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究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庄震坤 李颖 +7 位作者 陈宏昱 温妙愉 蔡景太 孙绪新 宋晓丹 张伟健 陈奕群 程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975-987,共13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GEO数据库中下载的缺血性心力衰竭(HF)的微阵列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四君子...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GEO数据库中下载的缺血性心力衰竭(HF)的微阵列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四君子汤中4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获取四君子汤有效成分与心力衰竭的匹配靶点;通过Cytoscape(v 3.2.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在R软件上使用clusterProfiler(v3.8)和DOSE(v3.6)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Tool、PyMOL软件进行预处理及分子对接。结果:通过对微阵列数据的分析,获得关于心力衰竭的3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共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136种,活性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4 134个,对9个匹配靶点和5个重要化学成分进行后续分析,构建了“四君子汤-心力衰竭”PPI网络。通过GO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细胞对酸性化学物质的反应、有机羟基化合物转运、轴突再生、神经元投影再生、内质网腔、胶原三聚体、蛋白结合和局灶性黏附途径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柚皮素与核心靶点载脂蛋白B(APOB)、补体C1q结合蛋白(C1QB)对接良好。结论: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为后续的四君子汤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四君子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微阵列数据分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补肾通脉方通过调控microRNA-126-3p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宏昱 程红 +8 位作者 庄震坤 徐翀 刘树楷 赵海梅 彭少林 燕竹青 陈颖颖 焦萁荟 程晶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通脉方通过调控miRNA-126-3p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补肾通脉方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正常组,每组5只,正常组正常饲养,补肾通脉方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7 d后获... 目的:探究补肾通脉方通过调控miRNA-126-3p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补肾通脉方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正常组,每组5只,正常组正常饲养,补肾通脉方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7 d后获取正常兔血清及含药血清。取健康剖腹产新生婴儿脐带,分离并培养足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留取一部分细胞作正常对照组,其余细胞经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24 h后分为损伤对照组、补肾通脉方5%浓度组、补肾通脉方10%浓度组、补肾通脉方15%浓度组、阿托伐他汀5%浓度组、阿托伐他汀10%浓度组、阿托伐他汀15%浓度组。损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予正常兔血清干预,补肾通脉方组予不同浓度补肾通脉方含药血清干预,阿托伐他汀组予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含药血清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qPCR法检测各组miRNA-126-3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补肾通脉方5%浓度组、补肾通脉方15%浓度组、阿托伐他汀5%浓度组及阿托伐他汀15%浓度组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补肾通脉方5%、10%、15%浓度组及阿托伐他汀10%、15%浓度组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补肾通脉方10%浓度组比较,补肾通脉方5%、15%浓度组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阿托伐他汀10%浓度组比较,阿托伐他汀5%、15%浓度组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与损伤对照组比较,补肾通脉方组HUVEC细胞中miRNA-126-3p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补肾通脉方组HUVEC细胞中miRNA-126-3p相对表达量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脉方能够通过上调miRNA-126-3p的表达水平发挥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损伤 补肾通脉方 阿托伐他汀 内皮保护 miRNA-126-3p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陶瓷丝网印刷金膏的研究
3
作者 陈宏昱 陈建文 +1 位作者 邓宇 彭彬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2年第2期8-10,共3页
通过研究,成功地完成了陶瓷丝网金膏的研制。
关键词 研究 陶瓷 丝网印刷 金膏 烤花工艺
下载PDF
亮柠檬金水的研制
4
作者 陈宏昱 《陶瓷工程》 1997年第1期10-12,22,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了色泽光亮黄中带绿的陶瓷釉上金属装饰材料新产品——亮柠檬金水。
关键词 金水 亮柠檬金水 陶瓷 装饰材料 装饰
下载PDF
硅基太阳能电池模块表面抗反射层制造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照彰 陈建志 +1 位作者 陈宏昱 徐睿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0,共3页
利用电化学处理方法制作出次微米的孔洞数组,并配合反向模造(RVM)技术翻制出大面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次次微米结构抗反射镜片(ARlens),并将此抗反射结构能应用于硅基太阳能电池模块上,旨在增加入射光穿透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能量,... 利用电化学处理方法制作出次微米的孔洞数组,并配合反向模造(RVM)技术翻制出大面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次次微米结构抗反射镜片(ARlens),并将此抗反射结构能应用于硅基太阳能电池模块上,旨在增加入射光穿透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能量,使太阳能电池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该技术应用于光伏电厂时,可降低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模块 次微米结构 转换效率
