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和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影响的家系研究
1
作者 郭煌达 彭和香 +11 位作者 王斯悦 侯天姣 李奕昕 章涵宇 王梦莹 武轶群 秦雪英 唐迅 李劲 陈大方 胡永华 吴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估短期PM暴露和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与TyG指数的关联,进一步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探索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在PM与TyG指数关联中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来自2084个家系的4395名参与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98±8.68)岁,女性占比53.9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M 2.5浓度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7(95%CI:0.007~0.027),而PM 10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0(95%CI:0.003~0.017),且关联均存在滞后效应。此外,rs10830963位点与TyG指数存在阳性关联。每增加一个风险等位基因G,TyG指数升高0.040(95%CI:0.004~0.076)。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携带者的TyG指数高0.079(95%CI:0.005~0.152)。未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PM暴露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 2.5和PM 10短期暴露与较高的TyG指数相关,MTNR1B基因的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与TyG指数升高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吸入暴露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MTNR1B基因 家系研究
下载PDF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度
2
作者 薛恩慈 陈曦 +12 位作者 王雪珩 王斯悦 王梦莹 李劲 秦雪英 武轶群 李楠 李静 周治波 朱洪平 吴涛 陈大方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遗传度和基因组不同分区SNP遗传度评估基因组上常见变异的效应。对GWAS汇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数据中无缺失值、弱势等位基因频率≥1%、P值在0~1、SNP正负链明确等。利用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NSCL/P的SNP遗传度,采用分层的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基因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增强子区和超级增强子区的分区SNP遗传度,并评估不同分区内的富集度,分析工具为LDSC (v1.0.1)软件。结果:纳入中国人群806个NSCL/P核心家系(2 418人)的GWAS数据,490 593个SNP通过质量控制,被纳入到SNP遗传度的计算中。观测样本中NSCL/P的SNP遗传度为0.55(95%CI:0.28~0.82),由于观测样本患病率较高,按中国人群患病率转换为一般人群后SNP遗传度为0.37(95%CI:0.19~0.55)。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15.70(P=0.04),在超级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3.18(P=0.03)。结论:基因组常见变异有助于解释一部分中国人群NSCL/P目前未被解释的遗传度,同时中国人群NSCL/P的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分区和超级增强子分区中显著富集,提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遗传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度 核心家系
下载PDF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失眠与2型糖尿病关联研究
3
作者 马雨佳 卢燃藜 +4 位作者 周泽宸 李晓怡 闫泽玉 武轶群 陈大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糖尿病 2型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大方 马雨佳 +1 位作者 肖翰 闫泽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079-1084,共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在研究策略上向系统生物学的复杂性思维转变。充分发挥多组学技术优势,以整合理念为核心,关注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暴露组—表型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在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组学层次间呈现的动态性、多效性、适应性的网络关联。将研究的视角从“单一疾病”转变为“多病”医学,以“疾病为导向”转变为“以人为导向”,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时点的病因网络出发,探明在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标志物集群已成为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共病 病因 系统观 网络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STM32分时采样的颜色传感器的设计
5
作者 陈大方 《电子测试》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机器人的应用离不开传感器,传感器应用成为青少年教育中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技术。如在循线机器人中,光电传感器能够识别地面的白色和黑色,以实现机器人沿着黑线前进的目的。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识别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解魔方... 机器人的应用离不开传感器,传感器应用成为青少年教育中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技术。如在循线机器人中,光电传感器能够识别地面的白色和黑色,以实现机器人沿着黑线前进的目的。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识别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解魔方机器人、追球机器人等就需要颜色的识别。用传统的光电传感器不能准确地识别彩色;而用摄像头识别技术又显得大材小用,同时青少年在技术上也不能灵活地驾驭。