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的政府数据再利用规则——法理演进、适用路径与中国思考
1
作者 陈咏梅 胡涵严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52,158,共26页
政府数据蕴藏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欧盟不断出台关于政府数据再利用规则的法案。在立法理念上,欧盟逐渐从知情权导向转变为数据治理导向;在具体规则上,欧盟《数据治理法》强调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政府数据中的个... 政府数据蕴藏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欧盟不断出台关于政府数据再利用规则的法案。在立法理念上,欧盟逐渐从知情权导向转变为数据治理导向;在具体规则上,欧盟《数据治理法》强调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政府数据中的个人数据、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等高敏感数据类型予以规范。现阶段,中国政府在数据利用方面还存在利用率不高、规则不完备等问题。在国内,虽然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政府数据再利用的管理办法,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数据开放的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数据的潜在功能,中国可结合自身既有的法律法规,通过考察欧盟《数据治理法》的再利用规则,明确政府数据适用条件和安全保障等细则,释放政府数据红利,以提升政府数据的社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法》 政府数据 数据再利用 数据保护
下载PDF
《高分子基础》课程信息化项目教学实践
2
作者 陈咏梅 徐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1,共2页
《高分子基础》是高职化工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对聚合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其聚合方法和生产设备及成型加工技术。根据高职人培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分子化工生产的知识与技能,培植强烈的产品质量观念... 《高分子基础》是高职化工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对聚合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其聚合方法和生产设备及成型加工技术。根据高职人培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分子化工生产的知识与技能,培植强烈的产品质量观念与生产安全意识,具备聚合生产岗位操作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对该课程进行了信息化项目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信息化 高分子化工 聚合材料 《高分子基础》 安全意识 聚合方法 岗位操作 高职化工类专业
下载PDF
药品生产技术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在线资源建设的应用实践
3
作者 陈咏梅 石彬 +2 位作者 徐超 徐宗 龚铖铖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9期38-41,共4页
文章针对制药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立足于搭建校企合作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融合、虚实结合的教学应用,在实践性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更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 文章针对制药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立足于搭建校企合作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融合、虚实结合的教学应用,在实践性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更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推进虚拟工厂仿真实训和微课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设计 线上线下工学交替虚实融合教学 教学诊断与反思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反思与创新
4
作者 陈咏梅 郭柚坊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46-54,共9页
澜湄流域合作法律机制,是澜湄流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上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保障。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则是水资源合作机制化、制度化的结果,具有国际法制化特性。现存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则... 澜湄流域合作法律机制,是澜湄流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上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保障。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则是水资源合作机制化、制度化的结果,具有国际法制化特性。现存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则体系,湄公河委员会在成员国范围、权威性、作用等方面均有待改进。为此,应坚持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利用无公害原则、可持续原则,从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组织机构创新、法律机制框架体系创新、法律机制内容创新、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执法合作机制创新等进路,采取推进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水文大数据平台创新、澜湄流域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创新、澜湄流域水资源利益分享机制创新、澜湄流域水资源争端解决法律机制构建等策略,以推动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水资源合作 法律机制
下载PDF
探究Ki67、p63、P504s、LIMK1、Cofilin免疫组化检测在前列腺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咏梅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究Ki67、p63、P504s、LIMK1、Cofili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行早期穿刺及电切的前列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病理诊断进行分组,其中良性前列... 目的 探究Ki67、p63、P504s、LIMK1、Cofili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行早期穿刺及电切的前列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病理诊断进行分组,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组患者171例,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rostatic cancer, PCa)组患者31例,对两组样本中Ki67、p63、P504s、LIMK1及Cofilin等前列腺标志物相应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比较,以病理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各免疫指标诊断效能以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与BPH组患者相比,PCa组患者的Ki67、P504s、LIMK1及Cofilin指标的表达水平显著更高,而p63表达量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63、LIMK13项指标单独检测PCa的灵敏度均达到90%以上;而P504s和Cofilin指标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7.10%;Ki67、p63、P504s、LIMK1、Cofilin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分别达到96.77%、98.24%和98.02%。结论 Ki67、p63、P504s、LIMK1及Cofilin等各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均具有一定的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各免疫指标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鉴别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KI67 P63 P504S LIMK1 COFILIN 前列腺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在浆膜腔积液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6
