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覆盖量对夏花生生长、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
作者 张艳艳 李文金 +5 位作者 康涛 李海东 陈建生 张玲 徐慧媛 李光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为了明确适宜替代地膜增产作用的小麦秸秆覆盖量,以花生品种泰育10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覆盖地膜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0 kg/hm^(2)(T1)、3 000 kg/hm^(2)(T2)、6 000 kg/hm^(2)(T3)、9 000 kg/... 为了明确适宜替代地膜增产作用的小麦秸秆覆盖量,以花生品种泰育10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覆盖地膜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0 kg/hm^(2)(T1)、3 000 kg/hm^(2)(T2)、6 000 kg/hm^(2)(T3)、9 000 kg/hm^(2)(T4)处理对夏花生出苗率、土壤容重及微生物数量、主茎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分配比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花生出苗率、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茎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总量、荚果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当秸秆覆盖量为6 000 kg/hm^(2)(T3处理)时,出苗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与T4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T1、T2处理;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升高;花针期、结荚期主茎高无显著变化,但均显著高于T4、T2、T1处理;饱果成熟期主茎高,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侧枝长,干物质积累总量,根+果针及荚果的干物质积累量,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出仁率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其他各处理;茎秆+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和1 kg果数显著降低。在本研究条件下,种植夏花生时覆盖6 000 kg/hm^(2)小麦秸秆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促进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可以替代地膜的增产作用,这为减少地膜污染、实现生态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覆盖量 夏花生 生长 荚果产量 籽仁产量 土壤容重 微生物 地膜
下载PDF
北江大堤管涌加固工程问题剖析
2
作者 李兴文 陈建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9,共7页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碳酸盐钙质胶结物在水岩反应中流失钙离子后形成的,属于化学侵蚀的结果。北江石角段断裂带发育,江水通过断裂带与左岸的地下水直接连通,河水与地下水通过断裂带与溶洞往复流动,在CO_(2)的参与下发生水岩反应,导致红砂岩中的钙质胶结物被溶蚀,从而形成溶洞。在洪水期间,随着江水位上涨,外江水位高于地表,江水压力通过溶洞传递到堤角覆盖层之下。当江水压力大于覆盖层的浮容重,则会发生流土破坏,进而演变成为管涌。研究认为,在枯水期通过钻孔灌浆的方法将红砂岩层中的溶洞填充,才能全面消除管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堤 石角段 管涌 红砂岩 溶洞 化学侵蚀
原文传递
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建生 《建筑机械》 2024年第1期113-115,122,共4页
为了实时监测隧道岩溶填充段落在初期支护施作后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和稳定性,应用自动化监控量测的方法对隧道岩溶填充段的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等受力特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该方法能准确掌握隧道围岩、支护衬砌结构的形变和受力特... 为了实时监测隧道岩溶填充段落在初期支护施作后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和稳定性,应用自动化监控量测的方法对隧道岩溶填充段的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等受力特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该方法能准确掌握隧道围岩、支护衬砌结构的形变和受力特征,据此能够提前预警隧道岩溶段塌方、大变形等灾害征兆,并能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能够指导岩溶隧道施工作业,对岩溶隧道施工期监控量测、灾害处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监控量测 自动化监测
下载PDF
