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杏黛止咳糖浆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李金恒 孙维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荷杏黛止咳糖浆 抗炎抑菌 镇咳祛痰 药效学 实验研究 止咳糖浆 实验研 纯中药复方制剂 临床应用 制药技术
下载PDF
八仙胶囊生精壮阳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李金恒 孙维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56-559,共4页
目的 :考察八仙胶囊的生精壮阳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动物 (大鼠或小鼠 )随机分为 5组 :空白对照组、八仙胶囊组 (2 .5、7.5、2 2 .5g/kg)和阳性对照组 ,连续灌胃给药 14d后 ,用放免法测定低龄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醇含量 ;称重大... 目的 :考察八仙胶囊的生精壮阳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动物 (大鼠或小鼠 )随机分为 5组 :空白对照组、八仙胶囊组 (2 .5、7.5、2 2 .5g/kg)和阳性对照组 ,连续灌胃给药 14d后 ,用放免法测定低龄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醇含量 ;称重大鼠睾丸、附睾、精囊腺 前列腺和包皮腺重量 ,计算其脏器系数 ;观察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和精子数目的变化 ;测定给药后电刺激雄性去势大鼠阴茎勃起的时间及正常大鼠性交的次数和频率。 结果 :八仙胶囊能显著提高低龄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含量 ,增加睾丸、附睾、精囊腺 前列腺及包皮腺的脏器系数 ,显著增加低龄小鼠精子数和睾丸间质细胞数量 ,抑制去势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的延长 ,提高大鼠交配能力。 结论 :八仙胶囊具有生精壮阳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药物促进下丘脑 垂体 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胶囊 生精作用 壮阳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和组织胰岛素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黄晟 凌树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cin , S T Z) 致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观察8 wk 内胰岛素受体变化。结果 红细胞和组织胰岛素受体各... 目的 研究红细胞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cin , S T Z) 致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观察8 wk 内胰岛素受体变化。结果 红细胞和组织胰岛素受体各常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P< 005) ,红细胞受体和肝细胞受体的相关性略优于肌细胞。结论 在 S T Z 所致糖尿病大鼠中,红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变化同步反映了靶细胞( 肝和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红细胞膜 胰岛素受体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的部分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铭 曹晓梅 孙维林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7期908-910,共3页
目的:评价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0.9%氯化钠溶液为阴性时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豚鼠主动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过敏试验。结果: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 mg·ml^(-1))不引起溶血或红细胞凝集反应;对... 目的:评价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0.9%氯化钠溶液为阴性时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豚鼠主动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过敏试验。结果: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 mg·ml^(-1))不引起溶血或红细胞凝集反应;对兔耳缘静脉无局部刺激性改变;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结论: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性较好,可供临床注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 溶血试验 刺激性 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皮肤被动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脑脉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李金恒 孙维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脉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脑脉通 1g kg、3g kg、9g kg灌胃给药 ,一天 1次 ,连续 1周 ,于末次给药后 2 4h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考察因脑缺血引起的行为障碍程... 目的 :探讨脑脉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脑脉通 1g kg、3g kg、9g kg灌胃给药 ,一天 1次 ,连续 1周 ,于末次给药后 2 4h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考察因脑缺血引起的行为障碍程度、脑梗死面积百分率和组织形态学变化 ;记录脑缺血大鼠断头后的喘气时间 ,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三磷酸腺苷 (ATP)和乳酸 (LA)含量的变化。 结果 :脑脉通 3g kg以上能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行为障碍 ,降低脑梗死面积百分率 ,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 ,延长断头后大鼠的喘气时间。脑脉通 1g kg以上可明显延缓缺血大鼠大脑中能量物质ATP的降低和代谢物LA的增加。 结论 :脑脉通能改善大鼠脑缺血时神经系统功能和能量代谢 ,减少脑组织细胞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通 大脑中动脉阻断法 脑缺血-再耀注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携带者骨骼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小铭 梁平 +3 位作者 钟秀容 慕容慎行 姚宜卿 王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129-130,193-194,共4页
