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
1
作者 张洋洋 陈岳龙 +3 位作者 李大鹏 康欢 房明亮 徐云亮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08,共9页
为研究华北地区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选取冀北覆盖区典型的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大官厂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大官厂矿区布置了土壤调查采样,并在有矿钻孔和矿化钻孔上方采集了土壤样,进行土壤瞬时氡... 为研究华北地区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选取冀北覆盖区典型的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大官厂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大官厂矿区布置了土壤调查采样,并在有矿钻孔和矿化钻孔上方采集了土壤样,进行土壤瞬时氡、活动态铀及^(210)Po测试分析,探讨这3种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附近的土壤瞬时氡明显高于矿化孔,同时,土壤面积样中瞬时氡的高值与深部铀矿体对应较好;高品位铀矿钻孔中^(210)Po略高,但面积性分布的土壤样中^(210)Po的离散度小,分布较均匀,在矿区和无矿区的数值无差别;高品位孔中的活动态铀无明显异常,在土壤面积样中,活动态铀的最大值位于已知的无矿区。由此获得初步认识,在大比例尺上探测深埋藏铀矿体时,土壤瞬时氡浓度异常可以指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异常,而活动态铀与^(210)Po异常不及瞬时氡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 活动态铀 210 Po 土壤瞬时氡 大官厂铀矿床
下载PDF
嫩江河漫滩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梁乾坤 陈岳龙 +2 位作者 王善辉 于洋 杨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9-546,共18页
利用LA-(MC)-ICP-MS技术,对嫩江河漫滩沉积物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93颗碎屑锆石多为岩浆成因锆石,其U-Pb年龄主要分为4组:2300~1746 Ma、363~331 Ma、316~260 Ma和252~86 Ma。中生代碎屑锆石占到... 利用LA-(MC)-ICP-MS技术,对嫩江河漫滩沉积物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93颗碎屑锆石多为岩浆成因锆石,其U-Pb年龄主要分为4组:2300~1746 Ma、363~331 Ma、316~260 Ma和252~86 Ma。中生代碎屑锆石占到全部数量的80.9%,说明该时期源区岩浆活动强烈。嫩江流域不同时代地层的相对出露面积不同:侏罗系—白垩系约占72%,石炭系—二叠系约占13%,三叠系约占8%,前寒武系约占5%,寒武系—志留系约占1%。结合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嫩江流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嫩江流域大陆地壳主要以新生地壳的产生为主,1200~400 Ma时期是嫩江流域地壳强烈增生阶段,构成了现今地壳的98.8%,可能与古亚洲洋的发展与关闭等过程有关;400~100 Ma时期嫩江流域发生了壳内再循环的岩浆作用。依据前人公式计算了嫩江河漫滩沉积物源区不同时期大陆地壳的重熔/增生比例。中生代锆石重熔比例较低,含有约70%的新生物质。该现象与蒙古—鄂霍次克洋和古太平洋俯冲引起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 碎屑锆石 U-PB年龄 HF同位素
下载PDF
松潘—甘孜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与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岳龙 唐金荣 +3 位作者 刘飞 张宏飞 聂兰仕 蒋丽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通过对松潘—甘孜地块与龙门山区的前寒武纪—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主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确定这些碎屑岩应属于杂砂岩与长石砂岩,其物质来源上应是镁铁质与长英质及石英+碳酸盐的混合物。从前寒武纪到... 通过对松潘—甘孜地块与龙门山区的前寒武纪—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主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确定这些碎屑岩应属于杂砂岩与长石砂岩,其物质来源上应是镁铁质与长英质及石英+碳酸盐的混合物。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稀土总量增高、铕负异常更为明显,反映了壳内深熔作用的不断加强。晚古生代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而出现铈负异常。Nd模式年龄在1.6~2.4Ga之间,分布特征类似于扬子克拉通、南秦岭、北秦岭,而完全不同于华北克拉通,从而证明物质来源主要是扬子克拉通,是在扬子克拉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构造单元。源区对比分析表明新元古代构造层应是沉积盆地的主要物源,其次是太古宙与古元古代,三叠纪的碎屑沉积岩中应含有晚古生代的幔源物质。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北、东是剥蚀区,西、南为深水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沉积岩 甘孜-松潘地块 ND模式年龄 物质来源 大地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壳形成与演化历史:来自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的证据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岳龙 李大鹏 +2 位作者 王忠 刘金宝 刘长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66,共20页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华北板块北缘、兴蒙造山系及扬子板块—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缘锆石年龄平均值为1 837Ma,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于2 20...