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海萍 黄烨 陈姣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74-576,共3页
近年来,反复流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面临复发性流产带来的不良生育现状。反复流产成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也成为妇科临床上的难题,究其病因非常复杂,在临床中大部分病人出现反复流产的原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在复发... 近年来,反复流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面临复发性流产带来的不良生育现状。反复流产成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也成为妇科临床上的难题,究其病因非常复杂,在临床中大部分病人出现反复流产的原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在复发性流产中,易栓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是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种病理性高凝状态,然而临床上单一采用抗凝治疗往往会产生一些副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中医的血瘀证与现代医学的高凝状态认识高度一致。故越来越多的人试从血瘀证的角度出发,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法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故本文通过总结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的病因机制及中医的病因病机,中西医的临床诊疗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深对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的认识,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易栓症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姣洁 王淳 杨嘉慧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2期82-84,共3页
从分期治疗、针刺治疗及对因治疗三个方面,综述近十年来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促血管新生健黄体功能的中医理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嘉慧 宋莹莹 陈姣洁 《河南中医》 2012年第4期514-515,共2页
黄体功能与黄体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血管新生与"肾主生殖"的中医理论密切相关,补肾中药使肾精充足,骨髓充盈。补肾填精生血可能有助于将骨髓中的EPCs动员出来,参与黄体生理性的血管新生,以健全黄体功能。辅以疏肝行血,活血化瘀... 黄体功能与黄体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血管新生与"肾主生殖"的中医理论密切相关,补肾中药使肾精充足,骨髓充盈。补肾填精生血可能有助于将骨髓中的EPCs动员出来,参与黄体生理性的血管新生,以健全黄体功能。辅以疏肝行血,活血化瘀通络,促进黄体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功能 中医理法 络脉生成
下载PDF
中药灌肠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淳 陈姣洁 宋莹莹 《中医外治杂志》 2011年第6期57-58,共2页
中药灌肠作为中医妇科临床的一种特色外治疗法,对治疗女性盆腔炎、痛经、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疗效显著。近年来,中医药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
关键词 中药灌肠法 妇科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平冲降逆通络汤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玉玲 方家 +3 位作者 陈姣洁 梁瑞宁 袁紫文 李佳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治疗,...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治疗,对照组予以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T淋巴细胞(CD4^(+)、CD3^(+)、CD8^(+)、CD4^(+)/CD8^(+))、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LH、FSH、P、E2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TNF-α、IL-8、IL-1β、IL-6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卵巢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CD4^(+)、CD3^(+)、CD4^(+)/CD8^(+)均较对^(+)照组高,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性激素及卵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快速缓解相关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平冲降逆通络汤 来曲唑 卵巢功能 性激素
下载PDF
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刘玉玲 方家 +3 位作者 陈姣洁 梁瑞宁 袁紫文 李佳雪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9-41,45,共4页
目的:分析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各组均30例。观... 目的:分析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各组均30例。观察组采用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则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糖类抗原(CA)125、CA199、人附睾蛋白4(HE4)、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受孕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受孕率为46.67%,均高出对照组的63.33%、20.00%,且复发率观察组(13.33%)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血清指标、性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减轻患者的相关症状,促使性激素及血清CA125水平恢复,复发率降低,受孕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平冲降逆 穴位贴敷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联合热敏灸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玉玲 方家 +3 位作者 陈姣洁 梁瑞宁 袁紫文 李佳雪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热敏灸运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收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30例,其中对照1组: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西医常规;对照2组:热敏灸+西医...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热敏灸运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收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30例,其中对照1组: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西医常规;对照2组:热敏灸+西医常规;观察组:穴位贴敷联合热敏灸+西医常规,比较各组的总有效率、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附宰蛋白4(HE4)、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血浆黏度、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中切血液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1、2组66.67%、63.33%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的血清指标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EMAb、HE4均较对照1、2组降低(P<0.05)。治疗前,各组的性激素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H、FSH、E2均较对照1、2组降低(P<0.05)。治疗前,各组的血流变指标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中切血液黏度均较对照1、2组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6.67%较对照1、2组26.67%、33.33%更低(P<0.05)。结论平冲降逆贴穴位贴敷+热敏灸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及血清指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使得血流变指标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平冲降逆贴 子宫内膜异位症 穴位贴敷
下载PDF
