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被引量:73
1
作者 陈卫祥 陈文录 +4 位作者 徐铸德 刘宗建 涂江平 张孝彬 郭鹤桐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极高的纵横比和独特的导电特性 ,是制备复合材料的理想形式。评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的动态。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镍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比传统的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 ,结构为... 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极高的纵横比和独特的导电特性 ,是制备复合材料的理想形式。评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的动态。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镍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比传统的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 ,结构为非晶态。讨论了复合镀制备金属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优越性及应用。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 -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复合镀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金属 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 导电聚苯胺 结构
下载PDF
Ni-P-纳米碳管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卫祥 甘海洋 +5 位作者 涂江平 陈文录 夏军保 汪久根 徐铸德 周国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 ,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比 Ni- P- Si C和 Ni- P-石墨镀层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在 6 73K条件下热处理 2 h后 ,复合镀层...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 ,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比 Ni- P- Si C和 Ni- P-石墨镀层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在 6 73K条件下热处理 2 h后 ,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显著改善 ;除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基本不变以外 ,其余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均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复合镀层 化学镀 摩擦 磨损 热处理
下载PDF
Ni-P-无机类富勒烯WS_2纳米材料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卫祥 涂江平 +11 位作者 马晓春 徐铸德 陈文录 汪久根 成旦红 夏军保 甘海洋 金亚旭 TENNE R. ROSENSTVEIG R.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22-1726,共5页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了含有无机类富勒烯硫化钨纳米材料的Ni P (IF WS2 )复合镀层 .用环 -块摩擦实验测试了Ni P (IF WS2 )的摩擦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它比与Ni P ,Ni P (层状 2H WS2 )和Ni P 石墨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和更低的...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了含有无机类富勒烯硫化钨纳米材料的Ni P (IF WS2 )复合镀层 .用环 -块摩擦实验测试了Ni P (IF WS2 )的摩擦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它比与Ni P ,Ni P (层状 2H WS2 )和Ni P 石墨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和更低的摩擦系数 .分析了无机类富勒烯纳米材料改善镀层摩擦学性能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无机类富勒烯 纳米材料 复合镀层 摩擦学性能 硫化钨
下载PDF
无机类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卫祥 涂江平 +4 位作者 马晓春 徐铸德 陈文录 夏军保 成旦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评述了无机类富勒烯 (IF)与过渡金属硫化物 (WS2 和 Mo S2 等 )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外型为球形或近似于球形并具有嵌套中空结构的 IF- WS2 和 IF- Mo S2 纳米颗粒具有潜在的摩擦学应用前景 ;对含有 IF- W... 评述了无机类富勒烯 (IF)与过渡金属硫化物 (WS2 和 Mo S2 等 )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外型为球形或近似于球形并具有嵌套中空结构的 IF- WS2 和 IF- Mo S2 纳米颗粒具有潜在的摩擦学应用前景 ;对含有 IF- WS2 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和 Ni- P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比含有石墨和层状 2 H- WS2 粉末的固体润滑剂具有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摩擦学 无机类富勒烯 纳米颗粒 过渡金属硫化物 复合镀层
下载PDF
纳米碳管的电化学贮锂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卫祥 吴国涛 +6 位作者 王春生 杨杭生 何丕膜 张孝彬 徐铸德 李文铸 杨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4,共7页
用透射电镜、高分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表征了用催化热解法制备的纳米碳管的结构 ,研究了纳米碳管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以纳米级铁粉为催化剂热解乙炔气得到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较低 ,结构中存在褶皱的石墨层、乱层石墨和... 用透射电镜、高分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表征了用催化热解法制备的纳米碳管的结构 ,研究了纳米碳管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以纳米级铁粉为催化剂热解乙炔气得到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较低 ,结构中存在褶皱的石墨层、乱层石墨和微孔等缺陷 ,具有较高的贮锂容量 ,初始容量为 640mAh/g ,但循环稳定性较差。而以纳米级氧化铁粉为催化剂热解乙烯得到的纳米碳管结构比较规则 ,循环稳定性较好 ,但贮锂容量较低 ,初始容量为 2 82mAh/g。讨论了纳米碳管的结构对其温度特性和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贮锂 结构
下载PDF
