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在辅助生殖技术新进人员培养中的教学探索
1
作者 王道 施晓波 +1 位作者 陈建林 刘丹 《科学咨询》 2024年第5期273-276,共4页
辅助生殖技术是一门结合妇产科学、人类胚胎学和低温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是采用现代医疗技术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妊娠障碍的交叉性学科。此技术要求新入行人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充分... 辅助生殖技术是一门结合妇产科学、人类胚胎学和低温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是采用现代医疗技术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妊娠障碍的交叉性学科。此技术要求新入行人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充分发挥辅助生殖技术教学特点,本文从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融入辅助生殖技术教学、创新多种教学方式等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辅助生殖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新进人员 辅助生殖技术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藏-汉-英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探究
2
作者 陈建林 熊燕燕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4,共6页
尽管有研究表明双语者词汇为单独表征,概念则共享表征,但对于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是否与双语者类似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藏-汉-英三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识别命名方式,通过控制刺激效价探究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结果表明,... 尽管有研究表明双语者词汇为单独表征,概念则共享表征,但对于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是否与双语者类似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藏-汉-英三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识别命名方式,通过控制刺激效价探究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结果表明,与双语者相似,三语者三种语言词汇单独表征,概念共享表征。由于本研究被试的三种语言形态差异较大,结果可为此类型三语者词汇概念表征模式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英 三语者 词汇概念表征 刺激效价
下载PDF
抽水蓄能机组空载工况动态矩阵PID串级控制
3
作者 陈建林 王斌 +2 位作者 任晟民 徐哲熙 刘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含机械时滞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的动态矩阵PID串级控制策略。考虑液压执行机构的机械时滞和主接力器的限幅与限速,建立了小波动情况下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含机械时滞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的动态矩阵PID串级控制策略。考虑液压执行机构的机械时滞和主接力器的限幅与限速,建立了小波动情况下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调节系统原PID控制作为内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矩阵控制作为外环控制,通过天牛须搜索算法来整定优化PID参数,提出了一种新型抽水蓄能机组动态矩阵PID串级控制方法,并应用PID等6种控制策略对调节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同机械时滞作用下有效改善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在空载频率扰动时的控制性能。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系统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调节系统 机械时滞 动态矩阵PID串级控制 天牛须搜索算法 空载工况 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人SIRT1基因启动子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道 陈建林 +2 位作者 刘文彬 刘丹 宋甜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8-384,共17页
为深入分析人SIRT1基因启动子及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SIRT1基因5′端启动子、启动子区Motif、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甲基化CpG岛、单核苷酸多态性、进化关系、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保守结构域、突变和翻译... 为深入分析人SIRT1基因启动子及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SIRT1基因5′端启动子、启动子区Motif、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甲基化CpG岛、单核苷酸多态性、进化关系、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保守结构域、突变和翻译后修饰位点、互作蛋白及生物学功能。TSSW和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区间分别存在3个、2个启动子。MEME数据库预测启动子区存在3个Motif。EMBOSS、MethPrimer和CpG Finder数据库都发现CpG岛聚集分布于1600~2200 bp区。PROMO和AliBaba2.1数据库预测其启动子区域共同转录因子为22个。JASPAR软件获得6个与正负链相结合的转录因子。SNP Function Prediction数据库还发现不同种族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人SIRT1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1.3上,广泛分布在不同组织中。人SIRT1蛋白由747个氨基酸组成,属于亲水、不稳定的蛋白质,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结构域位于第254~489位氨基酸序列,属于SIR2超家族,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相比AlphaFold2,SWISS-MODEL数据库构建的三级模型更可靠。