从能否用传统的光电技术设计一个颜色识别传感器的角度出发,利用物理光学知识和新兴的单片机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款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且体积小的颜色识别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光电技术 传感器应用 颜色识别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欢 杨若彤 +7 位作者 王斯悦 吴俊慧 王梦莹 秦雪英 吴涛 陈大方 武轶群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4,共9页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北方农村地区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系队列”工作,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北京市房山区26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进入队列时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利用...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北方农村地区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系队列”工作,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北京市房山区26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进入队列时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组别随访过程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使用二甲双胍的研究对象首先与所有未使用二甲双胍者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分别与未使用降糖药者及使用其他降糖药者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9.5±8.7)岁,男性占41.9%。中位随访时间为4.5年,共发生84例缺血性脑卒中,粗发病率为6.4(95%CI:5.0~7.7)/1000人年。研究对象中有1149例使用二甲双胍,1476例未使用二甲双胍(其中593例使用其他降糖药物,883例未使用降糖药物)。与未使用二甲双胍者相比,使用二甲双胍者发生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58(95%CI:0.36~0.93;P=0.024)。与使用其他降糖药组相比,HR为0.48(95%CI:0.28~0.84;P<0.01);与未使用降糖药组相比,HR为0.65(95%CI:0.37~1.13;P=0.13)。在≥60岁患者中,与所有未使用二甲双胍者及使用其他降糖药者比较,二甲双胍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HR:0.48,95%CI:0.25~0.92;P<0.05)。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二甲双胍使用和较低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关(HR:0.32,95%CI:0.13~0.77;P<0.05);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中,该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HR:0.97,95%CI:0.53~1.79;P>0.05);血糖控制与二甲双胍的使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在我国北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的使用和较低的缺血性脑卒发病风险相关;血糖控制水平和二甲双胍使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二甲双胍 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群组轨迹模型的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君婷 黄爱群 陈大方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方便抽样于2015年9月—2019年6月在河北正定县、辽宁立山区、湖南岳阳县、厦门市海沧区和集美区5个区/县构建母婴健康动态...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方便抽样于2015年9月—2019年6月在河北正定县、辽宁立山区、湖南岳阳县、厦门市海沧区和集美区5个区/县构建母婴健康动态监测队列,招募符合要求的孕晚期孕妇并随访其子代至3岁。采用基于群组轨迹模型(GBTM)分析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应用Group Lasso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初步筛选,进一步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格发育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30名婴幼儿。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等原则,采用GBTM将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分为缓慢生长、追赶生长、中速生长和加速生长组(占比分别为25.4%、18.8%、38.4%和17.4%)。以中速生长组作为参考,经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消瘦(OR=1.80,95%CI:1.08~3.01)、母亲孕前消瘦(OR=1.61,95%CI:1.23~2.11)、母亲孕晚期户外运动时长小于1 h(OR=1.30,95%CI:1.04~1.63)、孕期未服用铁剂(OR=1.47,95%CI:1.17~1.85)、6月龄室外活动时长<3 h(OR=1.36,95%CI:1.06~1.75)可显著增加缓慢生长模式发生的风险(P<0.05);1月龄时睡眠质量好(OR=0.74,95%CI:0.58~0.94)可显著降低缓慢生长模式的发生风险(P<0.05);母亲孕前肥胖(OR=1.69,95%CI:1.07~2.66)、分娩方式为剖宫产(OR=1.43,95%CI:1.12~1.83)、纯母乳喂养时长<6个月(OR=1.39,95%CI:1.07~1.79)可显著增加加速生长模式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婴幼儿体格发育轨迹存在异质性。与中速生长组的婴幼儿相比,父亲消瘦、母亲孕前消瘦、母亲孕晚期户外运动时长小于1 h、孕期未补充铁剂、6月龄室外活动时长<3 h的婴幼儿更易出现缓慢生长;母亲孕前肥胖、剖宫产、纯母乳喂养时长小于6个月婴幼儿更易表现为加速生长。本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指导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了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发育轨迹 基于群组轨迹模型
下载PDF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动脉僵硬度影响的家系研究
8