非化学计量比混合稀土-镍系贮氢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1 位作者 郭鹤桐 陈长聘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本文研究了非化学计量比混合稀土-镍系贮氢合金MmBx的配比数x对合金结构、热力学性能和金属氢化物(MH)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随着配比数x的减小,合金晶胞体积和金属氢化物生成焓(─ΔH)增加,平台压力降低且与配比x有lnpeq=1.99x... 本文研究了非化学计量比混合稀土-镍系贮氢合金MmBx的配比数x对合金结构、热力学性能和金属氢化物(MH)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随着配比数x的减小,合金晶胞体积和金属氢化物生成焓(─ΔH)增加,平台压力降低且与配比x有lnpeq=1.99x-11.13的关系.当x<5.0时,合金在CaCu5型主相之外析出Cc2Ni7第二相,该第二相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x<5.0时,合金电极具有较高的初容量和活化性能.在x=4.8时.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为274.7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镍系 贮氢合金 金属氢化物电极
下载PDF
Pt/CNT纳米催化剂的微波快速合成及其对甲醇电化学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卫祥 韩贵 +1 位作者 LEE Jim Yang 刘昭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85-2287,共3页
As a rapid uniform and efficient heating method, microwave irradi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reaction and preparing nanomaterials. Here Pt/carbon nanotube(CNT) catalysts with w(Pt)=18.1% and 9.4 % were rapi... As a rapid uniform and efficient heating method, microwave irradi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reaction and preparing nanomaterials. Here Pt/carbon nanotube(CNT) catalysts with w(Pt)=18.1% and 9.4 % were rapidly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heating polyol process and employing the ethylene glycol solution of H 2PtCl 6 as the precursors in the presence of CNT support. TEM imaging showed that microwave-prepared Pt nanoparticles were very uniform in size,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3.1 nm, and uniformly dispersed on the CNT surface.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microwave-synthesized Pt/CNT catalysts exhibited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electrooxidation of liquid methanol than E-TEK Pt/C.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atalyst performance derives from that microwave-synthesized Pt nanoparticles have a uniform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l dispersion on the CNT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NT 纳米催化剂 微波合成 甲醇 电化学氧化 电催化性能 碳纳米管 铂纳米粒子
下载PDF
金属氢化物电极的化学活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1 位作者 刘昭林 郭鹤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704-708,共5页
通过对Mm(NiMnCoAl)5电极的化学活化处理提高了金属氢化物电极的容量、电催化活性、活化性能和快速放电能力;讨论了化学活化处理对金属氢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活化剂KBH4作用下,金属氢化物表面的氧化物技还原,在活化过程... 通过对Mm(NiMnCoAl)5电极的化学活化处理提高了金属氢化物电极的容量、电催化活性、活化性能和快速放电能力;讨论了化学活化处理对金属氢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活化剂KBH4作用下,金属氢化物表面的氧化物技还原,在活化过程中一部分氢原子贮入合金之中,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文中试验了这种活化方法对Ni/MH电池封口化成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封口化成的AA型Ni-MH电池性能与开口化成电池的性能相当,其容量达到1050~1150mAh,1C、3C、SC信率下放电容量分别达到0.2C下的96.7%、89.0%、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电极 电催化 活化 封口化成
下载PDF
贮氢合金表面处理改善Ni/MH电池1C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卫祥 陈昀 +1 位作者 潘洪革 陈长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42-746,共5页
研究了贮氨合金两种表面化学处理方法对MH电极活化性能及Ni/MH电池IC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一种处理方法是贮氢合金在6th。l·L-’KOH溶液中80T处理sh,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在含有0.04mol·L-‘KBH4的6mol·L’‘KOH溶液中... 研究了贮氨合金两种表面化学处理方法对MH电极活化性能及Ni/MH电池IC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一种处理方法是贮氢合金在6th。l·L-’KOH溶液中80T处理sh,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在含有0.04mol·L-‘KBH4的6mol·L’‘KOH溶液中80t处理sh.通过MH电极的放电容量、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评价了上述化学处理对电极活化性能的影响.电子探针表面分析表明化学处理后贮氢合金表面由于铝元素的优先溶解形成一层具有较高电催化活性的富镍表面层,它是改善电极活化性能的主要原因·以处理的贮氨合金为负极材料的Ni/MH电池具有较高IC充放电循环寿命和1.ZV以上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镍氢电池 循环寿命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贮氢合金表面分析和金属氢化物电极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卫祥 陈长聘 唐致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4-569,共6页
贮氢合金表面状态和组成是影响金属氢化物(MH)电极电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MH电极的表面改性处理是改善电极性能的有效方法.用XPS,ICP,BET方法分析了处理后贮氢合金表面组成和状态的变化.讨论了化学还原处理对MH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 贮氢合金表面状态和组成是影响金属氢化物(MH)电极电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MH电极的表面改性处理是改善电极性能的有效方法.用XPS,ICP,BET方法分析了处理后贮氢合金表面组成和状态的变化.讨论了化学还原处理对MH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还原处理大大提高了MH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和减低了电极反应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金属氢化物电极 电催化 表面分析
