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CainⅢ型钩骨骨折
1
作者 韩文龙 王晓乐 +2 位作者 李腾 陈坤峰 赵志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CainⅢ型钩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7例CainⅢ型钩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术中均采用腕掌关节背侧入路显露,骨折复位后将微型钛板跨腕掌关节放置于掌骨近端...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CainⅢ型钩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7例CainⅢ型钩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术中均采用腕掌关节背侧入路显露,骨折复位后将微型钛板跨腕掌关节放置于掌骨近端和钩骨的背侧,以固定钩骨骨折和腕掌关节脱位。术后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疼痛视觉评分(VAS)、手部握力及环小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同时定期复查腕关节X线片。结果7例患者均获8~40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为7~11周,平均(8.5±1.6)周。所有患者的内固定物均于术后5~7个月取出。末次随访,无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神经损伤;有1例肌腱粘连给予热敷、锻炼后恢复。结论采用微型钛板跨关节固定治疗CainⅢ型钩骨骨折,能够解剖复位骨折,固定牢靠,有助于维持复位,术后可早期功能训练,骨折愈合及功能良好,是治疗CainⅢ型钩骨骨折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跨关节固定 腕掌关节
下载PDF
基于曲波域移动平行窗的受电弓滑板裂纹识别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坤峰 刘志刚 +1 位作者 韩志伟 何士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3-47,共5页
针对受电弓滑板非接触式裂纹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波域移动平行窗的受电弓滑板裂纹识别算法。算法利用曲波变换多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对受电弓滑板图像点状、线性和非线性特征进行分类。在曲波分解方向矩阵中使用移动平行窗口... 针对受电弓滑板非接触式裂纹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波域移动平行窗的受电弓滑板裂纹识别算法。算法利用曲波变换多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对受电弓滑板图像点状、线性和非线性特征进行分类。在曲波分解方向矩阵中使用移动平行窗口并计算窗口能量值,依据能量值区分线性平行接缝与背景噪声、螺钉和刮痕等其他非线性图像特征,最终获取滑板裂纹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分类滑板图像特征,较准确地检测并定位滑板裂纹故障,识别率达到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滑板 曲波变换 裂纹提取 移动平行窗
下载PDF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应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1 位作者 赵志坚 张传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3期72-73,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中应用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均是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患者,均实行关节置换术,比对实行手术前后患者的膝关节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和... 目的评价分析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中应用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均是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患者,均实行关节置换术,比对实行手术前后患者的膝关节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和双侧股四头肌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相关指标均发生变化与术前相比较好,术后的HSS评分(86.43±24.84)分高于术前的HSS评分(40.34±13.43)分;术后患者的随意运动肌力未发生明显的改变,损伤部位的等长收缩的最大肌力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的治疗中实施关节置换术可以进一步达到治疗的目的,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关节置换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负性情绪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坤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3982-3983,共2页
目的:研究负性情绪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41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病后半年进行了步行能力、膝关节活动度(ROM)和ADL(使用改良的巴氏量表)评估,同时还使用临床精神... 目的:研究负性情绪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41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病后半年进行了步行能力、膝关节活动度(ROM)和ADL(使用改良的巴氏量表)评估,同时还使用临床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精神心理表现。结果:1例长骨骨折患者中,步行能力≤4级者的躯体化(1.25±0.53)、人际关系(1.25±0.50)、抑郁(1.38±0.47)、焦虑(1.29±0.32)、敌对(1.48±0.59)和精神病性(1.34±0.38)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步行能力5级者(t=2.136~2.363;P均<0.05)。ROM<120°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ROM≥120°者(t=2.146~2.307;P均<0.05)。ADL<75分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ADL≥75分者,(t=2.026~2.274;P均<0.05)。结论: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病后的步行功能、ROM和ADL与负性情绪表现密切相关,对前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下肢长骨 骨折 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 关节活动度 ROM ADL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赵志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4例(5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36.2±8.7)°,术后髋关节总活动度(193.2±12...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4例(5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36.2±8.7)°,术后髋关节总活动度(193.2±12.5)°,检查术后均无感染、脱位发生,Harris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2.0±8.0)、(85.0±7.2)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3%,经X线查无假体松动移位,异位骨化5髋(9.