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宋宏 柯东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34例(134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机、术后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35例,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51例,Ⅱ期植入48例。术后矫正视力:伤...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34例(134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机、术后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35例,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51例,Ⅱ期植入48例。术后矫正视力: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视力差,分别与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和Ⅱ期植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与Ⅱ期植入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与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和Ⅱ期植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较Ⅱ期植入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者患者,应争取Ⅰ期植入术,但应掌握好适应证,最好是炎症得到控制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宋宏 柯东荣 +1 位作者 林辉龙 方晓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23例青光眼患者(363眼)随机分组进行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162例183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161例180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3~6年随访,角...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23例青光眼患者(363眼)随机分组进行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162例183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161例180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3~6年随访,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瘢痕形成小,眼压控制满意,并发症少。结论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远期效果好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角膜切口 小梁切除 滤过泡瘢痕
下载PDF
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钠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3
作者 陈宋宏 林辉龙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比较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患白内障 41 1例 (42 1只眼 )随机分 2组 ,Healon组 2 1 5只眼 ,爱维组 2 0 6只眼 ,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分别使用两种不同透明... 目的 :比较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患白内障 41 1例 (42 1只眼 )随机分 2组 ,Healon组 2 1 5只眼 ,爱维组 2 0 6只眼 ,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分别使用两种不同透明质酸钠。结果 :术后第 3d视力≥ 0 .5 ,Healon组 >70 .7% ,爱维组 65 .6% ,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可用爱维代替Hea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HEALON 爱维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陈宋宏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0例临床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522000)陈宋宏外伤性白内障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复杂,对视力的损害严重,眼压较难控制。我院1985年6月-1993年6月收治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0例,现总结分... 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0例临床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522000)陈宋宏外伤性白内障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复杂,对视力的损害严重,眼压较难控制。我院1985年6月-1993年6月收治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创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分析
5
作者 陈宋宏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8期88-89,共2页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9年4月1日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202例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时对...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9年4月1日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202例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时对术中、术后一些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临床研究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手术治疗 视网膜神经 致盲性眼病 常见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
下载PDF
双眼白内障同期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陈宋宏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420-421,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超声乳术 双眼同期手术
下载PDF
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球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失败的滤过泡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1 位作者 林楷生 徐柔花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6.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6.5mmHg,治疗后6个月平均眼压16.5mmHg,其中眼压降至10.5~20mmHg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者22只眼(88%)。结论:针刺分离联合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对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泡失败 干扰素Α-2B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61例外伤性白内障,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61例外伤性白内障,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7眼,术后矫正视力在0.06 ̄0.8之间,其中0.1以上31眼,0.3 ̄0.8者22眼,二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单纯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19眼,术后视力在0.12~1.0之间,其中0.3~1.0者17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一期手术组少而轻。结论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效果较好,对于后囊裂开,眼后段情况不明者,不要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 植入术 时机 效果
下载PDF
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9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13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总结.结果13例全部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不需药物治疗.随访1~12年,眼压均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本...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13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总结.结果13例全部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不需药物治疗.随访1~12年,眼压均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本术式的降眼压途经不同于滤过性手术,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睫状体剥离 硅胶条置入
下载PDF
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
10
作者 谢龙发 许钟毓 +1 位作者 方晓源 陈宋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额肌肌瓣 直接悬吊术 治疗 上睑下垂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与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宋宏 郑潮标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后囊不能支撑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较好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在本院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65例)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4例)进行临床随访比较。结果术后脱残率(矫正视力〉0.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缝线固定组人工晶... 目的探讨后囊不能支撑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较好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在本院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65例)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4例)进行临床随访比较。结果术后脱残率(矫正视力〉0.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缝线固定组人工晶体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早期高眼压前房型组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但1个月后高眼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内皮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瞳孔变形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较简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缝线固定 前房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