作者 王雪珩 王斯悦 +11 位作者 彭和香 范梦 郭煌达 侯天姣 王梦莹 武轶群 秦雪英 唐迅 李劲 陈大方 胡永华 吴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7,共8页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数据,探索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以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膳食评分和体力活动作为行...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数据,探索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以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膳食评分和体力活动作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作为动脉僵硬度评价指标,采用方差组分模型估计动脉僵硬度的遗传度,利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基于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分析识别的阳性环境因素,进一步选取糖脂代谢通路上的45个基因位点作为候选基因位点,利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探索基因位点与生活方式间的交互作用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了来自3225个家系的6302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6.9岁,男性占比45.1%。估计得到baPWV和ABI的遗传度分别为0.360(95%CI:0.302~0.418)和0.243(95%CI:0.175~0.311)。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结果显示,总体加性遗传效应与年龄、性别、膳食评分和BMI间存在交互作用,分别影响baPWV和ABI水平。以baPWV作为结局评价指标时,ADAMTS9-AS2基因上和CDH13基因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均与膳食评分存在交互作用。高遗传风险的个体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其动脉僵硬程度。以ABI作为研究终点时,CDKAL1、ATP8B2和SLC30A8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与BMI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动脉僵硬度水平。对于高遗传风险的个体,保持健康的BMI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动脉僵硬度水平。结论:本研究利用家系关系观察了基因型-健康膳食模式和基因型-BMI交互作用影响动脉僵硬度水平,发现5个SNP位点与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BMI水平能够降低遗传因素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为识别动脉僵硬度的环境危险因素、制定人群精准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硬化程度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生活方式 系谱
下载PDF
母亲与婴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性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大方 胡永华 +4 位作者 杨帆 吴白燕 陈枥 方治安 王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 :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和婴儿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C6 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共调查了 5 0 0个核心家系 ,包括 2 5 0个正常孕周出生的核心家系和 2 5 0个早产核心家... 目的 :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和婴儿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C6 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共调查了 5 0 0个核心家系 ,包括 2 5 0个正常孕周出生的核心家系和 2 5 0个早产核心家系。采用盐沉淀法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 77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SAS软件的广义线性模型 (GENMOD) ,选用对数线性模型 (Log linearModel)中的泊松回归进行最大拟然比检验 (MaximumLikelihoodRatioTest) ,分析母亲和婴儿MTHFR基因分别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首先 ,我们采用TDT方法分别检验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照核心家系MTHFR 6 77T等位基因传递是否平衡 ,研究结果表明MTHFR 6 77T突变等位基因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之后 ,我们分析了MTHFR基因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显示 :婴儿MTHFRCT和TT基因型不但增加早产的发生危险性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T基因型 :OR =2 .0 1,95 %CI为 1.2 1~ 3.32 ;TT基因型 :OR为 1.82 ,95 %CI为 1.0 2~ 3.26 ) ,而且婴儿MTHFR基因能够增加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危险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T基因型 :OR =1.87,95 %CI为 1.0 8~ 3.2 4 ;TT基因型 :OR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婴儿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多态性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基因型
下载PDF
母亲CYP2E1和PON2148基因多态性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大方 吴白燕 +3 位作者 杨帆 李莉 陈栎 王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探讨母亲对氧磷酶 2基因 [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2基因 (PON2 148) ]多态性位点和细胞色素P45 0IIE1基因 (CYP2E1)多态性位点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于 1... 目的 :探讨母亲对氧磷酶 2基因 [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2基因 (PON2 148) ]多态性位点和细胞色素P45 0IIE1基因 (CYP2E1)多态性位点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于 1998至 1999年在安徽省安庆市各县级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正常出生体重的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 ,共得到有效样本 2 31个母亲新生儿对 ,其中低出生体重组 6 5对 ,正常出生体重对照组 16 6对。