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同良 王晓龙 张利民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结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临床病例讨论在留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同良 李映川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96-696,共1页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实习是医学留学生教学的重要手段,选择住院病人进行互动讨论式教学是培养留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职业道德及医患关系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留学生临床医学实习中,充分运用临床病...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实习是医学留学生教学的重要手段,选择住院病人进行互动讨论式教学是培养留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职业道德及医患关系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留学生临床医学实习中,充分运用临床病例进行讨论,丰富了留学生多元化医学教育模式,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临床实习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同良 李昕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汽化电切术 TVP
下载PDF
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4例
4
作者 陈同良 邓勇 杨海帆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 提高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治水平 ,增加对白血病与阴茎异常勃起关系的认识。方法 对 4例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超过 2 4小时明确诊断 ,余 3例获得早期诊断。 1例放弃治疗 ,1例经保守治... 目的 提高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治水平 ,增加对白血病与阴茎异常勃起关系的认识。方法 对 4例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超过 2 4小时明确诊断 ,余 3例获得早期诊断。 1例放弃治疗 ,1例经保守治疗缓解 ,2例经手术治疗缓解 ,但其中 1例遗有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非药物性阴茎异常勃起应常规血液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确立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诊断后宜早期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异常勃起 白血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处理(附58例报告)
5
作者 陈同良 易星 张明森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目的:总结提高团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8倒闭合性肾损伤各种诊断方法的特点,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B超检查阳性率86.7%,CT及肾动脉造影阳性率100%,保守治疗49例(86.2%),肾动脉栓塞5例(8.6%)... 目的:总结提高团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8倒闭合性肾损伤各种诊断方法的特点,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B超检查阳性率86.7%,CT及肾动脉造影阳性率100%,保守治疗49例(86.2%),肾动脉栓塞5例(8.6%),手术探查6例(10.3%),死亡3例,死于严重合并伤或休克。结论:CT为闭合性肾损伤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简便易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探查仅用于循环不稳定及有其它脏器损伤者,有条件者适当选用肾动脉栓塞术可降低手术探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肾损伤 闭合性损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图像分析法用于膀胱癌细胞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陈同良 李洪位 张明森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膀胱癌细胞DNA含量,为临床量化膀胱癌的异型性提供依据。方法:以5μm石蜡切片DNA染色,将该病理切片于图像分析仪上测定出膀胱癌细胞的DNA含量,随访对应患者的生存与复发。结果:正常人膀胱粘膜上皮细胞DNA为二倍体型... 目的:定量分析膀胱癌细胞DNA含量,为临床量化膀胱癌的异型性提供依据。方法:以5μm石蜡切片DNA染色,将该病理切片于图像分析仪上测定出膀胱癌细胞的DNA含量,随访对应患者的生存与复发。结果:正常人膀胱粘膜上皮细胞DNA为二倍体型,异倍体出现率随膀胱癌病理级别、临床分期及复发率的增高而增高。结论:图像分析法用于膀胱癌细胞DNA定量分析可有效地判断膀胱癌的异型性特点,可提高对膀胱癌恶性程度、预后及复发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DNA定量分析 图像分析法 病理学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离断法锥状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64例报告
7
作者 陈同良 李洪位 张明森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 成形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静脉区域麻醉下包皮环切术
8
作者 陈同良 姚家福 邓勇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静脉区域 麻醉 包茎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粟宏伟 卢一平 +2 位作者 姜睿 陈同良 黄朝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患者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SCysC)浓度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初次肾移植患者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别检测术晨、术后1、4周的SCys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患者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SCysC)浓度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初次肾移植患者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别检测术晨、术后1、4周的SCys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随移植肾功能的恢复,SCysC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移植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患者的SCysC与Scr、Ccr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当50≤Ccr<80mL/min/1.73m2时,SCysC与Ccr的相关性明显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8与-0.535。SCysC与S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4与0.915(P<0.01)。结论采用PETIA法检测SCysC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高、方便、快捷、成本较低和可与其他生化指标同时检测等优点,因此SCysC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肾移植患者的GFR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清、尿液、结石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粟宏伟 朱永生 +1 位作者 邓清富 陈同良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754-3756,共3页