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华北板块北缘、兴蒙造山系及扬子板块—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缘锆石年龄平均值为1 837Ma,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于2 200~1 800Ma,该期锆石约占全部的40%;次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在2 800~2 200Ma,其众数在全部锆石中约占30%;1 500~1 200Ma、500~100Ma这两个阶段形成的锆石在全区所占比例各约为15%。华北板块北缘最突出的特征是基本不含1000~700 Ma期间形成的锆石,>3 000Ma的锆石在全区分布极为有限。锆石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表明华北板块北缘平均值为2.55Ga,较U-Pb平均年龄老,说明2 200~1 800Ma期间形成的锆石含有较多的古老地壳再循环组分。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最强峰值约为2.8Ga,与全岩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的峰值相一致,Hf模式年龄为3.0~2.25Ga的颗粒占全部的近95%,证明华北板块北缘的地壳增生主要在太古宙至古元古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3.0Ga的锆石颗粒所占比例不到0.1%,另外近5%锆石的模式年龄分布于中元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所形成的锆石均是先存地壳组分,尤其是中元古代增生地壳的熔融作用形成。兴蒙造山系中锆石U-Pb年龄平均值为497Ma,最强峰分布于石炭纪(约320Ma),石炭纪—二叠纪末(350~250Ma)形成的锆石所占比例达30%以上。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600~440Ma)形成的锆石占全部锆石的55%以上,而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期间(1 200~600Ma)形成的锆石在全区仅占4%。中元古代以前形成的锆石非常有限,说明该区最早形成的地壳组分在兴蒙造山系的形成过程中较充分地参与到后期的岩浆作用过程中。兴蒙造山系中锆石相应的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平均为1.13Ga,明显较相应的U-Pb年龄老,最强峰值出现于约0.6Ga。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0.7~0.28Ga的颗粒在兴蒙造山系所占比例达57%,证明该区最强烈的地壳增生发生于新元古代至古生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分布于1.5~0.7Ga的锆石在全区约占38%,说明此期间也是该区地壳较强烈的增生期。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大于1.5Ga的锆石所占比例不到5%,古生代以后兴蒙造山系也基本没有明显的地壳增生。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单元中的锆石U-Pb年龄平均为799Ma,年龄为1 300~750Ma的锆石在全部锆石中约占70%。晚古生代—燕山期形成的锆石约占20%。年龄在3500~2 650Ma、2 118~1 680Ma的锆石在该区各约占5%。结合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平均为1.56Ga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特征,说明1 300~750Ma期间该区较强烈的岩浆作用事件中有较多的古老地壳组分加入其中。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均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各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历史。地壳是幕式增长的,但各构造单元每幕发生的时间、强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由盆地中不同时代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及全岩Nd同位素特征的系统研究可反演盆地物源供给与周围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Hf模式年龄 地壳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 兴蒙造山系 华北板块北缘
下载PDF
中国西秦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岳龙 李大鹏 +5 位作者 周建 张宏飞 刘飞 聂兰仕 蒋丽婷 柳小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107,共20页
西秦岭是北接华北克拉通、西接祁连与柴达木、南接松潘一甘孜地块的东秦岭造山带的西延。文中研究了该区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的碎屑沉积岩。这些碎屑沉积岩中分离出的锆石由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U-Pb定年。全岩Nd亏损... 西秦岭是北接华北克拉通、西接祁连与柴达木、南接松潘一甘孜地块的东秦岭造山带的西延。文中研究了该区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的碎屑沉积岩。这些碎屑沉积岩中分离出的锆石由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U-Pb定年。全岩Nd亏损地慢模式年龄类似于扬子克拉通年龄,主要分布于1.55~1.98Ga,峰值为1.81Ga,而与华北克拉通主要为古元古代与太古宙的模式年龄形成明显的对比。泥盆系中的碎屑锆石930~730Ma的u—Pb年龄指示其与扬子克拉通具亲缘性。930~730Ma是源区地壳的强烈增长阶段。二叠系~三叠系的碎屑沉积岩主体以含老于1600Ma的碎屑锆石为特征。碎屑锆石U-Pb年龄与Sm-Nd同位素组成指示此时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基底岩石成为二叠系-三叠系碎屑沉积岩的重要物源。扬子克拉通在三叠纪时与华北克拉通拼接。西秦岭二叠系-三叠系碎屑沉积岩含有高达50%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基氟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沉积岩 西秦岭 碎屑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青海共和-花石峡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岳龙 周建 +2 位作者 皮桥辉 王忠 李大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通过对青海共和—花石峡出露的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龄的系统研究,揭示这些碎屑沉积岩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源区岩石是在岛弧构造环境与随后的碰撞过程中被抬升到地表后接受剥蚀的镁铁质及其变质深... 