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突变纯合子基因型 /杂合子基因型与野生纯合子基因型比较 ,未见CYP2E1多态性位点和PON2 148多态性位点导致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有显著性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经母亲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史 ,新生儿性别、孕周混杂因素调整后 ,可见CYP2E1多态性位点和PON2 148多态性位点均导致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增加 (CYP2E1,OR =2 .4,95 %CI为 1.17~ 4.89;PON2 148,OR =2 .16 ,95 %CI为 1.0 6~ 4.41) ,并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进一步分析CYP2E1多态性位点和PON2 148多态性位点之间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其结果显示 :这两个多态性位点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 ,它们是低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YP2E1多态性位点和PON2 148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E1 PON2148 基因多态性 低出生体重
下载PDF
环境与职业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大方 刘彤杉 +4 位作者 杨萍 王黎华 黄因敏 赵一鸣 徐希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为探讨环境与职业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57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孕妇暴露于苯系混合物及在家被动吸烟能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孕妇摄食蛋类、鱼类、肉类、奶类增... 为探讨环境与职业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57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孕妇暴露于苯系混合物及在家被动吸烟能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孕妇摄食蛋类、鱼类、肉类、奶类增多,有促使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增加的趋势。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多种职业及环境因素并存的情况下,诸因素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孕妇苯系混合物暴露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而孕妇被动吸烟和营养素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营养素 苯系混合物 胎儿发育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微粒体环氧化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遗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大方 王朝曦 +2 位作者 王晓斌 王黎华 徐希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母亲微粒体环氧化酶 (EPHX1)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M1,GSTT1)的遗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某医院对入院分娩的 6 30个母亲婴... 目的 ]探讨母亲微粒体环氧化酶 (EPHX1)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M1,GSTT1)的遗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某医院对入院分娩的 6 30个母亲婴儿对进行调查。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 :EPHX1和 GSTT1、GSTM1基因多态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经母亲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史、芳香烃溶剂暴露、在家被动吸烟、孕前体重指数、新生儿孕周与性别因素调整后 ,也未见有显著意义。然而对基因 EPHX1,GSTT1,和 GSTM1综合分析时发现 :EPHX1杂合子 /突变基因型合并 GSTT1缺失基因型的母亲其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 EPHX1纯合子 /野生型合并GSTT1存在基因型 ;EPHX1杂合子 /突变基因型合并 GSTM1缺失基因型的母亲其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 EPHX1纯合子 /野生基因型合并 GSTM1存在基因型。 [结论 ]基因 EPHX1与基因 GSTT1,GSTM1之间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态性 新生儿 出生体重 EPHX1 GSTM1 GSTT1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MSP1基因对有机溶剂的易感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大方 王晓斌 +2 位作者 吴迪 王黎华 徐希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观察在有机溶剂暴露情况下母亲和新生儿细胞色素 P45 0氧化酶 MSP1基因易感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某医院对 1997~ 1998年入院分娩的 792个... 目的 观察在有机溶剂暴露情况下母亲和新生儿细胞色素 P45 0氧化酶 MSP1基因易感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某医院对 1997~ 1998年入院分娩的 792个母婴对进行调查。结果 采用自由效应模型 ,将母亲文化程度、年龄、被动吸烟、倒班、生育史、孕前身高、体重、新生儿性别、孕周混杂因素放入回归模型进行调整 ,发现 AG(母亲 ) - AG(新生儿 )基因型其新生儿出生体重(- 6 4.6± 2 9)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 AG(母亲 ) - AG(新生儿 )基因型在有机溶剂暴露情况下 ,可以使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降低 (- 10 7.9± 34 .2 )。可见 AG(母亲 ) - AG(新生儿 )基因型可能是有机溶剂暴露的易感基因。结论 在这组人群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同时 ,母亲、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效应模型 有机溶剂 MSP1基因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MSP1 新生儿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与早产的关联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大方 胡永华 +4 位作者 吴白燕 陈枥 方治安 杨帆 王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进行了一项早产遗传影响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进行了一项早产遗传影响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收集了 133个核心家系的资料。