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藻多糖抗AIDS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陈家童 张斌 +1 位作者 白玉华 耿运琪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25,共5页
本文对红藻多糖提取物的抗AIDS病毒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藻多糖(RP1、RP2)对BIV病毒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85.96%和88.65%,与临床批准使用的抗AIDS药物叠氮脱氧胸... 本文对红藻多糖提取物的抗AIDS病毒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藻多糖(RP1、RP2)对BIV病毒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85.96%和88.65%,与临床批准使用的抗AIDS药物叠氮脱氧胸腺嘧啶(AZT)[1](89.52%)近似,证实了红藻多糖作为抗AIDS药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多糖 艾滋病 防治 抗AIDS病毒作用
下载PDF
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的急性分离培养及其电压门控通道的膜片钳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贺秉军 刘安西 +3 位作者 陈家童 孙金生 芮昌辉 孟香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2-427,共6页
探索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神经细胞的急性分离与体外培养的条件 ,并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次对棉铃虫幼虫急性分离神经细胞的电压门控性钠、钾和钙通道的基本电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幼虫中枢神经细胞在TC... 探索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神经细胞的急性分离与体外培养的条件 ,并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次对棉铃虫幼虫急性分离神经细胞的电压门控性钠、钾和钙通道的基本电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幼虫中枢神经细胞在TC 10 0、L 15和Grace培养基中均可贴壁生长 ,在DMEM培养基中基本不能存活。在TC 10 0培养基分别与其它三种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培养液中 ,TC 10 0与L 15等量混合培养液更适合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全细胞电压钳条件下 ,可分别记录到电压门控性钠、钾和钙通道电流。钙电流特征为高电压激活、缓慢失活 ;钠电流对河豚毒素敏感 ;钾电流可被细胞外液中的氯化四乙胺和 4 氨基吡啶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神经细胞 离子通道 细胞培养 幼虫 膜片钳
下载PDF
三氟氯氰菊酯对棉铃虫神经细胞钠及钙通道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贺秉军 刘安西 +2 位作者 陈家童 孙金生 芮昌辉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用膜片钳技术对比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 (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 (S)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Na+通道的门控特性及杀虫剂对R和S神经细胞Na+、Ca2 +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S神经细胞Na+通道电流 (S -INa)在 -50~ -40m... 用膜片钳技术对比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 (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 (S)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Na+通道的门控特性及杀虫剂对R和S神经细胞Na+、Ca2 +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S神经细胞Na+通道电流 (S -INa)在 -50~ -40mV激活 ,-20mV左右达峰值 ,R神经细胞Na+通道电流 (R -INa)在-40mV左右激活 ,-10~0mV达峰值 ,即R -INa 激活电压与峰值电压均向正电位方向移动约10mV ,提示二者Na+通道门控特性不同 ,R神经细胞Na+通道功能发生了变异。三氟氯氰菊酯作用后 ,S -INa 与R -INa 的I~V曲线均向负电位方向移动约10mV ,S -INa 在20min后基本消失 ,而R -INa 被阻断需时约90min ,延长近5倍 ,其幅值有减小后再增大的现象。对Ca2 +通道分析表明 ,杀虫剂作用后 ,R及S神经细胞Ca2 +通道电流的I~V曲线均向负电位方向移动10~20mV ,提示三氟氯氰菊酯对Ca2 +通道的门控过程也有影响。与R -INa 幅值起伏变化相联系 ,可推知杀虫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中 ,Na+、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氯氰菊脂 棉铃虫 神经细胞 钙通道 作用机理 Na^+通道 CA^2+通道 膜片钳 钠通道
下载PDF
河蟹MTXO细胞的离体培养和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金生 刘安西 +4 位作者 陈家童 贺秉军 王秀玲 郭世宜 王亦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379,407-408,共6页
对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终髓X器官 (MTXO)细胞原代培养的实用方法。MTXO神经分泌细胞在添加了谷氨酰胺和常量抗菌素的 L-15培养基中表现出快速的再生生长,细胞生长可保持3... 对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终髓X器官 (MTXO)细胞原代培养的实用方法。MTXO神经分泌细胞在添加了谷氨酰胺和常量抗菌素的 L-15培养基中表现出快速的再生生长,细胞生长可保持3—5d,维持存活约18d。在pH6.8- 7.8、温度 20℃-28℃及渗透压 950-1100mOsm条件下,均能存活和生长,但在无 Ca2+或添 加 Ca2+通道阻断剂 CdCl2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依据大小、形态、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及体外 生长方式区分出A、B、C三种不同类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MTXO 神经内分泌 超微结构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抗病毒红藻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斌 陈家童 +1 位作者 白玉华 耿运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9-901,共3页