下载PDF
微波瓷用金水的研制
6
作者 陈建文 邓宇 +2 位作者 陈宏昱 陈金华 彭彬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2年第2期6-7,共2页
分析了微波瓷用金水研制的原理,研究了复合改剂、增黄剂及树脂的作用,研制了能在750℃-850℃烤烧的微波金水。
关键词 微波瓷 金水 研制 瓷器 复合改剂 增黄剂 树脂
下载PDF
在军校引入TMF训练方法可行性的研究
7
作者 杨祥红 王正磊 +1 位作者 陈宏昱 窦文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期33-34,共2页
抗阻力训练是军校体能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而训练至肌肉失败(TMF)作为抗阻力训练中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已经在健身领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已经逐步应用于专业运动员训练中。TMF在军校这类对体能要求较高的机构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阻力训练是军校体能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而训练至肌肉失败(TMF)作为抗阻力训练中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已经在健身领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已经逐步应用于专业运动员训练中。TMF在军校这类对体能要求较高的机构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阶段TMF在军校还未得到推广,大部分军校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抗阻力训练模式。本文从介绍抗阻力训练与TMF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TMF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在军校训练中引入TMF的可行训练项目。为了进一步研究TMF对于军校学员体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成绩相近的部分学员进行分组对照实验,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结果,从而证明了TMF对于学员体能具有明显提升作用,最后对本次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力训练 TMF 对照实验 统计学方法
下载PDF
低温烤烧瓷用金水的研究
8
作者 邓宇 陈建文 +1 位作者 陈宏昱 彭彬 《陶瓷工程》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论述了影响金水低温烤烧性能的几个因素,如: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彻底分解的树脂填充料、在低温下与瓷釉形成稳定结合层的低温附瓷剂及改善低温下金属呈色的增黄剂,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低温烤烧 金水 日用陶瓷 日用细瓷 原料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宏昱 程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0205-0206,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高,并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西医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非普适性及非手术治疗的局限性,使得国内很多中医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中医药对阻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高,并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西医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非普适性及非手术治疗的局限性,使得国内很多中医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中医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化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冠心病的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震坤 李颖 +3 位作者 陈宏昱 陈奕群 张伟健 程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219-2225,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冠心病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综合科门诊和住院部,经...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冠心病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综合科门诊和住院部,经冠状动脉增强CT或冠脉造影术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1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证素和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167例冠心病有效病例。性别方面,男性患者占63.15%(2000/3167),高于女性患者的36.85%(1167/3167);年龄方面,以50~69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占59.96%(1899/3167)。(2)共涉及中医证型34种,使用频数居前3位的证型为脾肾两虚(570例)、心肾不足(505例)、气滞血瘀(494例)。(3)共涉及6个病位证素,其中,肾(1394例)、心(1186例)、脾(911例)是频数最高的3个证素。共涉及9个病性证素,前4位为气虚(604例)、血瘀(538例)、气滞/气阻(497例)和阴虚(495例)。(4)统计得出,共使用中药204味,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延胡索、白术、薤白、党参等;根据冠心病患者的证型分布进一步分析其用药规律,在最常见的脾肾两虚型中,用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芪、延胡索、党参、白术、薤白、仙茅、川芎、炙甘草等。【结论】气虚作为冠心病的核心病机贯穿始终,其中以心、脾、肾脏腑亏虚为主,气滞、血瘀为疾病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谨守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以补气养心为主,兼以活血祛瘀化痰,常配伍补益药、理气药和活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数据挖掘 中医证型 证素 用药规律 补气养心 活血祛瘀化痰
原文传递
上好劳动课要从兴趣抓起
11
作者 陈宏昱 《宣武教育》 2002年第9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课 小学 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 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