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陈可冀院士治疗心律失常用药经验研究
1
作者 李洪峥 付长庚 +3 位作者 于子凯 杨文文 龙霖梓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473-3477,3506,共6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年4月—2004年11月治疗心律失常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年4月—2004年11月治疗心律失常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陈可冀院士治疗心律失常处方92则,包含中药94味,多为甘、寒类药物,归经以肝经、心经为主。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为丹参、珍珠母、延胡索、苦参、玄参等,高频对药为延胡索-苦参(占比27.2%),常用角药为麦冬-丹参-五味子(占比22.8%)。药物组合的关联分析以麦冬-五味子为核心,配以丹参、黄连、延胡索等药物,形成党参-黄连-黄芩-五味子等核心处方药物。结论:陈可冀院士治疗心律失常的用方通常以生脉散为基础方,根据心率不同,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证用方加减调整,缓慢性心律失常以温通复脉方为基础方,随症、证配伍丹参、延胡索、苦参、黄连等药物,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组方分析 用药规律 陈可冀
下载PDF
国医大师陈可冀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撷英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明艳 陈可冀 付长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58-160,共3页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勤求古训,创制新方,针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创制清眩降压汤以益肝肾、平肝阳、清肝热;针对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火上炎证创制清达颗粒以清肝热、平肝阳、泻心火。陈可冀院士临床推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医...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勤求古训,创制新方,针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创制清眩降压汤以益肝肾、平肝阳、清肝热;针对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火上炎证创制清达颗粒以清肝热、平肝阳、泻心火。陈可冀院士临床推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医治疗以补益肝肾、平肝息风法为基础,辨证论治结合清肝泻火、清心安神及化痰活血法,临床常用桑寄生、怀牛膝、鲜地黄、杜仲等以补益肝肾;天麻、钩藤、珍珠母等以平肝息风;酸枣仁、首乌藤、白芍等以养血安神;苦丁茶、黄芩、夏枯草、桑叶、菊花等以清肝泻火;莲子心以清心安神;瓜蒌、半夏、白术等以化痰散结;川牛膝、延胡索、郁金等以活血化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 清眩降压汤 清达颗粒 经验
下载PDF
陈可冀院士“动静结合”康复理念在心脏康复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江巍 姚萍 +3 位作者 周凯欣 吕渭辉 付长庚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8-610,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中,80%以上的死因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超过2 300万人死于心血...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中,80%以上的死因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超过2 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病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动静结合 陈可冀 心血管疾病 院士 非传染性疾病 中等收入国家 心血管病
原文传递
陈可冀 积极行动 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更进一步
4
作者 陈可冀 《健康中国观察》 2021年第8期47-47,共1页
中西医结合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已经发展了60多年,在临床疗效的提升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也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西医结合事业 陈可冀 英明领导 积极行动 中国共产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素食与心血管健康--陈可冀院士在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讲演 被引量:1
5
作者 丛伟红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3-777,共5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关于素食的名词有不少,《诗经》里则称"素餐"。《礼记·坊记》里有"齐(斋)戒"的记载;《庄子·南华经》中称为"蔬食",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关于素食的名词有不少,《诗经》里则称"素餐"。《礼记·坊记》里有"齐(斋)戒"的记载;《庄子·南华经》中称为"蔬食",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古汉语中,"素食"有三种含义,一指蔬食,如《匡谬正俗》及《南华经》所言"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二指生吃瓜果;第三指无功而食禄。《诗经》里的"素餐"包含上述三种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食 陈可冀院士 心血管健康 伐檀 心血管病 学术会议 十二次 中西医结合 平均舒张压 平均收缩压
原文传递
川芎-赤芍药对差异性调节冠心病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蓉 信琪琪 +3 位作者 李芃琪 缪宇 丛伟红 陈可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209-212,共4页
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防治的重点。血管新生对冠心病存在双面性作用,可促进缺血心肌侧支血管生长但又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治法可能有效解决冠心病治疗中的这一矛盾。川芎-赤芍药对... 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防治的重点。血管新生对冠心病存在双面性作用,可促进缺血心肌侧支血管生长但又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治法可能有效解决冠心病治疗中的这一矛盾。川芎-赤芍药对是活血化瘀经典药对,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和PCI术后再狭窄等有较好疗效,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而改善心肌缺血、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而抗动脉粥样硬化,其差异性调节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以缺氧或炎症为主导的不同微环境、同一分子与不同受体/亚型的结合、共同的血管新生靶点实现的,提示活血化瘀方药可同步实现“弱者彰之”“亢者承之”的差异性调节作用,最终在整体水平上改善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活血化瘀 川芎-赤芍药对 血管新生 差异性调节
下载PDF
基于陈可冀院士血瘀证辨证方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安璐 罗静 +9 位作者 于美丽 高翔 张贺 寇娜 车方远 陈卓 李金根 徐浩 史大卓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评价基于"陈可冀院士血瘀证辨证方法"论治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将30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评价基于"陈可冀院士血瘀证辨证方法"论治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将30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接受"陈可冀院士血瘀证辨证方法"指导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血瘀证辨治方法,疗程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包括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和次要指标(包括硝酸甘油停减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液流变性各指标及其降低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253例患者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26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降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心绞痛计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液黏度(120.0 s-1)降低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陈可冀院士血瘀证辨证方法"论治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较常规血瘀证辨治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可冀 血瘀证 冠心病 辨证论治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心脑并治、脉络双通——脉络通胶囊/颗粒中医组方理论分析