补肾祛瘀汤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李俊 周文彬 +1 位作者 蔡丹宇 陈建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肾祛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补肾祛瘀组和西药组,各80例。西药组给予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 目的 探讨补肾祛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补肾祛瘀组和西药组,各80例。西药组给予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补肾祛瘀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腰椎、股骨颈)、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CTX)]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有2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补肾祛瘀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补肾祛瘀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补肾祛瘀组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NP、CTX及补肾祛瘀组BALP、TRACP-5b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祛瘀组BALP、TRACP-5b、PINP、CTX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祛瘀汤联合西药用于治疗老年OP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转换平衡,增加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瘀汤 老年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碳酸钙D3 阿法骨化醇片
下载PDF
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詹泸成 赵娜 陈建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深入分析不同陆地系统中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全球尺度下搜集了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二者差异的显著性。结合雾水的lc-excess值,分类讨... 为深入分析不同陆地系统中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全球尺度下搜集了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二者差异的显著性。结合雾水的lc-excess值,分类讨论并揭示了同位素差异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与雾发生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雾水比降水更富集重同位素,δ2H和δ18O的差值分别在10‰~60‰和1.2‰~5.5‰之间。根据雾水lc-excess的特征,各地区雾水和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可分为3类:lc-excess值近似为0,雾水分布在LMWL的95%置信区间内;lc-excess值大于0,雾水分布在LMWL上方;lc-excess值小于0,雾水分布在LMWL下方;这3类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水汽来源、凝结温度、环境湿度。因地形雾、辐射雾、平流雾对应的水汽条件和冷凝过程不同,因此三者与降水的同位素差异也不同:地形雾与降水的同位素无显著差异;辐射雾与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雾水中重同位素明显富集;平流雾与降水的同位素组成重叠区域较小,雾水中的重同位素明显更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 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lc-excess 差异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用同位素方法研究额济纳盆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 被引量:42
6
作者 陈建生 汪集旸 +4 位作者 赵霞 盛雪芬 顾慰祖 陈亮 苏治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9-658,共10页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温度、电导率和人工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黑河下游古日乃和额济纳盆地深部承压水的补给源 ,初步揭示了额济纳盆地承压水来自于祁连山的降水 ,是部分祁连山西端雪水直接渗入山前的深大断裂 ,在玉门宽滩山一带注入与之相...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温度、电导率和人工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黑河下游古日乃和额济纳盆地深部承压水的补给源 ,初步揭示了额济纳盆地承压水来自于祁连山的降水 ,是部分祁连山西端雪水直接渗入山前的深大断裂 ,在玉门宽滩山一带注入与之相交的阿尔金断裂 ,然后继续向东补给至巴丹吉林沙漠 ,并顺着古日乃断层补给到额济纳盆地。通过蒸发量计算得到的补给量为 5× 10 8m3/a。黑河流域承压水中的 T(氚 )为 17.8~ 0 .1TU ,地下水的年龄与取样孔的位置有关 ,靠近强渗漏带附近的地下水的年龄只有 2 0~ 30 a。古日乃、拐子湖的湖泊、泉、沼泽等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5 0 a来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和下游抽水量增大的原因。该项研究对于重新认识额济纳盆地、古日乃、巴丹吉林沙漠的地下水补给与黑河下游水资源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盆地 补给 承压含水层 同位素 地下水 阿尔金断裂 巴丹吉林沙漠 祁连山 下游 雪水
下载PDF
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技术的养分利用率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80