目的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液里纳米细菌和尿路结石标本里的纳米细菌感染情况,分析纳米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4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标本以及后者的结石标本处理后用含10%热灭活r... 目的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液里纳米细菌和尿路结石标本里的纳米细菌感染情况,分析纳米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4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标本以及后者的结石标本处理后用含10%热灭活r胎牛血清(7-FBS)的PMBI1640培养基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培养后的标本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CR产物通过测序与原序列比对进一步分析。结果培养4~6周后,部分培养管底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或黄色)絮状物或沉淀物。PCR检测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0.4%和6.7%,尿液中二者的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2.8%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米细菌在上尿路结石中的阳性率为95.2%。碱基测序结果与原序列比时,吻合率高达98.72%。结论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与结石中,提示纳米细菌可能是上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上尿路结石 聚合酶联反应
下载PDF
尿道内切开和尿道扩张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朝友 陈同良 +1 位作者 姜睿 粟宏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和定期尿道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udolf冷刀和电切镜对23例尿道狭窄患者施行尿道内切开,术后留置导尿管4~6周,必要时行规律定期尿道扩张。结果14例1次手术获得成功,9例首次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3例进行第2次...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和定期尿道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udolf冷刀和电切镜对23例尿道狭窄患者施行尿道内切开,术后留置导尿管4~6周,必要时行规律定期尿道扩张。结果14例1次手术获得成功,9例首次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3例进行第2次尿道内切开手术获得成功,6例未再进行尿道内切开,定期、规律尿道扩张,获得成功。尿道造影检查示,尿道通畅,效果满意。结论尿道内切开结合定期尿道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微创方法,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 尿道狭窄 尿道梗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位良 唐礴 +2 位作者 陈同良 姚家福 万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023-1023,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将58例E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振阳汤+安特尔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振阳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IIEF-JP5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将58例E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振阳汤+安特尔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振阳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IIEF-JP5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明显高于对照组(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效果好,补充雄激素可提高振阳汤的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振阳汤 安特尔
下载PDF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朝友 姜睿 陈同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方法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平均40岁,结石直径12~30mm,根据X线定位,采用经腹膜后腔和腹腔途径,显露输尿管,用自制刀及电凝钩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置入双J管,缝合切口。结果17例手术均获...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方法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平均40岁,结石直径12~30mm,根据X线定位,采用经腹膜后腔和腹腔途径,显露输尿管,用自制刀及电凝钩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置入双J管,缝合切口。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9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
下载PDF
非典型肾结核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隆 陈同良 巫建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825-282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非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典型肾结核临床特点以血尿、腰痛、尿频及发热为主,26例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结论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非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非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典型肾结核临床特点以血尿、腰痛、尿频及发热为主,26例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结论聚合酶链反应(PCR-TB-DNA)宜作为肾结核早期诊断的常规措施,CT对病因不明和中晚期病例诊断最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非典型表现 聚合酶链反应 影像学
下载PDF
肾小管细胞氧化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勇 黄珀 +1 位作者 陈同良 何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建立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肾小管氧化性损伤模型。方法 利用离体培养肾小管细胞建立氧化性损伤模型 ,观察肾小管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及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 (lactateddehydrogenase ,LDH)释放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alon... 目的 建立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肾小管氧化性损伤模型。方法 利用离体培养肾小管细胞建立氧化性损伤模型 ,观察肾小管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及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 (lactateddehydrogenase ,LDH)释放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alondialde hyde,MDA)含量的变化 ,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结果 H2 O2 所致肾小管细胞损伤 ,表现为细胞存活率降低 ,LDH释放增加和MDA含量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提高细胞存活率 ,降低LDH释放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 H2 O2 可复制离体肾小管氧化性损伤模型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细胞 氧化性损伤 动物模型 过氧化氢 谷胱甘肽
