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智能影像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
1
作者 陈天武 吴玉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469-473,479,共6页
食管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食管癌切除术是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术前准确判断淋巴结状态对患者手术方式的制定,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预测至关重要。但目前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转移... 食管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食管癌切除术是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术前准确判断淋巴结状态对患者手术方式的制定,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预测至关重要。但目前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影像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图像分析方法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研究带来了新思路。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主要包括纹理分析、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这些技术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定量特征来描述肿瘤特征和异质性等生物学信息,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纹理分析、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三种人工智能技术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研究进展做一述评,并对将来可能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瘤周肝组织DWI列线图模型预测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局部进展研究
2
作者 王晶 曾朝强 +3 位作者 汤梦月 许敏 张小明 陈天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HCC)瘤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HCC)瘤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肝切除术后rHCC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特征。基于Firevoxel软件测量rHCC瘤周肝组织ADC平均值(peritumor ADCmean,pADCmean)、最小值(peritumor ADCmin,pADCmin)、最大值(peritumor ADCmax,pADCmax)和肿瘤ADC平均值(tumor ADCmean,tADCmean)、最小值(tumor ADCmin,tADCmin)、最大值(tumor ADCmax,tADCmax),以及背景肝组织ADC平均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ean,bADCmean)、最小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in,bADCmin)、最大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ax,bADCmax)。计算瘤周与背景肝组织ADCmean比值(ratio of pADCmeanto bADCmean,RPB-ADCmean)、ADCmin比值(ratio of pADCminto bADCmin,RPB-ADCmin)、ADCmax比值(ratio of pADCmaxto bADCmax,RPB-ADCmax),以及肿瘤与背景肝组织ADCmean比值(ratio of tADCmeanto bADCmean,RTB-ADCmean)、ADCmin比值(ratio of tADCminto bADCmin,RTB-ADCmin)、ADCmax比值(ratio of tADCmaxto bADCmax,RTB-ADCmax)。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预测rHCC局部进展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肝切除术后rHCC患者,随访证实肿瘤局部进展率为65.7%(46/7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DCmin、RPB-ADCmean和异常凝血酶原是肝切除术后rHCC局部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肝切除术后rHCC在3个月内、6个月内局部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41,DCA显示模型有较好临床净收益。结论pADCmin、RPB-ADCmean和异常凝血酶原是预测肝切除术后rHCC局部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直观地预测rHCC局部进展,且具有较好的效能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瘤周肝组织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乙肝肝硬化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邦国 王晶 +1 位作者 陈小倩 陈天武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的新模型预测乙肝肝硬化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OVB)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10例连续性乙肝肝硬化病人的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病人分为训练... 目的 探讨基于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的新模型预测乙肝肝硬化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OVB)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10例连续性乙肝肝硬化病人的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病人分为训练集(147例)和验证集(63例)。2年随访期内,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有47例和21例发生OVB。在训练集,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有和无OVB病人间肝脾及门静脉MRI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OVB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OVB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在验证集通过Kappa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中,OVB病人肝右叶及全肝体积小于无OVB病人(均P<0.05),左内叶、左外叶及尾叶体积在有和无OVB的病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VB病人脾体积、脾体积与各肝叶体积的比值、门静脉系统直径及腹水发生率均大于无OVB病人(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右叶体积、胃左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以及腹水(比值比分别为0.994、2.24、1.571及3.983,均P<0.05)是OVB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Logistic模型预测OVB的效能极佳(AUC=0.934)。在验证集,预测模型效能也极佳(κ=0.828)。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模型预测继发于乙肝肝硬化的OVB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肠道出血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优势解剖分布与原发肿瘤解剖部位相关性的CT研究
4