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改善患者病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处理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探究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塞来昔布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1 位作者 赵志坚 张传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9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院接收骨关节炎患者89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对照组44例接受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试验组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应用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院接收骨关节炎患者89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对照组44例接受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试验组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7.73%,试验组为86.67%;术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0.91%,高于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1.11%,试验组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的安全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塞来昔布药物的临床效果更佳,有较高的痊愈概率,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小,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塞来昔布药物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坤峰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术式,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障碍和肌肉力量减弱,将增加跌到风险。目的:探讨单侧THA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术式,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障碍和肌肉力量减弱,将增加跌到风险。目的:探讨单侧THA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单侧THA并于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54例患者作为肌力平衡组;同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单侧THA术后未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关节功能障碍评分、稳定系数、摆动幅度、跌倒指数均显著降低,下肢肌力、动态平衡显著增加。肌力平衡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平均(1.2±0.8)分、关节僵硬评分平均(1.6±0.3)分、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平均(27.8±1.3)分、稳定系数13.5±0.7、摆动幅度(13.8±0.9)cm、跌倒指数(34.5±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9)分、(2.8±0.4)分、(34.2±1.5)分、15.0±0.8、(15.9±1.2)cm、(40.1±2.8)分。肌力平衡组患者的下肢肌力(14.8±1.6)次、动态平衡(80.1±2.3)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13.0±1.5)次、(72.5±2.1)分、87.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力平衡疗法有助于改善单侧THA术后患者肌力平衡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肌力
下载PDF
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坤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70-72,共3页
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动力髋钉(DHS)治疗,观... 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动力髋钉(DHS)治疗,观察组给予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可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近端锁定钢板术
下载PDF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9
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赵志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7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椎体平均高度、椎体...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7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椎体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柱后突Cobb角变化,并评估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0.87±4.25)分和(49.75±4.61)分,显著低于治疗后的(74.12±4.25)分和(90.07±2.4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后的椎体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分别为(24.18±2.03)mm、(24.79±1.93)mm、(23.57±1.26)mm,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8.41±1.09)mm、(18.22±1.67)mm、(19.46±1.15)mm,而治疗后的柱后突Cobb角为(9.13±1.83)°,低于治疗前的(27.83±3.4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为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结论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确切,其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胸腰段爆裂骨折 切口感染 原因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概说
10
作者 陈坤峰 钱碧甫 +1 位作者 曾学强 符伟杰 《农村电工》 2009年第9期22-23,共2页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电网控制系统的基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新建...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电网控制系统的基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新建的变电站均实现了自动化。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变电站构成了数字化电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现代化电网 自动化技术 概说 网络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11
