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蜍灵对肝癌细胞SMMC 7721的细胞毒作用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小义 呼文亮 +2 位作者 徐瑞成 钱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结果表明 ,0 .0 1μmol·L- 1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772 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 ,形态学和DNA片段化检测证实蟾蜍灵诱导的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 ;p2 1waf1/cip1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 ,同时PCNA的表达下降 ,两者呈负相关 (P <0 .0 1) .提示蟾蜍灵通过上调p2 1waf1/cip1表达 ,下调PC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细胞毒性 肝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细胞系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蟾蜍灵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小义 徐瑞成 +1 位作者 钱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蟾蜍灵(bufalin)是我国传统中药蟾酥中蟾毒的主要成分之 一,研究其抑癌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台盼蓝染色法、噻唑蓝还原法和光镜观察bu falin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0.01 μmol/L及以上 浓度b... 蟾蜍灵(bufalin)是我国传统中药蟾酥中蟾毒的主要成分之 一,研究其抑癌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台盼蓝染色法、噻唑蓝还原法和光镜观察bu falin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0.01 μmol/L及以上 浓度bufalin对MGc-803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值约为0.1 μmol/L。bufal in抑制MGc-803生长的机制是致使细胞核染色质凝缩、碎裂,DNA损伤,胞浆RNA含量下降, 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胃癌 肿瘤细胞系 MGC-803 细胞毒作用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蟾蜍灵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小义 徐瑞成 +3 位作者 张敏 卢青 吴晓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5期50-53,共4页
用MTT 法、 形态学观察法、DNA 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蟾蜍灵(Bufalin)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0.01 m mol/L 蟾蜍灵作用 MGc-803 细胞48 h, 即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IC 50 值约为0.1 m mol/L。 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梯形图谱,流... 用MTT 法、 形态学观察法、DNA 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蟾蜍灵(Bufalin)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0.01 m mol/L 蟾蜍灵作用 MGc-803 细胞48 h, 即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IC 50 值约为0.1 m mol/L。 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梯形图谱,流式细胞仪DNA 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凋亡主要发生在G1/G0 期,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以上结果提示,bufalin 对胃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蟾蜍灵 胃癌 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哇巴因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凋亡及胞内游离钙离子和活性氧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小义 徐忠伟 +1 位作者 王娜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8,共8页
目的研究哇巴因(毒毛花苷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哇巴因0.01,0.05,0.1,0.5,1和10μmol·L-1与ECV304细胞作用24,48和72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碘化丙锭双荧光染... 目的研究哇巴因(毒毛花苷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哇巴因0.01,0.05,0.1,0.5,1和10μmol·L-1与ECV304细胞作用24,48和72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碘化丙锭双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和活性氧(ROS)浓度,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哇巴因在0.01~10μmol·L-1浓度范围内与ECV304细胞分别作用24,48和72h,对细胞存活的抑制率明显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4,48和72h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94和0.997(P<0.05);哇巴因作用24,48和72h的IC50值分别为0.624,0.184和0.041μmol·L-1,时间-效应相关系数为0.974(P<0.05)。哇巴因0.1μmol·L-1与ECV304细胞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由正常对照组的(4.2±0.5)%升高到(26.0±3.2)%,作用48h,细胞凋亡率由(4.7±0.5)%升高到(36.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P<0.01);同时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哇巴因0.01,0.1和0.5μmol·L-1分别与ECV304细胞作用12,24和36h,[Ca2+]i和ROS浓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在哇巴因0.5μmol·L-1时[Ca2+]i和ROS浓度的时间-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4,作用36h时[Ca2+]i和ROS浓度的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和0.907(P<0.05)。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显示,哇巴因0.1和0.5μmol·L-1作用ECV304细胞24h后,胱天蛋白酶3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哇巴因0.01,0.1和0.5μmol·L-1作用ECV304细胞24h,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哇巴因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2+]i和ROS浓度及胱天蛋白酶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 胱天蛋白酶3
下载PDF
蟾蜍灵对白血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小义 韩景田 王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保护作用 蟾蜍灵 白血病 小鼠 相对分子质量 中华大蟾蜍 抗肿瘤作用 强心苷类 黑眶蟾蜍 研究观察 分子式 毒性
下载PDF
蟾蜍灵对小鼠S_(180)肉瘤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小义 韩景田 邓昌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检测蟾蜍灵对小鼠S180肉瘤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蟾蜍灵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从瘤组织中提取总RNA,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和内参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 目的检测蟾蜍灵对小鼠S180肉瘤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蟾蜍灵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从瘤组织中提取总RNA,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和内参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瘤体bcl-2基因的表达,应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及在QuantityOne软件辅助下分析测定表达结果。结果实验组小鼠瘤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蟾蜍灵对小鼠S180肉瘤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科 肉瘤180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bcl-2
