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冬云 马慧群 +2 位作者 谭升顺 马韵琴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的毒力与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间的关系。方法 将分离自血液、鹅口疮、念珠菌性阴道炎及健康带菌者的白念珠菌接种于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 (BSA)上 ,经氨基黑染色后 ,测量蛋白分解区。结果 来源于患者的白念珠菌分泌...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的毒力与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间的关系。方法 将分离自血液、鹅口疮、念珠菌性阴道炎及健康带菌者的白念珠菌接种于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 (BSA)上 ,经氨基黑染色后 ,测量蛋白分解区。结果 来源于患者的白念珠菌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带菌者。结论 白念珠菌的毒力与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毒力 酸性蛋白酶 测定
下载PDF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江惟苏 石文植 +3 位作者 徐碧华 谭升顺 刘平 陈庆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方法先将白色念珠菌YO1∶19在1/2最低抑菌浓度(MIC)氟康唑的沙堡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在含10%正常人新鲜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洗涤离心法和菌落计数法测...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方法先将白色念珠菌YO1∶19在1/2最低抑菌浓度(MIC)氟康唑的沙堡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在含10%正常人新鲜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洗涤离心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结果单用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氟康唑预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均有抗真菌后效应的作用,联合用药组较相应的单用药组抗真菌后效应时间长,并能产生相加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延长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可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氟康唑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抗真菌后效应
下载PDF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江惟苏 陈荣 +1 位作者 谭升顺 陈庆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生殖器部位分离的36株白念珠菌药敏试验,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36株白念珠菌的...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生殖器部位分离的36株白念珠菌药敏试验,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36株白念珠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白念珠菌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耐药株分别为3株(8.33%)、4株(11.11%)、6株(16.67%)。特比萘芬和氟康唑联用M 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590,P<0.05;t=3.252,P<0.05),15株有协同作用(42%),18株有相加作用(50%),3株无关作用(8%);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用后的M 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849,P<0.001;t=2.409,P<0.05),表现为协同作用有14株(39%),相加作用的有17株(47%),无关作用的有5株(14%);均未发现拮抗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大部分白念珠菌能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提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增强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氟康唑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碳化物中HPV-DNA的PCR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敏 彭振辉 +2 位作者 师小瑛 王梅菊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激光治疗 HPV-DNA 碳化物
下载PDF
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惠海英 王香兰 +2 位作者 冯义国 陈庆秀 王俊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4-754,共1页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裴氏
下载PDF
不同浓度硒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瑞哲 田剑刚 +2 位作者 种燕 阮建平 陈庆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硒制剂对连续厌氧培养的变形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产酸情况的影响,观察硒对变形链球菌的作用。方法:将复苏的变形链球菌标准株(Ingbritt C),分别等量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硒的TS液体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菌连续...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硒制剂对连续厌氧培养的变形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产酸情况的影响,观察硒对变形链球菌的作用。方法:将复苏的变形链球菌标准株(Ingbritt C),分别等量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硒的TS液体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菌连续培养技术,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OD值,绘制生长曲线,并通过pH仪检测菌液pH值;培养24h终止后,接种于平皿进行菌落(CFU)计数。结果:实验组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曲线在生长对数期较对照组低(培养第2~8h),硒浓度0.8ppm组菌液OD值低于其他组(P〈0.05);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菌液pH值无明显差别(P〉0.05);硒浓度为0.8ppm组菌落计数低于其他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硒(0.8ppm)可使变链菌生长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组变链菌数目明显减少的情况下,细菌培养液的pH值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生理学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某些机会致病真菌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冬云 谭升顺 +1 位作者 闫小君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0-301,304,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某些机会致病性真菌的方法。方法 以源于医学机会致病性真菌 1 8srR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引物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医学上重要机会致病性真菌DNA进行扩增。结果  3属 7种 2 9株重要机会致病性真菌 ,经扩增...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某些机会致病性真菌的方法。方法 以源于医学机会致病性真菌 1 8srR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引物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医学上重要机会致病性真菌DNA进行扩增。