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友明 郭莹 +2 位作者 宁柏松 方政诚 刘佳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首先基于热平衡法计算某城市的历年逐时动态冷负荷,以历年平均不保证50 h为依据确定理论设计负荷,采用综合聚类法挑选同时发生设计日.用热平衡法计算同时发生设计日、传统设计日的峰值负荷... 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首先基于热平衡法计算某城市的历年逐时动态冷负荷,以历年平均不保证50 h为依据确定理论设计负荷,采用综合聚类法挑选同时发生设计日.用热平衡法计算同时发生设计日、传统设计日的峰值负荷,确定为同时发生设计负荷和传统设计负荷.分别对比了哈尔滨、北京、长沙和广州样本房间的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结果显示,各城市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偏差范围都远小于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说明依据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气象参数进行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是更加合理、准确的,基于热平衡法可以准确生成适合工程应用的同时发生设计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法 理论设计负荷 同时发生设计日 传统设计日 设计负荷 差异率
下载PDF
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2
作者 曾艳 陈友明 +1 位作者 田洁 郑晓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30,共6页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性管控前(2019年3月—2020年2月)患者295例,施行强制性管控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患者272例。收集管控前后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置管部位)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对管控前后VCAI群体特征变化、感染率、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管控后感染率为10.29%(28/272),低于管控前的16.27%(48/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管控后患者平均年龄较管控前更高(Z=-6.889,P<0.01)。管控前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79%,管控后分离出病原菌33株,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55%,管控后革兰阳性菌感染较前有明显下降(χ^(2)=3.899,P=0.048)。管控前检出多重耐药菌28株(48.28%),管控后检出多重耐药菌23株(69.70%)。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苯唑西林耐药率均>50%;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严重,但分别对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突出。革兰阴性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50%;替加环素对阴性、阳性菌均覆盖良好,且未发现耐药菌。结论 强制性感染管控是行之有效的VCAI防控措施,在目前已形成习惯的基础上可常态化保持。管控后感染人群年龄增大,革兰阳性致病菌检出率下降,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上升,故应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优选颈内静脉作为置管部位并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临床推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作为经验性全身用药,抗生素封管首选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局部外用可考虑庆大霉素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房间辐射时间序列决策树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友明 刘佳明 +1 位作者 宁柏松 方政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30,共8页
采用辐射时间序列方法,现有可用的辐射时间序列涉及的房间结构和特征参数数量太少,导致其计算的空调设计负荷偏差较大.考虑国内建筑常用的围护结构及其特征参数,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结构和特征参数组合的房间样本,应用热平衡方法... 采用辐射时间序列方法,现有可用的辐射时间序列涉及的房间结构和特征参数数量太少,导致其计算的空调设计负荷偏差较大.考虑国内建筑常用的围护结构及其特征参数,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结构和特征参数组合的房间样本,应用热平衡方法计算大量的结构与特征组合房间样本的辐射时间序列,用CART决策树算法提取影响房间辐射时间序列的主要特征参数,对房间结构类型和特征参数进行分类,用K-Medoids中心算法确定各类房间代表性辐射时间序列.用提出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将结构及其特性参数组合房间的非太阳辐射时间序列和太阳辐射时间序列分别分为12类和8类.适用性检验表明,分类后每类房间辐射时间序列很好地代表了该类的所有房间,可显著提高空调设计负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负荷计算 辐射时间序列 热平衡 CART算法 K-Medoids中心 分类 热传递
下载PDF
基于气象日序数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挑选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友明 曹明皓 方政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传统空调设计气象参数设计日对气象参数间的同时发生性考虑不足,导致空调系统的设计冷负荷与实际峰值冷负荷相差甚远.为挑选出计算空调系统设计负荷的更合理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日序数的空调设计同时发生设计日挑选方法... 传统空调设计气象参数设计日对气象参数间的同时发生性考虑不足,导致空调系统的设计冷负荷与实际峰值冷负荷相差甚远.为挑选出计算空调系统设计负荷的更合理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日序数的空调设计同时发生设计日挑选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气象日序数的概念,用历史实测气象数据和动态负荷计算模型计算房间动态负荷,基于室内热环境风险水平挑选通用气象日序数集,提出多维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从通用气象日序数集中选取代表性的同时发生设计日.运用该方法从中国香港和长沙的长年实测气象数据中挑选出两个地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挑选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数量少,适合于工程设计应用.与传统设计日对比表明,气象日序数方法给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计算设计冷负荷准确性更高,能满足工程设计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设计 同时发生设计日 气象日序数 传统设计日 设计冷负荷
下载PDF
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和常规检测方法对比试验
5
作者 谭秀慧 张燕 +3 位作者 吴蓓琦 代培 陈友明 黄鸿兵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6期45-46,共2页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规模持续增加[1],不可避免地将养殖水体中饲料残渣和水产动物的排泄物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磷、等有机污染物,排放到周围水环境中[2],...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规模持续增加[1],不可避免地将养殖水体中饲料残渣和水产动物的排泄物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磷、等有机污染物,排放到周围水环境中[2],影响水生态健康[3-5]。为提高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江苏省发布了《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面积 常规检测方法 亚硝酸盐氮 池塘养殖 循环利用 饲料残渣 市场需求 对比试验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6
作者 潘金英 陈友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病(N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疾病种类将其分为DN组26例和NDN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病(N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疾病种类将其分为DN组26例和NDN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贫血、炎症反应、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及心血管损伤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DN组与NDN组的尿素氮、尿酸、红细胞计数、血清铁、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的肌酐、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的射血分数低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高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较NDN患者更早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且其贫血、营养不良、心血管损伤情况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非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最佳负荷率的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