SIRT1蛋白共含有突变位点106个、N-糖基化位点1个、磷酸化位点61个,与EP300、TP53等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并且参与昼夜节律过程、类固醇激素反应、细胞内受体信号等,涉及寿命调节通路、AM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本研究为了解SIRT1对炎症反应等疾病的影响及感染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SIRT1基因 启动子 蛋白 生物信息学 炎症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冷冻与复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道 陈建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687-2689,共3页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成为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技术模拟虚拟实验环境,用户在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完成各类实验,获得学习或者训练效果,得...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成为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技术模拟虚拟实验环境,用户在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完成各类实验,获得学习或者训练效果,得到专业老师的评价和反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成为继传统科学实验之后一次革命性的升级,突破了实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强了实验教学的逼真性和互动性,对突出以实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国内辅助生殖技术的蓬勃发展,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虚实教学协同发展的新方式,本研究建设的胚胎冷冻与复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治疗不孕不育的患者为中心,充分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法,理论结合临床,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辅助生殖技术的虚拟实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生机活力。同时,本研究也指出了虚拟仿真实验中存在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劣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未来更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满足辅助生殖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胚胎冷冻 胚胎复苏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充电桩接入电网均衡补偿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建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高海拔地区充电桩接入电网补偿只能进行不均衡的补偿,并且响应时间长,因此本文研究了高海拔地区充电桩接入电网均衡补偿方法。根据电网的分层控制、电压和频率控制等特点,划分各控制层,建立接入电网控制结构。检测电网的电流频率,实时... 高海拔地区充电桩接入电网补偿只能进行不均衡的补偿,并且响应时间长,因此本文研究了高海拔地区充电桩接入电网均衡补偿方法。根据电网的分层控制、电压和频率控制等特点,划分各控制层,建立接入电网控制结构。检测电网的电流频率,实时调节电流频率。充电桩接入电网补偿模型,与电源和负载元件组成一个整体,与电网运行性能相匹配。考虑电网变压器容量、负荷需求等因素,设置最优均衡补偿电压,进行充电桩接入电网的均衡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几乎一致,能够进行均衡补偿且响应快速,证明其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充电桩 接入电网 均衡补偿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蛋白酶CPAF的结构特征及抗原表位分析
7
作者 王道 张宏波 +1 位作者 刘文彬 陈建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7-258,271,共13页
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是一种沙眼衣原体蛋白酶,其活性可抑制宿主炎症信号、细胞骨架重塑和中性粒细胞活化等过程。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PAF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保守结构域、N-糖... 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是一种沙眼衣原体蛋白酶,其活性可抑制宿主炎症信号、细胞骨架重塑和中性粒细胞活化等过程。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PAF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保守结构域、N-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二级/三级结构、配体结合区域和小分子药物、B/T细胞抗原表位以及相互作用蛋白等进行分析。CPAF由60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67252.57Da,理论等电点为5.68,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含有信号肽,无跨膜区,保守结构域位于3~586位氨基酸序列,属于CPAF超家族,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分别存在1个N-糖基化和53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存在14个配体结合位点、20个B细胞抗原表位、4种B细胞构象抗原表位、多个可能的T细胞抗原表位。此外,本文还虚拟筛选出5种潜在的有效小分子化合物,CPAF能与htrA、pbpB、recC等10种其他蛋白发生互作关系。这为深入研究CPAF蛋白在沙眼衣原体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其可能成为疫苗研发和药物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PAF蛋白 生物信息学 结构 抗原表位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工程
8
作者 曾雨熙 陈建林 +3 位作者 田俏俏 武子寒 俱佳尧 赵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4,共13页
分析利用离子液体(ILs)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性能的主要作用及原理,然后从调节钙钛矿薄膜的组织形貌、钝化缺陷、稳定钙钛矿相、提高环境稳定性、改善电导率等方面综述ILs作为添加剂应用于PSCs的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稳定性 离子液体 界面改性 添加剂工程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西部措勤县中新世布嘎寺组钾质火山岩成因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1 位作者 康志强 王保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5-594,共10页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新生代钾质、超钾质岩浆源于地幔,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部措勤县中新世布嘎寺组火山岩是一套钾质到超钾质的岩石,根据化学组成可以将它们分成中酸性和中基性两组火山岩,...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新生代钾质、超钾质岩浆源于地幔,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部措勤县中新世布嘎寺组火山岩是一套钾质到超钾质的岩石,根据化学组成可以将它们分成中酸性和中基性两组火山岩,它们都属于钾玄岩系列。其中中酸性组火山岩具有一些类似于埃达克质熔体的成分特征,它们可能是拉萨地块下地壳相对富钾的镁铁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中基性组火山岩可能起源于一个含金云母的地幔源区,或者是来自该地幔的基性岩浆的分异产物。对中酸性组火山岩高精度的氩-氩同位素定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5.5Ma,证实布嘎寺组火山岩喷发在晚中新世。结合布嘎寺组火山岩的年龄、化学组成和区域构造以及岩浆组合,我们初步认为布嘎寺组火山岩可能与15~20Ma左右构造伸展活动产生的南北向地堑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西部 措勤县 南北向地堑 埃达克质熔体 钾玄岩 Ar-Ar同位素定年 中新世