通过对青海共和—花石峡出露的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龄的系统研究,揭示这些碎屑沉积岩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源区岩石是在岛弧构造环境与随后的碰撞过程中被抬升到地表后接受剥蚀的镁铁质及其变质深熔产物、古老基底物质及其深熔产物及花岗岩类。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平均为1.75Ga,与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基底平均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是一致的,均类似于扬子克拉通,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块体构造属性,均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后拼合到欧亚大陆。碎屑锆石U-Pb年龄存在于400~500Ma、250~300Ma两个主要峰与次要的750~1000Ma新元古代峰,反映了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古生代与早中生代及新元古代重要的构造岩浆作用期,还测得一些>1000Ma到2700Ma的反映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基底形成年龄。锆石Hf同位素揭示源区地壳增生主要发生于1.7~2.5Ga、2.8~3.6Ga、1.0~1.7Ga三个年龄范围,大部分锆石可能是古老基底与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变质深熔混合产物,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锆石含有更多的古生代增生地壳组分。西秦岭与共和盆地的三叠系在物源上并没有沟通,三叠纪时西秦岭相对于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应处于相对较低的地形条件,但仍阻挡两个沉积盆地的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三叠纪 碎屑沉积岩 沉积物源 构造属性
下载PDF
对扬子克拉通西缘四川康定—冕宁变质基底的新认识——来自Nd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岳龙 罗照华 刘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通过对四川冕宁沙坝及康定—泸定地区的斜长角闪岩 -TTG片麻岩的系统Sm -Nd同位素的测定 ,在该区首次获得 70 6Ma的Sm -Nd等时线年龄 .据此等时线年龄及其他样品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证明长期以来这套被当作太古宙 -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 通过对四川冕宁沙坝及康定—泸定地区的斜长角闪岩 -TTG片麻岩的系统Sm -Nd同位素的测定 ,在该区首次获得 70 6Ma的Sm -Nd等时线年龄 .据此等时线年龄及其他样品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证明长期以来这套被当作太古宙 -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解与其后紧接着的地幔柱引起的热变质作用的产物 .与已有数据相结合 ,初步认为扬子克拉通目前所出露的基底没有统一演化历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 地球化学 地幔柱 热变质作用 钐-钕年代学 扬子克拉通 新元古代 变质岩系
下载PDF
康定杂岩Rb-Sr、Sm-Nd同位素系统及其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岳龙 王忠 +2 位作者 罗照华 李大鹏 赵俊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14,共8页
通过对康定-冕宁地区出露的英云闪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全岩及其中所分离出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的Rh—Sr、Sm—Nd同位素的系统测定,结合岩石的锆石U—Pb年龄结果,确定这些变质杂岩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形成... 通过对康定-冕宁地区出露的英云闪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全岩及其中所分离出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的Rh—Sr、Sm—Nd同位素的系统测定,结合岩石的锆石U—Pb年龄结果,确定这些变质杂岩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形成过程与变质历史,Rb—Sr、Sm—Nd同位素体系难以确定其结晶年龄。由单矿物与全岩Rb—Sr、Sm—Nd体系拟合的。700Ma的等时线年龄反映了角闪岩相一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年龄。Sm—Nd同位素体系由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部分开放性,很容易给出无意义的较老的混合年龄。康定杂岩结晶后并没有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区域上所含的麻粒岩透镜体可能是新元古代(773~721Ma)期间由Rodinia超大陆裂解产生的新生洋壳向扬子克拉通陆块俯冲消减过程的变质产物。俯冲到一定深度后,由于板片被拉断,软流圈上涌导致变质洋壳板片岩石、先前底侵变质的镁铁质岩石及扬子陆块长英质基底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以镁铁质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为主(〉70%),与长英质基底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形成w(Na2O)/w(K2O)〉1的TTG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杂岩 Rb—Sr同位素 Sm—Nd同位素 岩石成因
下载PDF
成都市浮尘物理与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岳龙 杨忠芳 +3 位作者 陈德友 唐金荣 郑妍 赵俊香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4-486,483,共4页
通过对成都市一环、二环路交叉处和纵贯市区人民路浮尘进行粒度、X射线衍射物相、元素组成等分析,研究了成都市浮尘的成分、元素含量、组合特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对降低浮尘污染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成都市 浮尘污染 化学组成 元素分析