7
作者 陈建生 徐培智 +2 位作者 唐拴虎 张发宝 谢春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68-1871,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生产大面积应用示范研究了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技术与等养分量的专用肥处理比较,盆栽试验相对提高氮素利用率12.2%~22.7%,磷素利用率7.0%~35.0%;小...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生产大面积应用示范研究了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技术与等养分量的专用肥处理比较,盆栽试验相对提高氮素利用率12.2%~22.7%,磷素利用率7.0%~35.0%;小区试验相对提高氮素利用率17.1%.综合广东不同水稻生态类型稻作区连续3年共167点(次)应用示范结果,表明一次基施水稻控释肥技术较常规分次施肥平均减少氮和磷养分用量分别为22.11%和21.81%,降低了施肥成本,获得8.2%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养分利用率 水稻 一次性基施肥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钙华与根状结核的发现对研究湖泊水补给的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建生 赵霞 +3 位作者 汪集旸 顾慰祖 盛雪芬 苏治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7-282,共6页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的钙华和根状结核的存在证实这些沙丘和湖泊形成的时间约3万年,而且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同位素和水化学研究结果证实湖泊水与祁连山深大断裂中的地下水有关,湖泊群正好位于阿尔金断裂东端,祁连山断裂与阿尔金断...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的钙华和根状结核的存在证实这些沙丘和湖泊形成的时间约3万年,而且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同位素和水化学研究结果证实湖泊水与祁连山深大断裂中的地下水有关,湖泊群正好位于阿尔金断裂东端,祁连山断裂与阿尔金断裂在玉门一带相交,祁连山断裂的地下水汇入阿尔金断裂后最终补到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群中;而钙华与根状结核是地下水通过碳酸盐岩地层后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阿尔金断裂 巴丹吉林沙漠 祁连山 补给 沙丘 地下水 湖泊水 湖泊群 水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岱海接受远程深循环地下水补给的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证据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建生 季弼宸 +2 位作者 刘震 张志伟 张时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利用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岱海除了接受降水的直接补给之外,还接受泉水的补给.岱海周边泉水与井水的δD、δ18O值比当地降水明显贫化,泉水、井水显然不是来自于当地降水的补给;通过对岱海周边包气带土壤水中的氢氧稳定... 利用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岱海除了接受降水的直接补给之外,还接受泉水的补给.岱海周边泉水与井水的δD、δ18O值比当地降水明显贫化,泉水、井水显然不是来自于当地降水的补给;通过对岱海周边包气带土壤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土壤水中的δD、δ18O值比当地降水值贫化,在地表埋深1 m附近,土壤中的盐分发生了累积,土壤水中的含盐量明显超过了土壤受蒸发所引起的增加量.研究表明岱海周边地区的大气降水不能入渗补给到潜水中,补给岱海的泉水不是来自于当地降水,而是具有同位素贫化特征的外源水.由此推断,在地层中可能存在一种地下水深循环的跨流域补给方式.在内蒙古高原地区,深循环地下水是维系湖泊不可或缺的补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海 环境同位素 深循环地下水 土壤水 降水入渗 内蒙古高原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建生 凡哲超 +2 位作者 汪集旸 顾慰祖 赵霞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504,共8页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水化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侧、龙首山、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拐子湖和额济纳盆地的泉水和井水的来源 ,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等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来自于祁连山降水的补给 ,平均补给高程为 330 0m ,祁连山顶部存...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水化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侧、龙首山、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拐子湖和额济纳盆地的泉水和井水的来源 ,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等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来自于祁连山降水的补给 ,平均补给高程为 330 0m ,祁连山顶部存在大片裸露的灰岩地层 ,雪水融化后沿着喀斯特地层或山前大断裂补给到深部 ,穿过龙首山直接补给到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下游地区 ,在沙漠湖泊中发现的钙华与钙质胶结证明地下水经过了石灰岩地层 ,承压水通过越流补给到浅部含水层 ,通过蒸发量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接近 6× 10 8m3 /a,承压水中地下水的年龄为 2 0~ 3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湖泊 地下水 同位素 环境水化学