下载PDF
铝合金上电沉积Ni-P-CNTs复合镀层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卫祥 涂江平 +3 位作者 王浪云 王玉琮 刘新宽 CHARLS O L K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3-2036,共4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铝合金表面上制备了镍-磷-碳纳米管(Ni-P-CNTs)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电流密度和镀液中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形貌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3.0 A/dm2...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铝合金表面上制备了镍-磷-碳纳米管(Ni-P-CNTs)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电流密度和镀液中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形貌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3.0 A/dm2时可以得到表面光亮、平整的复合镀层,复合镀层中碳纳米管体积分数随着镀液中碳纳米管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i-P-CNTs复合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能和更低的摩擦系数.随着复合镀层中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复合镀层摩擦性能的改善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碳纳米管 复合镀层 摩擦磨损 铝合金
下载PDF
XC-72碳和碳纳米管负载PtRu纳米粒子的微波快速合成及其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卫祥 赵杰 +2 位作者 LEE Jim-Yang 刘昭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90-1594,共5页
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技术快速合成了XC 72碳和碳纳米管 (CNTs)负载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 ,合金负载的质量分数为2 0 % ,Pt和Ru的原子比接近于 1∶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微波合成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具有细小的粒径和狭窄的尺寸分布 ,所合成的PtR... 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技术快速合成了XC 72碳和碳纳米管 (CNTs)负载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 ,合金负载的质量分数为2 0 % ,Pt和Ru的原子比接近于 1∶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微波合成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具有细小的粒径和狭窄的尺寸分布 ,所合成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XC 72碳和CNTs的表面 ,其平均粒径分别为 3 .3nm和 2 .8nm .电化学实验表明微波合成的PtRu/X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XC-72碳 碳纳米管 铂钌合金纳米粒子 碳负载催化剂 甲醇 电化学氧化 燃料电池
下载PDF
贮氨合金的表面处理及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郭鹤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3,共5页
贮氢合金的表面成分和形态对金属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文中综述了贮氢合金几种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对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容量、电催化活性、循环稳定性、快速放电能力、活化性能和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贮氢合金 金属氢化物电极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用硼氢化钾处理贮氢合金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郭鹤桐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对贮合金粉的表面处理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明显提高了MH/Ni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和放电平台电位,改善了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结合以前的工作分析了表面处理对MH/Ni电池... 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对贮合金粉的表面处理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明显提高了MH/Ni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和放电平台电位,改善了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结合以前的工作分析了表面处理对MH/Ni电池性能改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MH/NI电池 硼氢化锌 电池性能
下载PDF
微波合成PtRu/C纳米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电化学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卫祥 俞贵艳 +2 位作者 赵杰 LEE Jim-Yang 刘昭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67-1470,共4页
0引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无噪音、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和燃料补充方便等优点,在交通、通讯、军事和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PtRu/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 0引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无噪音、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和燃料补充方便等优点,在交通、通讯、军事和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PtRu/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抗CO中毒性能,是DMFC中最主要的阳极催化剂.其传统的制备主要是采用浸渍-还原方法,即:把碳载体充分浸渍在含有贵金属盐的溶液中,然后使吸附在碳载体上的金属盐在还原性气氛下高温还原.但是这种方法难以获得尺寸和形状均匀的纳米粒子.众所周知,催化剂微粒的大小和均匀性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制备粒径适宜、大小均匀,并高度分散在碳载体上的PtRu合金纳米粒子对于获得高性能的DMFC阳极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微波辐射加热具有快速、均匀和高效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中,如:金属氧化物[1~3]、硒化物[4,5]、硫化物[6]和单分散金属纳米粒子[7~10].最近有报道微波协助加热的多元醇工艺可以合成聚合物保护的多种纳米金属粒子(如Pt,Ru,Pd和Ag等),这些纳米粒子具有细小和均匀的粒径[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负载铂钌合金纳米粒子 催化剂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 电化学氧化性能 微波合成