热敏灸、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姣洁 黄烨 戴桂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热敏灸、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20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热敏灸+针刺+补肾活血中药)、中医对照组[补肾活血中药+人绒毛膜促... 目的评价热敏灸、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20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热敏灸+针刺+补肾活血中药)、中医对照组[补肾活血中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西医治疗组(热敏灸+针刺+克罗米芬)、中西医对照组(克罗米芬+HCG),每组50例,均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监测卵泡期卵泡发育情况。治疗结束时,两大组平行对照比较治疗组和其对照组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动态随访半年内受孕率。结果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大于中医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中医对照组(70.1%比56.7%;40%比20%,P<0.05)。中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对照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中西医对照组(66.7%比52.0%;36%比16%,P<0.05)。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中医对照组的72%(P<0.05);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高于中西医对照组的66%(P<0.05)。结论热敏灸、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不孕 热敏灸 针刺 中医治疗 子宫内膜厚度 排卵率 妊娠率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姣洁 黄烨 +4 位作者 刘文 谢海萍 冯艳 潘妍 罗婷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联合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江西省中医院妇科就诊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中药穴位贴敷+知柏地黄汤加...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联合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江西省中医院妇科就诊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中药穴位贴敷+知柏地黄汤加味)、B组(知柏地黄汤加味)和C组(中药穴位贴敷)均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改良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FSH、LH水平明显低于B、C组,E2水平明显高于B、C组(均P<0.05);治疗后,A组改良Kupperman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知柏地黄汤加味可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缓解MPS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穴位贴敷 中药 肝肾阴虚型
下载PDF
红外热断层扫描技术指导下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姣洁 刘玉玲 +2 位作者 邹建琴 黄烨 罗娟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36期27-29,3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指导下采用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75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TTM+热敏灸+穴位贴敷疗法,对... 目的 探讨在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指导下采用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75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TTM+热敏灸+穴位贴敷疗法,对照A组采用热敏灸+穴位贴敷疗法,对照B组采用口服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法。比较三组卵泡成熟情况、内膜厚度、三线征阳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值、性激素水平、中医体质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妊娠率为48%,高于对照A组的36%及对照B组的12%(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势卵泡率、卵泡成熟数、内膜厚度及三线征阳性率均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三组卵泡成熟天数、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性激素指标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及AMH水平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前,三组中医体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A组阳虚体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B组(P<0.05)。结论 在TTM技术指导下采用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可促进卵泡发育及内膜生长,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殖内分泌水平,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 热敏灸 穴位贴敷 TTM技术
下载PDF
补肾养阴汤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姣洁 邹建琴 罗娟珍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7-39,46,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汤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自然流产且中医辨证为肾精亏虚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在计划下次受孕前3个月开始入组治疗。对照组给予主动免疫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汤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自然流产且中医辨证为肾精亏虚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在计划下次受孕前3个月开始入组治疗。对照组给予主动免疫治疗,治疗组给予补肾养阴汤(系自拟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封闭抗体转阳率,肾精亏虚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封闭抗体转阳率高于对照组;症候总积分、安全性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阴汤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症候积分,提高封闭抗体转阳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养阴汤 封闭抗体不足性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下载PDF
应用穴位贴敷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姣洁 刘玉玲 邹建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多囊I号方合穴位贴敷)、对照组1(多囊I号方合达英-35)、对照组2(达英-...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多囊I号方合穴位贴敷)、对照组1(多囊I号方合达英-35)、对照组2(达英-35)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月经周期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1的73.7%和对照组2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性激素水平、AMH均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AMH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月经天数短于治疗前,症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天数短于对照组1、对照组2,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改善月经周期及女性内分泌水平,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痰湿型 穴位贴敷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论治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桂艳 黄烨 陈姣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8-20,共3页
肾虚冲任不固,不能维系胞宫,胞宫固藏失司,胎失所系,导致胎元不固,故而演变成了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胎漏是小产或堕胎的前兆,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医家的重视。“有故无殒,亦无殒”即所谓有病则病当之,既不伤胎儿,也... 肾虚冲任不固,不能维系胞宫,胞宫固藏失司,胎失所系,导致胎元不固,故而演变成了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胎漏是小产或堕胎的前兆,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医家的重视。“有故无殒,亦无殒”即所谓有病则病当之,既不伤胎儿,也不伤母体,为孕期用药带来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故无殒 亦无殒 先兆流产 宫腔积液
下载PDF
基于中医平冲降逆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14