其中 5 4个家系为早产家系 ,79个家系为正常分娩孕周家系。全血采用 puregene Kit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PCR方法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型。结果 :首先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婴儿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对早产的影响 ,以G30 8G同源野生基因型作为参照组 ,研究发现 ,A30 8A同源突变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早产的危险性 [OR =0 .0 39,95 %CI:1.14~12 8.75 ]。考虑到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于人群遗传背景的异质性 ,从而可能导致疾病与基因之间统计结果的假相关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了以核心家系为基础的家系关联分析 ,发现 30 8A突变等位基因隐性遗传模型结果和叠加模型结果均显示对早产产生不良影响 ,其P值分别为 0 .0 4和 0 .0 18,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婴儿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基因中的 30 8A突变等位基因与早产相关 ,可能为早产的遗传易感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 多态性 早产 关联性研究
下载PDF
二氧化氮对大鼠肺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大方 王黎华 刘君卓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二氧化氮(NO2)对大鼠肺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健康成年大鼠,体重150~175g,设计浓度:自然空气,0.15,1.5,15mg/m3NO2组。暴露方法:静... 本研究观察了二氧化氮(NO2)对大鼠肺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健康成年大鼠,体重150~175g,设计浓度:自然空气,0.15,1.5,15mg/m3NO2组。暴露方法:静式染毒,每天2小时,每周6天,染毒4周。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NO2浓度的递增,大鼠尿中血栓烷素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2)1.5mg/m3NO2能致大鼠肺丙二醛含量增加,同时可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且两者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这表明:大鼠肺能通过某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而免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毒害。(3)1.5mg/m3NO2能致大鼠肺血栓烷素B2增加,6-酮-前列腺素F1α降低。同时可见丙二醛与6-酮-前列腺素F1α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经对尿中血栓烷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及其比值与肺中相应指标作相关分析,各指标相关具有显著性。表明:测定尿中血栓烷素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变化能反映NO2对大鼠肺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用它作为一个能反映NO2健康效应、灵敏的生化指标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大鼠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酶 代谢
下载PDF
芳香烃和母亲某些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大方 王晓斌 +2 位作者 王朝曦 王黎华 徐希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 :探讨芳香烃溶剂暴露和母亲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 (MSP1) ,谷胱甘肽S转移酶Theta(GSTT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 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 目的 :探讨芳香烃溶剂暴露和母亲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 (MSP1) ,谷胱甘肽S转移酶Theta(GSTT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 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地区调查了 6 44个母亲婴儿对。结果 :(1)单因素分析发现 :GSTM1缺失基因型可致新生儿出生身长显著降低 ,但未观察到基因GSTT1、MSP1及芳香烃溶剂暴露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经母亲文化程度、年龄、被动吸烟、倒班、生育史、孕前身高、孕前体重、父亲身高、体重、婴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调整后 ,可见基因GSTM1、GSTT1及芳香烃溶剂暴露均能显著致新生儿出生身长降低。 (3)我们将芳香烃溶剂 (暴露与非暴露 ) ,母亲基因MSP1(野生型、杂合子 /突变型 )与基因GSTM1(存在型 ,缺失型 )分为 8组 ,在芳香烃溶剂暴露组 ,可见母亲基因型致出生身长呈斜线降低 ,然而在芳香烃溶剂非暴露组 ,其母亲基因型对出生身长的影响无明显改变。在芳香烃溶剂 (暴露与非暴露 ) ,MSP1杂合子 /突变基因型合并GSTT1缺失基因型组 ,我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 :基因MSPI ,GSTT1,GSTM 1与芳香烃溶剂暴露之间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身高 母亲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芳香烃
下载PDF
早孕期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对胎儿身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大方 赵一鸣 +2 位作者 臧桐华 王黎华 徐希平 《疾病控制杂志》 200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工作业女工子女出生身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 5 72名孕妇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并采用 CART软件进行回归树分析。结果 暴露于苯系物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 ,其子代出生身长 ,差别具有显著性。孕妇苯系物暴露是... 目的 探讨化工作业女工子女出生身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 5 72名孕妇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并采用 CART软件进行回归树分析。结果 暴露于苯系物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 ,其子代出生身长 ,差别具有显著性。孕妇苯系物暴露是影响新生儿出生身长的主要因素 ,而孕妇在家被动吸烟和倒班可使其子代出生身长比对照组短 ;而喝牛奶可以使女工子代的出生身长比对照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身长 苯系物 流行病学 生殖健康