下载PDF
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青富 陈同良 姜睿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36例尿道狭窄患者的疗法和经验。结果36例术后留置尿管4~6周,一次成功32例,2例首次手术后拔出尿管仍然不能排尿,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2...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36例尿道狭窄患者的疗法和经验。结果36例术后留置尿管4~6周,一次成功32例,2例首次手术后拔出尿管仍然不能排尿,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2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术后进行尿动力学随访3~24个月。结论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经尿道内切开
下载PDF
反义RNA和反义硫代寡核苷酸抗HBV转基因小鼠病毒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枫 王明勇 +1 位作者 陈同良 宋新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865-866,共2页
目的 比较人工合成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 (asODN )和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 (PCEP4-ac)在乙型肝炎(HBV)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 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HBV -pre -c/c基因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 5‘ -CAT GCCCCAAAGCCAC -3’。构建HBV... 目的 比较人工合成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 (asODN )和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 (PCEP4-ac)在乙型肝炎(HBV)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 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HBV -pre -c/c基因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 5‘ -CAT GCCCCAAAGCCAC -3’。构建HBV -c区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 (PCEP4-ac) ,并以半乳糖 -多聚赖氨酸 (Gal15 -PLL)作肝靶向载体。将 2 0只HBV转基因小鼠分为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真核质粒表达、生理盐水组。靶向反义硫代寡核苷酸以每只体重 15 0ug剂量 ,反义RNA真核质粒每只 10 0ug剂量 ,尾静脉注射给药 ,对照组用同样体积生理盐水同样方法给药。 结果 注射asODN和PCEP4-aC后 7d血清HBsAg已有所下降 (P <0 .0 5 ) ;14d时显著下降 (P <0 .0 1) ,且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66.7% ( 4 /6)和 62 .5 % ( 5 /8) ,而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 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和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均能在乙肝转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且两者在抑制作用上无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反义硫代寡核苷酸 反义RNA真核质粒 半乳糖-多聚赖氨酸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发前列腺结核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睿 陈明 +1 位作者 李洪位 陈同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例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均依靠病理检查确立诊断。 1例接受抗结核治疗 ,1例接受 TURP,6例接受开放手术。 1例发... 目的 :提高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例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均依靠病理检查确立诊断。 1例接受抗结核治疗 ,1例接受 TURP,6例接受开放手术。 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和尿瘘 ,另 6例平均随访 10 .8个月 ,疗效满意。结论 :BPH并发前列腺结核极易与 BPH或前列腺癌混淆 ,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一经确诊 ,应及时应用抗结核药物 ,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结核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并发症
下载PDF
单次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映川 何毅 +1 位作者 陈同良 龙汉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84-1886,1889,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访5年。81例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术后6h内丝裂霉素C80mg单次灌注;B组术后第10天开始灌注丝裂霉素C,每次40mg,每...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访5年。81例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术后6h内丝裂霉素C80mg单次灌注;B组术后第10天开始灌注丝裂霉素C,每次40mg,每周1次,共8周;C组术后第10天每周灌注丝裂霉素C1次,每次40mg,8周后改为每月1次,每次40mg,总时间1年。结果随访5年,81例入选病例中失访8例。A、B、C组各1例T1期膀胱癌患者死于膀胱癌复发及转移。3组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3.8%、25.0%和21.4%,5年复发率分别为42.9%、33.3%和39.3%,各组2年和5年复发率差别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33.3%和32.1%,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毒副作用小,可以有效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术后密切随访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浅表性膀胱癌 预防 复发
下载PDF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朝友 姜睿 陈同良 《西部医学》 2006年第5期634-635,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腔途径,显露肾上极及肾上腺,用超声刀、电凝钩、钛夹处理瘤体血供,摘除肿瘤。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腔途径,显露肾上极及肾上腺,用超声刀、电凝钩、钛夹处理瘤体血供,摘除肿瘤。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45~110min,术中失血30~120m1。随访3~2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安全,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后腹腔镜 嗜铬细胞瘤摘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