作者 欧静 陈静 陈天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0-602,61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的优势解剖分布与原发肿瘤解剖部位相关性的CT研究。方法:选取263例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的优势解剖分布与原发肿瘤解剖部位相关性的CT研究。方法:选取263例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复发。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强化特征及原发肿瘤术前解剖定位。结果:原发肿瘤解剖定位:胸上段59例,累及胸中段133例,累及胸下段71例。术后复发淋巴结解剖定位:263例患者术后淋巴结复发共361枚,其中胸上段共73枚,主要分布于锁骨上区(34.25%,25/73)、上纵隔(42.46%,31/73)(P<0.05);胸中段共197枚,主要分布于中纵隔(60.40%,119/197)(P<0.05);胸下段共91枚,主要分布于下纵隔(25.27%,23/91)、肝胃间隙及腹膜后(57.14%,52/91)(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CT特征:淋巴结肿大呈圆形(75.01%,271/361)、浅分叶(46.26%,167/361)、坏死融合(19.67%,71/361),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37.40%,135/361)。结论:胸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优势分布于锁骨上区及上纵隔,胸中段肿瘤术后淋巴结复发优势分布于中纵隔,胸下段肿瘤术后淋巴结复发优势分布于下纵隔及肝胃间隙及腹膜后。术后淋巴结复发的CT图像特征不仅有形态学上的变化,且增强扫描后强化方式呈不均匀强化。CT检查对于评价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复发 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线MRI列线图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双中心研究
5
作者 许敏 程金梅 +2 位作者 周川沁园 郭文文 陈天武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基线MRI的列线图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进行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家医疗中心的14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连续性LARC病人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116例病人,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7例)... 目的构建基于基线MRI的列线图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进行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家医疗中心的14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连续性LARC病人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116例病人,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7例)和内部验证集(29例);中心2纳入26例病人作为外部验证集。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训练集的客观/缓冲率(ORR)组与非ORR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独立决定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的效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校准能力,采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收益。结果训练集中ORR组与非ORR组cT分期、c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受侵、壁外血管侵犯(EMVI)、原发肿瘤体积(GTV)和肿瘤最大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年龄和阳性淋巴结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集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分期、cN分期、EMVI和GTV为预测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独立决定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02、0.877和0.872。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LARC新辅助化疗反应的概率和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能为LARC病人带来临床收益。结论基于cT分期、cN分期、EMVI和GTV构建的列线图能够对LARC病人新辅助化疗反应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T_(3)期胆囊癌癌旁及背景肝组织的扩散加权成像术前对比研究
6
作者 唐钊 谭邦国 +1 位作者 陈天武 张小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0-536,561,共8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其标准差(ADCsd)对T_(3)期胆囊癌(GBC)近癌旁、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的术前区分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_(3)期GBC病人45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肝脏受侵组(31例)和肝脏未受侵组...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其标准差(ADCsd)对T_(3)期胆囊癌(GBC)近癌旁、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的术前区分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_(3)期GBC病人45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肝脏受侵组(31例)和肝脏未受侵组(14例)。所有病人均在术前于3.0 TMRI行多b值(b值包括0、20、50、80、100、200、400、600、800及1000 s/mm^(2))DWI扫描,并在各b值DWI影像上分别测量近癌旁、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的ADC及其ADCs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种肝组织ADC及ADCsd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和ADCsd区分3种肝组织的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肝脏受侵组中,b值为600、800及1000 s/mm^(2)时,近癌旁肝组织的ADC和ADCsd均低于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均P<0.05),而ADC和ADCsd在远癌旁与背景肝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b值≤400 s/mm^(2),ADC和ADCsd值在近癌旁、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未受侵组中,所有b值对应的ADC和ADCsd在近癌旁、远癌旁及背景肝组织三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值为800 s/mm^(2)时,ADC区分近癌旁与远癌旁肝组织的AUC值最高(0.696)。b值为1000 s/mm^(2)时,ADCsd区分近癌旁与远癌旁肝组织的AUC值最高(0.696)。b值为800及1000 s/mm^(2)时,ADC区分近癌旁与背景肝组织的AUC值相近(分别为0.713及0.714)。b值为1000 s/mm^(2)时,ADCsd区分近癌旁与背景肝组织的AUC值最高(0.710)。结论当GBC侵犯肝脏,选取b值为600、800及1000 s/mm^(2)时,其ADC和ADCsd有助于近癌旁与远癌旁、背景肝组织的区分,但不能区分远癌旁与背景肝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扩散加权成像 近癌旁肝组织 远癌旁肝组织 背景肝组织