从我国沿海红藻中提取的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红藻多糖RP_1,实验证实有明显抗病毒作用。通过气相色谱、红外光谱、Yaphe测定方法,证明红藻多糖RP_1含硫酸基是一种硫酸酯化多糖,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和3,... 从我国沿海红藻中提取的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红藻多糖RP_1,实验证实有明显抗病毒作用。通过气相色谱、红外光谱、Yaphe测定方法,证明红藻多糖RP_1含硫酸基是一种硫酸酯化多糖,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和3,6-内醚半乳糖,定量分析含量分别为:半乳糖70.04%、3,6-内醚半乳糖9.56%、硫酸基1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多糖 抗病毒 硫酸酯化多糖 提取 测定
下载PDF
治疗急性胰腺炎中药筛选及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赵连根 伍孝先 +3 位作者 玉玲 朱柞铭 刘福森 陈家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329-333,共5页
本实验筛选最强抑酶中药并观察最佳活血中药对肠及胰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应用体外筛选法观察了九味中药对胰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各中药提取液按林启寿法进行制备,对胰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根据张天民及蒋... 本实验筛选最强抑酶中药并观察最佳活血中药对肠及胰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应用体外筛选法观察了九味中药对胰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各中药提取液按林启寿法进行制备,对胰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根据张天民及蒋传葵法进行。活血化瘀最佳中药桃仁提取液(HHI-Ⅰ)对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依Leslie法实验,即电磁流量计法测肠血流,应用血氧计测定肠氧耗。进一步的实验中以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动态分析仪测定了HHI-Ⅰ对胰组织微循环的影响,并以组织测氧仪观察了胰组织氧分压变化。九味筛选的中药中元胡(Rhizoma Coridalis)对胰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分别是大黄、栀子和黄芩、杭芍。犬动物实验结果表明HHI-Ⅰ能改善肠血液动力学,给药后20分钟肠血流增至225.0±68.51ml/min,与给药前(201.34±70.21ml/min)比较差别显著(P<0.05);给药后40及60分钟进一步增加,分别为245.40±82.78(P<0.05)和252.20±82.41ml/min(P<0.01)。给药后肠氧耗也明显增加,60分钟时达5.33±2.57ml/min,与给药前(2.72±1.09ml/min)比较差别显著(P<0.05)。HHI-Ⅰ还明显改善胰腺微循环及组织氧分压,微循环血流基础值为20.4±5.0ml/min/100g,给药后20分钟增至49.0±9.0ml/min/100g,与基础值比较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微循环 中医药疗法 中药药理学 元胡
下载PDF
牛泡沫病毒(BSV)3026毒株的分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淑红 荷新 +4 位作者 陈家童 梁栋 启民 耿运琪 Wood.C.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从一头牛免疫缺陷病毒(BIV)检测阳性的3026号牛外周血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即3026病毒株。体外细胞培养和反转录分析证明,此病毒是一反转录病毒,可在胎牛肺细胞中引起典型的泡沫样病变,形成合胞体。PCR扩增和Sou... 从一头牛免疫缺陷病毒(BIV)检测阳性的3026号牛外周血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即3026病毒株。体外细胞培养和反转录分析证明,此病毒是一反转录病毒,可在胎牛肺细胞中引起典型的泡沫样病变,形成合胞体。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显示,此病毒的cDNA和PCR产物均可与牛泡沫病毒(BSV)阳性对照的HirtDNA杂交。3′LTR上游一段330bp的PCR产物序列分析表明,3026毒株与BSV阳性对照相比发生了两个碱基的改变。所有这些表明,3026病毒是一株新发现的BSV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 牛泡沫病毒 分离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小檗胺衍生物(EBB)体内抗肿瘤作用初探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金红 毛启龙 +1 位作者 许乃寒 陈家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3-246,共4页
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初步探讨了EBB抗肿瘤的作用及其特点。实验结果发现,EBB具有明显的抗体内移植瘤作用,其特点是单独使用EBB具有与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相同水平的抑制效果和延长存活期的作用;而EBB分别与这两种药联合使... 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初步探讨了EBB抗肿瘤的作用及其特点。实验结果发现,EBB具有明显的抗体内移植瘤作用,其特点是单独使用EBB具有与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相同水平的抑制效果和延长存活期的作用;而EBB分别与这两种药联合使用时,能使抑瘤能力有所增强并能提高生存质量。此外,EBB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抗癌药联合使用,都能逆转由于荷瘤造成的胸腺指数下降的现象;EBB与抗癌药联合使用也能使肿指数恢复基本正常;说明EBB在抑制体内肿瘤生长的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示EBB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衍生物 抗肿瘤作用 胸腺指数 脾指数
下载PDF