下载PDF
碎屑沉积岩/沉积物Sm-Nd、U-Pb与Hf同位素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岳龙 李大鹏 +2 位作者 包创 李兆 刘长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0-1215,共16页
碎屑沉积岩能有效记录它们的源区。碎屑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及其中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是解析碎屑物质源区、源区壳-幔相互作用及不同块体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方法。全岩/全样的Nd模式年龄可以指示其源区地壳从亏损地幔分离的平均... 碎屑沉积岩能有效记录它们的源区。碎屑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及其中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是解析碎屑物质源区、源区壳-幔相互作用及不同块体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方法。全岩/全样的Nd模式年龄可以指示其源区地壳从亏损地幔分离的平均时间,而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能够揭示出所测锆石颗粒其形成时的源区特征。细粒碎屑沉积岩/沉积物化学组成代表了其源区上地壳在风化、搬运、沉积过程中不溶于水的Nb、Ta、Zr、Hf、Sc、Ti、Th、REE等的平均组成。实践表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中亚造山带东部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大兴安岭的地壳增生主要发生于新元古代—古生代期间。由碎屑沉积岩进行化学动力学分析时,应充分系统考虑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沉积岩 化学地球动力学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ND同位素
下载PDF
北秦岭丹凤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岳龙 张本仁 帕拉提.阿布都卡得尔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通过对北秦岭丹凤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Ph、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证明早古生代具成分极性的枣园、黄柏岔、石门花岗岩是由于秦岭群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部分熔融,近俯冲带以熔体与... 通过对北秦岭丹凤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Ph、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证明早古生代具成分极性的枣园、黄柏岔、石门花岗岩是由于秦岭群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部分熔融,近俯冲带以熔体与熔体的混合、远离俯冲带是前者产生的熔体与后者熔融后的残留相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花岗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岳龙 张本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斑岩基本上完全由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提供物质,豫西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岩基其物质来源更为复杂,可能有宽坪群为其提供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示踪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东天山花岗岩体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极限分配系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岳龙 杨忠芳 王中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新疆东天山15个花岗岩体中55个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造岩矿物加权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仅占全岩稀土元素的25%;尽管在花岗岩成分体系中大部分稀土元素表现出相容性,但Eu是不相容的;矿化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的长石以低w... 新疆东天山15个花岗岩体中55个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造岩矿物加权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仅占全岩稀土元素的25%;尽管在花岗岩成分体系中大部分稀土元素表现出相容性,但Eu是不相容的;矿化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的长石以低w(LREE)/w(HREE)和较小的Eu正异常(碱性长石的δ(Eu)<6,斜长石的δ(Eu)<4)为特征;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中的副矿物对全岩的稀土元素的贡献不同.根据结晶顺序,计算出了一些稀土元素在造岩矿物和长英质熔体间的极限分配系数.这些分配系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矿物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极限分配系数
下载PDF
一个由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误差计算公式的更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岳龙 杨忠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通过对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扰动与源岩Sm-Nd模式年龄对比发现,两者模式年龄差值远大于由Nelson和DePaolo(1985)给出的Sm-Nd分馏所致的模式年龄误差公式计算出的值。经重新推导,发现原公式有误,正确的Sm-Nd分馏模式年龄误差计算... 本文通过对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扰动与源岩Sm-Nd模式年龄对比发现,两者模式年龄差值远大于由Nelson和DePaolo(1985)给出的Sm-Nd分馏所致的模式年龄误差公式计算出的值。经重新推导,发现原公式有误,正确的Sm-Nd分馏模式年龄误差计算公式应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模式年龄 误差 估计公式
