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型PTC过流保护元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方正 陈建定 +1 位作者 高乃奎 谢恒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8-60,共3页
制备了高分子PTC过流保护元件 ,讨论了电流密度、电极结构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于元件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采用面状电极 ,改善电场分布 ,降低元件内的电场强度 ,可以有效地改善元件的稳定性。根据研究结果 ,获得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 制备了高分子PTC过流保护元件 ,讨论了电流密度、电极结构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于元件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采用面状电极 ,改善电场分布 ,降低元件内的电场强度 ,可以有效地改善元件的稳定性。根据研究结果 ,获得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PTC效应 稳定性 过流保护元件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法鉴定液晶相结构原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安呐 陈建定 吴叙勤 《自然杂志》 1991年第7期512-518,共7页
液晶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液晶相结构的鉴定是开发和应用液晶物质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目前,X射线衍射(XRD)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权威的方法,用它除了可测定液晶分子结构参数外,还可鉴别液晶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堆砌状态以及液晶相... 液晶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液晶相结构的鉴定是开发和应用液晶物质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目前,X射线衍射(XRD)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权威的方法,用它除了可测定液晶分子结构参数外,还可鉴别液晶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堆砌状态以及液晶相分子序的类型。于是,与液晶态相对应的XRD图形的分析就成为液晶研究中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 X射线衍射法 液晶分子 向列相 液晶态 倒易点阵 近晶相 反射球 现代科学 图形的
下载PDF
BMI/DDE/F-51环氧树脂的固化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 陈建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以双马来酰亚胺(BMI)/二氨基二苯醚(DDE)组合固化剂对酚醛环氧树脂(F-51)进行固化,得到了BMI/DDE/F-51固化体系,将该体系与单一固化剂固化的BMI/F-51、DDE/F-51体系进行比较,探求其固化机理和热稳定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BMI/... 以双马来酰亚胺(BMI)/二氨基二苯醚(DDE)组合固化剂对酚醛环氧树脂(F-51)进行固化,得到了BMI/DDE/F-51固化体系,将该体系与单一固化剂固化的BMI/F-51、DDE/F-51体系进行比较,探求其固化机理和热稳定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BMI/DDE/F-51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求得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60.86 kJ/mol、碰撞因子A=2.04×106s-1和反应级数n=0.89;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用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BMI/DDE/F-51固化树脂的热分解动力学,确定了热稳定性能良好的耐高温环氧树脂新体系,其热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BMI/F-51或DDE/F-51固化体系的3倍以上,达166.0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BMI) 4 4′-二氨基二苯醚(DDE) 酚醛环氧树脂(F-51) 固化反应动力学 热分解动力学
下载PDF
热塑性塑料与液晶共聚酯的原位复合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建定 郑安呐 吴叙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9-347,共9页
采用合成的四元液晶共聚酯BP-LCP和BPM-LCP分别以不同的配比与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原位复合,对原位复合物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研究,并且探讨了液晶共聚酯与基体的相匹配关系,... 采用合成的四元液晶共聚酯BP-LCP和BPM-LCP分别以不同的配比与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原位复合,对原位复合物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研究,并且探讨了液晶共聚酯与基体的相匹配关系,对原位复合的效果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液晶聚合物 聚碳酸酯 PBT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酰类全芳族聚酯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定 林永渭 李世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本文以对苯二甲酰氯分别和五种二元酚单体,对苯二酚(HQ)、邻氯对苯二酚(CHQ)、联苯二酚(BP)、双酚A(BPA)、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BPM)进行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系列全芳族均聚酯和共聚酯,作了各种性能表征。考虑了单苯二酚和双苯二酚单... 本文以对苯二甲酰氯分别和五种二元酚单体,对苯二酚(HQ)、邻氯对苯二酚(CHQ)、联苯二酚(BP)、双酚A(BPA)、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BPM)进行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系列全芳族均聚酯和共聚酯,作了各种性能表征。考虑了单苯二酚和双苯二酚单体对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热分解温度、相变热效应、溶解性、液晶态及织态结构、液晶相范围和光学行为等影响,并讨论了二酚单体作为致介单元的分子结构条件,得到HQ、CHQ和BP为致介单体,BPA和BPA为非致介单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芳族聚酯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聚合物合金:2.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问题及判定方法
6
作者 陈建定 林永渭 《高分子材料》 1990年第2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聚合物合金 相容性 判定方法
下载PDF
聚碳及聚酯与液晶共聚酯的原位复合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建定 郑安呐 吴叙勤 《金山油化纤》 1995年第2期5-11,共7页
