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1
作者 任兴远 王文博 +4 位作者 桂兰兰 郝润华 王少康 陈希民 孙桂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4,共9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进行喂养,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同时实验组分别灌胃余甘子、余甘子茶多酚混合... 目的:研究余甘子、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进行喂养,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同时实验组分别灌胃余甘子、余甘子茶多酚混合物、余甘子左旋肉碱混合物。灌胃结束后称量大鼠体质量、体内肾周脂肪、睾周脂肪质量,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血脂4项水平。测定血清中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检测肝脏内相关酶活性、总蛋白水平及脂肪组织内mRNA的表达情况,观察余甘子、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预防肥胖模型大鼠的减肥效果及肝损伤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体内脂肪含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在余甘子的调节作用下,余甘子干预组与余甘子左旋肉碱配伍干预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质量及其系数也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血清中瘦素、抵抗素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升高;肝脏中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脂肪组织内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α-2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余甘子茶多酚配伍干预组预防肥胖效果并不显著。结论:余甘子能够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且单独使用效果优于余甘子与茶多酚或左旋肉碱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茶多酚 左旋肉碱 高脂饮食 预防肥胖
下载PDF
蒲公英红枣汁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
作者 尤佳伟 韩如意 +5 位作者 陈月晓 陈希民 孙亚凤 李畅 赵红婷 田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为研究蒲公英红枣汁对乳腺增生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乳腺增生模型雌性大鼠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蒲公英红枣汁低剂量组大鼠乳头的高度和直径明显下降、血清泌乳素(PRL)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 为研究蒲公英红枣汁对乳腺增生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乳腺增生模型雌性大鼠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蒲公英红枣汁低剂量组大鼠乳头的高度和直径明显下降、血清泌乳素(PRL)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降低;此外,蒲公英红枣汁各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腺泡数量和导管直径减少,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提高,提示蒲公英红枣汁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和网络药理学进行的GO和KEGG通路分析均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RL和VEGF水平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红枣汁 乳腺增生 泌乳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氧化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蒲公英红枣汁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大鼠抗氧化抗炎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尤佳伟 韩如意 +4 位作者 陈希民 陈月晓 曹明涛 孙亚凤 田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0-297,共8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红枣汁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大鼠体内抗氧化、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蒲公英红枣汁低(5 mL/kg)、中(10 mL/kg)、高(20 mL/kg)剂量组。对照组以外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 目的研究蒲公英红枣汁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大鼠体内抗氧化、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蒲公英红枣汁低(5 mL/kg)、中(10 mL/kg)、高(20 mL/kg)剂量组。对照组以外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d),连续6周建立衰老模型。然后蒲公英红枣汁灌胃干预30 d,对照组与模型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卵巢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物酶(catalase,CAT)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等抗氧化相关指标;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价蒲公英红枣汁体外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结果蒲公英红枣汁各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和卵巢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血清GSH含量、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IL-1β水平(P<0.05),降低CD4+/CD8+比值(P<0.05);低、中剂量组降低了血清蛋白质羰基含量(P<0.05);低、高剂量组提高了SOD活性(P<0.05);高剂量组降低了TNF-α水平(P<0.01)。低、中、高剂量3组未显示出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蒲公英红枣汁可以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雌性大鼠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可能通过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及提高机体抗炎因子水平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红枣汁 D-半乳糖 衰老雌性大鼠 抗氧化 抗炎
原文传递