下载PDF
太平洋中国开辟区锰结核生物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建林 张富生 +4 位作者 林承毅 史君贤 沈华悌 王基庆 马维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3,T005,T006,共8页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中叠层石柱体一般都显示出纹层、纹层组与纹层带3个级别的生长韵律,明层菌丝体密集,暗层菌丝体稀疏;两种叠层石类型与超微生物化石种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主要锰矿物含量变化与叠层石类型密切相关;叠层石柱体内Fe、Mn元素分布比柱间空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营养菌丝矿化程度比生殖菌丝强;超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与沉积粘附作用直接造成了结核中Fe、Mn元素的富集,而全球性大气候与洋底微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兴衰,导致了明暗相间纹层的交替出现。我们认为,叠层石纹层显示的韵律性特征,是任何胶体化学作用与沉积作用难以形成的,只有微生物群体的世代繁衍,才能构筑成几乎固定不变的叠层石柱体形态。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了大洋锰结核的生物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锰结核 锰质叠层石 超微生物 铁锰矿物 铁锰元素 生物成因 叠层石纹层
下载PDF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中铁锰矿物分析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建林 沈华悌 +2 位作者 韩喜球 马维林 王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64,共9页
铁锰矿物是大详多金属结核的重要组成,了解不同类型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种类、形态、分布特点和结晶程度等,不仅有助于对锰矿物乃至多金属结核成因的研究,而且对选矿冶炼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 铁锰矿物是大详多金属结核的重要组成,了解不同类型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种类、形态、分布特点和结晶程度等,不仅有助于对锰矿物乃至多金属结核成因的研究,而且对选矿冶炼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与鉴定,指出多金属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有钙锰矿、水羟锰矿、水钠锰矿、方锰矿、锰铁矿和针铁矿等.结晶程度普遍较差,钙锰矿结晶相对好于其他矿物,并在粗糙型结核中含量高,外层至核心含量稳定,变化小.水羟锰矿广为分布,但结晶差.铁矿物含量东区低于西区,结核外壳铁含量高于内核.锰矿物分布在叠层石柱体和纹层内,呈束状、纤维状和树枝状,与建造多金属结核的超微生物菌丝体形态一致.粗糙型结核是选冶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多金属结核 铁锰矿物 生物成因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1 位作者 康志强 王保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7-447,共11页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形成多与地幔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最近对青藏高原的一些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火山岩是形成于13~11Ma左右的一套钾质-超...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形成多与地幔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最近对青藏高原的一些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火山岩是形成于13~11Ma左右的一套钾质-超钾质岩石,根据岩石化学组成将其分为中基性火山岩组、中性火山岩组和流纹质火山岩。其中中基性火山岩组可能源于一个富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中性火山岩组可能是富钾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质火山岩可能是拉萨地块在中新世时期的伸展构造运动而导致中上地壳因减压而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查孜地区及其邻近火山岩的年龄、化学组成以及岩浆组合,初步认为查孜地区火山岩可能与高原在中新世发生伸展活动而产生的南北向地堑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向地堑 钾质-超钾质岩 流纹质岩 中新世 查孜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与基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建林 马维林 +2 位作者 武光海 初凤友 高水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9,共9页
对我国首次取得的中太平洋海山基岩和富钴结壳样品的结构构造、矿物和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基岩类型为碱性玄武岩、磷块岩、磷酸盐化碳酸盐岩和燧石等,碱性玄武岩分布最广,并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观察表明,富钴结壳的载体可... 对我国首次取得的中太平洋海山基岩和富钴结壳样品的结构构造、矿物和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基岩类型为碱性玄武岩、磷块岩、磷酸盐化碳酸盐岩和燧石等,碱性玄武岩分布最广,并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观察表明,富钴结壳的载体可以是各种岩性的基岩.玄武岩、风化火山岩和磷块岩上的结壳厚度比燧石的大,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选矿冶炼的主要对象.对于调查区内富钴结壳形态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板状、砾状和结核状结壳.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结壳与基岩之间的关系:(1)海水、基岩和结壳中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特点;(2)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结壳与基岩之间的亲疏程度;(3)结壳的分布特征;(4)不同基岩类型对结壳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内的火山岩及磷块岩对结壳形成的贡献大(比其他类型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太平洋 钴结壳 海山基岩