下载PDF
施肥对甜玉米物质形成累积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陈建生 徐培智 +3 位作者 唐拴虎 张发宝 解开治 黄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秋播(2007年)和春播(2008年)甜玉米(粤甜9号)物质形成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甜玉米各主要生育期的物质形成累积都保持较高的速率;从拔节开始至抽雄,吐丝开始至成熟收获期间出现两个高峰...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秋播(2007年)和春播(2008年)甜玉米(粤甜9号)物质形成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甜玉米各主要生育期的物质形成累积都保持较高的速率;从拔节开始至抽雄,吐丝开始至成熟收获期间出现两个高峰。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素供应是提高植株物质形成累积和获取高产的主导因素。施氮分别增加了秋播和春播甜玉米成熟期干物量445%和142.9%;商品产量627%和193%。春播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373.8 kg/hm2、68.1 kg/hm2和230.8 kg/hm2;秋播甜玉米最佳经济施氮量为N 371.4kg/hm2,磷、钾肥虽未获显著增产效果,生产上可参考春播结果施用磷、钾肥料,以保证养分的收支平衡。施氮可显著提高了甜玉米的单苞鲜重和子粒率,增加鲜子粒维生素C含量;而施用磷、钾肥则趋于提高子粒的可溶性糖含量。春播的生育期较秋播延长了12 d,但各处理收获期的干物量和商品产量平均分别降低41.5%和26.0%,反映了季节性变化对甜玉米生长发育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物质形成 品质 施肥
下载PDF
内蒙古鄂尔多斯西北土壤水流动示踪实验及自流井群补给源讨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建生 杨光亮 +3 位作者 王婷 何文政 何海清 陈茜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降水模拟实验证明,鄂尔多斯北部沙土层单次降水入渗最大深度小于1 m,降水在土壤中受到蒸发后排泄到大气中。实验证实,只有当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田间持水率,吸附在土颗粒表面的薄膜水才能克服电磁引力转化为重力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 降水模拟实验证明,鄂尔多斯北部沙土层单次降水入渗最大深度小于1 m,降水在土壤中受到蒸发后排泄到大气中。实验证实,只有当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田间持水率,吸附在土颗粒表面的薄膜水才能克服电磁引力转化为重力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渗。鄂尔多斯北部的年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降水入渗土壤不能形成累积效应,无法形成连续下渗的重力水流。同位素示踪分析表明,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潜水,结合土壤含水率与TDS分析证实,地下水是通过薄膜水与蒸发-凝结方式补给到土壤水中,薄膜水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对于等温的薄膜水而言,薄膜水从厚层向薄层流动。同位素分析表明,都思兔河流域的河水、泉水、井水、湖泊、土壤水接受相同的外源水补给。鄂尔多斯盆地降水比地表水与地下水明显富集重同位素,不符合补给区降水同位素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分水岭与基底断裂带重合,据此推断,外源水以深循环方式通过基底断裂带补给鄂尔多斯盆地,在干旱地区形成自流井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模拟实验 降水入渗 土壤水 薄膜水 同位素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河水、湖水及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建生 彭靖 +1 位作者 詹泸成 张时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鄱阳湖流域同位素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将氘氧同位素关系作为示踪剂,研究降水入渗及地下水、河水与湖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中旬湖水、河水、井水的δD、δ18O的均值分别为(-2.32%,-0.42%)、(-2.86%,-0.48%)和(-3.18%... 利用鄱阳湖流域同位素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将氘氧同位素关系作为示踪剂,研究降水入渗及地下水、河水与湖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中旬湖水、河水、井水的δD、δ18O的均值分别为(-2.32%,-0.42%)、(-2.86%,-0.48%)和(-3.18%,-0.55%),δ18O~δD关系点都落在全球雨水线GMWL上;湖水最为富集,湖水的补给除河水之外,湖区及周边的降水也占一定比例。7月下旬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D、δ18O值明显比4月中旬的值贫化,与降水同位素变化趋势相一致,经历干旱高温天气后,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18O~δD关系点落在蒸发线(EL2)上。同位素数据表明,井水与河水之间的转化性强,大量降水入渗地下成为潜水,通过地下径流补给河流,降水转化为河水的周期大约经历了1个月。3—6月为雨季,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补给较大,影响到长江水中的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河水 湖水 井水 稳定同位素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堤防管涌产生集中渗漏通道机理与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5