一种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γ-氨基丁酸配方产品改善睡眠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希民 王鑫 +4 位作者 魏九龄 陈月晓 马姗婕 何梅 李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γ-氨基丁酸配方产品改善睡眠作用。方法:18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60只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5只。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 目的:探讨一种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γ-氨基丁酸配方产品改善睡眠作用。方法:18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60只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5只。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ABA配方产品按照低、中、高3个剂量(95、190、285 mg/kg·bw)通过直接睡眠、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研究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γ-氨基丁酸复合配方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与γ-氨基丁酸配方产品无直接催眠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分别延长14.53%、17.12%、23.8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小鼠30 min内小鼠阈下剂量实验均为阳性,小鼠睡眠发生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时间分别缩短12.48%、24.19%、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茶氨酸、γ氨基丁酸配方产品具有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同时增加小鼠入睡发生率的作用,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茶氨酸 Γ-氨基丁酸 改善睡眠
下载PDF
5种益生元润肠通便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学敏 陈朝青 +4 位作者 孙丰义 伍敏晖 王鑫 陈希民 何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1-295,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益生元润肠通便的功能差异,将168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小肠运动实验,一组进行排便实验,两个实验分别设有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苏糖组、低聚果糖组、低聚半乳糖组、聚葡萄糖组、菊粉组,5种益生元的干... 为了比较不同益生元润肠通便的功能差异,将168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小肠运动实验,一组进行排便实验,两个实验分别设有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苏糖组、低聚果糖组、低聚半乳糖组、聚葡萄糖组、菊粉组,5种益生元的干预剂量均为1.0 g/kg,干预14 d后,利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例数和粪便重量。小肠运动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组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葡萄糖组小肠推进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排便实验结果表明,5种益生元的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在干预剂量为1.0 g/kg时,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均对小肠运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排便无影响;不同益生元对小肠运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小肠运动实验 排便实验 润肠通便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K56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伟贤 郝婧宇 +6 位作者 陈希民 冷候喜 王鑫 李东 赵雯 赵子夫 洪维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9-284,共6页
目的: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评价方法评价副干酪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方法:分别以0.000867、0.00867、0.0867、0.867、8.67 mg/kg灌胃给予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实... 目的: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评价方法评价副干酪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方法:分别以0.000867、0.00867、0.0867、0.867、8.67 mg/kg灌胃给予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实验室检测菌株规格为1.5×10^11 CFU/g),检测小鼠干预14 d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并测定干预30 d后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及重量,评价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排便的影响。结果:干预14 d前后比较,各组小鼠粪便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均显著增加(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0.00867、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000867、0.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0.00867、0.867、8.67 mg/kg剂量组干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增高(P<0.05),0.0867、0.867 mg/kg剂量组小鼠排黑便粒数与重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首粒黑便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润肠通便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最佳剂量为0.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1.0×10^8 CFU/d),润肠通便最低有效剂量为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为1.0×10^9 CF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肠道菌群 润肠通便
下载PDF
短期主食限制与主食替代饮食模式对肥胖人群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钟玉莲 陈希民 +3 位作者 陈月晓 马姗婕 桂兰兰 王少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76-483,共8页
目的:探讨短期主食限制与主食替代饮食模式对肥胖人群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30名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男女比例一致。对照组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 g内。试验组遵循主食替代饮食方案:以蛋白营养粉替代每... 目的:探讨短期主食限制与主食替代饮食模式对肥胖人群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30名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男女比例一致。对照组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 g内。试验组遵循主食替代饮食方案:以蛋白营养粉替代每日早、晚两餐主食,午餐主食摄入量控制在100 g之内,三餐之间给予果蔬植物粉维持饱腹感,并每日补充鱼油凝胶糖果5.64 g。连续干预30 d,动态调整并控制受试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50~150 g·d^(-1),能量在900~1500 kcal·d^(-1)(1 kcal=4.1868 kJ)范围内。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每日能量摄入[(1191.49±272.04)kcal·d^(-1) vs.(1187.00±306.06)kcal·d^(-1)]和碳水化合物摄入[(117.35±29.78)g·d^(-1) vs.(113.17±39.60)g·d^(-1)]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组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受试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受试者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短期主食限制和主食替代方案对肥胖人群体重控制和代谢指标改善均有效,而采用蛋白营养粉替代主食的饮食模式在降低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和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水平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主食 血脂 血糖 代谢水平