下载PDF
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2 位作者 任江波 王保弟 余红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3-2742,共10页
Cu-Mo-Au含矿斑岩不仅可以形成于与洋壳俯冲相联系的弧环境,而且也产于碰撞造山带内。通过对比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特别在微量元素上具有较大差别,暗示它们有着不同的物源区组成或形成机制。同冈底斯带碰撞... Cu-Mo-Au含矿斑岩不仅可以形成于与洋壳俯冲相联系的弧环境,而且也产于碰撞造山带内。通过对比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特别在微量元素上具有较大差别,暗示它们有着不同的物源区组成或形成机制。同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相比,太平洋东岸俯冲型含矿斑岩有着明显高的HREE和Y含量,低的Sr/Y、(La/Yb)N以及(Dy/Yb)N比值,表明其物质源区不含或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并可能以角闪石组成为主。统计发现这些俯冲型含矿斑岩部分样品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但大部分样品却显示出具有与正常岛弧系列火山岩相似的特征,它们很可能是板片释放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熔体并在后期经历MASH过程的产物。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具有典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条件达到了石榴子石相变,可能形成于增厚的下地壳,其物质源区很可能与前期的洋壳俯冲有着密切的联系。普朗-雪鸡坪含矿斑岩具有与俯冲型含矿斑岩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有可能是西向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发生断离,进而诱发前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并非是俯冲洋壳直接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型 碰撞型 含矿斑岩 普朗-雪鸡坪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新生代超钾质岩与南北向地堑成因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1 位作者 王保弟 康志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54,共14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新生代超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超钾质岩来源于与古俯冲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它们主要喷发于25~10Ma。同时在拉萨地块分布有多条南北向地堑(裂谷),...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新生代超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超钾质岩来源于与古俯冲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它们主要喷发于25~10Ma。同时在拉萨地块分布有多条南北向地堑(裂谷),且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到达下地壳的深部甚至岩石圈地幔,它们主要形成于23~8Ma。拉萨地块大多数超钾质岩沿着新生代的南北向地堑(裂谷)分布,并且它们在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耦合性,结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这些超钾质岩很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发生断离,以及由此而引起拉萨地块东西向伸展构造活动产生的南北向地堑(裂谷)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超钾质岩 南北向地堑(裂谷)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多类用户交通分配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建林 刘海旭 +1 位作者 程学庆 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分析了路网在随机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出行者行程时间的不确定性.假设出行者基于期望行程时间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均衡选择路径,根据出行者对待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不同态度,将其路径选择行为分类,建立了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多类用户交通分配... 分析了路网在随机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出行者行程时间的不确定性.假设出行者基于期望行程时间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均衡选择路径,根据出行者对待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不同态度,将其路径选择行为分类,建立了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多类用户交通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对角化算法.对一个小型测试网络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出行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路径选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多类用户 对角化算法 路网 交通分配 行程时间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新生代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南北地幔源区差异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1 位作者 康志强 王保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24,共14页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有一些新生代高镁钾质岩(MgO≥6%,K_2O/Na_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共同特征,但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的这些新生代火山岩在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有一些新生代高镁钾质岩(MgO≥6%,K_2O/Na_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共同特征,但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的这些新生代火山岩在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在形成时间和空间上是不连续的。