骨尖达中颅窝时采用该入路,与传统乙状窦后枕下入路相比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岩骨 入路 切除 乙状窦 桥脑小脑角 肿痛 生长 脑干
下载PDF
桥小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岩骨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运用
20
作者 陈劲草 胡文安 朱炎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6-327,共2页
桥小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岩骨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运用陈劲草,胡文安,朱炎昌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430030关键词经岩骨入路,外科,手术,听神经瘤中图法分类号R615,R739.43自1995年3月以来,... 桥小脑角及岩斜坡区肿瘤经岩骨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运用陈劲草,胡文安,朱炎昌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430030关键词经岩骨入路,外科,手术,听神经瘤中图法分类号R615,R739.43自1995年3月以来,我科开展经岩骨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及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岩骨入路 外科手术 听神经瘤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