采用合成的四元液晶共聚酯BP-LCP和BPM-LCP分别以不同的配比与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原位复合,对原位复合物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研究,并且探讨了液晶共聚酯与基体的相匹配关系,对原位复合的效果作了评价.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液晶高聚物 原位复合 聚酯 共聚
下载PDF
全芳族有规交替共聚酯的合成及液晶性
8
作者 陈建定 赵周明 +2 位作者 林永渭 吴叙勤 李世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57-264,共8页
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和四元全芳族共聚酯,其链结构特征为有规交替地分布着对羟苯甲酰基(HB)单元。结构考察了HB在链中对共聚酯性能的影响,与不含HB的共聚物相比,发现其熔融温度下降,耐热性提高;液晶性不受损害;共聚物熔融时呈Schlieren或th... 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和四元全芳族共聚酯,其链结构特征为有规交替地分布着对羟苯甲酰基(HB)单元。结构考察了HB在链中对共聚酯性能的影响,与不含HB的共聚物相比,发现其熔融温度下降,耐热性提高;液晶性不受损害;共聚物熔融时呈Schlieren或thred-like向列型织态结构;经熔融后冷却所得固态聚合物的激光小角光散射图象呈现明暗相间的斑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液晶 全芳族共聚酯 对羧基苯甲酸 有规链合成 液晶性
下载PDF
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塑胶毒跑道”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定 《中国政府采购》 2016年第1期38-39,共2页
自上世纪60年代末,第19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使用塑胶跑道以来,运动场地塑胶面层的应用几乎经历了半个世纪。
关键词 塑胶跑道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才能 60年代 运动场地
下载PDF
分子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10
作者 陈建定 郑安呐 吴叙勤 《自然杂志》 1992年第11期821-826,共6页
分子模拟方法是在计算机的土壤中开出的一枝奇葩。人类由此窥测到微观世界的精采,并且从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设计新分子。
关键词 分子模拟方法 分子动力学方法 分子图形 分子力学 计算机科学 有机金属化合物 生物大分子 模拟法 动态模拟 聚集态结构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11
作者 生瑜 陈建定 +1 位作者 朱德钦 吴叙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6-244,共9页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纳米材料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着重综述了导电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合成技术、材料性质和各领域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合成 应用 功能基团 聚吡咯 电性 磁性
下载PDF
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其耐热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权 冯霞 +2 位作者 赵寒青 倪礼忠 陈建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3,共7页
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树脂(MTPES)通过自由基机理,热聚合形成交联网络结构。TGA结果表明:氮气中树脂失重5%的温度(Td5)和800℃的质量保留率分别为695℃、92.9%,而两者在空气中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只有565℃和43.9%,聚合物表现出优异... 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树脂(MTPES)通过自由基机理,热聚合形成交联网络结构。TGA结果表明:氮气中树脂失重5%的温度(Td5)和800℃的质量保留率分别为695℃、92.9%,而两者在空气中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只有565℃和43.9%,聚合物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能。通过FT-IR、DSC和流变性能研究了MTPES树脂的固化特性。利用动态DSC分析方法,采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计算得到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6.61、49.3 kJ/mol。固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 固化动力学 耐高温 内乙炔基聚合物 多烯结构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涂层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燕超 刘学波 +5 位作者 葛均波 龚飞荣 陈功雨 胡源浚 程树军 陈建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2,共5页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效果。并且利用独特的计算机控制喷涂工艺将共聚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喷涂到支架上,制备出了心血管涂层支架,扩张后表面涂层无脱落和撕裂。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比动物实验发现,1、2和3个月的动物实验血管切片显示涂层支架无急性血栓和再狭窄情况的发生。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化 生物可降解涂层 聚乳酸共聚物 心血管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路易斯酸用量对POE/PS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及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建平 承民联 +2 位作者 龚方红 刘建忠 陈建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用IR,DSC,GPC研究了聚苯乙烯(PS)与聚烯烃弹性体(POE)大分子之间的F riede 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无水A lC l3催化作用下,PS与POE间可发生质子取代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POE-g-PS,其接枝百分比随A lC l3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过... 用IR,DSC,GPC研究了聚苯乙烯(PS)与聚烯烃弹性体(POE)大分子之间的F riede 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无水A lC l3催化作用下,PS与POE间可发生质子取代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POE-g-PS,其接枝百分比随A lC l3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过量的催化剂会导致聚合物降解;接枝共聚物对POE/PS共混物具有明显的就地增容作用,对于POE/PS/A lC l3=50/50/0.2(质量比)共混物,其拉伸强度与简单共混体系相比,提高了4倍,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POE) 聚苯乙烯(PS)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就地增容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原位化学合成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2