不同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I_(Ca)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孙金生 刘安西 +2 位作者 贺秉军 陈家童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7-634,共8页
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了不同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 (MTXO)神经分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 (ICa)的作用 ,探讨河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分泌和养殖河蟹性早熟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 ,河蟹眼柄MTXO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表达高电... 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了不同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 (MTXO)神经分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 (ICa)的作用 ,探讨河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分泌和养殖河蟹性早熟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 ,河蟹眼柄MTXO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表达高电压激活L型钙通道 ,激活电压为 - 3 0mV ,+1 0mV达到峰值。甾醇类物质中 ,只有胆固醇对河蟹眼柄B型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钙电流存在抑制作用 ,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抑制强度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1 μmol L的胆固醇作用 4h可抑制B型细胞 5 0 .49%±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神经分泌细胞 甾醇类激素 钙电流 早熟 胆固醇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的膜片钳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金生 刘安西 +3 位作者 陈家童 贺秉军 马维林 相建海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12~24小时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可记录到由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组成的正常全细胞电流。...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12~24小时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可记录到由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组成的正常全细胞电流。内向电流由高电压激活钙离子通道电流 (ICa)和对TTX敏感钠离子通道电流 (INa)组成。ICa 的激活电压为 -30mV,在0~ +20mV电压下达到峰值 ,在 -40mV和 -70mV保持电压下记录的ICa 激活阈值、初始峰值及I -V曲线无明显差别。外向电流明显 ,幅值较大 ,包括对4-AP敏感的快速激活、快速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 (IA)和对TEA敏感的缓慢激活、缓慢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 (Ik)。正常蟹种、二龄成蟹和早熟蟹种MTXO神经分泌细胞均表达电压门控钠、钾、钙离子通道 ,通道电流和电压特征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动物 中华绒螯蟹 MTXO 神经分泌细胞 离子通道 眼柄 膜片钳
下载PDF
抗性棉铃虫神经细胞的离体培养和超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秉军 陈家童 +6 位作者 郭世宜 芮黄辉 孟香清 王秀玲 王亦农 孙金生 刘安西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6,共7页
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进行了离体培养 ,并建立了其体外培养的实用方法 .神经细胞在增补棉铃虫幼虫血淋巴的 TC-1 0 0培养基中可贴壁生长 ,存活 5~ 7d,培养基中不加血淋巴 ,而增补谷氨酰胺时 ,细胞也可贴壁生长 ,但接种 2 4 h后出现老... 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进行了离体培养 ,并建立了其体外培养的实用方法 .神经细胞在增补棉铃虫幼虫血淋巴的 TC-1 0 0培养基中可贴壁生长 ,存活 5~ 7d,培养基中不加血淋巴 ,而增补谷氨酰胺时 ,细胞也可贴壁生长 ,但接种 2 4 h后出现老化现象 .增补适量葡萄糖 ,细胞可存活 2 2~ 2 8d.细胞存活的最适 p H值为 6.4 .90 %的细胞具多条突起 ,与在体内生长有明显区别 .棉铃虫抗性种群、对照种群、同种群不同龄期幼虫以及同一个体胸、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时形态无明显差异 ,但抗性品系幼虫运动神经元内线粒体明显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棉铃虫 神经细胞 离体培养 超微结构 农业害虫 抗药性 药物作用机理
下载PDF
MTT比色分析法在贴壁生长细胞药物敏感性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金红 耿朝晖 +2 位作者 段江燕 陈家童 黄建英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用MTT法(噻唑蓝比色分析法)测定了几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三种贴壁生长细胞(HeLa、Bowes、MDBK)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MTT分析法比传统的活细胞计数法、单细胞克隆法及3H-TdR掺入法测定样品多、省时、... 用MTT法(噻唑蓝比色分析法)测定了几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三种贴壁生长细胞(HeLa、Bowes、MDBK)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MTT分析法比传统的活细胞计数法、单细胞克隆法及3H-TdR掺入法测定样品多、省时、省试剂、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及没有同位素污染等优点,是肿瘤药物研究中较理想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抗肿瘤药物 测定 噻唑蓝比色分析