14
作者 陈建生 李兴文 赵维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8-54,共7页
本文对堤防渗流管涌发生后产生集中渗漏通道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在管涌发生初期采用井流理论模拟河水向管涌口补给时地下水的流场情况 ,确定管涌开始发生时的范围以及逐步的发展过程 ,根据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 ,通过模型可以求... 本文对堤防渗流管涌发生后产生集中渗漏通道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在管涌发生初期采用井流理论模拟河水向管涌口补给时地下水的流场情况 ,确定管涌开始发生时的范围以及逐步的发展过程 ,根据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 ,通过模型可以求出管涌初期的临界面 ,管涌初期涌砂区的范围较大 ,由于管涌离堤坝最近的地层中的水力梯度最大 ,被带走的砂也最多 ,涌水量增加而水力梯度减小 ,造成接近管涌初期临界面附近的水力梯度达不到地层颗粒移动的临界水力梯度 ,造成临界面向里缩小 ,最终形成了集中渗漏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水力梯度 集中渗漏通道 管涌临界面 堤防
下载PDF
鄂尔多斯自流盆地地下水来源争议问题讨论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建生 王婷 +1 位作者 陈茜茜 刘晓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0-908,共9页
本文讨论了鄂尔多斯自流盆地地下水来源存在争议的两种学术观点,指出了前人关于鄂尔多斯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模型所存在的问题:①在四水转化过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土壤水的运动,通过概念模型得到的地下水循环模型不能解... 本文讨论了鄂尔多斯自流盆地地下水来源存在争议的两种学术观点,指出了前人关于鄂尔多斯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模型所存在的问题:①在四水转化过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土壤水的运动,通过概念模型得到的地下水循环模型不能解释地下水分水岭与基底断裂带重合的事实。②部分学者在进行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的的研究中,没有对白云石、方解石中的同位素进行对比分析,碳同位素不支持模拟分析结果。③采用14C测定地下水年龄中受到深部CO2的干扰,在中国北方地区不适合采用14C测定地下水的年龄。笔者等通过黄土剖面土壤水中的氘—氧同位素与Cl-分布特征,指出鄂尔多斯盆地的降水非但不能补给到地下水中,而且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鄂尔多斯自流盆地的主要补给源是外源水,深大断裂带是导水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地下水 化学模拟 白云石 土壤水 14C定年
下载PDF
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渗漏通道 被引量:30
16
作者 陈建生 董海洲 +4 位作者 吴庆林 凡哲超 陈亮 乔冠军 孟文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4019-4024,共6页
利用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中存在的集中渗漏通道。水库底部通常为低温水,而基岩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坝后温度异常区域可能存在库水渗漏。渗漏水与周围地层将进行热量的交换。低温的渗漏水从地层中吸收热量,而地层则释放出热... 利用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中存在的集中渗漏通道。水库底部通常为低温水,而基岩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坝后温度异常区域可能存在库水渗漏。渗漏水与周围地层将进行热量的交换。低温的渗漏水从地层中吸收热量,而地层则释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两个热量是相等的。将集中渗漏通道看作是一个虚拟线热源,通道以外地层温度的分布仅与渗漏带最外层的温度有关,与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分布无关,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是由水流带来的,其外部的温度是靠热传导进行。根据热传导及能量守恒理论,可以推导出温度在地层中的分布趋势,通过温度分布曲线可以确定渗漏范围,建立堤坝渗漏量的虚拟热源法模型;同时,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力学 虚拟热源 裂隙岩体 集中渗漏通道
下载PDF
双层堤基管涌破坏过程中上覆层渗透破坏发生发展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建生 何文政 +1 位作者 王霜 何海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7-1783,共7页