下载PDF
孕妇混苯化合物暴露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陈大方 刘彤杉 +3 位作者 王黎华 黄因敏 赵一鸣 徐希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通过对某石化企业572名孕妇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暴露于混苯化合物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孕周,出生体重,身长,经单因素t检验,差别具有显著性。(2)引入多个混杂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孕妇混苯化... 通过对某石化企业572名孕妇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暴露于混苯化合物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孕周,出生体重,身长,经单因素t检验,差别具有显著性。(2)引入多个混杂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孕妇混苯化合物暴露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主要因素,而孕妇上举或搬运重物,在家被动吸烟,摄入蔬菜,饮用奶类和家务劳动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孕妇混苯化合物暴露对新生儿早产及出生低体重的影响,可使其相对危险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苯化合物 孕周 出生体重 出生身长
下载PDF
伴与不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 被引量:44
19
作者 辛立敏 陈林 +17 位作者 吉振鹏 张索远 王君 刘艳红 陈大方 杨甫德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 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司天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中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分析的抑郁症患者共1172例,根...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中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分析的抑郁症患者共1172例,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焦虑模块,分为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组728例(62.1%)及不伴焦虑症状组444例(37.9%)。采用M.I.N.I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比较伴与不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风险者331例(45.5%);不伴焦虑症状者中有自杀风险者54例(12.2%)。与不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比较,伴焦虑症状者自杀风险更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频繁(OR=2.07)、伴精神病性症状(OR=2.01)、伴焦虑症状(OR=3.18)、伴忧郁型特征(OR=2.90)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关。结论: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自杀风险。发作频繁、伴精神病性症状、伴焦虑症状或伴忧郁型特征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状 自杀风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孙可欣 刘志科 +11 位作者 曹亚英 隽娟 项骁 杨成 黄少平 刘晓芬 李娜 唐迅 李劲 吴涛 陈大方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T2DM患者及非患者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T2DM患者及非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及血脂等实验室指标检测、baPWV测量。根据HbA1c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分析血糖控制情况与baPW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341名研究对象,包括733名T2DM患者及608名非患者。与非患者相比,T2DM患者中baPWV异常(baPWV≥1700 cm/s)率较高(40.8% vs.26.8%, P〈0.001)。分别以HbA1c〈6.5%和HbA1c〈7.0%为血糖控制目标时,非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组、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组之间的baPW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diabetes vs. HbA1c〈6.5% T2DM vs. HbA1c≥6.5% T2DM:26.8% vs.32.8% vs.42.6%,P〈0.001;non-diabetes vs. HbA1c〈7.0% T2DM vs. HbA1c≥7.0% T2DM:26.8% vs.36.0% vs.43.4%,P〈0.001)。控制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疾病史、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后进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0.927(95%CI 0.560~1.537),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1.826(95%CI 1.287~2.591);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HbA1c〈7.0%的糖尿病患者OR值为1.210(95%CI 0.808~1.811),HbA1c≥7.0%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1.898(95%CI 1.313~2.74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baPWV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血糖控制不良是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良好控制血糖可能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 2型 血糖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