结果  3属 7种 2 9株重要机会致病性真菌 ,经扩增均出现一条 1 97bp的DNA片段 ,而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人白细胞则不扩增。以溴化乙啶染色 ,该PCR方法对白念珠菌DNA的最低检出限为 1 pg。 30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 3.3% ,而经扩增阳性率为 40 %。结论 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有可能应用于临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高IgE综合征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皮肤迟发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小兵 谭升顺 +4 位作者 曾维惠 张磐谏 陈庆秀 袁媛 吕敏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高IgE综合征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别检测5例高IgE综合征病人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对破伤风类毒素、纯结核菌素的皮肤迟发反应情况。结果:高IgE综合征组外周血CD4+细胞计数比健康对照组显著低(P<0.01)... 目的:探讨高IgE综合征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别检测5例高IgE综合征病人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对破伤风类毒素、纯结核菌素的皮肤迟发反应情况。结果:高IgE综合征组外周血CD4+细胞计数比健康对照组显著低(P<0.01),而CD8+细胞计数则比健康对照组高(P<0.01);高IgE综合征病人皮肤迟发反应试验的硬结直径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高IgE综合征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且T淋巴细胞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IGE综合征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皮肤迟发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黄瑞哲 赵淑贤 +2 位作者 韩锦秋 王香玲 陈庆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1-262,共2页
采用酵母菌花环法对31例牙周炎患者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进行了初步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稍降低但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升高且与正常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采用酵母菌花环法对31例牙周炎患者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进行了初步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稍降低但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升高且与正常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对其免疫功能的变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红细胞 免疫粘附反应
下载PDF
461例皮肤科医生手、足真菌病调查分析
10
作者 王万卷 耿松梅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了解皮肤科医生手足真菌病的患病率及易感因素。方法 通过临床特征及真菌学检查 ,对 46 1例皮肤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患足癣 139例 ,占 30 .1%,患手癣 12例 ,占 2 .6 %;甲真菌病 86例 ,占 18.6 %。 5 5岁以上的医生患手足真菌... 目的 了解皮肤科医生手足真菌病的患病率及易感因素。方法 通过临床特征及真菌学检查 ,对 46 1例皮肤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患足癣 139例 ,占 30 .1%,患手癣 12例 ,占 2 .6 %;甲真菌病 86例 ,占 18.6 %。 5 5岁以上的医生患手足真菌病 44.5 %。结论 皮肤科医生的足部真菌病患病率仍然较高 ,手癣和足癣患病率稍低于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真菌病 足部真菌病 皮肤科医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氟对SD大鼠分泌期牙胚中UCH-L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田剑刚 钟翠翠 +3 位作者 黄瑞哲 张盘谏 陈庆秀 阮建平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0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氟化物对分泌期大鼠牙胚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氟牙症发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只妊娠10天的大鼠,分为3组,分别饲以去离子水和含氟浓度为50mg/L、200mg/L的氟化钠水溶液,妊娠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氟化物对分泌期大鼠牙胚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氟牙症发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只妊娠10天的大鼠,分为3组,分别饲以去离子水和含氟浓度为50mg/L、200mg/L的氟化钠水溶液,妊娠21天时,取其子鼠下颌骨制作切片及提取牙胚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染氟组大鼠牙胚细胞中UCH-L1的蛋白及mRNA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加氟组胎鼠牙胚中的UCH-L1的免疫组化染色程度较对照组减弱,其mRNA的表达量逐渐减少,高氟浓度下尤为明显。结论氟化物作用下,分泌期牙胚中UCH-L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氟牙症的发生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期牙胚 不同浓度氟化物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组织中Th1、Th17细胞的影响
12
作者 曹伟 牛新武 +3 位作者 冯捷 马慧群 袁景奕 陈庆秀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36-338,共3页
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检测健康对照、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h1细胞(CD3^+IFN-γ^+)和Th17细胞(CD3^+IL-17^+)的数量变化。阿维A治疗前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浅层T细胞数量、Th1细胞数量、Th17细胞数量较健康对... 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检测健康对照、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h1细胞(CD3^+IFN-γ^+)和Th17细胞(CD3^+IL-17^+)的数量变化。阿维A治疗前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浅层T细胞数量、Th1细胞数量、Th17细胞数量较健康对照组T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明显增多(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皮损真皮浅层T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可能涉及到其对Th1和Th17细胞的影响;同Th1细胞一样,Th17细胞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病情演变过程中关键的T细胞亚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阿维A T细胞 TH1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抗Scl-70和抗Jo-1抗体在系统性硬皮病和皮肌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万卷 马韵琴 +2 位作者 刘丹亚 张盘谏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1,共2页