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的高镁钾质岩可能均源于与古俯冲环境相联系的富集地幔源区,但它们的地幔源区矿物组成和形成深度却是不同的;高原南北高镁钾质岩明显不同的组成可能是因它们源区的壳源物质的来源或含量不同所致,而高原南部比北部高镁钾质岩明显低的^(143)Nd/^(144)Nd但高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特征,暗示后者起源于一个相对亏损的(含较少沉积物组分的)富集地幔源区。虽然对流减薄和陆内俯冲模式分别可以解释青藏高原抬升和与其共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部分现象,但从总体上看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的多次断离和南向俯冲的亚欧板块相结合的模式可能是解释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抬升和与其共生的火山岩最有效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高镁钾质岩 地幔源区 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
下载PDF
“三江”地区与青藏高原内部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地幔源区的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建林 许继峰 +1 位作者 王保弟 康志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6-1870,共15页
"三江"地区和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分布有新生代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MgO>6%,K2O/Na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LILE和亏损HFSE的共同特征,并在形成时代上有着一致性,但青藏高原这些在不... "三江"地区和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分布有新生代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MgO>6%,K2O/Na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LILE和亏损HFSE的共同特征,并在形成时代上有着一致性,但青藏高原这些在不同区域的早第三纪火山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的差异。"三江"地区同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相比具有明显高的εNd(t)值,指示前者起源于一个相对亏损的富集地幔源区。青藏高原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源于与古俯冲环境相联系的富集地幔源区,但不同地区的富集物质和地幔源区矿物组成以及形成深度却是各不同。青藏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的形成可能与高原腹部始新世下地壳的拆沉有关;而"三江"地区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与发生在50~40Ma北向俯冲的特提斯大洋板片断离有关。同时早第三纪特提斯大洋板片的北向俯冲和断离对"三江"地区在该时期的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成矿过程有着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第三纪 高镁钾质岩 地球化学 “三江”地区 青藏高原内部
下载PDF
素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建林 李旭东 刘凯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9-694,共6页
在对JH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模型的力学参数获取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验,并通过这些实验获取了一种素混凝土的JHC模型的具体参数。依据所获取的JHC模型力学参数,运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素混... 在对JH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模型的力学参数获取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验,并通过这些实验获取了一种素混凝土的JHC模型的具体参数。依据所获取的JHC模型力学参数,运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素混凝土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应的爆炸实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按照本文提供的实验方法来测定JHC模型参数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HC模型 实验测定 爆炸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太平洋结壳区海山燧石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建林 马维林 +3 位作者 高水土 陶春辉 初凤友 武光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8,共6页
燧石岩成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在深水环境中形成的。通过对燧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矿物和化学成分以及硅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并结合区内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研究,认为中太平洋海山燧石岩是SiO_2交代有孔虫灰岩之产物。其主要特征和... 燧石岩成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在深水环境中形成的。通过对燧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矿物和化学成分以及硅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并结合区内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研究,认为中太平洋海山燧石岩是SiO_2交代有孔虫灰岩之产物。其主要特征和分析结果是:燧石中具有已硅化了的白色斑块,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岩石薄片上的有孔虫化石。有些燧石标本的局部处仍残留着有孔虫灰岩小块体(经鉴定有孔虫属正常海相)。燧石岩的矿物成分为较纯的低温石英,SiO_2含量高达96%以上。具较高的δ^(18)O值(0.032)和较低的δ^(30)Si值(0.0004)。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出现多期火山喷发。海山形成地质时代大致在白垩纪—早第三纪,并经历了沉降过程.燧石形成于半深海环境,火山热液作用是SiO_2来源的主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山 钴结壳 燧石岩 中太平洋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