作者 刘玉玲 王亚男 +5 位作者 陈姣洁 黄烨 方家 梁瑞宁 项晶 毛小玲 《江西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平冲降逆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为EMT的60例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 目的:探讨平冲降逆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为EMT的60例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平冲降逆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妊娠率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3.10±1.22),复发率为6.67%,妊娠率50.0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8.23±3.22),复发率26.67%,妊娠率23.33%,有效率83.33%,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冲降逆方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EMT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平冲降逆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药贴联用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子宫动脉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建琴 陈姣洁 胡小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36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补肾方联合穴位贴敷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子宫动脉阻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治疗组给予... 目的 探讨活血补肾方联合穴位贴敷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子宫动脉阻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活血补肾中药方+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月经第12、14、16天,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_(2))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88,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给予活血补肾内服中药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更有效降低子宫动脉阻力,促进雌、孕激素分泌,修复子宫内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子宫内膜 活血补肾 穴位贴敷
下载PDF
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对患者中医症候改善与免疫学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应林 陈姣洁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对患者中医症候改善与免疫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病床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及观察组(双数),每组40例。...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对患者中医症候改善与免疫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病床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及观察组(双数),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中医症候(腹泻腹痛、血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积分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腹泻腹痛、血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观察组腹泻腹痛、血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观察组CD3^(+)、CD4^(+)、NK、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益气止血方 放射性肠炎 中医症候改善 免疫学水平
下载PDF
清热调血汤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灌肠治疗湿热瘀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7
作者 胡春芳 简皓 +1 位作者 陈姣洁 熊员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1-116,共6页
目的:清热调血汤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灌肠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3例,完... 目的:清热调血汤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灌肠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3例,完成73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74例。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1剂/d,煎制剂成150 mL,保留灌肠,1次/晚,保留2~4 h,于月经后3 d开始灌肠,每个周期连续灌肠14 d。观察组灌肠治疗同对照组,并给予清热调血汤加减内服,1剂/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停服。盆腔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分别评价痛经程度和非经期下腹、腰骶的疼痛程度;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瘀滞证,Mc Cormack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进行治疗前后阴道彩超检查、宫颈分泌物培养和白带常规检查;检测治疗前后CD4+,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和非经期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在3个月经周期期间和治疗后的痛经VAS评分和非经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征评分、湿热瘀滞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炎性包块的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Z=2.028,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2.064,P<0.05);研究过程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调血汤加减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的综合疗法干预SPID湿热瘀滞证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滞证 清热调血汤 五味消毒饮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继红 熊员焕 +3 位作者 罗序清 陈姣洁 邵军晖 龚逞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评价逐瘀止血汤加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气虚血瘀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66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5... 目的:评价逐瘀止血汤加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气虚血瘀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66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5例,完成6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d。观察组内服逐瘀止血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月经经量、经期和周期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宫腔镜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容受性(CP)[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指数(FI)]等,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月经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测T淋巴亚群(CD3^(+),CD4^(+),CD8^(+))水平;随访记录妊娠情况和流产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经量、经期、周期和月经完全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对照组(P<0.01),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血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妊娠率46.97%(31/66),高于对照组的27.69%(18/65)(χ^(2)=5.197,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形态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64/66),高于对照组的86.15%(56/65)(χ^(2)=4.981,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病理组织疗效总有效率为95.45%(63/66),高于对照组的84.62%(55/65)(χ^(2)=4.304,P<0.05);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62/66),高于对照组的81.54%(55/65)(χ^(2)=4.696,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CE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调经月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宫腔镜下内膜形态,调节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炎症反应,提高了CP,从而改善了妊娠结局,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气虚血瘀证 逐瘀止血汤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