7
作者 郭莹 张波 陈友明 《暖通空调》 2023年第8期72-77,共6页
提出了基于最佳负荷率的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策略,可以优化冷水机组的运行组合和启停序列,在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前提下,使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最高,降低冷水机组能耗。根据该优化策略开发了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软件,并将其运用到中国... 提出了基于最佳负荷率的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策略,可以优化冷水机组的运行组合和启停序列,在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前提下,使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最高,降低冷水机组能耗。根据该优化策略开发了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软件,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香港某建筑群的建筑管理系统(BMS)中,采用实时数据分析方式对比实行优化策略前后冷水机组的组合方案、平均负荷率与平均COP,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方式计算冷水机组的年节能率,验证冷水机组序列控制优化策略的应用效果与节能潜力。结果表明:在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前提下,优化组合中冷水机组的开启台数更少或型号更小,且平均负荷率和平均COP都明显高于未优化组合;2009年和2010年的年节能率分别为9.15%和11.82%,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序列控制优化 运行组合 负荷率 性能系数(COP) 优化策略 节能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郑露莉 陈友明 潘金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83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血常规、生化等指标...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83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MHD患者死亡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碱性磷酸酶、血钙均高于存活组,透析时间长于存活组,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1.486,95%CI=1.049~2.107,P=0.026)、RDW(OR=2.231,95%CI=1.055~4.716,P=0.036)、白细胞计数(OR=1.767,95%CI=1.082~2.887,P=0.023)、透析时间(OR=1.023,95%CI=1.004~1.041,P=0.017)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76,95%CI=0.623~0.928,P=0.007)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NLR、RDW、白细胞计数和透析时间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且白蛋白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全因死亡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VDSF自然通风实验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友明 高丽慧 +2 位作者 王衍金 何文皓 郭晓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以长沙作为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城市,通过试验对位于长沙地区的一已搭建好的通风式双层皮玻璃幕墙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时热通道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玻璃间距分别为0.10,0.20,0.30和0.40m时,均可实现自然通风;当玻璃... 以长沙作为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城市,通过试验对位于长沙地区的一已搭建好的通风式双层皮玻璃幕墙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时热通道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玻璃间距分别为0.10,0.20,0.30和0.40m时,均可实现自然通风;当玻璃间距为0.30和0.40m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效果十分接近.对热通道内百叶的位置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玻璃间距为0.40m,百叶位于离外玻璃0.10m或位于热通道正中间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效果基本一致.结合Fluent软件分别对自然通风状态下通风式双层皮玻璃幕墙玻璃间距为0.30和0.40m,百叶位置位于离外玻璃0.10m及位于热通道正中间的情形分别进行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通风式双层皮玻璃幕墙自然通风下的最佳玻璃间距是0.30m,百叶离外层玻璃0.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式双层皮幕墙 自然通风 流场 温度场 玻璃间距 百叶位置
下载PDF
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友明 陈校辉 +4 位作者 潘莹 王明华 秦钦 邓燕飞 蔡永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江黄颡(♀...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7.92%、18.87%和25.4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8、0.9368和0.9280,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592、0.0632和0.072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754、0.0738和0.103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087、0.1081和0.1501;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杂交子代与母本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遗传距离较远。结果分析表明:杂交子代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但从母本中继承的遗传物质稍多于父本;杂交子代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两亲本群体,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黄颡 乌苏里拟鲿 杂交子代 遗传差异 RAPD标记
下载PDF
建筑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实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友明 邓永强 +1 位作者 郭兴国 张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6,共6页
建立了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长沙地区1月份和7月份空调房间外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内湿传递和积累的情况,以及不同内表面情况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近室外侧水泥砂浆与... 建立了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长沙地区1月份和7月份空调房间外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内湿传递和积累的情况,以及不同内表面情况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近室外侧水泥砂浆与红砖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严重受室外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且此界面处的湿度长期高于80%,易引发霉菌的生长;靠近室内侧红砖与水泥抹灰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主要受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在夏季,内表面贴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温、湿度普遍比没贴墙纸的墙体内相应位置处的要高;在冬季,两墙体内界面处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没贴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湿度比内表面贴有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要略高.同时,墙体内的温、湿度变化存在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并且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热湿耦合传递 实验测试 围护结构
下载PDF
