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鉴定
1
作者 贾鸿昌 梁昕 +11 位作者 鹿文成 张雷 武婷婷 宋雯雯 孙石 张立军 闫洪睿 郭儒东 陈应志 李宝华 吴存祥 韩天富 《大豆科技》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生育期组是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系统。本研究以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考,利用标准品种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对黑龙江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 生育期组是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系统。本研究以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考,利用标准品种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对黑龙江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黑河14号、黑河35号和黑河49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1.7(MG000.3),第六积温带上限对照品种黑河13号、黑河33号和华疆2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9(MG00.1);第五积温带对照品种黑河17号和黑河45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4(MG00.6);第四积温带对照品种黑河18号和黑河43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0(MG0.0)。利用标准品种出苗至完熟日数(VE-R8)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对上述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值求算,结果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获得的数值基本一致,但不如其稳定。利用标准品种生育期间活动积温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求算大豆相对生育期组值。结果表明,利用活动积温求算出的相对生育期组值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计算的数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对第四、第五积温带对照品种的计算结果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获得的生育期组值一致性较好,但对第六积温带对照品种的分组结果差异较大。黑河市爱辉区位于我国大豆生育期组0.0组基线,是设立我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的适宜地点。在爱辉育成的黑河43号可作为MG0.0的标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北部 大豆 区域试验 生育期组 零点
下载PDF
浅谈中国大豆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百年史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应志 武婷婷 +4 位作者 白岩 邱强 杨中路 程艳波 鲍志猛 《大豆科技》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全国种业届掀起了一股学党史农史、促种业振兴的热潮。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型作物—大豆,其品种的改良与应用推广,在发展我国畜牧水产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主产区豆农收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全国种业届掀起了一股学党史农史、促种业振兴的热潮。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型作物—大豆,其品种的改良与应用推广,在发展我国畜牧水产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主产区豆农收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梳理了东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熟制大豆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的百年历史,期望起到“读史明智、鉴往知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改良 更新换代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二)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应志 关荣霞 +7 位作者 郭顺堂 韩天富 刘丽君 刘学义 王曙明 许艳丽 张连平 朱保葛 《大豆通报》 2005年第2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杂种优势利用 大豆生产 核不育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利用 杂交种 配制 大豆产量 世界 国内外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三)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应志 关荣霞 +7 位作者 郭顺堂 韩天富 刘丽君 刘学义 王曙明 许艳丽 张连平 朱保葛 《大豆通报》 2005年第3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大豆生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科研 世界 QTL定位 遗传性状 研究单位 遗传背景 生态环境 作图软件 实验方案 环境互作 精密度 世代
下载PDF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应志 张群远 孔繁玲 《大豆通报》 2006年第1期9-15,共7页
以2000 2002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6 239个试验数据为依据,在一年一点、一年多点、一点两年和两年多点等四个层次上对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⑴就目前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水平和管理体制,在单年单点试验... 以2000 2002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6 239个试验数据为依据,在一年一点、一年多点、一点两年和两年多点等四个层次上对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⑴就目前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水平和管理体制,在单年单点试验、一点两年试验和两年多点试验等三个试验层次上的试验精确度,均无法满足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需要,而只能依据一年多点的试验结果作为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试验依据。⑵新的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规定,新品种比对照增产5%且差异显著是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大豆组、南方春大豆组和北方春大豆晚熟组的试验精确度需要进一步提高。⑶影响一年多点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试验误差、重复数、参试品种数、试验点数和品种×试点互作效应。提高一年多点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优化试验方案、提高人员素质、科学统计分析降低试验误差;二是合理安排试验重复数、参试品种数和试验点数;三是合理化分区试组以降低品种×试点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区试 精确度 研究
下载PDF
“十三五”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改革发展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应志 武婷婷 +3 位作者 白岩 邱强 杨中路 程艳波 《大豆科技》 2021年第1期1-4,14,共5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大豆品种试验审定经历了初步建立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依法管理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十三五"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定推广一批高产绿色大豆品种;调整优化试验布局;拓宽试验渠道,增加试...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大豆品种试验审定经历了初步建立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依法管理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十三五"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定推广一批高产绿色大豆品种;调整优化试验布局;拓宽试验渠道,增加试验容量;品种试验质量稳步提高。针对目前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优化调整试验审定评价标准,引导品种创新;规范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质量;创新大豆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试验 品种审定 发展成效 展望