15
作者 生瑜 陈建定 朱德钦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通过合理选择二氧化锰加入苯胺/过硫酸铵/酸水反应体系的时间,制备了各种含量的聚苯胺/二氧化锰复合材料(PANI/MnO2)。用FTIR、UV-VIS、XRD和SEM对原位制备的PANI/MnO2进行了表征。XRD证明了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组分为无定型,M...  通过合理选择二氧化锰加入苯胺/过硫酸铵/酸水反应体系的时间,制备了各种含量的聚苯胺/二氧化锰复合材料(PANI/MnO2)。用FTIR、UV-VIS、XRD和SEM对原位制备的PANI/MnO2进行了表征。XRD证明了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组分为无定型,MnO2的晶型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SEM证明了反应中形成的聚苯胺倾向于在MnO2颗粒表面沉积,得到一种包裹型的PANI/MnO2复合材料。用苯胺的盐酸溶液在静止状态下处理复合材料,可得到一种树状珊瑚形貌的聚苯胺,这种形貌的聚苯胺不同于酸水体系中常见的颗粒状聚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二氧化锰 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形貌 导电高分子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5
16
作者 范婷 陈建定 黄广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用量、引发剂和分散稳定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乙醇/水的比例等参数下,克服了以往存在的粒径不均匀、分子量较低、微球表面圆整光洁度较低和产率偏低等主要问题,制备了粒径在1.5~3μm之间、粒径分布1.05~1.08、分子量80×10^4左右、最高得率达97%、球体表面光洁、球形对称均匀且相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单分散 粒径分布 分散聚合 微球形成机理
下载PDF
大黄素洗脱可降解涂层支架的制作及其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燕超 龚飞荣 +2 位作者 葛均波 程树军 陈建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以肝素化吗啉二酮苄酯与L-丙交酯的共聚物材料作为药物支架可降解涂层的药物载体材料,大黄素作为药物,在自制的计算机控制的喷涂设备上成功制备了大黄素药物洗脱支架(药物含量(150±5)μg)。并研究了大黄素支架在体外磷酸盐缓冲液(P... 以肝素化吗啉二酮苄酯与L-丙交酯的共聚物材料作为药物支架可降解涂层的药物载体材料,大黄素作为药物,在自制的计算机控制的喷涂设备上成功制备了大黄素药物洗脱支架(药物含量(150±5)μg)。并研究了大黄素支架在体外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中,(37±0.5)℃下的释放。最后在体内与裸支架和不含药的聚合物涂层支架进行了1个月和3个月的对照实验。研究发现,所制备的药物支架扩张后表面无撕裂、挂膜。此外,高含量比的药物支架(大黄素含量50%)中的药物10 d内的释放达到90%。3个月后体内涂层材料大部分发生降解,从血管切片和内膜厚度可以看出,大黄素对内膜增生有着明显的作用,可以抑制血管内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化共聚物 大黄素洗脱支架 再狭窄 体内实验 可降解涂层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 Ⅱ.形貌表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生瑜 陈建定 朱德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先用过硫酸铵引发苯胺的聚合,然后再将纳米二氧化锰(nm MnO2)加入过硫酸铵和苯胺的反应体系中,原位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PANI/nm MnO2),并有效地避免了nm MnO2在苯胺氧化聚合中的消耗。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  通过先用过硫酸铵引发苯胺的聚合,然后再将纳米二氧化锰(nm MnO2)加入过硫酸铵和苯胺的反应体系中,原位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PANI/nm MnO2),并有效地避免了nm MnO2在苯胺氧化聚合中的消耗。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复合材料中nm MnO2为聚苯胺所包裹。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nm MnO2的晶型未发生变化,在复合材料中聚苯胺为非晶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二氧化锰 纳米复合材料 形貌表征 导电性能 固相合成 导电高分子
下载PDF
二氧化锰化学氧化法合成导电聚苯胺 被引量:14
19
作者 生瑜 陈建定 +2 位作者 朱德钦 Christian Carrot Jacques Guillet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3-390,共8页
 研究了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苯胺(ANI)化学氧化聚合的新型反应。探讨了氧化剂的用量、反应体系酸度、苯胺用量、反应温度、酸的种类等条件对聚苯胺(PANI)的产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在2.7mol/L的盐酸介质中二氧化锰与苯胺摩尔比为0.7的条...  研究了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苯胺(ANI)化学氧化聚合的新型反应。探讨了氧化剂的用量、反应体系酸度、苯胺用量、反应温度、酸的种类等条件对聚苯胺(PANI)的产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在2.7mol/L的盐酸介质中二氧化锰与苯胺摩尔比为0.7的条件下室温氧化聚合4h,可得到电导率为12.5S/cm的聚苯胺,产率为73%。对产物聚苯胺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化学氧化聚合 二氧化锰 导电高分子 结构 氧化剂
下载PDF
钛系催化剂在PET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凡滔 李福清 +4 位作者 吴秋芳 赵汝清 杨景辉 马新胜 陈建定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10kt/a间歇式及1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系催化剂,在200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锑复合催化剂进行PET工业化生产,从反应时间、温度、产品质量等方面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的生产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相比... 在10kt/a间歇式及1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系催化剂,在200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锑复合催化剂进行PET工业化生产,从反应时间、温度、产品质量等方面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的生产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相比,在间歇式装置上,使用钛系催化剂时终缩聚反应时间延长30%,且产物色相偏黄;在连续式装置上,钛系催化剂可以满足现有锑系催化剂生产PET的工艺要求,且可降低终缩聚反应温度;钛系催化剂对设备传质能力要求高,不适合于间歇式生产装置,在连续式生产装置上可替代锑系催化剂;钛锑复合催化剂与锑系催化剂相比,可降低酯化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催化剂 钛-锑复合催化剂 工业化生产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