下载PDF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其对人、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建标 王红军 +1 位作者 何炳林 陈家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为考察壳聚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纯壳聚糖膜和含甘油的壳聚糖膜 ,并在所制备的壳聚糖膜上进行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和人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结果表明 ,壳聚糖膜在培养开始阶段会导致部分贴附细胞的... 为考察壳聚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纯壳聚糖膜和含甘油的壳聚糖膜 ,并在所制备的壳聚糖膜上进行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和人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结果表明 ,壳聚糖膜在培养开始阶段会导致部分贴附细胞的破坏 ,而进一步培养会促进这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当细胞长满膜表面发生互相接触时 ,细胞产生接触抑制现象 ,不再继续增殖 .研究还发现 ,不论在标准培养板上还是在不同的壳聚糖膜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膜 皮肤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相容性 皮肤损伤 植皮
下载PDF
小檗胺及其衍生物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金红 段江燕 +3 位作者 耿朝晖 陈家童 黄建英 李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83-485,共3页
观察小檗胺及其衍生物(B2、B4、BB、EBB)对培养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owesCell)增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小檗胺(Bo)9.5μmol、B2:3.34μmol、B4:3.04μmol、BB:4.5μmol、EBB:1.5μmol。对3H-Td... 观察小檗胺及其衍生物(B2、B4、BB、EBB)对培养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owesCell)增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小檗胺(Bo)9.5μmol、B2:3.34μmol、B4:3.04μmol、BB:4.5μmol、EBB:1.5μmol。对3H-TdR掺入和单细胞集落形成(克隆)以及脱氢酶活性同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特点是经化学修饰后的小梁胺的作用比母体小檗胺强;而4种衍生物中,EBB的抑制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衍生物 黑色素瘤
下载PDF
转NGF基因雪旺细胞和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世庆 孔晓红 +5 位作者 郭世绂 陈家童 王沛 马信龙 孙振辉 李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FSCS)、雪旺细胞 (SC)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Allen法制成4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80只) ,1周后分别行空白对照组 (DMEM ) ,FSCS ,FSCS +SC和FSCS +NGFSC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 ,...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FSCS)、雪旺细胞 (SC)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Allen法制成4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80只) ,1周后分别行空白对照组 (DMEM ) ,FSCS ,FSCS +SC和FSCS +NGFSC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 ,脊髓移植1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神经丝蛋白(NF)、髓基质蛋白 (MBP)、5羟色胺(5_HT)的表达情况 ,并根据图像分析各实验组脊髓移植物的免疫阳性反应变化 ;通过改良的Tarlov评分方法观察行为变化。结果 :FSCS +NGFSC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够明显促进脊髓再生和修复 ,改善脊髓功能 ,4组疗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转NGF基因雪旺细胞和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时NGF基因修饰的SC局部释放的NGF能够刺激受损轴突再生 ,促进FSCS移植物与受损脊髓的整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 治疗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小檗胺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金红 耿朝晖 +3 位作者 段江燕 陈家童 梁学 俞耀庭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新型钙调蛋白(CaM)拮抗剂—小檗胺(B0)及三种衍生物EBB、B4、B2)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曲线、单细胞克隆、3H-TdR掺入、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小檗胺类化合物作用HeLa细胞后,... 本文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新型钙调蛋白(CaM)拮抗剂—小檗胺(B0)及三种衍生物EBB、B4、B2)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曲线、单细胞克隆、3H-TdR掺入、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小檗胺类化合物作用HeLa细胞后,细胞内CaM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四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B012.5μmol/L、B22.1μmol/L、B42.6μmol/L、EBB1.6μmol/L;其中EBB的效果最强,另外还发现小檗胺类化合物作用HeLa细胞后,细胞内CaM水平比对照组细胞内CaM水平有明显降低,且衍生物下降的程度高于小檗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衍生物 HELA细胞 增殖 宫颈癌 细胞生长