下载PDF
浅论《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及其与温病“热闭心包”的关系
8
作者 陈希民 马骏 《中医药研究》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浅论《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及其与温病“热闭心包”的关系大同市建二公司医务室陈希民太原晋祠工人疗养院马骏伤寒六经病的实质或内涵,是以六经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确定其病变的定位及定性概念。厥阴病的定位应指是足... 浅论《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及其与温病“热闭心包”的关系大同市建二公司医务室陈希民太原晋祠工人疗养院马骏伤寒六经病的实质或内涵,是以六经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确定其病变的定位及定性概念。厥阴病的定位应指是足厥阴肝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络而言,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 湿度 热闭心包
下载PDF
华阳川碳酸岩岩石特征及铀矿赋存状态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成 康清清 +2 位作者 张熊猫 陈希民 胡进平 《陕西地质》 2015年第2期10-13,共4页
华阳川矿床的赋矿主岩为火成碳酸岩,呈脉状和网脉状产出,脉体主要受北西向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裂隙构造控制。铀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粒度大小约〈1~568.2×396.4um),其次是晶质铀矿(粒度范围为〈1~423.41... 华阳川矿床的赋矿主岩为火成碳酸岩,呈脉状和网脉状产出,脉体主要受北西向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裂隙构造控制。铀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粒度大小约〈1~568.2×396.4um),其次是晶质铀矿(粒度范围为〈1~423.41×32.29um,大部分〈40um)以及长白矿、独居石、褐帘石、磷灰石、楣石、钍石等富铀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川 铀多金属矿床 碳酸岩 铌钛铀矿 赋存状态
下载PDF
碎石注浆桩在桥头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良军 陈希民 丁一虹 《科技资讯》 2006年第24期100-100,共1页
碎石注浆桩是一种新型的软基处理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碎石注浆桩加固机理、参数确定、施工工艺、施工控制、加固效果质量检测。
关键词 碎石注浆桩 软基处理 施工控制 质量检测
下载PDF
余甘子对肥胖大鼠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木其尔 陈希民 +1 位作者 张彧格 陈月晓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10期329-333,共5页
通过肥胖动物模型试验,探索余甘子提取物对肥胖的直接干预作用及其最佳干预剂量。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肥胖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余甘子组。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干预6周后采集大鼠的睾和肾周脂肪,检测血清学指标、脂肪系... 通过肥胖动物模型试验,探索余甘子提取物对肥胖的直接干预作用及其最佳干预剂量。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肥胖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余甘子组。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干预6周后采集大鼠的睾和肾周脂肪,检测血清学指标、脂肪系数、肝脏指标。结果表明,对血清及肝脏指标检测,未发现其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表明最高200倍人体剂量属于动物安全剂量。余甘子干预后大鼠体重和血脂均呈现降低,血清及肝脏指标均具有明显改善,说明余甘子具有减重的作用,而且不同剂量减肥效果一致。50, 100和200倍人体剂量余甘子干预对大鼠肥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干预剂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余甘子提取物有效降低肥胖相关指标,但未呈现剂量效应,200倍人体剂量为动物安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肥胖 动物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RC连续曲线箱梁桥裂缝控制的施工对策
12
作者 陈希民 李长慧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文章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RC连续曲线箱梁产生裂缝的机理。在分析了裂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裂缝控制的施工对策,并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RC 连续曲线箱梁 裂缝 施工对策
原文传递
酸枣仁、茶氨酸、γ-氨基丁酸联合使用改善睡眠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子彤 陈希民 +3 位作者 陈月晓 王鑫 马姗婕 王少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联合使用改善睡眠的作用,同时探索其有效食用剂量。方法:18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个大组,每个大组60只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5只... 目的:研究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联合使用改善睡眠的作用,同时探索其有效食用剂量。方法:18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个大组,每个大组60只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5只。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ABA按比例混匀,按92、183、275 mg/kg bw经口灌胃30 d后,分别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比较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ABA对小鼠体质量增减无影响。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对小鼠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与对照组比较,183、275 mg/kg bw剂量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结果183、275 mg/kg bw剂量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无差异,且显著长于92 mg/kg bw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实验均为阳性,小鼠入睡率均增加,但剂量组间比较无差异;干预后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剂量组间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GABA联合干预具有改善小鼠睡眠功能作用,剂量为92 mg/kg bw时验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茶氨酸 Γ-氨基丁酸 改善睡眠
原文传递