本文对9例DMD基因携带者和2例DMD患者姐妹的肌肉活检标本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其中大部分病例都有结构上的变化,但病变程度和累及范围都较DMD患者轻,故可视为亚临床肌病。提出肌活检的超微结构研究有利于确定基因携带者,并可发现血清CPK水... 本文对9例DMD基因携带者和2例DMD患者姐妹的肌肉活检标本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其中大部分病例都有结构上的变化,但病变程度和累及范围都较DMD患者轻,故可视为亚临床肌病。提出肌活检的超微结构研究有利于确定基因携带者,并可发现血清CPK水平正常的基因携带者。本文还结合国外近年来的进展,对DMD的发病机制进行讨论,认为肌营养不良蛋白对维持三联体正常结构和机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基因携带者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消渴清的降糖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李金恒 孙维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消渴清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灌胃给消渴清1.67,5,16.7 g·kg-1,测定各模型小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其对正常小鼠糖耐量和肝糖元含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消渴清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灌胃给消渴清1.67,5,16.7 g·kg-1,测定各模型小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其对正常小鼠糖耐量和肝糖元含量的影响。结果:消渴清5 g·kg-1以上可显著促进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改善正常小鼠糖耐量;消渴清1.67 g·kg-1 以上能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致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升高,促进正常小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元含量。结论:消渴清可从多方面发挥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清 降糖作用 血糖 血清胰岛素
下载PDF
粘膜康乳剂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孙维林 谈恒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粘膜康乳剂治疗放疗后口腔糜烂、咽痛溃疡的药效。方法 :应用动物实验评价粘膜康乳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粘膜康乳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能显著降低组... 目的 :研究粘膜康乳剂治疗放疗后口腔糜烂、咽痛溃疡的药效。方法 :应用动物实验评价粘膜康乳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粘膜康乳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能显著降低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PY自氧化速率 ,保护细胞膜免遭自由基损伤 ,对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增强、激活作用。结论 :粘膜康乳剂对临床放疗引起的口腔糜烂 ,咽痛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康乳剂 抗炎 镇痛 非特异免疫作用
下载PDF
宝贝开胃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李金恒 孙维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34-536,541,共4页
目的:研究宝贝开胃颗粒(BKG)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胃液分析,M ee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观察BKG对大鼠胃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鼠胃甲基橙残留量和肠碳末推进百分率,观察BKG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运动的影响;通过利血平致脾虚模型... 目的:研究宝贝开胃颗粒(BKG)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胃液分析,M ee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观察BKG对大鼠胃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鼠胃甲基橙残留量和肠碳末推进百分率,观察BKG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运动的影响;通过利血平致脾虚模型小鼠的常压耐缺氧和抗疲劳游泳试验,观察BKG的强身健脾作用。结果:BKG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液分泌,增加总酸排出量,提高胃液总酸度,明显促进小肠推进运动,但不影响胃蛋白酶活性;BKG 2 g/kg以上能明显促进胃排空,延长脾虚型小鼠的常压耐缺氧和游泳时间。结论:BKG具有消滞除满,开胃健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贝开胃颗粒 胃排空 肠推进
下载PDF
还尔精的保肝健体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凌树森 孙维林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考察还尔精的保肝健体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四氯化碳(CCl_4)和D-氨基半乳糖(D-Gal)分别造慢性和急性肝损伤模型,用高、中、低剂量还尔精治疗后,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通过尾静脉注... 目的:考察还尔精的保肝健体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四氯化碳(CCl_4)和D-氨基半乳糖(D-Gal)分别造慢性和急性肝损伤模型,用高、中、低剂量还尔精治疗后,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通过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后于不同时间眼眶取血进行比色,测定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用比色法测血清溶血素及尾静脉注射伊文斯兰后腹部皮片浸出液的吸光度,考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用还尔精培养基饲养果蝇,测定生存时间;通过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耐疲劳能力。结果:和模型组相比,还尔精对CCl_4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及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机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显著增强作用;同时还能延长果蝇的生存时间,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结论:还尔精有明显的保肝健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尔精 保肝健体 实验研究 肝损伤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小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1821-1822,共2页