下载PDF
北秦岭花岗岩类形成的Sm—Nd同位素分馏与混合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岳龙 杨忠芳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46-48,共3页
北秦岭从源岩到花岗岩类,花岗岩类的形成都经历了Sm-Nd分馏;花岗岩类模式年龄不代表具体的壳-幔分异事件的年龄;S型花岗岩类是北秦岭地区变质陆泊碎屑岩主程度(95%以上)部分熔融的产物具最高的Sm-Nd模式年龄;以灰... 北秦岭从源岩到花岗岩类,花岗岩类的形成都经历了Sm-Nd分馏;花岗岩类模式年龄不代表具体的壳-幔分异事件的年龄;S型花岗岩类是北秦岭地区变质陆泊碎屑岩主程度(95%以上)部分熔融的产物具最高的Sm-Nd模式年龄;以灰池子为代表的Ⅰ型花岗岩类是由变质基性岩类(近30%)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民变质陆源碎夺主程度熔融产生的熔浆以前者占大约70%的比例混合形成,应为I-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分馏 混合 同位素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岳龙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1-20,共10页
通过对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岩石中的角闪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磷灰石、黑云母成分的系统研究,确定花岗岩类岩石在11—17km深处结晶;无矿化、蚀变的二长花岗岩结晶温度约550℃,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的结晶温度为552—650℃,钠长石化... 通过对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岩石中的角闪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磷灰石、黑云母成分的系统研究,确定花岗岩类岩石在11—17km深处结晶;无矿化、蚀变的二长花岗岩结晶温度约550℃,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的结晶温度为552—650℃,钠长石化的含矿二长花岗岩其二长石平衡温度均低于510℃,蚀变愈强烈,平衡温度愈低。二长花岗岩的起源温度为780—840℃,石英二长岩的起源温度为860—880℃,碱长花岗岩的起源温度最低。推算得到二长花岗岩的极限起源深度为28—32km,石英二长岩的极限起源深度为33—34km。HF,HCI逸度计算表明,它们趋向于岩浆晚阶段富集,但无论是早结晶的磷灰石,还是晚结晶的黑云母,总是钠长石化的含矿花岗岩低于正常无蚀变、无交代现象花岗岩的逸度值,正常花岗岩类岩石由黑云母指示的f_(HC(?)),f_(HF)分别为36.60—51.10kPa,1.20—1.60 kPa。花岗岩类岩石形成的fo_2为1.05×10^(-11)—3.11×10^(-11)Pa,而钠长石化的含矿二长花岗岩具最低的氧逸度,为1.48×10^(-17)—2.45×10^(-15)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 成因 物理学 化学
下载PDF
结晶岩中造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岳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6-93,共8页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的造岩矿物含量计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岩 造岩矿物 含量 定量计算
下载PDF
《同位素地球化学》教学的新尝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岳龙 《中国地质教育》 1998年第2期32-33,共2页
笔者近年来两次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同位素地球化学》。随着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目前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部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放射性子体同位素示踪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但是,到目... 笔者近年来两次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同位素地球化学》。随着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目前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部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放射性子体同位素示踪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适合研究生深度,既介绍同位地质年代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新尝试 稀有气体同位素 放射性子体 碳同位素 教学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测年 同位素组成 固体地球科学
下载PDF
地球化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岳龙 《中国地质教育》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根据科技英语的特征及当前国际专业交流的需要,在地球化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科技英语的基本特征同时,了解地质一地球化学专业英语中的习惯表达方法与基础知识,能用英语进行专... 本文根据科技英语的特征及当前国际专业交流的需要,在地球化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科技英语的基本特征同时,了解地质一地球化学专业英语中的习惯表达方法与基础知识,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论文的写作、根据专业英文文献的全文基本准确概括主要内容并写出摘要、作英语口头学术交流报告;对考核一考查方法进行了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专业英语教学
下载PDF
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岳龙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48,共12页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配 实验研究 实验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