作者 陈咏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应用在浆膜腔积液病理检测中的临床价值,为判断浆膜腔积液性质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39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分别予以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EA、E-Cad、V...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应用在浆膜腔积液病理检测中的临床价值,为判断浆膜腔积液性质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39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分别予以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EA、E-Cad、Villin、Pax-8、TTF-1、CDX2、D2-40,详细记录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浆膜腔积液恶性细胞的检出情况。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恶性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CEA、E-Cad恶性细胞高表达,Villin、Pax-8、TTF-1、CDX2提示恶性细胞消化道、卵巢、肺等来源,D2-40间皮细胞高表达,且各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较单独检测价值高(P<0.05)。结论 在浆膜腔积液病理检测过程中,积极实施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相较常规细胞涂片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恶性细胞检出率更高,且能够确定恶性细胞类型,提示恶性细胞来源。帮助判断疾病预后,免疫细胞化学提升了细胞学标本的价值,更解决了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的疑难,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浆膜腔积液 病理 腺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分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宗 陈咏梅 朱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9-199,201,共2页
我国高聚物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功能性聚合物强势的社会需求,极大地促进了高分子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此也催生了社会对高聚物生产理解深入且能较好掌握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的生产一线人才需求。高分子基础就是针对此需求在高职化工... 我国高聚物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功能性聚合物强势的社会需求,极大地促进了高分子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此也催生了社会对高聚物生产理解深入且能较好掌握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的生产一线人才需求。高分子基础就是针对此需求在高职化工大类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本课程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塑料、橡胶及纤维等聚合物性能和用途,熟悉典型聚合生产工艺流程及掌握相应的生产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聚合物 高职化工 生产控制技术 生产过程控制 性能和用途 高分子材料 转型升级 高聚物
下载PDF
提升教师开展STEM教育能力的区域推进策略
8
作者 陈咏梅 林秀艳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当下的重点,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以STEM教育为抓手,从区域层面采取研究内容和研修模式融合推进的方式,提升教师开展STEM教育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供... 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当下的重点,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以STEM教育为抓手,从区域层面采取研究内容和研修模式融合推进的方式,提升教师开展STEM教育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供保障。一方面,搭建区域STEM课程建设体系与实施框架,指导教师科学开发STEM课程,有效实施教学与评价;另一方面,建设与实施区域STEM教师研修课程,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并由此形成了基于STEM教育研究实践的海淀区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区域推进 区域STEM课程 教师研修课程
下载PDF
组氨酸改性MIL-53(Al)吸附重金属Pb(Ⅱ)的综合实验设计
9
作者 孙艳芝 李纪鹏 +1 位作者 陈咏梅 潘军青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212-215,共4页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分析表征以及表面吸附等实验手段,涵盖了配位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物理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适合大学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MOF材料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Al) 组氨酸 重金属污染 吸附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侯氏制碱法产物碳酸钠中氯化钠的有效去除
10
作者 李洋 王文卓 +3 位作者 郭子琰 王锐泽 陈咏梅 徐庆红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5期85-91,65,共8页
侯氏制碱法是中学和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机合成实验,但由于沉淀过程中的包夹和吸附,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杂质,给Na_(2)CO_(3)产率真实性带来一定的假象。本研究使用乙醇洗涤中间产物Na_(2)CO_(3),实现终产物纯化。通过开展一系列单... 侯氏制碱法是中学和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机合成实验,但由于沉淀过程中的包夹和吸附,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杂质,给Na_(2)CO_(3)产率真实性带来一定的假象。本研究使用乙醇洗涤中间产物Na_(2)CO_(3),实现终产物纯化。通过开展一系列单变量实验,探究了乙醇溶液洗涤Na_(2)CO_(3)去除NaCl的条件,比较了乙醇、甲醇、正丁醇、异丁醇为洗液对产物中NaCl的去除效果;探究了乙醇的回收率及回收的乙醇重复使用情况。在被选择的溶剂当中,甲醇的洗涤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在室温环境下,用浓度为90wt.%的乙醇(m乙醇/m反应物=3∶1)在3min内浸润洗涤Na_(2)CO_(3),经过一次洗涤后,终产物Na_(2)CO_(3)中NaCl杂质含量由11.23wt.%降到0.12wt.%。5次重复实验后,乙醇回收率达到87.90wt.%。本研究结果为侯氏制碱法产物中氯化钠杂质去除难题提供了一个绿色、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氏制碱法 碳酸钠 产物纯化 洗涤 汞量法