目的探讨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2011年3~11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门诊处方各... 目的探讨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2011年3~11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门诊处方各2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1200张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每张处方药品种数、抗菌药物数、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处方金额和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应用和注射剂使用比率偏高,特别是儿科。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结论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评价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的人体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2 位作者 孙维林 顾孝红 靳祖英 《医学文选》 2002年第5期578-582,共5页
目的 比较国产盐酸环丙沙星胶囊与进口盐酸环丙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1 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 ( 75 0 mg)国产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江苏海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和进口盐酸环丙沙星片... 目的 比较国产盐酸环丙沙星胶囊与进口盐酸环丙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1 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 ( 75 0 mg)国产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江苏海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和进口盐酸环丙沙星片后 ,采用 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血药浓度 ,并计算出药物动力学参数 ,以进口片为标准 ,对国产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国产胶囊和进口片的平均 Cmax分别为 4.5 8和 4.66μg/ ml,Tmax为 1 .2 7h和 1 .2 9h;以进口片为标准 ,国产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4.62± 5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HPLC-荧光检测法 抗菌药
下载PDF
琥乙红霉素咀嚼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储小曼 刘敏 +3 位作者 周燕 倪立 陈小铭 凌树森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本文研究国产琥乙红霉素咀嚼片与琥乙红霉素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测定采用生物检定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自身交叉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制剂琥乙红霉素咀嚼片与参比制剂琥乙红霉素片剂比较(按红霉素计),血药浓度时间曲... 本文研究国产琥乙红霉素咀嚼片与琥乙红霉素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测定采用生物检定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自身交叉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制剂琥乙红霉素咀嚼片与参比制剂琥乙红霉素片剂比较(按红霉素计),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一级吸收一房室模型。参比制剂及受试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2.31±0.31h,2.41±0.31h;Tmax:0.91±0.40h,0.72±0.29h;Cmax:1.08±0.42mm·L-1,1.18±0.50mm·L-1。药代动力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n平均值分别为:参比片剂3.85±1.36mg·h·L-1,受试咀嚼片412±1.53mg·h·L-1;受试咀嚼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F=107.34%±14.43%。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的琥乙红霉素咀嚼片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片 血药浓度 琥乙红霉素 生物利用度 生物检定法
下载PDF
氢溴酸高乌甲素透皮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凌树森 倪立 +5 位作者 陈小铭 孙维林 闫德峰 史志学 徐金星 戴建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3H定位标记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制成控释贴片,经离体大鼠、小鼠、家兔及人体皮肤的透皮释放和大鼠、小鼠、家兔的在体透皮吸收试验,以及与小鼠、大鼠单剂量口服(ig)^3H-LA的动力学比较,实验表明:离体皮肤透皮释放的c-t... 3H定位标记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制成控释贴片,经离体大鼠、小鼠、家兔及人体皮肤的透皮释放和大鼠、小鼠、家兔的在体透皮吸收试验,以及与小鼠、大鼠单剂量口服(ig)^3H-LA的动力学比较,实验表明:离体皮肤透皮释放的c-t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体动物贴片和口服给药相比,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并维持这一稳态浓度,并维持这一稳态浓度假72h以上,达到长效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 高乌甲素 透皮吸收 贴片
下载PDF
血药浓度监测中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金恒 曹晓梅 +4 位作者 蔡明虹 芮建中 倪立 陈小铭 郭联庆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 直接测定和间接估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 (digoxin likeimmunoreactivesub stances,DLIS)的浓度。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 ,TDx仪 )测定 15例未接受地高辛治疗的心衰患者血清表观地高辛 (DL... 目的 直接测定和间接估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 (digoxin likeimmunoreactivesub stances,DLIS)的浓度。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 ,TDx仪 )测定 15例未接受地高辛治疗的心衰患者血清表观地高辛 (DLIS)浓度。对 12例已用地高辛的心衰患者 ,在测定地高辛总浓度 (FPIA)和游离浓度 (超滤 /FPIA)后 ,计算其血清DLIS浓度。结果 以TDx仪最低检测限 0 .2 6nmol·L-1为检出标准 ,心衰患者血清DLIS检出阳性率为 4 6 .7% (7/15 ) ,其浓度范围 (0 .2 6~ 1.5 2 )nmol·L-1,平均浓度 (0 .5 5± 0 .4 4 )nmol·L-1;其中 1例患者血清DLIS浓度高达 1.5 2nmol·L-1。