下载PDF
Hoechst33342/PI双荧光活染法快速检测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小义 张敏 买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0-300,302,F003,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细胞 荧光污染法 药物敏感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Bufalin对MGC-803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小义 买霞 +1 位作者 徐瑞成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5-156,166,共3页
目的 :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MGC 80 3为实验对象 ,观察了蟾酥提取物bufalin对其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台盼蓝染色法、 76 90 XU荧光染色法和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细胞生长、分化。结果 :0 0 1μmol/Lbufalin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 ,... 目的 :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MGC 80 3为实验对象 ,观察了蟾酥提取物bufalin对其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台盼蓝染色法、 76 90 XU荧光染色法和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细胞生长、分化。结果 :0 0 1μmol/Lbufalin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 ,细胞粘附力下降 ,由梭形趋于圆形 ,核质比下降 ,细胞内核糖体和线粒体数目减少 ,内质网不如对照组细胞发达 ;76 90 XU荧光染色显示 ,用药 72h ,约 71%的细胞发生分化。结论 :bufalin能有效诱导胃癌MGC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 MGC-803 BUFALIN 生长 分化
下载PDF
蟾蜍灵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31
9
作者 徐瑞成 陈小义 +2 位作者 呼文亮 钱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蟾酥中蟾毒成分蟾蜍灵 ( bufalin)的抗癌机制。方法 以早幼粒白血病 HL - 60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 bufalin诱导的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 p2 1W... 目的 研究中药蟾酥中蟾毒成分蟾蜍灵 ( bufalin)的抗癌机制。方法 以早幼粒白血病 HL - 60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 bufalin诱导的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 p2 1WAF1 的表达。结果  0 .0 0 1μmol/ L bufalin作用 HL - 60细胞 ,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 ,p2 1WAF1表达显著升高 ,而 PCNA表达显著下降 ,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结论  bufalin诱导 HL- 60细胞分化 ,与其上调 p2 1WAF 1的表达、下调 PC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HL-60细胞 细胞分化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白血病 诱导 中药 抗癌作用
下载PDF
钠钾泵抑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介导肝癌HepG2细胞周期S期阻滞与凋亡 被引量:24
10
作者 高默杰 徐忠伟 +3 位作者 王凤梅 陈小义 呼文亮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A1、CDK2、PCNA和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CyclinA1、CDK2和PC-NA的表达(P<0.05),上调p21CIP1的表达(P<0.05)。结论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华蟾毒配基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细胞凋亡 钠泵
下载PDF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ITP300例报告
11
作者 陈小义 彭惠兰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936-936,943,共2页
采用大、小剂量地塞松冲击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300例,总有效率93%,大、小剂量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副作用大,只适于重症 ITP 患者。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地塞米松 剂量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施保利通治疗小儿咳喘性疾病26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陈小义 范存莲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1期1234-1234,共1页
利用施保利通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咳喘性支气管炎26 例,总有效率84.6% ,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咳喘性疾病 施保利通 儿童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齐刚 张莉 +3 位作者 宋月英 汪超 陈小义 李积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 (反映 DNA和 RNA含量 )明显减弱 ,GP10 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GP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 齿状回 脑保护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蟾蜍灵浓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莉 白雪 +2 位作者 齐刚 陈小义 呼文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蟾蜍灵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用乙醚-乙酸乙酯(5:1)提取两次,40℃水浴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溶解后进样。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4.6 mm×1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蟾蜍灵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用乙醚-乙酸乙酯(5:1)提取两次,40℃水浴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溶解后进样。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4.6 mm×1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98 nm,柱箱温度30℃。内标物为华蟾酥毒基。结果: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5μg·mL~1,线性范围为0.1-1.6μg·mL-1,r=0.9977。日内精密度RSD小于4%,日间RSD小于10%,蟾蜍灵的萃取回收率为84.0%。结论:本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蟾蜍灵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血清 大鼠 RP—HPLC法 RSD 华蟾酥毒基 体内 甲醇 内标物 乙酸乙酯
下载PDF