下载PDF
钙调蛋白拮抗剂——小檗胺及其衍生物对正常牛胚肾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金红 耿朝晖 +3 位作者 段江燕 陈家童 贺宏 黄建英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研究了4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正常牛胚肾细胞(MDBK)生长增殖和细胞内钙调蛋白(CaM)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小檗胺及其衍生物对MDBK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但小檗胺的影响大于衍生物,而衍生物中,结构略复杂的EBB对MDBK细胞影响最小。... 本文研究了4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正常牛胚肾细胞(MDBK)生长增殖和细胞内钙调蛋白(CaM)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小檗胺及其衍生物对MDBK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但小檗胺的影响大于衍生物,而衍生物中,结构略复杂的EBB对MDBK细胞影响最小。实验结果还发现四种化合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MDBK细胞内CaM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小檗胺衍生物 免疫制剂 肾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锌调控神经细胞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燕强 张巧霞 +3 位作者 陈家童 李树田 程义勇 顾景范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锌对神经细胞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含量锌的饲料饲喂生长大鼠及用不同含量锌的培养基培养神经-肿瘤杂交细胞株LA-N-5及LA-N-5-2,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基因探针与脑组织细胞总RNA进行点杂交法检测... 目的:探讨锌对神经细胞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含量锌的饲料饲喂生长大鼠及用不同含量锌的培养基培养神经-肿瘤杂交细胞株LA-N-5及LA-N-5-2,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基因探针与脑组织细胞总RNA进行点杂交法检测不同的锌处理对大脑皮层以及培养的细胞株生长抑素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饲料缺锌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生长抑素基因的表达较对喂组明显降低,补锌后可逆转。同时富锌培养的细胞较正常含锌培养的细胞生长抑素基因的转录有增高趋势。结论:锌可以在转录水平上影响神经细胞生长抑素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神经细胞
下载PDF
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种类和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金生 刘安西 +3 位作者 贺秉军 陈家童 相建海 马维林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87-91,共5页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 12~ 2 4h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 (MTXO)神经分泌细胞表达的钾离子通道进行了种类鉴别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正常蟹种、 2龄成蟹和早熟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外向钾...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 12~ 2 4h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 (MTXO)神经分泌细胞表达的钾离子通道进行了种类鉴别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正常蟹种、 2龄成蟹和早熟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外向钾离子通道的种类和电压特征无明显区别 ,均表达对 4 AP敏感的快速激活、快速失活的瞬时钾离子通道电流 (IA)和对TEA敏感的缓慢激活、缓慢失活的慢钾离子通道电流 (Ik)。IA和Ik 的激活电压均为 - 4 0mV ,峰值电流与胞体大小成正比 ,并随刺激电压的升高而快速增加。IA 达到峰值的平均时间为 2 5± 0 6ms ,Ik 几乎至 80ms记录结束时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甲壳动物 MTXO 神经分泌细胞 钾离子通道
下载PDF
牛免疫缺陷病毒(BIV)92044毒株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淑红 荷新 +7 位作者 陈家童 启民 耿运琪 CWood 秦贞奎 赵祥平 候艳梅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7-364,共8页
从一头标号为92044的进口奶牛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将此淋巴细胞与正常胎牛肺细胞(FBL)进行共培养,一个月后共培养物出现合胞体。此时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的出芽过程。免疫染色显示,此培养物可与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外膜... 从一头标号为92044的进口奶牛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将此淋巴细胞与正常胎牛肺细胞(FBL)进行共培养,一个月后共培养物出现合胞体。此时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的出芽过程。免疫染色显示,此培养物可与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对共培养物裂解产物进行PCR,可分别得到BIV反转录酶(RT)编码区和外膜蛋白编码区(env)的特异性带。序列分析显示,PCR的RT产物与美国的BIVR29毒株有两个碱基的改变,从而证明我们在中国分离到一株B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 牛免疫缺陷病毒 毒株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