下载PDF
谈川剧折子戏《梅龙镇》李凤姐的角色塑造
11
作者 陈咏梅 《音乐世界》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川剧折子戏《梅龙镇》为川剧传统经典剧目之一,是一出唱做兼重的戏,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川剧舞台艺术的实践经验,以川剧折子戏《梅龙镇》中李凤姐的人物塑造为对象,探讨该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要素经验以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 川剧 《梅龙镇》 李凤姐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数字化背景下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明翔 陈咏梅 +2 位作者 朱薇 徐超 涂小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186,共2页
1建设背景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国家“双... 1建设背景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国家“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以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技术技能型人才 改革实施方案 智能制造 立德树人 虚拟仿真技术
下载PDF
OASIS评分对ICU老年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为 许文娟 +2 位作者 舒品源 陈咏梅 罗晶晶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ICU治疗的101例老年重症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治疗28d的预后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4例、死亡组37例,... 目的: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ICU治疗的101例老年重症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治疗28d的预后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4例、死亡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OASIS评分、联合合并症评分(CC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ASIS评分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四种评分方法在预测ICU老年不良预后结局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BMI、性别、吸烟、饮酒、外科手术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亡组患者的ALT、AST、WBC、Hb、NLR、BUN、Scr、血糖、PaO_(2)、PaCO_(2)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ALB、pH值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OASIS评分、CCS评分、CCI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增大、OASIS评分增高、CCS评分增高、CCI评分增高、APACHEⅡ评分增高、NLR增高、Scr增高、pH降低、PaO_(2)降低、PaCO_(2)增高、ALB降低是老年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ASIS评分、CCS评分、CCI评分、APACHEⅡ评分预测老年ICU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0.764、0.747、0.745。结论:OASIS评分与ICU老年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关系密切,并且对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重症监护室 老年 预后
下载PDF
废铅膏湿法回收过程中铜的电化学行为及净化
14
作者 谭力玮 熊颖 +3 位作者 李纪鹏 孙艳芝 潘军青 陈咏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6-364,共9页
对甲磺酸湿法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过程中典型杂质Cu^(2+)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2+)在电解过程中优先于Pb^(2+)析出,造成电解铅纯度的下降,同时使还原铅的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增大。Cu^(^(2+))的存在改变了Pb^(... 对甲磺酸湿法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过程中典型杂质Cu^(2+)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2+)在电解过程中优先于Pb^(2+)析出,造成电解铅纯度的下降,同时使还原铅的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增大。Cu^(^(2+))的存在改变了Pb^(2+)的成核机理,从而使Pb^(2+)的还原电位正移。针对甲磺酸铅体系的特点,基于铅粉置换铜原理,提出采用流态法净化工艺代替传统的搅拌置换法,解决了搅拌法单次除铜净化铅粉消耗量大、净化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在最佳除铜工艺条件(铅粉粒径为100~150目、温度为20℃、流速8~10 m/h、填充的铅粉柱高0.6~0.7 cm)下,采用流态化除铜工艺对实际废铅膏进行了净化处理,杂质Cu^(2+)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酸蓄电池 回收 甲磺酸 铜杂质 净化 有机电化学
原文传递
组织学实验课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效果分析
15
作者 吴薇 仇文颖 +2 位作者 钱晓菁 徐园园 陈咏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1期1738-1742,共5页
目的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开展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分析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通过虚拟切片及“协和课程”信息化平台(Moodle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通过实验课成绩和问卷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目的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开展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分析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通过虚拟切片及“协和课程”信息化平台(Moodle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通过实验课成绩和问卷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并分析比较多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课成绩分析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验成绩优于线下、线上的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实验课线上及线下部分的满意度分别为98.21%和96.43%。