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北光 张木明 +1 位作者 苏志尧 谢正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9-63,共5页
通过对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8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的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2.950~4.673;物种均匀度为0.499~0.7... 通过对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8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的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2.950~4.673;物种均匀度为0.499~0.782;生态优势度为0.050~0.067;对立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也分别作了测算。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海拔高度相近的八宝山而略低于南昆山。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对大东山的自然保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东山 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广东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北光 苏志尧 李镇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47,共6页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外貌终年常绿,群落的区系组成以亚热带的科属为主,优势科为壳斗科,八角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英科、木兰科、山茱萸...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外貌终年常绿,群落的区系组成以亚热带的科属为主,优势科为壳斗科,八角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英科、木兰科、山茱萸科、蔷薇科等,优势种类亦大部份由这些科的种类组成。群落中胸径≥3cm的个体密度为4284株/hm2,密度要比相邻的八宝山山地常绿阔叶林高。群落较为低矮,平均高约7~8m,乔木层垂直分化不明显,具山顶矮林的特色。群落缺乏板根现象和层间植物,表现出中亚热带森林的特征。天井山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在近主峰的四周,海拔较高,而邻近的八宝山自然保护区相同海拔处的植被已为山地草坡所取代,因此,应对这片山地常绿阔叶林加以严格的保护,以防其逆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天井山 常绿阔叶林 区系组成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广东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北光 苏志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36,共5页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26个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2.02~4.43之间;物种均...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26个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2.02~4.43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1~0.96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6~0.24之间。八宝山的低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相近,其值为3.22~4.43。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境条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山 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植物根际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4
作者 曾曙才 苏志尧 +1 位作者 陈北光 俞元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3,共5页
根际是受植物活根影响的土壤微区。植物根际营养生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对根际土壤采样方法和营养检测技术、根际微区养分状况、根系分泌物对根际营养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根际土壤田间采样和室内模拟培育... 根际是受植物活根影响的土壤微区。植物根际营养生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对根际土壤采样方法和营养检测技术、根际微区养分状况、根系分泌物对根际营养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根际土壤田间采样和室内模拟培育方法,根际微域营养检测常用的电极法、电子探针法和冰冻切片法,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根际土壤氮、磷、钾营养状况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环境、养分释放及植物适应养分胁迫等的影响,提出了植物根际营养研究今后应加强的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根际营养 土壤 生态 采样方法 营养检测技术 根系分泌物 室内模拟培育 根际微域 电极法 电子探针法 冰冻切片法 养分释放 养分胁迫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被引量:36
5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2 位作者 古炎坤 谢正生 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了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利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 ,按群落类型计算了各群落的总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不同层次和不同径级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各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 4.5 379~ 9.35 ... 研究了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利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 ,按群落类型计算了各群落的总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不同层次和不同径级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各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 4.5 379~ 9.35 91;均匀度为 0 1782~ 0 .42 88;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为 2 .7672~ 3.6691;均匀度为0 6637~ 0 .8119;其数值与鼎湖山和粤北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相关研究接近 ,但物种丰富度则较低 多样性指数值的高低与各群落所受干扰程度有关 ,受干扰程度最小的“荷木 +中华锥 九节”群落 ,其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 同时各群落的幼苗层均具较高的多样性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物种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 森林群落
下载PDF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璐 林伟强 +2 位作者 陈北光 苏志尧 谢正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于10000m2样地的帽峰山次生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于79科144属.群落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的科属为主,种类丰富但亲缘关系较为疏远.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结构等层次.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 基于10000m2样地的帽峰山次生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于79科144属.群落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的科属为主,种类丰富但亲缘关系较为疏远.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结构等层次.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为3 30,均匀性指数为0 43,生态优势度为0 07.乔木层立木以低龄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若能减少人为干扰破坏,加强培育,群落将向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帽峰山森林公园 次生林 群落结构 结构特征 维管束植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几种森林群落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被引量:22
7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1 位作者 古炎坤 谢正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白云山 风景名胜区 枯枝落叶层 持水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群落
下载PDF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 被引量:112
8
作者 苏志尧 吴大荣 陈北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7-341,共5页