下载PDF
全固态锂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卫祥 杨兰生 +2 位作者 单忠强 邹建梅 刘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0-54,共5页
用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作为增塑剂制备了PEO-LiCl_4 聚合物电解质,实验结表明增塑剂不仅阻止了聚氧化乙烯结晶的生长,减小了聚合物的结晶度,降低了玻璃化温度,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而且促进了聚合物电解质中LiClO_4的电离... 用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作为增塑剂制备了PEO-LiCl_4 聚合物电解质,实验结表明增塑剂不仅阻止了聚氧化乙烯结晶的生长,减小了聚合物的结晶度,降低了玻璃化温度,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而且促进了聚合物电解质中LiClO_4的电离,增加了聚合物电解质中的载流子数,因此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其室温下电导率可达到2X10^(-3)S/cm.讨论了改性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机理,在室温下测试了聚苯胺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聚合物 固态电解质
下载PDF
MH-Ni电池封口化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2 位作者 刘昭林 郭鹤桐 陈长聘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硼氢化钾碱性溶液中对金属氢化物(MH)电极的表面进行化学还原处理,提高了MH电极的放电容量、活化性能和电催化活性.用其为负极组装的AA型MH-Ni电池进行了封口化成,电池放电容量达到1150mAh,5C下电池的放电... 在硼氢化钾碱性溶液中对金属氢化物(MH)电极的表面进行化学还原处理,提高了MH电极的放电容量、活化性能和电催化活性.用其为负极组装的AA型MH-Ni电池进行了封口化成,电池放电容量达到1150mAh,5C下电池的放电容量达到0.2C下容量的80%以上,电池在1C100%DOD(放电深度)充放电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MH电极 封口化成 镍氢电池 二次电池
下载PDF
微波合成碳负载纳米铂催化剂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2
18
作者 陈卫祥 LEE +1 位作者 Jim-Yang 刘昭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微波辐射快速加热含有XC 72碳的H2 PtCl6的乙二醇混合液合成了碳负载的纳米铂 ,铂负载的质量分数在10 %~ 2 0 %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铂粒子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形状 ,其平均粒径在 3 6nm ,并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碳的表面 .循环伏安和恒电... 利用微波辐射快速加热含有XC 72碳的H2 PtCl6的乙二醇混合液合成了碳负载的纳米铂 ,铂负载的质量分数在10 %~ 2 0 %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铂粒子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形状 ,其平均粒径在 3 6nm ,并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碳的表面 .循环伏安和恒电位极化表明微波合成的Pt/C比以KBH4作为还原剂制备Pt/C和商业得到E TEK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负载纳米铂催化剂 甲醇 电化学氧化 微波 合成 电催化性能
下载PDF
金属氢化物电极极化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郭鹤桐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金属氢化物(MH)电极充电后期的析氢极化电位越小表明电极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和电催化活性。本文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贮氢合金的表面处理对MH电极活化性能和充电极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MH电极Tafel极化曲线的分析,表明水在... 金属氢化物(MH)电极充电后期的析氢极化电位越小表明电极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和电催化活性。本文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贮氢合金的表面处理对MH电极活化性能和充电极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MH电极Tafel极化曲线的分析,表明水在电极表面的放电过程是MH电极析氢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由于表面处理过程中元素Mn和Al的优先溶解,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的富镍层,表面处理改善了MH电极的极化特征,减低了电极析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活化能由原来的34.2kJ/mol~33.1kJ/mol(未处理贮氢合金)分别降低到29.6kJ/mol~25.9kJ/mol(碱处理贮氢合金)和25.8kJ/mol~21.3kJ/mol(含还原剂碱处理贮氢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电极 电极 金属氢化物 碱性蓄电池 析氢反应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钌/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卫祥 韩贵 +3 位作者 LEE Jim-Yang 刘昭林 徐铸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33-2035,共3页
以RuCl3 的乙二醇溶液作为前驱体 ,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Ru/C (19 1wt % )纳米复合材料 .TEM观察表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尺寸 ,其平均粒径为 3 2nm ,并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碳的表面 .Ru/C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氧化后可以作为电化学... 以RuCl3 的乙二醇溶液作为前驱体 ,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Ru/C (19 1wt % )纳米复合材料 .TEM观察表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尺寸 ,其平均粒径为 3 2nm ,并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碳的表面 .Ru/C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氧化后可以作为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其比电容为 14 4F/g ,而未负载纳米钌的XC 72碳的比电容为 3 1F/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合成 钌/碳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