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匮要略》探析从土郁夺之论治呕吐
1
作者 陈奕真 李云海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呕吐与脾胃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土郁”可导致呕吐,并确立了“土郁夺之”的治则。汉代医家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对呕吐进行了系统论述。基于“土郁夺之”之法,总结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土郁夺之”... 呕吐与脾胃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土郁”可导致呕吐,并确立了“土郁夺之”的治则。汉代医家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对呕吐进行了系统论述。基于“土郁夺之”之法,总结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土郁夺之”治疗呕吐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郁夺之 《金匮要略》 呕吐
下载PDF
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考与临床实践
2
作者 陈奕真 李云海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40-2542,共3页
本文从肝与大肠的联系出发,简述了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渊源,认为该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密切相关。肝与大肠以三焦相互联系,以气化相互贯通,功能上相辅相成。溃疡性结肠炎从肝立论,病机主要包含肝郁脾虚,肝肠湿热,阴虚肠燥三个... 本文从肝与大肠的联系出发,简述了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渊源,认为该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密切相关。肝与大肠以三焦相互联系,以气化相互贯通,功能上相辅相成。溃疡性结肠炎从肝立论,病机主要包含肝郁脾虚,肝肠湿热,阴虚肠燥三个方面,法随证立,故临床根据证候虚实和病因病机的不同分别运用疏肝健脾、调肠止泻,清肝利湿、厚肠祛邪,柔肝舒筋、润肠养阴三法辨治。同时因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亦强调情志管理。本文思考和实践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拓宽现今诊疗思路确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辨治 溃疡性结肠炎 肝与大肠同治 中医治疗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李云海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的临证经验
3
作者 陈奕真 李云海 《中医学》 2023年第6期1387-1390,共4页
痞满,多属于“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证,其核心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李云海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擅长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组方精巧,用药灵活,重视补气健脾,调畅气机;辛开苦降,寒热并调。本文将结合李云海教... 痞满,多属于“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证,其核心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李云海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擅长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组方精巧,用药灵活,重视补气健脾,调畅气机;辛开苦降,寒热并调。本文将结合李云海教授验案,分析总结其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痞满 李云海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基于《西溪书屋夜话录》探讨从肝辨析溃疡性结肠炎
4
作者 陈奕真 李云海 《中医学》 2023年第3期669-67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当下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久痢”“肠澼”“泄泻”“便血”等范畴。古今医家临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多着眼于脾与大肠,系统性从肝论治者较少。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 溃疡性结肠炎是当下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久痢”“肠澼”“泄泻”“便血”等范畴。古今医家临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多着眼于脾与大肠,系统性从肝论治者较少。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提出了“治肝卅法”。笔者详阅此书,将结合李云海教授临证经验,从肝气、肝火、肝风、肝体虚损四个方面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分述辨析,以期为临床施治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书屋夜话录》 王旭高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