下载PDF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CT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5 位作者 白红利 宋彬 刘荣波 邓开鸿 王朝华 魏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生物学行为、肺癌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位置关系的CT特征及病理学基础。资料与方法 病理确诊肺癌致SVCS共5 1例,回顾分析肺癌解剖部位、大体类型及其致SVCS生物学行为、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 目的 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生物学行为、肺癌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位置关系的CT特征及病理学基础。资料与方法 病理确诊肺癌致SVCS共5 1例,回顾分析肺癌解剖部位、大体类型及其致SVCS生物学行为、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间位置关系的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肺癌致SVCS生物学行为CT表现:直接蔓延7例,淋巴结转移17例,二者并存2 7例。致SVCS肺癌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间位置关系CT表现:直接相连32例,间接相连10例,不相连接9例。不同肺叶不同大体类型肺癌致SVCS生物学行为及其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间位置关系均不同(P <0 .0 5 )。结论 肺癌致SVCS生物学行为、与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间位置关系均与肺癌解剖部位及大体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病理学基础 CT特征 肺癌 上腔静脉梗阻 生物学行为 位置关系 SVCS 周围病变 大体类型 解剖部位 CT表现 淋巴结转移 病理确诊 回顾分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CT诊断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邓开鸿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84-185,共2页
通过对SVCSCT诊断文献的回顾性分析 ,表明CT在诊断SVCS及其侧枝循环上 ,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天武 王朝华 +1 位作者 赵福敏 谢晓东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7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上腔静脉综合征 恶性肿瘤 SVCS 上腔静脉造影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侧支循环解剖及CT诊断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天武 王朝华 谢晓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侧支循环 诊断研究 解剖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上腔静脉系统 主要临床表现 纵隔综合征 主要分支 血液回流 SVCS CT诊断 不全性 症候群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天武 陈繁 +2 位作者 陈艳丽 吴兰 蒋宇 《西部医学》 2017年第4期450-454,共5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助于及时干预疾病进展及控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但临床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是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无创、可重复、定量...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助于及时干预疾病进展及控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但临床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是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无创、可重复、定量检查技术来诊断肝纤维化。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辐射、无损伤、组织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尤其是近几年MRI软硬件的升级,使它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支气管囊肿CT误诊分析(附23例报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3 位作者 张永 邓开鸿 赵福敏 王朝华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囊肿CT误诊原因。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 2 3例 ,观察病变CT征象 ,并对CT误诊的疾病归类分析。结果 :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多发性肺脓肿、肺癌、肺大泡、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 ,分别占 11例、 3例、 5例... 目的 :探讨支气管囊肿CT误诊原因。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 2 3例 ,观察病变CT征象 ,并对CT误诊的疾病归类分析。结果 :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多发性肺脓肿、肺癌、肺大泡、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 ,分别占 11例、 3例、 5例、 2例、 2例。结论 :分析支气管囊肿所具不同的CT征象及其反映的病理实质 ,结合临床资料 ,并注意与类似征象的疾病相鉴别 ,是避免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CT 误诊 疾病归类分析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继发改变的CT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4 位作者 张小明 翟昭华 杨汉丰 黄小华 罗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继发改变的CT表现类型及CT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肺癌致SVCS51例,其中7例行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上腔静脉梗阻程度、继发改变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上腔静脉梗阻程度:轻~中...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继发改变的CT表现类型及CT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肺癌致SVCS51例,其中7例行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上腔静脉梗阻程度、继发改变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上腔静脉梗阻程度:轻~中度18例,重度28例,完全闭塞5例;②继发改变CT表现:单纯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4例,单纯胸壁肿胀12例,侧支循环建立并胸壁水肿16例,两种表现均未发现9例。肺癌致SVCS时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胸部侧枝循环和/或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P〈0.05)。肺癌致SVCS时血栓形成7例。结论:胸部CT增强扫描是显示肺癌致SVCS继发改变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病理学基础及CT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天武 杨汉丰 谢晓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病理学改变及相应CT表现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2月~2004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51例患者的CT影像...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病理学改变及相应CT表现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2月~2004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51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采用Sensation4螺旋CT、Sensation16螺旋CT分别扫描13例、38例,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层厚7~10mm。结果5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梗阻性质属肺癌直接蔓延7例,SVC周围淋巴结转移17例,直接蔓延和淋巴结转移二者并存27例。梗阻形态CT表现为环状包埋11例,半环状包埋5例,夹心状包埋5例,推移10例,向左推压15例,完全闭塞5例。SVC梗阻性质不同,梗阻形态CT表现有差异;梗阻形态不同,梗阻程度有差异。