下载PDF
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应志 孙海艳 +2 位作者 史梦雅 李荣德 陈立军 《中国种业》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原理,利用矛盾分析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国内农作物品种管理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国外先进农作物品种管理经验入手,系统分析了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即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介绍了品种登记制度的主要内...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原理,利用矛盾分析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国内农作物品种管理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国外先进农作物品种管理经验入手,系统分析了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即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介绍了品种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剖析了实施品种登记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实施品种登记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建议。扎实推进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对确保用种安全、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种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登记制度 现代种业
下载PDF
浅析大豆种植密度对单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应志 武婷婷 +3 位作者 邱强 杨中路 程艳波 白岩 《大豆科技》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大豆产量是依靠群体获得的,合理密植能够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通过分析2020年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区试和大田生产密度及单产数据,发现北方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密度与大田生产实际密度相当;长江流域和热带亚热带地区区试密度低于大田... 大豆产量是依靠群体获得的,合理密植能够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通过分析2020年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区试和大田生产密度及单产数据,发现北方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密度与大田生产实际密度相当;长江流域和热带亚热带地区区试密度低于大田生产实际密度;区试单产普遍高于大田生产。密度增加是否能够提高产量,品种间差异较大,分枝能力强弱对大豆密植条件下的产量影响较大,实现密植增产必须良种良法配套。下一步要引导耐密品种选育,推广配套栽培技术,支持开发专用播种机械,做好良种良法高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试验 种植密度 单产 潜力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四)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应志 关荣霞 +7 位作者 郭顺堂 韩天富 刘丽君 刘学义 王曙明 许艳丽 张连平 朱保葛 《大豆通报》 2005年第4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大豆生产 大豆胞囊线虫病 科研 世界 抗性品系 关系研究 研究结果 SDS 生态学 基因型 新思路 猝死病 赤霉菌 发病 互作 接种
下载PDF
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应志 孙海艳 +1 位作者 史梦雅 李荣德 《中国种业》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了开展品种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品种登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
关键词 非主要农作物 品种登记 明确任务 总体要求
下载PDF
中国大豆良种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应志 邱丽娟 《大豆通报》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以《2003年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为依据,对中国大豆良种推广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了大豆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豆良种推广的潜力,提出了促进大豆良种推广、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构建大豆... 本文以《2003年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为依据,对中国大豆良种推广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了大豆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豆良种推广的潜力,提出了促进大豆良种推广、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构建大豆优势产业带、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良种 推广 战略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应志 关荣霞 +7 位作者 郭顺堂 韩天富 刘丽君 刘学义 王曙明 许艳丽 张连平 朱保葛 《大豆通报》 2005年第5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纤维 Vc含量 脂肪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一)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应志 《大豆通报》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大豆生产 世界 巴西 大会 旅游城市 注册 中国大陆 豆科 利用
下载PDF
强化技术推广 搞好服务工作 努力为茶业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应志 《中国茶叶》 1998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茶业 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
下载PDF
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的蔬菜品种(三) 西瓜和甜瓜
15
作者 陈应志 廖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蔬菜品种 国家鉴定 西瓜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果实含糖量 甜瓜 选育单位 全生育期
下载PDF
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的蔬菜品种(二) 甘蓝
16
作者 陈应志 廖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早熟春甘蓝 蔬菜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国家鉴定 选育单位 未熟抽薹 圆球形 叶绿色
下载PDF
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的蔬菜品种(一) 青花菜
17
作者 陈应志 廖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蔬菜品种 国家鉴定 青花菜 多点区域试验 黄瓜花叶病毒 芜菁花叶病毒 选育单位
下载PDF
福建茶叶产销情况调查报告
18
作者 陈应志 田明军 《中国茶叶》 1997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产销情况 调查 福建
下载PDF
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六)
19
作者 陈应志 关荣霞 +7 位作者 郭顺堂 韩天富 刘丽君 刘学义 王曙明 许艳丽 张连平 朱保葛 《大豆通报》 2005年第6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大豆 脂质 液体燃料 蛋白质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被引量:34
20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5 位作者 陈应志 廖琴 郭东全 王延伟 李凯 李海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 —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 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新大豆区试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