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组织学实验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中极性组分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咏梅 焦丽梅 李之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3-77,共5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将两种石油磺酸盐分别分离成不同极性组分,在加醇和无醇条件下考察了石油磺酸盐不同极性组分及其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和超低界面张力。将不同极性组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在加醇条件下可形成中相微乳液,且可获得较高的增溶...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将两种石油磺酸盐分别分离成不同极性组分,在加醇和无醇条件下考察了石油磺酸盐不同极性组分及其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和超低界面张力。将不同极性组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在加醇条件下可形成中相微乳液,且可获得较高的增溶参数和超低界面张力。在无醇条件下,石油磺酸盐单独组分均不能形成中相微乳液,合理复配两种或三种不同极性组分,不但可以形成中相微乳液且可获得较高的增溶参数和超低界面张力,相行为参数随复配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石油磺酸盐是由不同极性组分组成的复杂表面活性剂,其不同极性组分间存在协同效应,极性在协同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油 EOR 驱油
下载PDF
化学驱中动态界面张力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咏梅 王涵慧 俞稼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7-103,共7页
汇总了近年来强化采油动态界面张力研究进展的报道 ,阐述了驱油过程中的动态界面张力行为 ,总结了碱浓度、油相粘度、驱替液粘度对原油 /碱体系及原油 /碱 /聚合物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和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对原油 /碱 /表面活性剂... 汇总了近年来强化采油动态界面张力研究进展的报道 ,阐述了驱油过程中的动态界面张力行为 ,总结了碱浓度、油相粘度、驱替液粘度对原油 /碱体系及原油 /碱 /聚合物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和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对原油 /碱 /表面活性剂体系及原油 /碱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界面张力 强化采油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油 进展
下载PDF
石油磷酸盐体系中相微乳液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咏梅 王涵慧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24-728,共5页
宽分子量分布的石油磺酸盐(SPS)在低浓度(0.4%)时有正丁醇、正构烷烃(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二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研究了盐浓度、烷烃种类、醇浓度对该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及特性影响... 宽分子量分布的石油磺酸盐(SPS)在低浓度(0.4%)时有正丁醇、正构烷烃(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二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研究了盐浓度、烷烃种类、醇浓度对该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及特性影响,得到中相微乳液的特性参数:最佳含盐量S、增溶参数σ、盐宽△S、界面张力γ等,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采用模拟驱油装置测定了体系的驱油效率,对优化驱油体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中相微乳液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下载PDF
252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咏梅 黄艳 +3 位作者 熊琼珍 马学 黄鲁刚 徐小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调查夜遗尿患者临床特征,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夜遗尿,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252例夜遗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排尿日记,分析夜遗尿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52例夜遗尿患者中,单... 目的调查夜遗尿患者临床特征,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夜遗尿,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252例夜遗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排尿日记,分析夜遗尿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52例夜遗尿患者中,单症状夜遗尿患者130例(51.59%),非单症状夜遗尿患者94例(37.30%),膀胱过度活动症28例(11.11%)。出现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121例(48.02%),夜间多尿51例(20.23%),夜尿多及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16例(6.35%),夜间尿量和膀胱容量正常64例(25.40%)。夜遗尿儿童临床表现特征排前三位的是难以唤醒、便秘和饮水。儿童夜遗尿遗传因素占14.29%。结论夜遗尿就诊患者中以合并膀胱问题为主,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夜间睡眠过深、难以唤醒。关注夜遗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排尿日记,正确识别、判断、决策,有助于为夜遗尿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遗尿症/诊断 夜遗尿症/治疗 临床特征 排尿日记 儿童
下载PDF
武汉市310名女性吸毒者的家庭背景及教养方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咏梅 王增珍 +1 位作者 杨红梅 陈立功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吸毒者家庭背景及教养方式。方法··: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吸毒组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于对照组(χ2=14.95及χ2=7.08,P<0.01及P<0.05);(2)吸毒组父母的职业以工人为主,其次为... 目的··:研究女性吸毒者家庭背景及教养方式。方法··: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吸毒组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于对照组(χ2=14.95及χ2=7.08,P<0.01及P<0.05);(2)吸毒组父母的职业以工人为主,其次为个体户;(3)吸毒组父母关系紧张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3.72,P<0.01);(4)吸毒人员本人与父母关系紧张者所占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7.74及χ2=85.57,P<0.01);(5)吸毒组父母采用不良教养方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273.41及χ2=266.51,P<0.01),表现为对子女关注过多,但又缺乏理解。结论··:女性吸毒者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许多缺憾,是导致她们吸毒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滥用 家庭背景 教养方式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