8
作者 陈绍红 陈可冀 +3 位作者 林谦 高平静 张德芹 高学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0-1903,共4页
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气虚、气滞、痰浊、阴虚、血瘀等。本文以“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心脑相通、异病同治”等理论为指导,阐释了气血... 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气虚、气滞、痰浊、阴虚、血瘀等。本文以“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心脑相通、异病同治”等理论为指导,阐释了气血-脉络-心脑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药物组成的功效及其现代药理作用两个层面分析了脉络通胶囊/颗粒的组方原理,以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脑卒中 心脑血管病变 脉络通胶囊 心脑并治 脉络双通
下载PDF
中国传统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可冀 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年第9期14-17,共4页
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接近二亿,确实惊人,几乎接近美国全国人口之多。患了高血压痛后的症状,有些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常常不被病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引起众多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痛、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接近二亿,确实惊人,几乎接近美国全国人口之多。患了高血压痛后的症状,有些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常常不被病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引起众多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痛、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等等,成为威胁健康,引发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但是,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治的,特别是近年来,西医方面防治的方法突飞猛进,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而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面,亦与时并进,取得很多优异的成果。鉴于众多读者要求,希望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如何应用传统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现对我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雷燕教授对这方面的治疗方法,予以系统介绍,希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科学 治疗高血压病 天麻钩藤饮 眩晕 夏枯草 降压作用 陈可冀 怀牛膝 桑寄生
下载PDF
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机制差异性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0
作者 魏康康 刘敏 +3 位作者 赵小晗 马晓娟 史大卓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3期4263-427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活血解毒中药药对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用机制的差异性,为活血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CA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活血解毒中药药对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用机制的差异性,为活血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CAS和AMI的差异基因,并进行GEO差异分析。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集黄连、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和筛选预测靶点。根据药物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再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Schrodinger软件将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与CAS和AMI的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连-川芎治疗CAS和AMI的活性成分基本相同。PPI网络拓扑分析显示,治疗CAS有17种靶蛋白,治疗AMI有37种靶蛋白,两者共有16个相同的靶蛋白,而AMI多出了21个特有靶蛋白等,表明在AMI时,黄连-川芎能在调控CAS相关靶点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新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黄连-川芎通过不同的生物过程干预CAS和AMI。KEGG富集分析发现CAS相关通路为22条,而AMI相关通路为90条,两者共有通路17条,但在CAS和AMI中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而AMI特有的通路有73条,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涉及多个炎症相关通路;表明中药黄连和川芎能够在调控CAS相关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控AMI时的特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化合物和靶点能很好地结合,支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论:本研究阐释了黄连-川芎基于多化合物、多靶点、多途径治疗CAS和AMI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两者的差异性,发现黄连-川芎可以在调控CAS和AMI共有靶点和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AMI发生时出现的特有蛋白和通路,揭示了在冠心病不同阶段活血解毒中药黄连-川芎作用的不同机制,从药理学层面完善了冠心病的“瘀毒”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黄连 川芎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活血解毒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氯吡格雷抵抗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1
作者 戴璐璐 蒋跃绒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394-40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R)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R)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有关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氯吡格雷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15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version 5.1)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病人一般资料及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涉及氯吡格雷抵抗病人5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氯吡格雷组(试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单用氯吡格雷组(对照组)显著降低[MD=-7.57,95%CI(-8.45,-6.69),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疗程方面,无论疗程<14 d[MD=-7.14,95%CI(-8.14,-6.14),P<0.00001],还是疗程≥14 d[MD=-9.07,95%CI(-10.94,-7.20),P<0.00001],活血化瘀中药均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氯吡格雷抵抗。但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质量不高,所得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活血化瘀中药 血小板聚集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 被引量:113
12