在粤北始兴县罗坝自然保护区以木荷、栲树和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内 ,设置 10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 .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木荷、栲树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幼苗贮备达 15... 在粤北始兴县罗坝自然保护区以木荷、栲树和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内 ,设置 10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 .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木荷、栲树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幼苗贮备达 15 3 8和 9763株·hm-2 ;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发育到幼树过程中死亡率较高 ;马尾松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 ,幼苗缺乏 ,幼树只有 4株·hm-2 ,但大树较多 ,达 44株·hm-2 ;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混交群落中 ,马尾松、栲树种群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在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群落中 ,两者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但两者格局变化原因不同 ;木荷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上述群落中均表现为集群分布 ,但聚集强度不同 ,K值为 0 42 80~ 0 975 0 ;木荷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其空间分布格局没有较大差别 ,总体上都是集群分布 .栲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 ,除大树是均匀分布外 ,幼树、中树均趋于集群分布 ;马尾松种群分布格局中仅中树为集群分布 ,而幼树与大树均为均匀分布 .不同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区组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木荷 栲树 马尾松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几种森林群落生物量和持水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曙才 谢正生 +3 位作者 古炎坤 苏志尧 陈北光 林书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对白云山风景区几种主要森林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乔木层及灌草层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 +木荷群落 >马尾松群落 >马占相思群落 >藜蒴群落... 对白云山风景区几种主要森林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乔木层及灌草层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 +木荷群落 >马尾松群落 >马占相思群落 >藜蒴群落 >加勒比松群落 ;枯落物层现存量为马尾松群落 >藜蒴群落 >马占相思 +木荷群落 >马占相思群落 >加勒比松群落 ;5个群落各层的自然持水量为土壤层 >乔木层 >灌草层 >枯落物层 (马尾松群落为灌草层 >乔木层 ) ;群落各层总的自然持水量顺序为马占相思 +木荷 >马占相思 >马尾松 >加勒比松 >藜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 森林群落 生物量 持水性能 白云山风景区 广州市
下载PDF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林伟强 贾小容 +1 位作者 陈北光 谢正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分别采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S impson指数的倒数计算并分析了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乔木层15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2种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的测度结果及其标准化结果一致表明:除少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大多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 分别采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S impson指数的倒数计算并分析了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乔木层15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2种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的测度结果及其标准化结果一致表明:除少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大多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反映其群落结构的单调性.利用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计算种对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种群相互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较低,群落处于演替阶段,且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与其生态位宽度不呈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次生林 帽峰山
下载PDF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5
11
作者 曾曙才 苏志尧 陈北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综述了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负离子的检测仪器、研究方法、浓度评价系数、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及林分因子、气象因...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综述了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负离子的检测仪器、研究方法、浓度评价系数、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及林分因子、气象因子、水体等对森林空气负离子的影响,并探讨了空气负离子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空气负离子 影响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广州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77
12
作者 曾曙才 苏志尧 陈北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9-1053,共5页
研究了广州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以及绿地类型、水体状态、海拔高度、天气阴晴、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03~3367个·cm-3,平均为426个·cm-3,与上海、深圳等地接近... 研究了广州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以及绿地类型、水体状态、海拔高度、天气阴晴、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03~3367个·cm-3,平均为426个·cm-3,与上海、深圳等地接近。所测定的几种绿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竹林>小叶竹柏林>花卉区>隆缘桉林>苗圃和草坪>住宅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动态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静态水;在本研究观测范围内,离动态水越远,负离子浓度越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晴天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阴天。人流量和车流量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绿地 空气负离子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几种林木植物体及枯落物的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曾曙才 谢正生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素含量正常 .各微量元素在树叶和小枝中的含量顺序是Mn >Fe >Zn >B >Cu >Mo,在根中的含量顺序是Fe >Mn >Zn >Cu >B >Mo.火炬松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其他树种 .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阔叶林 >杉木林 >火炬松林 >马尾松林 ;总贮量顺序为马尾松林 >火炬松林 >青冈栎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枯落物 微量元素 含量 贮量 分解状况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被引量:22
14