作者 陈坤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9例(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男56例,女33例;闭合性损伤67例,开放性损伤22例。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9例,单髁空...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9例(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男56例,女33例;闭合性损伤67例,开放性损伤22例。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9例,单髁空心螺钉固定24例,单侧植骨并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36例,切开复位植骨双侧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11例,经皮间接复位钢板内固定9例。结果参照马元璋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分:优59例,良21例,可6例,差3例。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对合并症的准确判断处理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方法 并发症
下载PDF
用于探测器中红外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的激光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坤 史学舜 +5 位作者 刘长明 刘玉龙 陈海东 刘红博 陈坤峰 李立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80,共7页
为了实现中红外探测器绝对光谱响应度高准确度的测量,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中红外波段激光的功率稳定性的提高和光束质量的优化方法。采用声光调制和反馈控制的方法,把中红外激光的功率稳定性提高到0.1%以内;根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计算... 为了实现中红外探测器绝对光谱响应度高准确度的测量,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中红外波段激光的功率稳定性的提高和光束质量的优化方法。采用声光调制和反馈控制的方法,把中红外激光的功率稳定性提高到0.1%以内;根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计算了所需空间滤波器的各项参数,设计了中红外空间滤波器,搭建了相应的实验装置,显著提高了中红外激光光束质量。为中红外绝对光谱响应度的高准确度测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中红外波段激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绝对光谱响应度 光束质量 功率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二代曲波系数定向映射的受电弓滑板裂纹检测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志伟 刘志刚 +1 位作者 陈坤峰 游志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69,共7页
为防止受电弓滑板出现裂纹而造成重大弓网事故,针对电气化铁路受电弓滑板裂纹自动检测问题进行研究。算法以二代曲波变换为基础,通过研究曲波分解的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提出一种曲波系数定向映射(CCDP)算法。CCDP变换将分布在多个曲... 为防止受电弓滑板出现裂纹而造成重大弓网事故,针对电气化铁路受电弓滑板裂纹自动检测问题进行研究。算法以二代曲波变换为基础,通过研究曲波分解的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提出一种曲波系数定向映射(CCDP)算法。CCDP变换将分布在多个曲波分解角度矩阵中的高维信息变换到一个单一的二维矩阵中,从而将受电弓滑板上各种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地显示出来。通过分析受电弓滑板CCDP变换矩阵,可区分并逐步排除滑板边界提取缺陷、滑板接缝以及滑板划痕的干扰,最终可判断滑板裂纹信息。实验证明,基于CCDP的受电弓滑板裂纹提取方法能够较好获得裂纹信息,可为完善受电弓视频在线监控系统提供一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电气化铁道 受电弓 裂纹检测 曲波系数定向映射
下载PDF
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乙醇对水分子氢键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斌 陈坤峰 +4 位作者 王恒飞 应承平 史学舜 刘红元 骆晓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51-2956,共6页
为研究少量乙醇分子对纯水中氢键作用的影响,测量了0~10%体积浓度区间乙醇-水溶液和纯水中羟基伸缩振动的激光拉曼光谱,并根据不同样品拉曼光谱间的差分光谱分析了低浓度溶液中乙醇分子的水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向纯水中加入少量... 为研究少量乙醇分子对纯水中氢键作用的影响,测量了0~10%体积浓度区间乙醇-水溶液和纯水中羟基伸缩振动的激光拉曼光谱,并根据不同样品拉曼光谱间的差分光谱分析了低浓度溶液中乙醇分子的水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向纯水中加入少量乙醇分子至4%体积浓度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四面体氢键网状结构得到扩大,同时乙醇分子疏水基团周围的水分子间氢键作用也得到加强;随着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加,乙醇分子间由于疏水水合作用逐渐聚集到了一起,造成溶液中疏水基团与水分子总的作用面积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子氢键网状结构变得松散,最终一些水分子会脱离氢键网状结构并以大小不等的团簇存在于溶液中,而乙醇分子的亲水基团则与其周围的自由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拉曼光谱 乙醇 水合作用
原文传递
溯源至低温辐射计的硅陷阱探测器紫外波段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长明 史学舜 +5 位作者 陈海东 刘玉龙 赵坤 应承平 陈坤峰 李立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7,共5页
介绍了溯源至低温辐射计的紫外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装置,对硅陷阱探测器在三个激光波长点进行了绝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实验.测量了硅陷阱探测器的空间均匀性和非线性系数,分析了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实验表明:硅陷阱探测器在紫... 介绍了溯源至低温辐射计的紫外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装置,对硅陷阱探测器在三个激光波长点进行了绝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实验.测量了硅陷阱探测器的空间均匀性和非线性系数,分析了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实验表明:硅陷阱探测器在紫外波段266、325、379nm三个激光波长点处的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9%、0.14%、0.11%,可作为紫外波段光辐射功率基准保持和传递的标准探测器,用于提高紫外波段光谱辐射度的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波段 硅陷阱探测器 绝对响应度 低温辐射计 空间均匀性 非线性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离轴天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权社 赵发财 +1 位作者 陈坤峰 韩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01-2505,共5页