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2 位作者 徐浩 殷惠军 张京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病机,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表现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似非单一"血瘀"病因病机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学因毒致病特点的认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当存在因毒...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病机,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表现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似非单一"血瘀"病因病机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学因毒致病特点的认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当存在因毒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对早期识别冠心病高危人群,促进中医在冠心病防治领域发挥既病防变相关干预措施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因毒致病 病因病机 辨证标准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 被引量:47
13
作者 陈可冀 蒋跃绒 谢元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3,共7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学诊治疾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但是,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实际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一直是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且"辨病"早于"辨证"。
关键词 病证结合 治疗观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中医临床 中医药学 中医学
下载PDF
200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摘要: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多中心临床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18 位作者 徐浩 吕树铮 李田昌 柯元南 张敏州 鹿小燕 马晓昌 张京春 文川 徐凤芹 李立志 陈韵岱 路亚枫 曾玉杰 李松 王文祥 徐丽林 高蕊 刘剑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RS)的预防是世界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焦点,本研究首次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芎芍胶囊进行西医治疗基础上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对照的预防介入治疗(PCI)后RS的6个月临床观察,分别从冠状动脉造影(CAG)、...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RS)的预防是世界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焦点,本研究首次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芎芍胶囊进行西医治疗基础上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对照的预防介入治疗(PCI)后RS的6个月临床观察,分别从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绞痛复发、血瘀证候计分及肝肾功能等方向评价芎芍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RS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活血化瘀 中药 再狭窄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发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可冀 李廷谦 +5 位作者 危北海 李幼平 王莉 刘鸣 刘建平 李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学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关于美国新高血压指南(JNC-7)的积极意义 被引量:229
16
作者 陈可冀 马晓昌 张京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预防 诊断 评价 治疗 降压药
下载PDF
高龄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远期预后比较
17
作者 李秋忆 李喆 +5 位作者 于子凯 周政 牛冠男 刘庆荣 吴永健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978-98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策略治疗高龄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年龄≥75岁诊断为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病变,且超声心动图证实狭窄程度为重度病人的临... 目的:比较不同策略治疗高龄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年龄≥75岁诊断为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病变,且超声心动图证实狭窄程度为重度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主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将纳入病人分为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组和三叶式主动脉瓣(TAV)组,随访至2021年1月1日,观察两组病人全因死亡终点。结果:纳入207例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其中,BAV组34例,TAV组173例。BAV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跨瓣平均压差均高于TAV组。中位随访67个月,总死亡率为44.0%。其中,BAV组总死亡率为29.4%,TAV组总死亡率为46.8%,在BAV及TAV两组中,药物治疗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组及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组(P<0.01),BAV组与TAV组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在接受TAVR治疗的病人中,BAV组与TAV组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无论是BAV或TAV的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实施换瓣手术均能明显改善远期预后,接受TAVR治疗的高龄BAV与TAV病人的远期预后相似。研究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二叶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高龄 远期预后
下载PDF
2013年中美国家心血管病报告要点对比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可冀 刘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及老龄化进程而加快。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蔓延,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因此...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及老龄化进程而加快。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蔓延,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因此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不健康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 解读 美国 中国国情 生态环境 生活水
下载PDF
补益脾肾法在老年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可冀 周文泉 +12 位作者 高普 王巍 张国玺 李跃华 谢雁鸣 罗增刚 崔玲 李浩 石体仁 李春生 赵德忠 孙斌辉 王静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1,共1页
本课题应用中医补益脾肾法对延缓衰老以及防治老年性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补益脾肾法 老年医学 老年性疾病 延缓衰老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瘀证的关系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陈可冀 薛梅 殷惠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6-269,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别是CD62P、CD63和PAC-1的活性检测可较为灵敏且特异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别是CD62P、CD63和PAC-1的活性检测可较为灵敏且特异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上述糖蛋白的表达也相应增强。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候之一,研究证实多种疾病的血瘀证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现象,而不同病种之间的血小板活化表达量则无明显差异。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不仅可以对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病程进展判断等起辅助作用,还可作为血瘀证的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冠心病 血瘀证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