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奕任 陶人川 梁韬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和自噬将包裹受损的线粒体传递至溶酶体进行清除,维持相对稳定的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动态过程,是保证线粒体健康和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机制。糖尿病患者在线粒体自噬、动力学和生物合成方面存在缺陷,即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β细胞功能紊乱甚至死亡。深入了解线粒体质量控制与T2DM的关系,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等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线粒体质量控制,从而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促进白色脂肪褐变和减少脂肪异位沉积,达到降糖、降脂、治疗T2DM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miR-124a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奕任 陈铭 +2 位作者 徐小惠 陶人川 梁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93-1499,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4a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的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和miR-124a低表达的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2组:野生空白组(WT Con)、miR-124a^(+/-)空白组(miR-124a... 目的探讨miR-124a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的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和miR-124a低表达的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2组:野生空白组(WT Con)、miR-124a^(+/-)空白组(miR-124a^(+/-)Con)、野生模型组(WT Mod)、miR-124a^(+/-)模型组(miR-124a^(+/-)Mod)。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小鼠模型(空腹血糖≥11.1 mmol·L^(-1)),建模成功后继续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FBG及INS变化。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的氧化应激因子ROS、·OH的含量及抗氧化酶Mn-SOD、CAT的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的ComplexⅡ、Ⅲ、Ⅳ的活性和ATP含量。结果与WT Con对比,miR-124a^(+/-)Con小鼠血清ROS、·OH和胰腺组织的ATP含量降低(P<0.05),miR-124a^(+/-)Mod小鼠的FBG升高,INS含量降低,血清Mn-SOD和CAT活性下降,胰腺组织的ATP含量和ComplexⅡ、Ⅲ和Ⅳ活性降低(P<0.05)。与WT Mod对比,miR-124a^(+/-)Mod小鼠的FBG和血清ROS、·OH降低(P<0.05),胰岛形态好转,INS含量、Mn-SOD、CAT活性和胰腺组织的ATP含量、Complex Ⅱ、Ⅲ和Ⅳ活性升高(P<0.05)。结论降低小鼠miR-124a表达可降低T2DM小鼠FBG,胰腺病理损伤得到缓解,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提高胰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β细胞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miR-124a ROS MN-SOD CAT
下载PDF
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3
作者 陈奕任 梁韬 陶人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乌饭树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热量饮食+链脲佐菌素(STZ)为手段,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并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二甲双胍、乌饭树叶黄酮组。各组小... 探讨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乌饭树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热量饮食+链脲佐菌素(STZ)为手段,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并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二甲双胍、乌饭树叶黄酮组。各组小鼠连续灌胃干预相应药物14 d。另设空白对照组,灌胃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测其空腹血糖(FBG)水平;取血分离血清,放免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FNS)含量,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脂肪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乌饭树叶黄酮组小鼠FBG下降,ISI、APN含量上升(P<0.05);血清中TNF-α、IL-6、Leptin、FFA的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 乌饭树叶总黄酮能明显调节T2DM的高血糖状态,提高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能降低血清中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黄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