紫杉醇对U373细胞周期阻滞及增殖抑制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向阳 涂悦 +5 位作者 徐忠伟 孙洪涛 令狐海瑞 陈小义 程世翔 张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PTX)诱发神经胶质瘤U373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增殖抑制的相关机制。方法 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荧光化学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CyclinB1、CyclinD1... 目的研究紫杉醇(PTX)诱发神经胶质瘤U373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增殖抑制的相关机制。方法 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荧光化学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CyclinB1、CyclinD1、CDK1、CDK2和p53的表达变化。结果 PTX可以明显抑制U373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细胞G2/M期比例增高;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实验组细胞阻滞于有丝分裂期;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PTX可以增加CDK1和CyclinB1表达,降低CyclinD1表达(P<0.05),而对CDK2无明显影响。结论 PTX能够抑制神经胶质瘤U373细胞增殖,引起有丝分裂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与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神经胶质瘤 细胞周期 微管 细胞周期蛋白 U373细胞
下载PDF
土槿乙酸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敏 买霞 +3 位作者 陈小义 李灵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 研究土槿乙酸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 (K5 6 2 )凋亡的诱导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土槿乙酸分别处理 K5 6 2细胞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和倒置光显微镜、MTT法观察 K5 6 2细胞DNA带型、形态和抑制率的变... 目的 研究土槿乙酸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 (K5 6 2 )凋亡的诱导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土槿乙酸分别处理 K5 6 2细胞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和倒置光显微镜、MTT法观察 K5 6 2细胞DNA带型、形态和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1× 10 - 5mol/ L土槿乙酸作用 30 h能有效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及 DNA梯形带形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土槿乙酸明显抑制 K5 6 2细胞系的生长 ,其 IC50值为 2× 10 - 6 m ol/ L。结论 土槿乙酸能成功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乙酸 体外诱导 K562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系 细胞凋亡 生长抑制率
下载PDF
蟾蜍灵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瑞成 陈小义 +1 位作者 钱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蟾蜍灵诱导白血病HL6 0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HL6 0细胞的生长曲线 ,应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蟾蜍灵与HL6 0细胞共育时 ,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 ,细胞... 目的 :探讨中药蟾蜍灵诱导白血病HL6 0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HL6 0细胞的生长曲线 ,应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蟾蜍灵与HL6 0细胞共育时 ,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 ,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细胞皱缩 ,染色质凝集 ,沿核膜内侧分布 ,呈新月形 ,可见由膜包被细胞内容物的凋亡小体的产生 ;细胞DNA裂解成 180~ 2 0 0bp及其倍数的片段 ,电泳得到特有的梯形条带。结论 :蟾蜍灵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白血病HL60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莉 吴光亮 +1 位作者 陈小义 齐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0-3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 Pulsinelli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保...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 Pulsinelli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 (反映 DNA和 RNA含量 )明显减弱 ,GP2 0 0 mg/ kg ig给药组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血管性痴呆模型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GP可明显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血管性痴呆 大鼠 大脑皮层 海马 影响 中药
下载PDF
bFGF通过上调Ras/ERK信号通路诱导BMSCs表达Ⅰ型胶原 被引量:6
19
作者 买霞 +2 位作者 扎拉嘎胡 陈小义 王英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诱导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成骨性分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获得BMSCs,纯化培养传代后用...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诱导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成骨性分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获得BMSCs,纯化培养传代后用不同浓度bFGF(5、10、20μg.L-1)在不同时间(d 0、3、5、7、14、21)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结果 BMSCs经bFGF作用后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均为成骨样细胞的形态特征;bFGF促进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细胞p-ERK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bFGF可活化Ras/ER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BFGF Ⅰ型胶原 ERK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儿童学习困难非智力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范存莲 陈小义 冯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05,共3页
为了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其行为和智力的关系 ,对33例平均成绩连续2学期在班级第10百分位以下的学习困难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及多动指数 (Conners)问卷评定 ;同时选择20例同年龄段、平均成绩在班级... 为了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其行为和智力的关系 ,对33例平均成绩连续2学期在班级第10百分位以下的学习困难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及多动指数 (Conners)问卷评定 ;同时选择20例同年龄段、平均成绩在班级中上水平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28例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儿童 ,其总智商和言语智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但其操作智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在各项分测验中木块和编码测验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其它分测验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学习困难儿童多伴有行为问题 (检出率69.3% ) ,说明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显著 ,存在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习困难 非智力因素 研究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