空间激光通信终端通常依靠光学天线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发射及接收效率。提出了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离轴天线系统,以克服传统卡塞格林两镜系统存在接收视场小、发射效率低等缺点。设计了一个通光孔径为150 mm,放大倍率为15×,满足... 空间激光通信终端通常依靠光学天线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发射及接收效率。提出了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离轴天线系统,以克服传统卡塞格林两镜系统存在接收视场小、发射效率低等缺点。设计了一个通光孔径为150 mm,放大倍率为15×,满足0.85、1.064、1.55μm多个通信波段光学天线系统。计算了初始结构参数,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EE对该光学天线系统进行了光线追迹和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波段(0.85、1.064、1.55μm)内,点列图半径几何值小于10μrad,实现了高放大倍率、宽波段像散同时校正,在宽波段内均达到衍射极限,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能够满足高性能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离轴天线 光学设计 像差
原文传递
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稳定器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权社 陈坤峰 史学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7-2131,共5页
针对中红外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精确测量时,要求提高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稳定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对中红外激光器功率进行稳幅的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布拉格衍射原理、采用光反馈闭环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中红外激器光功率的稳定控制。详细... 针对中红外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精确测量时,要求提高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稳定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对中红外激光器功率进行稳幅的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布拉格衍射原理、采用光反馈闭环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中红外激器光功率的稳定控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光路设计、控制电路原理及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中红外激光功率稳定器。采用该功率稳定器对3.39μm He-Ne激光器的输出光进行了稳幅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将中红外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度从8%提高到0.4%。可很好地满足中红外探测器光谱响应度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功率稳定器 光谱响应度 中红外激光器 声光调制器 布拉格衍射 红外探测器
原文传递
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测量装置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学舜 胡光亮 +2 位作者 崔鹏 王恒飞 陈坤峰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45-48,21,共5页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红外成像跟踪系统三轴的一致性,测量不确定度为0.02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平行光管 图像处理 光电跟踪仪 光轴一致性
下载PDF
400~1700 nm绝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和量值传递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学舜 徐楠 +4 位作者 刘长明 甘海勇 李健军 林延东 陈坤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1-685,共5页
介绍了高准确度光辐射功率校准原理和方法,利用低温辐射计作为主标准器,以陷阱探测器作为传递标准,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激光功率稳定装置,校准了硅陷阱探测器和铟镓砷陷阱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度。选取476.1,488,514.7,521,568,632.8,64... 介绍了高准确度光辐射功率校准原理和方法,利用低温辐射计作为主标准器,以陷阱探测器作为传递标准,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激光功率稳定装置,校准了硅陷阱探测器和铟镓砷陷阱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度。选取476.1,488,514.7,521,568,632.8,647.1,785,852,980,1 064,1 550,nm共12条谱线完成了校准实验,绝对光谱响应度测量不确定度均优于0.05%。通过量子效率模型得出了硅陷阱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曲线。利用In Ga As陷阱探测器分立波长点的绝对光谱响应度与相对光谱响应曲线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2种陷阱探测器均可用作传递标准进行高准确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辐射功率校准和量值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光谱响应度 绝对低温辐射计 陷阱探测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道振 赵志坚 +1 位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2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3.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5.8 d。所有患... 目的:探讨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3.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5.8 d。所有患者采用L形或T形骨板排状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方法治疗。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测量比较患者术后3 d与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股胫角。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2.2±0.6)h,术中出血量平均(310.5±36.2)ml,住院时间平均(14.8±2.7)d。3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2个月。36例患者术后3 d与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股胫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8例,良13例,中4例,差1例。结论:采用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预防关节面二次塌陷,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