作者 苏志尧 古炎坤 +2 位作者 陈北光 谢正生 李炳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29,共7页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广州白云山的植被特点,划分了群落类型,并描述了每种群落类型的特征。白云山的植被可划分为3种植被型组、3种植被型,4种植被亚型。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区 植被型 群系 群丛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主要林分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曾曙才 苏志尧 +3 位作者 谢正生 古炎坤 陈北光 林书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主要林分类型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各主要林分总生物量、总吸碳量和总释氧量大小顺序为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中华锥林>大叶相思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黧蒴林>降真香林>...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主要林分类型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各主要林分总生物量、总吸碳量和总释氧量大小顺序为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中华锥林>大叶相思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黧蒴林>降真香林>尖叶杜英林>加勒比松林.各林分生产力、年均吸碳量和年均释氧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林>黧蒴林>大叶相思林>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尖叶杜英林>中华锥林>降真香林>加勒比松林>马尾松林.表明速生阔叶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针叶林强;处于速生期的阔叶树人工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天然次生近熟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区 林分 生产力 吸碳放氧功能 森林生态效益
下载PDF
广东石坑崆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璐 苏志尧 +1 位作者 陈北光 李镇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8-603,共6页
在石坑崆从海拔300 m到海拔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方差分析研究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石坑崆森林群落优势... 在石坑崆从海拔300 m到海拔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方差分析研究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石坑崆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皆表现出在腐殖质层厚度这一资源位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坡度资源位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小的趋势;(2)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 HSD多重比较进一步表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5个资源位上的生态位宽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针阔混交林和山地阔叶矮林的生态位宽度则存在显著差异(P<0.001);(3)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坡向和枯枝落叶层厚度与石坑崆森林群落第一和第二排序轴的相关性较强,不同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资源位上表现不一。典范对应分析与生态位宽度结合能较好地反映石坑崆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典范对应分析 海拔梯度 森林群落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29
17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吴大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 ;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 ,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 .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 8种植被类型 ;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成 2 3种群丛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 ,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 ,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 ,如崖壁矮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区系组成
下载PDF
VA菌根真菌对植物养分吸收与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曾曙才 苏志尧 +1 位作者 陈北光 俞元春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2-75,共4页
VA菌根是泡囊-丛枝内生菌根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VA菌丝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尤其是磷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抵抗养分胁迫的能力,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和流失,从而避免水体富营养化.VA菌丝可以形成菌丝... VA菌根是泡囊-丛枝内生菌根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VA菌丝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尤其是磷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抵抗养分胁迫的能力,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和流失,从而避免水体富营养化.VA菌丝可以形成菌丝桥,在不同植株间传递养分,成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真菌 养分吸收 养分传递 菌丝桥 植物共生体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常绿阔叶林区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尹爱国 苏志尧 +1 位作者 陈北光 刘惠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对白云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 .样地调查结果表明 ,该群落种类丰富 .维管束植物共有5 3科 85属 10 3种 ,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为樟科、茜草科、芸香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壳斗科等 ,它们绝大多数科是热带亚热带科 ... 对白云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 .样地调查结果表明 ,该群落种类丰富 .维管束植物共有5 3科 85属 10 3种 ,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为樟科、茜草科、芸香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壳斗科等 ,它们绝大多数科是热带亚热带科 .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 ,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 ,其次依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属 ,但缺乏典型的热带成分 .白云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的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了本地带区系成分组合特征 ,这对于白云山风景区的林分改造方向及建立近自然的人工群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 常绿阔叶林 区系成分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广州市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华南五针松群落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璐 苏志尧 陈北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3-1072,共10页
采用连续样带取样法,在分析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群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相结合,探讨了华南五针松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种间... 采用连续样带取样法,在分析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群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相结合,探讨了华南五针松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种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以A级频度占绝对优势,华南五针松在主林层占据显著地位,但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优势远不及其他优势种群;(2)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相关分析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华南五针松群落优势种群正协变种对数显著多于负协变的种对数,且Spearman秩相关比相关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华南五针松与长叶木姜存在显著负协变,与其它优势种群种对间协变关系不明显;(3)海拔高度、坡度、坡位、坡形、腐殖质层厚度以及枯枝落叶层厚度与3个排序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在第一和第二排序轴的位置明显反映其生态特点。105个乔木种类沿第一排序轴的分类完全与物种的性状特征相符。海拔高度是影响华南五针松分布的主导因素;(4)华南五针松群落种间关系揭示了群落内不同乔木种类因受小生境因子影响而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典范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同揭示环境因子影响物种的分布,并通过生态习性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种间协变 排序 聚类 珍稀濒危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