利用室内试验模拟了刚性盖板下双层堤基渗透破坏的过程,研究了堤基发生管涌破坏后对上覆黏土层的影响。通过肉眼观察,照相机辅助拍摄及试验过程中测压管水位,流量和出砂量等的变化,分析了管涌过程中刚性盖板下黏土层破坏的发生及发展过... 利用室内试验模拟了刚性盖板下双层堤基渗透破坏的过程,研究了堤基发生管涌破坏后对上覆黏土层的影响。通过肉眼观察,照相机辅助拍摄及试验过程中测压管水位,流量和出砂量等的变化,分析了管涌过程中刚性盖板下黏土层破坏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堤基发生管涌破坏后,砂层上部细颗粒逐渐流失,形成强渗流通道并逐步向上游发展。渗流通道与上层黏土之间形成脱空,黏土层发生轻微沉降变形,在水流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黏土层中裂纹的产生并在水力劈裂作用下裂纹逐渐变成裂缝并越来越大,水流通过裂缝在塌陷黏土与刚性盖板之间急速流动,产生冲刷,破坏范围随管涌的发生向上游发展。黏土层的破坏促进了管涌的发生,而管涌通道不断向上游发展也加速了黏土层的破坏,两种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双层堤基 黏土层 渗流通道 室内试验
原文传递
控释肥料氮素释放规律及其对叶菜类蔬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建生 唐拴虎 +2 位作者 徐培智 张发宝 谢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研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动态及对叶菜类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CRF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硝态氮含量在菜心生长前期显著低于BVSF处理,后期又明显低于SVSF处理。BCRF处理的氮素...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研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动态及对叶菜类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CRF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硝态氮含量在菜心生长前期显著低于BVSF处理,后期又明显低于SVSF处理。BCRF处理的氮素供应能满足菜心等广东的主要叶菜类蔬菜全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而且蔬菜产品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明显升高,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改善蔬菜品质,同时,具有稳定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料 氮素 释放规律 叶菜类蔬菜 生长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示踪法对小浪底坝区绕坝渗漏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建生 董海洲 +1 位作者 凡哲超 陈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左坝肩的渗漏水量偏大,当库水超过235m高程时,排水量急剧增加。将库水中D,18O,3H作为"事件"示踪剂,用来进行绕坝渗流场及渗漏通道的调查,配合人工示踪、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清渗漏水补给来源、渗漏层位等。...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左坝肩的渗漏水量偏大,当库水超过235m高程时,排水量急剧增加。将库水中D,18O,3H作为"事件"示踪剂,用来进行绕坝渗流场及渗漏通道的调查,配合人工示踪、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清渗漏水补给来源、渗漏层位等。天然示踪试验和连通试验证实:左坝肩帷幕下部的T3 11中存在强渗漏,库水入渗到T14,T13 1透水层,然后通过F28,F235,F238等断层补给到深部的T13 1,最后由揭露该地层的30#排水洞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天然示踪 环境同位素 渗漏 人工示踪
下载PDF
深循环地下水维系黄土高原风尘颗粒连续沉积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建生 刘震 刘晓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入渗试验表明,降水在入渗过程中受到了蒸发作用,并未入渗到潜水,土壤水中的氘氧同位素与地下水相近,这表明土壤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外源水是黄土高原发源的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源,当地的降水仅在汛期补给河流与湖... 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入渗试验表明,降水在入渗过程中受到了蒸发作用,并未入渗到潜水,土壤水中的氘氧同位素与地下水相近,这表明土壤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外源水是黄土高原发源的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源,当地的降水仅在汛期补给河流与湖泊。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地区地下水的分水岭与基底断裂带的分布基本上重合,这暗示着地下水可能来自于基底断裂带,通过基底断裂带上涌的深循环地下水将风尘颗粒粘滞成颗粒团,形成了连续的风尘堆积,深循环的地下水成为维系风尘颗粒在黄土高原连续沉积的必要条件。分析黄土中CaCO3的物质不平衡和钙结核内部无生长层理以及碳氧同位素表现出高度均一性特征,得出黄土中的次生碳酸盐矿物也是由上涌地下水携带来的,并非大气降水入渗造成。调查发现,黄土塬规模的大小与塬轴对称中心钻孔的涌水量成正比关系,表明黄土塬风尘颗粒以对称形式沿着断裂连续地堆积,涌水量越大,所粘聚的风尘颗粒越多,塬的面积也越大,涌水量较小的断裂只能形成墚或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水入渗 风尘颗粒 基底断裂 深循环地下水 物质不平衡 钙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