叶黄素对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云洁 王鑫 +5 位作者 王沛 马姗婕 朱婧 常静一 陈希民 何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老年痴呆(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月龄雄性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作为自然发病的AD模型,随机分为AD模型组和3个叶黄素剂量组(15、30、60 mg/kg BW),采用正常老化小鼠(SAMR1)作...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老年痴呆(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月龄雄性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作为自然发病的AD模型,随机分为AD模型组和3个叶黄素剂量组(15、30、60 mg/kg BW),采用正常老化小鼠(SAMR1)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8周。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验,取小鼠脑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水平,取小鼠海马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AD模型组比较,叶黄素中、高剂量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叶黄素剂量组的CAT、Ach E活性均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黄素高剂量组海马组织细胞异常明显减少。结论叶黄素可改善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提升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老年痴呆 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 抗氧化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机制
原文传递
膳食纤维Fibersol?-2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超 陈希民 +3 位作者 陈月晓 王鑫 马姗捷 王少康 《现代医学》 2021年第12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Fibersol?-2对人体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招募30~39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进食米饭种类不同随机分为混合米饭组(添加Fibersol■-2)和普通米饭组,间隔1...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Fibersol?-2对人体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招募30~39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进食米饭种类不同随机分为混合米饭组(添加Fibersol■-2)和普通米饭组,间隔1周后进行第2次的交叉试验。每次试验分别采集空腹(2次,间隔5 min)、餐后15、30、45、60、90、120 min 7个时间点的血液,分离血清,测定各时间点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别计算曲线下面积,用胰岛素与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比(Ins/Glu)评估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在餐后45、60、90、120 min时,混合米饭组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点普通米饭组(P<0.05);在餐后45、60、120 min时,混合米饭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米饭组(P<0.05)。同时,混合米饭组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普通米饭组(P<0.05)。混合米饭组Ins/Glu值在餐后30、45、60 min 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普通米饭组(P<0.05)。结论:添加膳食纤维Fibersol■-2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餐后血糖水平 餐后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一种枳椇子、葛根、益生菌配方产品醒酒及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醇 郝靖宇 +5 位作者 冯昊天 魏九玲 陈希民 冷候喜 赵子夫 何剑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枳椇子、葛根、牛磺酸、酵母、益生菌解酒配方产品的醒酒及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采集大鼠血液检测乙醇含量,观察小鼠醉酒行为学指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集小鼠肝脏检测还原型谷... 目的:探讨一种枳椇子、葛根、牛磺酸、酵母、益生菌解酒配方产品的醒酒及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采集大鼠血液检测乙醇含量,观察小鼠醉酒行为学指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集小鼠肝脏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液乙醇含量及血液乙醇曲线下面积(AUC)较低。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醉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46.10%、30.89%和28.83%,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醒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28.02%、13.26%和19.57%,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缩短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TG含量、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酒配方具有短时速效解酒功能,长期食用可预防酒精性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葛根 牛磺酸 酵母 益生菌 乙醇浓度 解酒 酒精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燕麦配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抑制作用
17
作者 木其尔 陈希民 陈月晓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探索一种燕麦配方(品牌A即食麦片)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抑制作用,并探索其中发挥功效的成分。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分别对燕麦、椰子粉、燕麦和椰子粉组合,烟酰胺锌及成品燕麦配方进行评价。曲酸标准曲线检测结果显示,曲酸50%酪氨酸... 探索一种燕麦配方(品牌A即食麦片)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抑制作用,并探索其中发挥功效的成分。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分别对燕麦、椰子粉、燕麦和椰子粉组合,烟酰胺锌及成品燕麦配方进行评价。曲酸标准曲线检测结果显示,曲酸50%酪氨酸酶抑制率(IC_(50))为0.0146 g/L,表明试验系统有效。品牌A即食麦片酪氨酸酶抑制率为23.79%,其中燕麦和椰粉组合使用酪氨酸酶抑制率为23.93%。燕麦、椰粉、烟酰胺锌单独使用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11.62%,8.44%和1.54%。燕麦、椰粉、烟酰胺锌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黑色素的功效,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燕麦和椰粉组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品牌A即食麦片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燕麦和椰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抑制率 燕麦 椰子 美白 黑色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