结论肺癌致SVCS的CT表现与SVC梗阻性质、梗阻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CT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4 位作者 张小明 李春平 董国礼 翟昭华 杨汉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病理确诊肺癌致SVCS51例,回顾性分析肺癌、上腔静脉梗阻及SVCS继发病变的CT特征,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疾病特征:致SVCS肺癌位于右上肺叶32例、右中肺叶3例、右下肺叶5...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病理确诊肺癌致SVCS51例,回顾性分析肺癌、上腔静脉梗阻及SVCS继发病变的CT特征,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疾病特征:致SVCS肺癌位于右上肺叶32例、右中肺叶3例、右下肺叶5例、左上肺叶2例、左下肺叶5例、右全肺4例;大体类型:中央型35例、右上纵隔型12例、周围型4例。(2)上腔静脉梗阻征:环状包埋11例、半环状包埋5例、夹心状包埋5例、推移10例、向左推压15例、完全闭塞5例。梗阻程度不同,前五者发生率有差异(P<0.05)。(3)继发病变征:单纯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4例、单纯胸壁肿胀12例、二者均有16例、二者均无9例,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侧枝循环和/或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能全面诊断肺癌致SV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CT
下载PDF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CT表现类型与病理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天武 谢晓东 +5 位作者 白红利 杨志刚 邓开鸿 王朝华 魏欣 赵福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CT表现类型及相应病理学基础。方法本组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51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回顾性分析其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段周围病变CT表现及其病理性质,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CT表现:...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CT表现类型及相应病理学基础。方法本组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51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回顾性分析其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段周围病变CT表现及其病理性质,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上腔静脉梗阻段周围病变CT表现:环状包埋11例、半环状包埋5例、夹心状包埋5例、推移10例、向左推压15例、完全闭塞5例。梗阻程度不同,前五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段周围病变为单纯肺内肿块直接蔓延7例,单纯上腔静脉周围转移淋巴结肿大融合17例,二者并存27例。梗阻CT表现类型、梗阻部位不同,其病理来源均有差异。结论肺癌致上腔静脉梗阻CT表现类型与梗阻程度有关。梗阻的病理性质与梗阻部位、梗阻CT表现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病理学 CT
下载PDF
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AJCC第八版TNM分期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天武 曹金明 《西部医学》 2021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第八版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手册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一直以来,TNM分期系统在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影...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第八版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手册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一直以来,TNM分期系统在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影响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预后的因素不断被发现,因此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癌TNM分期系统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AJCC推出的第八版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标准,相对于之前版本,其主要变化在于:①完善了T、N、M、G分期。②重新规范了区域淋巴结的定义。③调整了食管和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生部位的划分。④增加了临床分期及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分期。本文将简要阐述相应的细化和改进内容,以帮助临床实际工作中更精确地对肿瘤进行分期,以有助于精准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食管癌 食管-胃交界部癌 分期 指南解读
下载PDF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的病因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天武 张若鹏 +3 位作者 代新学 赵宗文 姜正全 张大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排粪造影 功能性便秘 病因学 结肠无力 直肠前突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天武 王朝华 +1 位作者 赵福敏 谢晓东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诊断 介入治疗 颅内血管性疾病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胡友强 陈晨 +5 位作者 陈勇 解超莲 李勇 曾南林 陈天武 张小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肠镜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行盆腔3.0 T MRI检査。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用检验评价MRI术前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用单因...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肠镜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行盆腔3.0 T MRI检査。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用检验评价MRI术前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DWI(b=10000 s/mm^2)测量的肿瘤容积与病理T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R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8%(66/74)、66.2%(49/74);病理学和MRI对T分期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P=0.000)、对N分期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0.33,F=0.000)。在DWI上测量肿瘤容积≤T2期、T3期、T4期分别为(4145.13±718,00)mm^3、(14939.73±3591.38)mm^3、(22714.76±4251.71)mm^3;N0期、N1期、N2期分别为(14367.15±6425.83)mm^3,(17967.69±5259.88)mm^3、(19464.00±3588.77)DWI测肿瘤容积越大直肠癌T分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89,P=0.000);肿瘤容积与直肠癌不同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5,P=0.034)。结论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较高,对N分期也有一定诊断价值。MR肿瘤容积测量对直肠癌TN分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肿瘤容积 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