为了提高对系统性硬皮病及皮肌炎的临床确诊率,通过EN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19例系统性硬皮病(SS)及28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患者抗Scl70及抗Jo1抗体,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 为了提高对系统性硬皮病及皮肌炎的临床确诊率,通过EN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19例系统性硬皮病(SS)及28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患者抗Scl70及抗Jo1抗体,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共62例及50例健康人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70KD(抗Scl70)多肽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的特异性标记抗体,阳性率31.6%;55KD(抗Jo1)多肽抗体是皮肌炎的特异性标记抗体,阳性率46.4%。SLE、MCTD及健康人全部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抗体 系统性硬皮病 皮肌炎
下载PDF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及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召銮 陈庆秀 +1 位作者 王爱敏 张颖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 :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 ,总结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 :针对其出血的诱发因素 ,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与饮食及服药不当、腹压增加、气温骤降、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从积极预防诱发因素... 目的 :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 ,总结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 :针对其出血的诱发因素 ,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与饮食及服药不当、腹压增加、气温骤降、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从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入手并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诱因 临床护理 预防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AP-PCR进行真菌菌型鉴定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冯义国 肖生祥 +1 位作者 谭升顺 陈庆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建立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真菌菌型鉴定的方法。方法 用任意引物OPAA11(5′ ACCC GACCTG 3′)和引物OPD18(5′ GAGAGCCAAC 3′)对一些常见真菌进行了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扩增产物电泳分析发现不同菌种间产生的... 目的 建立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真菌菌型鉴定的方法。方法 用任意引物OPAA11(5′ ACCC GACCTG 3′)和引物OPD18(5′ GAGAGCCAAC 3′)对一些常见真菌进行了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扩增产物电泳分析发现不同菌种间产生的DNA带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AP PCR用来进行真菌鉴定比较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菌型鉴定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及潜伏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万卷 赖永辉 +4 位作者 苗治平 马韵琴 陈庆秀 谭升顺 王俊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04-205,209,共3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PCR)检测30例生殖器尖锐湿疣(CA)患者临床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及阴性的非皮损区刮屑及尿道拭子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结果:CA临床皮损HPV29例阳性,阳性率96.60%,醋酸白试验阳性的非皮损区HPV22例阳性,... 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PCR)检测30例生殖器尖锐湿疣(CA)患者临床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及阴性的非皮损区刮屑及尿道拭子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结果:CA临床皮损HPV29例阳性,阳性率96.60%,醋酸白试验阳性的非皮损区HPV22例阳性,阳性率73.3%,醋酸白试验阴性的非皮损区HPV21例阳性,阳性率70%,尿道拭子HPV18例阳性,阳性率60%。结果表明CA患者非皮损区及尿道内均存在HPV潜伏感染,HPV潜伏感染在CA复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三腔两囊管压迫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爱敏 陈庆秀 +1 位作者 韩玉娟 殷召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三腔两囊管压迫术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置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爱敏 陈庆秀 张颖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内窥镜 支架
下载PDF
快速提升新聘用护士综合素质的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爱敏 葛玲侠 陈庆秀 《中国临床护理》 2009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为了有效提升新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方法护士长采取端正其工作态度、营造舒心环境、采用激励政策、保障待遇权益、严格临床带教、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等措施。结果新聘用护士重视业务学习与自身修养,确保了... 目的为了有效提升新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方法护士长采取端正其工作态度、营造舒心环境、采用激励政策、保障待遇权益、严格临床带教、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等措施。结果新聘用护士重视业务学习与自身修养,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综合素质。结论对新聘用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系统教育是提升新聘用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聘用护士 综合素质 提升 方法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发病机理研究
20
作者 黄瑞哲 赵淑贤 +1 位作者 王香玲 陈庆秀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4,124,共3页
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对31例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_3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均升高,补体C_3含量降低,且皆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对31例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_3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均升高,补体C_3含量降低,且皆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免疫复合物在牙周炎发病机理中有一定的意义,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对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红细胞免疫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补体C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