已用地高辛的心衰患者血清实测地高辛游离浓度为 (0 .79± 0 .4 8) (0 .4 1~ 2 .10 )nmol·L-1;实测地高辛总浓度为 (1.31± 0 .80 )nmol·L-1,明显高于计算的地高辛总浓度 (1.0 5± 0 .6 4 )nmol·L-1(P <0 .0 1)。计算的DLIS浓度为 (0 .2 6± 0 .19) (0 .0 7~ 0 .76 )nmol·L-1。结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DLIS ;提示这些患者使用地高辛治疗时 ,免疫分析法测得的血清地高辛浓度结果易引起“过高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监测 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 心功能不全 测定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胎儿晶状体囊及晶状体上皮发育过程的光、电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兆明 陈瑞华 +2 位作者 梁平 陈小铭 钟秀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应用手术显微镜、光、电镜观察了不同胎龄晶状体囊的血管、晶状体囊及晶状体上皮超微结构的发育.其结果表明:囊的前面的血管是来自虹膜小环.囊后面的血管是来自透明动脉.血管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直至第32周完全消失.晶状体上皮细胞超... 应用手术显微镜、光、电镜观察了不同胎龄晶状体囊的血管、晶状体囊及晶状体上皮超微结构的发育.其结果表明:囊的前面的血管是来自虹膜小环.囊后面的血管是来自透明动脉.血管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直至第32周完全消失.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发育是:随胎龄增长上皮细胞由立方形→低立方形;核由长椭圆形→扁椭圆形.胞质中各种细胞器逐渐减少.但细丝逐渐增多,此提示晶状体的弹性与日俱增.而粗面内质网在胎龄第5~6个月时最为发达,这说明晶状体蛋白质的合成旺盛,以提供晶状体上皮向晶状体纤维过渡所需的物质基础.文内并就先天性和后天性白内障的病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晶状体囊 晶状体上皮 发育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曹晓梅 陈小铭 孙维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用于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消炎等,文中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等渗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注射刺激试验和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结... 目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用于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消炎等,文中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等渗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注射刺激试验和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临床使用浓度1mg/m l)3 h内不引起溶血或红细胞凝集反应。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mg/kg)对兔耳缘静脉和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不引起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本实验条件下安全性较好,可供临床注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溶血试验 过敏反应
下载PDF
人胎视网膜发生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兆明 陈瑞华 陈小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本文在光镜下观察40例人胎视网膜的发生,在电镜下观察15例人胎视网膜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胚胎第9周时神经上皮可分内、外成神经细胞层。第10周时内、外成神经细胞层之间的Chievitz带消失;第11周时节细胞从内成神... 本文在光镜下观察40例人胎视网膜的发生,在电镜下观察15例人胎视网膜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胚胎第9周时神经上皮可分内、外成神经细胞层。第10周时内、外成神经细胞层之间的Chievitz带消失;第11周时节细胞从内成神经细胞层内迁;第13周节细胞与内成神经细胞之间出现内网层;第16周始双极细胞从外成神经细胞层中内迁形成外网层和内核层。第20周后视网膜各层形成。而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的超微结构于胎儿8个月后才发育完善。其结构与成人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下载PDF
胎儿晶状体纤维发育的光、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瑞华 蔡兆明 +1 位作者 梁平 陈小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应用光、电镜分别观察36例和18例不同胎龄胎儿晶状体纤维的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晶状体纤维的发生来自于晶状体后部及赤道部的囊下上皮细胞。幼稚带核的晶状体纤维细胞分布于外围。经增殖,延伸并挤向中心,去核后成为成... 本文应用光、电镜分别观察36例和18例不同胎龄胎儿晶状体纤维的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晶状体纤维的发生来自于晶状体后部及赤道部的囊下上皮细胞。幼稚带核的晶状体纤维细胞分布于外围。经增殖,延伸并挤向中心,去核后成为成熟的纤维细胞分布于深部。成熟的纤维细胞依次挤向核心成老化的新陈代谢低下的晶状体纤维细胞,构成晶状体核,而幼稚的和成熟的纤维细胞构成晶状体皮质。文中并就晶状体纤维细胞的发育及它们之间连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行讨论。为进一步探讨白内障晶状体纤维的病理改变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晶状体 超微结构 发育
下载PDF
人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的光电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瑞华 蔡兆明 +3 位作者 梁平 陈小铭 钟秀容 童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8-251,共4页
近年文献提出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诱发来自节细胞;弱视儿童的 P-ERG 振幅下降,提示弱视的发病与节细胞的发育有关。本文在光镜和电镜下研究了51例胎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发育,为弱视病因的探讨提供形态学基础。结果表明:胚胎早期节... 近年文献提出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诱发来自节细胞;弱视儿童的 P-ERG 振幅下降,提示弱视的发病与节细胞的发育有关。本文在光镜和电镜下研究了51例胎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发育,为弱视病因的探讨提供形态学基础。结果表明:胚胎早期节细胞核大、胞浆少,核浆比例为5∶1,细胞器少。随胎龄增长核偏移、缩小,胞浆逐渐增多,细胞器增多。胚胎中期核浆比例为2∶1。胎儿8个月后核浆比例为1∶2,核明显缩小并偏向一极。细胞器极丰富,其结构与成人相同提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 弱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