土壤初始温度模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友明 王宇航 莫志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9,共3页
通过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地下土壤初始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将模型的全年模拟结果与全年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下土壤温度分布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说明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土壤深度达到10 m时,土壤全... 通过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地下土壤初始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将模型的全年模拟结果与全年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下土壤温度分布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说明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土壤深度达到10 m时,土壤全年温度趋于稳定.该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模型 土壤源热泵 土壤温度分布 实测值
下载PDF
竖直U型埋管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友明 王宇航 +2 位作者 莫志娇 郭兴国 周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
以钻孔壁为界,将所研究的传热区域划分为土壤部分和钻孔内两部分。对于钻孔外土壤部分的传热过程,采用线热源理论建立非稳态模型进行分析讨论;在钻孔内,对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增强地下换热器换热的措施。
关键词 热泵 地下换热器 传热分析 传热模型 模型对比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自适应静压变频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友明 姜辉 +1 位作者 刘健 程时柏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7,共7页
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变频器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现有的静压控制方法容易引起室内局部过冷或者过热。根据总送风量与总需求风量的偏差,以及风阀全开的个数来优化静压设定值,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自适... 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变频器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现有的静压控制方法容易引起室内局部过冷或者过热。根据总送风量与总需求风量的偏差,以及风阀全开的个数来优化静压设定值,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自适应静压变频控制方法,将这种控制方法应用在香港某办公大楼中的运行结果表明,其节能率达到了7.14%,同时系统控制稳定,对空调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热舒适性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自适应静压设定节能率 热舒适
下载PDF
有渗流地埋管传热模型及快速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友明 张训水 +1 位作者 杜立志 刘向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埋管传热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地埋管换热的实际工况,现有的考虑渗流的地埋管传热解析模型计算繁琐耗时.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的g-函数解析解,并利用该解析解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解析解在保证合理计算精度的同时,...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埋管传热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地埋管换热的实际工况,现有的考虑渗流的地埋管传热解析模型计算繁琐耗时.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的g-函数解析解,并利用该解析解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解析解在保证合理计算精度的同时,计算速度有了显著提高,钻孔壁中点温度g-函数较积分平均温度g-函数计算值偏大.在阶跃热流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能显著改善地埋管换热工况.多钻孔埋管布置方式对钻孔域温度场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渗流 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响应 算法 G-函数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友明 刘健 +3 位作者 程时柏 陈永康 秦建英 周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模拟分析了典型日变风量系统优化前后的风机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与定静压定送风温度的原控制方法相比,优化控制能节约风机能耗,在部分负荷下效果尤为明显,冬季和过渡季试验日的节能率分别为19.38%和15.58%.对2种控制方法下的全年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试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全年的节能率为7.16%,而且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能耗 热舒适 变风量系统 送风静压 送风温度
下载PDF
建筑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故障及其检测与诊断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友明 郝小礼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8,共6页
描述了传感器故障类型 ,给出了其故障函数。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筑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并对空调检测系统中的四类传感器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很好的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能力。
关键词 传感器 空调 故障检测 故障诊断 建筑能源
下载PDF
空调系统中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友明 郝小礼 彭建国 《测控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4,共4页
提出了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故障识别、故障重构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将测量空间分为主成分子空间和残差子空间。SPE指数和SVI指数分别用来检测和识别故障。沿着故障方向 ,测量数据逐步逼近主成分子空间可以实现数据的重... 提出了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故障识别、故障重构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将测量空间分为主成分子空间和残差子空间。SPE指数和SVI指数分别用来检测和识别故障。沿着故障方向 ,测量数据逐步逼近主成分子空间可以实现数据的重构。通过对空调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结果展示出PCA方法具有良好的故障检测、识别和重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传感器 故障检测 冷冻机房系统 故障诊断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及其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友明 张国强 陈在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95,共5页
提出了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概念,阐述了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方法及其作用。
关键词 围护结构 动态热特性 系统辨识 建筑能耗分析
下载PDF
计算多层墙体响应系数的频域回归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友明 王盛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77,共7页
基于墙体热传导的理论频率响应提出了计算多层墙体响应系数的频域回归方法 .首先在所要关心的频率范围内计算出总的传导矩阵的频率响应 ;然后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墙体内外表面吸热及传热的简单的多项式 s-传递函数 ,该多项式传递函数与... 基于墙体热传导的理论频率响应提出了计算多层墙体响应系数的频域回归方法 .首先在所要关心的频率范围内计算出总的传导矩阵的频率响应 ;然后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墙体内外表面吸热及传热的简单的多项式 s-传递函数 ,该多项式传递函数与双曲型 s-传递函数在频率特性上是等价的 ;最后由多项式传递函数计算出墙体的响应系数 .实例验证表明 ,该方法非常简单高效 ,计算精度高、速度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回归 多层墙体 响应系数 热传导 函数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